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江苏徐州)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觉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起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这表明(D)A.文明之间不行能有和平的沟通B.欧洲的文明阻碍了美洲文明的进步C.文明之间存在有凹凸贵贱之分D.立场和角度影响对历史现象的相识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新航路开拓时期(拉美、欧洲)。依据材料“欧洲人认为哥伦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之所以对哥伦布发觉美洲有不同的相识,是因为欧洲人、拉美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立场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D项正确;文明之间存在和平的沟通,解除A项;欧洲文明在客观上促进了美洲文明的进步,解除B项;文明没有凹凸贵贱之分,解除C项。故选D项。2.(2024·青海西宁)关于新航路开拓的缘由,更多的学者认为,并不是东西方商路被阻断导致西欧人开拓新航路,而是意大利商人与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联手倒卖商品赚取的高额利润,令西欧商人垂涎不已,他们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部的途径,发财致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大多数学者赞同的观点就是历史真相B.相识随着探讨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C.历史探讨因史料限制而无法还原史实D.历史学家得出的观点都是基于史料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新航路开拓(世界)。依据材料“而是意大利商人与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联手倒卖商品赚取的高额利润,令西欧商人垂涎不已,他们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部的途径,发财致富”可知,传统观点从商路角度认为被阻断是新航路开拓的缘由,有的学者从商人角度认为发财致富是缘由,说明相识随着探讨角度的拓展而趋于全面,B项正确;大多数学者赞同的观点就是历史真相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A项;历史探讨因史料不断丰富,在最大限度上可以还原史实,解除C项;历史学家得出的观点是基于史料、不同视角等,解除D项。故选B项。3.(2024·山东德州)1450年左右,欧洲的方帆船与大三角帆船已经完全结合,前桅与主桅挂方帆,有利于抢风,更适合跨洋远航;后桅则悬挂三角帆,有利于操纵,适于沿岸航行和岛际航行。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C)A.已经领先于世界B.引发了科学革命C.有利于地理大发觉D.得益于动力革新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5世纪中期的世界。材料时间在1450年左右,欧洲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造船技术的提高为地理大发觉供应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的造船技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领先于世界,解除A项;15世纪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与科学革命兴起无关,解除B项;依据材料可知当时船的动力还是风力,没有出现动力革新,解除D项。故选C项。4.(2024·云南曲靖)美洲的很多现有地名来自西方殖民者,如麦哲伦海峡之名源于首次环球航行的船队率领者,伊斯帕尼奥拉在西班牙语中有“小西班牙”之意,圣萨尔瓦多则意为“救世主”。这类现象反映了新航路开拓(C)A.加速了美洲开发B.推动了西班牙的崛起C.伴随着文化输出D.以传播基督教为宗旨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新航路开拓后(世界)。依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后,美洲很多地名来自欧洲,欧洲文化传播到美洲,说明新航路开拓伴随着文化输出,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美洲地名来自欧洲殖民者,并未提到美洲开发,解除A项;材料强调新航路开拓对美洲的影响,不属于对西班牙的影响,解除B项;新航路开拓以追求利益为宗旨,解除D项。故选C项。5.(2024·江苏无锡)达·伽马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觉者,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达·伽马的探险活动(A)A.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宝B.促进了拉丁美洲殖民地化C.为麦哲伦环球航行供应了路途图D.推动了教皇子午线的划分解析:据材料“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部的新航路,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宝,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拉丁美洲的殖民状况,解除B项;达·伽马的航行方向和麦哲伦的航行方向不一样,解除C项;教皇子午线的划分是西葡两国利益争夺冲突的结果,解除D项。故选A项。6.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新航路时期“在文化上,这是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的阶段。整个地球上,一些民族正留意到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总的来说,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给欧洲人的印象和影响较后者给前者的印象和影响更深。”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拓(B)A.加剧了文化的冲突B.扩大人类视野认知C.开启真正的全球史D.完善世界地理学问解析:题干中强调“新航路的开拓是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的过程”,通过新航路的开拓,欧洲和其他大洲的人们相识到了彼此的文化,开阔了眼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题意不符,解除A项;材料的侧重点在于人类文化视野的扩大,并非强调全球史的开启,解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地理学问的完善,不符合题意,解除D项。故选B项。7.(2024·湖北十堰)关于“新航路的开拓”,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教科书都运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觉”,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觉”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觉。目前,我们的教材用“全球航路的开拓”来代指这一历史事务。这体现了(A)A.欧洲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变更B.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更C.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更D.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更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地理大发觉”这一概念是以欧洲人在已知世界地理的基础上,发觉未知的世界,是欧洲中心论的体现,“全球航路的开拓”是全球史观的体现,A项正确;“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更”与题意不符,民族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近代化史观指的是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近代化。