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材分析《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学习描写景物为核心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课本中的经典范文学习,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如《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等,均为景物描写的佳作,其中细腻的笔触、丰富的修辞、独特的视角都是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优秀范例。课程设计将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写作技巧,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作实践,提高其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写作技能的同时,提升文学素养。二、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并感悟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审美价值,培养高雅的文学品味;
2.掌握并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绘,提升语言表现力;
3.结合自身观察与体验,创作具有个性的景物描写段落,激发创新思维;
4.通过写作实践,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与尊重,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本单元的前几课学习中,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概念、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辨别和简单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喜欢通过阅读感受不同作者的风格。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表达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存在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词汇量不足等问题。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善于从范文中学习借鉴,有的喜欢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景物描写方面,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难以把握景物的细节描绘,修辞手法运用不够熟练;创作时思路狭窄,缺乏创新;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够细致,难以将真实感受融入写作。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词汇积累、句子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挑战,需要教师给予关注和指导。四、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课文教材。
2.软件资源:教学课件、课文音频资料、写作素材库。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学习平台。
4.信息化资源:电子课本、在线范文库、数字化文学鉴赏资料。
5.教学手段:讲授、小组讨论、同伴互评、写作实践、展示分享。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课文中见过的最美景物是什么?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展示一些描绘自然景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简短介绍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景物描写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技巧。
过程:
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的描绘手法和结构。
详细介绍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使用图表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课文中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景物描写在文本中的应用。
3.景物描写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景物描写的特性和技巧。
过程:
选择几篇课文中典型的景物描写段落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描绘手法和效果,让学生全面了解景物描写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写作的启发,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景物描写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描写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景物描绘,并分享个人观察和感受。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景物描写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景物描写的内容和技巧运用。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案例分析。
强调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运用所学进行创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短文,运用课堂所学的描写技巧,以巩固学习效果。六、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边城》沈从文:阅读书中的景物描写部分,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湘西的自然风光。
-《荷塘月色》朱自清:分析文章中对荷塘夜景的描写,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黄山印象》徐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如何捕捉黄山的奇松怪石,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或文学作品,仔细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部分,总结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布置学生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选择一个熟悉的自然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尝试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
-组织学生参与“我眼中的家乡”写作比赛,鼓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景物描写技巧,展现自己家乡的自然美景。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山水游记、诗歌和散文,如《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以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
题目:请借鉴《小石潭记》中的描写手法,以“雨后的公园”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景物描写。
答案:
雨后的公园,空气清新宜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小径上。青草上的雨珠在阳光下闪烁,如同一颗颗晶莹的宝石。柳树的枝条低垂,轻轻拂过水面,留下一道道细长的波纹。池中的荷花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花瓣上的雨珠滚落,如同珍珠般闪耀。孩子们在公园里欢快地奔跑,脚下的水花溅起,伴随着清脆的笑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例题二:
题目:请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夜空中的星星”进行描写。
答案:
夜空中的星星,宛如无数颗明亮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大地。它们像调皮的孩子,在黑暗的帷幕上闪烁着,与月亮互相嬉戏。星星犹如钻石撒在黑色的绸布上,闪耀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它们又像是远方的灯塔,为迷失的旅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和温暖。
例题三:
题目:请参考《答谢中书书》的描写方式,以“秋日的田野”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
答案:
秋日的田野,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色,与田野的金黄相映成趣。田间的菊花盛开,五彩斑斓,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农民们忙碌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秋日的田野,是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让人心生敬畏和感激。
例题四:
题目:请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城市的夜晚”。
答案:
城市的夜晚,霓虹灯与月光交相辉映,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楼大厦如同巨人般耸立,而街道上的车辆则如同蚂蚁般忙碌穿梭。商场里人声鼎沸,与寂静的公园形成鲜明对比。夜市里的喧嚣、咖啡馆里的宁静、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排比出城市夜晚的多样风情。城市的夜晚,既有繁华与喧嚣,也有宁静与温馨,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
例题五:
题目:请借鉴《黄山印象》的描写手法,以“雪山”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
答案:
雪山巍峨壮观,如同一位古老的智者,静静地矗立在大地之上。洁白的雪花覆盖在山巅,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仿佛是天空洒落的星辰。山腰的云雾缭绕,如同一层薄薄的轻纱,为雪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山脚下,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与雪山相映成趣。雪山之巅,时间的流转似乎变得缓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八、内容逻辑关系①知识点梳理: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
-景物描写的主要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景物描写的结构:整体描绘、细节刻画、情感融入
-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案例分析:如《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等
②重点词句分析:
-《小石潭记》中的“水尤清冽”与“鱼戏莲叶间”的描绘
-《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的景象表达
-不同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与效果
③板书设计:
-板书标题:景物描写技巧与实践
-板书内容:
-景物描写三部曲:观察→描绘→情感
-描绘手法:比、拟、排、对
-课文案例:小石潭、秋日田野、黄山印象
-写作要点:细节描绘、情感融入、修辞运用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通过图示、关键词和颜色区分等方式,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景物描写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教学评价与反馈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小组的讨论成果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将评估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的质量和深度。这包括学生对景物描写技巧的应用、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的表现。
3.随堂测试:教师将设计一些随堂测试题,以检验学生对景物描写概念和技巧的掌握情况。这些测试题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旨在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将被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此外,学生还将参与同伴之间的互评,以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彼此的成长。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结果以及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将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空间,并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指导和建议。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景物描写,通过课文《小石潭记》和《答谢中书书》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魅力。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对景物描写技巧的理解和应用。随堂测试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有了较好的掌握。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同学在景物描写时过于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忽视了情感的融入。景物描写不仅仅是描述景物本身,更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博物馆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书
- 2025年个人快递服务运输业务合同
- 深圳家居装饰装修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合作改进申购程序合同
- 2025年中外合作经营合同范本(有限责任)
- 2025年住宅租赁权策划转让他方合同样本
- 2025年官方船舶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公寓装修定金合同范文
- 2025年企业员工住宿租赁合同策划示例
- 2025年燃气供应设施合同模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民俗资源与旅游》2020章节测试含答案
- 劳务投标书技术标
- 尿碘检测临床意义
- 2022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钢网验收报告
- 防水补漏工程合同(合同版本)
- 铁路局中间站管理手册
- 监理日志表(标准模版)
- H3C-CAS虚拟化平台详细介绍
- 小学生韵母in、ing常见汉字与区分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