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元江第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庄子认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他还指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道通为一。”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庄子将“道”作为最高的原则②庄子表达了“齐物”的思想③庄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庄子追求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3.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4.某一人物传记有如下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人物A.实现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大变革 B.提出了研究意识形态的新方法C.发展了物种进化的重要理论 D.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5.1879年,李鸿章筹建的开平矿务局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煤,产量逐年增长。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A.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B.有力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解决了军用企业的财政困难6.下表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若为该表选取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时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89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C.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 D.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主导产业7.如图是尖底汲水瓶,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此件文物出土于我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它最有可能出土于A.A B.B C.C D.D8.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由此可推断()A.斯大林准确预见到了二战的爆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C.“通常的”指英日的工业化之路 D.苏联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9.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曾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影响D.罗马法思想深邃10.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A.A B.B C.C D.D11.詹姆斯·W·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社会经济史》中写到“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旧事物日趋衰亡,万物皆在更新”。从历史看,居于主导地位的“新的因素”是A.商品经济发展 B.城市的自治 C.君主专制的确立 D.启蒙运动12.1895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在给丁汝昌的劝降中写道:“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这封劝降书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战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改革力度不及日本 B.清政府部分官员临时变节C.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D.中国将领对时局认识不清13.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这个观点反映近代日本的一个特点,即A.“脱亚入欧”B.“和魂汉才”C.“师夷长技”D.“尊王攘夷”14.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15.社会消费基金是除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阅读下面“1933年和1937年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年份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人均从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1933年22.161.731937年29.1234A.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 B.工业生产以消费品为主C.国家收入分配关注到民生 D.斯大林体制的活力衰退16.1920年,孙中山说:“此种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②“爱国之运动”指五四运动③“新文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④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7.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18.陈独秀认为:“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有学者认为“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在《韩非子·忠孝》一篇中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这说明A.“三纲”之说来源于法家学派 B.陈独秀对孔教理解偏颇C.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 D.儒家与法家同源19.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20.古希腊人普遍认为,与神沟通不需要有专门的知识,也无需借助专门的巫师。雅典负责祭神和主持祭祀仪式的官员大多从公民中通过抽签方式产生,任期一年。据此可知,雅典的宗教活动A.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城邦观念 B.导致了公民地位的下降C.铲除了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D.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本质21.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从该图中可以得出()A.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22.如图中的雕塑所反映的国家及政体是A.雅典民主制B.罗马共和制C.罗马帝制D.法兰克封建制23.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24.“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社会契约学说C.达尔文和其进化论学说 D.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25.现行德国选举法规定了"百分之五门槛"规则,即政党必须在全国得票率超过5%。或赢得3个以上的选区席次,才可进入联邦议会。这一规则意在A.保证执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 B.对公民自由结社权作出限制C.保证议会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提高立法效率避免政治破碎26.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据此推测,为引力波假设提供基础理论的应该是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万有引力定律27.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1.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近代中国经济极不平衡 B.洋货进口数量不大C.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8.进入21世纪后,英国脱欧、欧洲民粹主义兴盛、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各国呼唤改革世贸组织等现象震动世界。这些现象A.导致了发达国家走向快速的衰落B.反映了世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C.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性D.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建立29.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这主要是由于A.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 B.阁臣与皇帝关系的亲疏C.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 D.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30.巴黎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部门的权力。这反映出,巴黎公社A.创新了民主选举的方式 B.确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C.实行了议行合一的体制 D.践行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会议(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显然是很重要的。中国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中国非常盼望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国际上确保中国的安全,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顾维钧回忆录》(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日之间“山东问题”的由来。材料二美国首席代表休斯对代表团成员变底的说法是他“总是赞同这样一种理论,即本国决不会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侵略而走向战争,因此最多只能做到使日本住手。”——《太平洋历史详论》材料三日本人坚持中日联合经营胶济铁路要求,目的是通过控制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在遭到中国代表团强烈反对后,日本人又抛出一项建议,要求中国向日本银行家筹借一笔长期贷款来赎买铁路。……用意还是要长期控制这条铁路。……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收回山东主权。——《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3)华盛顿会针对中国问题最终结果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32.(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为历史上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大事表。16世纪初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1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17世纪早期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其殖民航运霸权17世纪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18世纪中期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初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19世纪40年代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19世纪中期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20世纪初期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一战前夕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1分)33.“法国大革命”(1)拟写一篇题为“法国大革命”的小论文,收集到如下史料,请你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A.《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1856年B.英国人阿瑟·扬的《法国游记》,1787—1789年C.油画《马拉之死》,1793年在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革命进行比较时,有同学搜集到18世纪后期的这幅英国铜版画漫画《whichisbest》:(2)根据材料,你认为该漫画作者对英法革命看法如何?你是否认可?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材料“道通为一”可以得出庄子将“道”作为最高的原则,故①正确;依据材料“凡物无成与毁”可以得出庄子表达了“齐物”的思想,故②正确;依据材料“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可以得出庄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③正确;材料体现了庄子的齐物论,体现了他追求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故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并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从题干信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结合图表,可知,此题涉及的是工人的数量,而且呈上升趋势。B明显错误;C中的顶峰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仅从工人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人数激增,说明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故,正确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3、A【解析】