解除B项;“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更”与题意不符,解除C项;“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更”与题意不符,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须要动身,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探讨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务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解除D项。故选A项。8.(2024·广西河池)牛、山羊、猪和马是引入美洲的最重要的动物物种,它们为美洲印第安人供应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供应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拓后的物种沟通(C)A.变更了美洲地区的饮食习惯B.是以动物物种沟通为主C.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D.导致美洲自然经济解体解析:依据材料“美洲印第安人供应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供应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可知,牛、山羊、猪和马等牲畜引入美洲,对美洲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都带来了明显的影响,所以新航路开拓后的物种沟通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C项正确;物种沟通不仅仅变更了美洲地区的饮食习惯,也不仅仅是以动物物种沟通为主,解除A、B两项;材料主要体现了物种沟通对美洲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但无法说明导致美洲自然经济的解体,解除D项。故选C项。9.(2024·河南洛阳)新航路开拓后,西、葡两国的殖民统治覆盖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地区,来自两国的白人移民被称为“(伊比利亚)半岛人”,处于社会的最上层,形成了一个美洲的欧式社会。这说明新航路的开拓(A)A.打破了世界原有的文明格局B.加速了美欧人的相互迁移C.变更了美洲居民的生活习俗D.源于西欧人口过剩的压力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主要结论:新航路开拓后,西、葡两国的白人移民到美洲,处于社会最上层,形成了一个欧式社会。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拓后,殖民者来到美洲,屠杀土著居民,打破了美洲原有的文明格局,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欧洲人单向迁移到美洲,解除B项;材料反映了美洲社会结构的变更,而没有提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习俗,解除C项;新航路开拓源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除D项。故选A项。10.(2024·内蒙古包头)1500年欧洲人口在8000—8500万之间,1700年增长到1.2亿,欧洲人口是1500年的2.23倍,约达到1.9亿。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A)A.新物种的传播与沟通B.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C.病毒传播途径的阻隔D.家庭生育观念的变更解析:材料表明欧洲人口1700年和1500年相比增长快速,这是由于地理大发觉后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的缘由,所以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物种的传播与沟通,A项正确;依据所学1500年的欧洲社会环境也相对安定,所以这不是欧洲人口增长的缘由,解除B项;依据所学由于地理大发觉之后,全球的联系加强,病毒的传播途径应当是更多了,解除C项;家庭生育观念可能也是欧洲人口增长的缘由之一,但不如新物种的传播与沟通重要,解除D项。故选A项。11.(2024·广东东莞)据统计,在新航路开拓后的二三百年里,尽管受到各种新病毒的影响,人口大量死亡,但是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并未削减。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约为5.4亿;到1750年前后,约为7.2亿。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最有可能是(B)A.新航路开拓促进人口的迁徙B.物种交换推动生产力的进步C.价格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D.殖民扩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解析:依据材料“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约为5.4亿;到1750年前后,约为7.2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促进了物种交换,物种交换又促进了生产力进步,导致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大幅度增长,B项正确;“人口的迁徙”并不能增加人口数量,解除A项;价格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说法错误,解除C项;殖民扩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说法片面,解除D项。故选B项。12.(2024·辽宁铁岭)1637年,在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有超过14000名工人从事丝织业,他们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靠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D)A.欧洲价格革命的开展B.中国丝织业的发展C.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D.太平洋贸易的发展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靠性,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拓的推动下,西班牙主导下的太平洋贸易发展快速,促进了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美洲和中国之间的往来,与欧洲无关,解除A项;材料涉及的主要背景是新航路开拓,并不是中国丝织业的发展,解除B项;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不是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联系紧密的缘由,解除C项。故选D项。13.(2024·北京东城)有学者指出: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的白银主要运往两个地方,一个是西班牙,另一个是现在的菲律宾吕宋岛。白银运回西班牙……之后这些白银又沿着印度洋航线被运往马六甲、菲律宾。而吕宋(岛)则由于中国商人的帆船贸易,成为大量向中国输出白银的重要口岸。白银的这一流向(D)A.为西班牙开展工业革命打算了条件B.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转变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D.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解析:据材料“白银运回西班牙……之后……被运往马六甲、菲律宾。而吕宋(岛)则由于中国商人的帆船贸易,成为大量向中国输出白银的重要口岸”并结合所学,16—17世纪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白银货币化供应了条件,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西班牙没有将从殖民地掠来的财宝转化为资本,西班牙也不能为殖民地供应各类商品,因此没有成为工业革命最早起先的国家,解除A项;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建立采矿场,掠夺白银,奴役印第安人和黑人,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B项;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除C项。故选D项。14.(2024·天津期末)新航路开拓以后,欧洲的殖民者将非洲奴隶贩卖到美洲,并且对非洲的内陆地区进行了殖民探险,发觉了很多金矿和银矿;而殖民者在亚洲殖民扩张的手段则以瓜分为主,他们或者建立一个殖民政府,或是限制殖民地的政府为其卖命。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A)A.方式具有多样性B.过程具有曲折性C.以瓜分土地为主D.具有暴力血腥性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以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方式包括贩卖黑奴、殖民掠夺、建立殖民政府等,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方式的多样性,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方式的多样性,未体现过程的曲折性,解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不仅包括瓜分土地,还有贩卖黑奴、殖民掠夺以及建立殖民政府等等,C项说法不恰当,解除C项;殖民扩张具有暴力血腥性,但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D项。故选A项。15.(2024·江苏南通)“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他们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B)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760年(非洲、欧洲、美洲)。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奴隶贸易,奴隶贸易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使欧洲原始资本得到积累,B项正确;奴隶是被贩卖到美洲,没有增加西欧的劳动力,解除A项;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是从事种植园工作,并没有推动美洲工业化进程,解除C项;奴隶贸易是非洲损失大量精壮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的发展,解除D项。故选B项。16.(2024·北京东城)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消费品价格越高,消费价格指数越大。如表是英国消费价格指数变更状况,此变更产生的缘由是(A)年份(年)1475152115591597消费价格指数100167407685①城市发展,社会总需求增加②殖民者掠夺的金银运回欧洲③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④封建主衰落和劳动人民贫困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475年到1597年,英国消费价格指数逐年增加,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拓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人口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①正确,新航路开拓,引发“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同时殖民掠夺使输入欧洲的金银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了货币的贬值和价格的不断的上升,②正确,①②正确,A项正确;商业革命是指商业中心转移以及商品种类增加,与价格指数无关,③错误,封建主的衰落和劳动的人民贫困不会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发生,④错误,解除B、C、D三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2分)但凡重大历史事务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手,而该历史事务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当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行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珍贵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材料二新航路开拓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学问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拓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觉,全部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拓的新航路。面对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大西洋,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来源于什么?(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概括新航路开拓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6分)答案:(1)新航路:从欧洲动身,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人文精神的激励。(2)挑战:证明白“地圆说”的正确性;促使人类起先具有全球视野;干脆冲击神学理论,打击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白人具有相识自然界的宏大力气。解析:(1)新航路:由材料“多次从西班牙启航”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从欧洲动身,穿越大西洋,开拓了到达美洲的新航路。精神动力:由材料“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是传播基督教和人文精神的激励。(2)挑战:由材料“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学问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可归纳为促使人类起先具有全球视野;由材料“新航路开拓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觉”可归纳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白人具有相识自然界的宏大力气;由材料“全部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拓干脆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权威;最终可结合所学再从对“地圆说”这一理论的证明这一角度进行说明。18.(16分)(2024·河北邯郸)地理大发觉,将世界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的开拓,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拓新的航路。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依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新航路开拓的缘由。(6分)(2)据所学学问,列举两位新航路开拓时的航海家。(4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新航路开拓的世界性影响。(6分)答案:(1)缘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人文主义提倡进取的精神,传播基督教的精神动力。(2)列举两个人物即可。如: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3)影响:世界市场起先出现;商品、物种和人口形成世界性流淌;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更;东半球人口增加,美洲土著居民锐减;世界连为一体,全球一体化进程起先。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新航路的开拓”可知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概括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可以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拓的学问思索。据材料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可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据材料一“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拓新的航路”可得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人文主义的进取精神,传播基督教供应了精神动力。(2)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据所学学问,列举两位新航路开拓时的航海家即可。如: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二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5世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进行分析,从主动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主动方面,据材料二“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可知商品、物种和人口形成世界性流淌,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更;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世界市场起先出现,世界连为一体,全球一体化进程起先。消极方面,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欧洲殖民屠杀、疾病传播使得美洲土著居民锐减。19.(12分)(2024·四川达州)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对同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宝和阶级结构的变更,最终赐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确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抗拒,是在“爱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成功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材料二依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其时全国银货约为2.5亿两,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都源自海外贸易。晚明短短70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至少增加了1倍以上。须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供应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加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宝增量的争夺。——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欧洲的缘由,概述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缘由,说明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1)缘由:新航路开拓;早期殖民扩张;海上贸易的发展(三角贸易)。影响: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缘由: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这些贸易以运输贩卖中国货物为主,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影响:推动生丝和丝绸业的发展;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缘由,由材料一“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思索可得出,新航路开拓,早期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三角贸易)等,使得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其次小问影响,由材料一“欧洲社会财宝和阶级结构的变更,最终赐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结合所学,从经济、阶级、社会和历史进程等角度思索可知,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缘由,由材料二“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都源自海外贸易”“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结合所学可知,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以运输贩卖中国货物为主,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其次小问影响,由材料二“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知,推动生丝和丝绸业的发展;据材料二“为晚明中国商人供应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加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宝增量的争夺”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商业、城市和区域经济等角度思索可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20.(12分)(2024·河北张家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古腓尼基人时代起先,欧洲就有了一个传统,即认为环绕非洲航行是可能的。但不仅仅是新奇心才驱使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在1420年去了解这种可能性。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说如能环绕非洲航行到印度,葡萄牙商人就可大发其财。奥斯曼土耳其人折服亚洲把通往印度的陆路交通截为两路,使得商旅通行费用过高。亨利王子死后,人们的探险活动接着进行,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十年后,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在阿拉伯水手的领航下,横穿印度洋到了加尔各答。每次探险队的费用都靠出售非洲沿岸的黄金和奴隶获得,葡萄牙依据国际协约取得这条航线的贸易垄断权。——摘编自[日]和田垣谦三《世界商业史》材料二作为欧洲最早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的国家,葡萄牙在印度洋及邻近地区的扩张活动中建立起浩大的商业殖民帝国。其探险和海上贸易活动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学问,对新发觉和据有的海外陆地进行移民和垦殖,使旧大陆原有海上贸易航线发展成全球多边贸易网络。葡萄牙帝国维系帝国内部贸易中采纳的武装贸易、垄断贸易和商业种植园经济等手段,被后继的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所沿用并发展,深刻影响了早期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