据材料见其“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见,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当时科举制内容是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与军队近代化无关,C错误;据所学可知,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不符,D错误。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不喜欢学医有过“‘平庸’的学生”时期,参加“普林尼学会”的活动发展了兴趣、乘坐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环球考察,并在牛津大学等地参加了激烈的学术争论等是达尔文的经历,他发展了物种进化的重要理论,C项正确;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不是技术领域的变革,A项错误;达尔文研究的是生物学理论,他并没有提出研究意识形态的新方法,B项错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即十九世纪中期,D项错误。5、B【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增加了中国本土煤炭的供给,这有力地抵制了洋煤的进口,故选B项;开平矿务局虽然是中国自主采煤的一个例子,但无法改变中国煤业被外国资本控制的事实,故排除A项;C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解决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另外无法从有限的材料得出该结论。6、B【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1911年至1920年占比下降,1927年至1936年占比上升,这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B正确;外国资本在华占比并非一直上升,A排除;官僚资本在1920年之后比例上升,排除C;民族资本主义占据比例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不是主导产业,排除D。7、A【解析】
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是黄河流域,据“出土于我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可知最有可能出土于陕南,故选A;BCD都不属于黄河流域,排除。故选A。8、D【解析】
苏联建立的时候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为此要发展国防事业。根据材料“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可知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的安全,故D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斯大林准确预见了二战的爆发,排除A;材料是说明发展重工业的目的,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是客观影响,排除B;日本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同于英国的工业化道路,排除C。故选D。9、B【解析】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被后世继承和发扬。中世纪中晚期欧洲出现了许多经济繁荣的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德国的汉堡等,城市经济的复兴需要罗马法律中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作为支撑,故B符合题意。欧洲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势力强大,没有减弱,故A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的主旨是罗马法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而不是传统教育对学习罗马法的影响,故C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法思想深邃的表述太过主观,而且也不是促使欧洲中世纪罗马法研究盛行的根本原因,故D项不符合题意。10、B【解析】
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通过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使德国确立了君主制立宪制和联邦制体制,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A错在时间和普遍的说法,排除;苏联在1928年后就废止了新经济政策,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C排除;仅从衣食住行的变化是无法推出改革开放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的结论,D排除。故选B。11、A【解析】
根据材料“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旧事物日趋衰亡,万物皆在更新”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冲击西欧传统社会结构,促进西欧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城市自治与启蒙运动反映了西欧社会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新变化,但并非主导地位新因素,排除BD两项;君主专制不利于促进社会转型,排除C项。故选A。12、A【解析】
本题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我国实以急去旧治,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则国可相安”可知,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看来,日本因新政而自强,中国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才能免于败亡,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清政府部分官员是否变节,B项错误;材料主旨体现的是清政府改革与日本的比较,而不是日本发动战争的蓄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将领对时局的认识问题,D项错误。13、A【解析】
根据材料中福泽谕吉所说的对邻邦和西洋国家的态度,可知这是日本近代所谓的“脱亚入欧”论,A项正确;“和魂汉才”是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做法、“师夷长技”和“尊王攘夷”分别是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和武装倒幕运动,这些活动与“与其坐等邻邦之进……不如脱离其行伍”的说法不符,BCD三项错误。14、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符合题意;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B不正确;C“普遍”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宋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这从实质上反映出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15、C【解析】
据材料中社会消费基金“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和“人均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可知,当时苏联在国家收入分配上关注到民生,故选C项;1928年新经济政策就已经废止,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故排除D项。【点睛】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秘诀:(1)“看一看”:看图表名称及出处、时间、项目、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2)“减一减”:将表格中数据相减,看数据升降等信息,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3)“比一比”: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进而通过其量变及相互关系,归纳出其所反映的现象及规律。(4)“联一联”: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16、A【解析】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因此材料中的“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①正确;1920年之前的爱国运动,且根据“学潮弥漫全国”,可知该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③错误;“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不符合史实,他没有放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17、B【解析】试题分析: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D。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8、C【解析】
由“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及“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故C正确;“三纲”之说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并非“来源于”,排除A;陈独秀对孔教理解正确,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儒家与法家同源,排除D。19、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C正确。20、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雅典祭祀官员产生的原因及途径,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城邦意识,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21、D【解析】
图中小说读者和传播方式均为两类,但从阅读的方式来看,有购买文本、转借文本、听书、看戏等方式,这说明时人阅读通俗小说的途径有多种,故D项正确;图示只能呈现两种阅读方式,无法反映这两种传播方式所占的比重,故A项错误;直接阅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这些读者也并非是社会上层人士且从图示中不能直接得出,故B项错误;图文材料只涉猎明清通俗小说,没有提及其他文学类型,不具有可比性,故C项错误。22、C【解析】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创始人,实为罗马皇帝,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23、B【解析】
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题定性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常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利于避免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故选B项;新中国从建立伊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项;1972年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故排除C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都是在90年代,故排除D项。24、D【解析】
材料中“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端,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和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故选D;A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与材料“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的信息不符,排除;达尔文和其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的革命,与材料中“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的信息不符,C错误。25、D【解析】
“党必须在全国得票率超过5%。或赢得3个以上的选区席次,才可进入联邦议会”是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影响力不大的小政党充斥联邦议会的局面,从而避免政治破碎以提高立法效率,故选D;A、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无法体现,排除;该规则是对政党做出限制,并非针对公民,排除B。故选D。26、A【解析】
依据材料“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并结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可知,为引力波提供基础理论的是相对论。A正确;生物进化论是对于物种起源的一种学说,B排除;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C排除;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与引力波的时空观不符,D排除。故选A。27、A【解析】
鸦片战争后,广西1.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说明在经济落后地区存在着顽强的自然经济,由此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无法说明洋货进口数量不大,也不是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排除BC项;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经济的抵抗力,不是反映其瓦解,排除D项。故选A。28、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脱欧、欧洲民粹主义兴盛、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各国呼唤改革世贸组织等现象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故B正确;发达国家走向快速的衰落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英国脱欧没有体现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性,故C错误;政治多极化格局在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故D错误。29、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权力的来源是皇帝,受到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的影响,故B项正确;内阁与丞相不一样,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0、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立法机构,属于议会性质,而立法机构下面设立行使政府部门权力的十个委员会,说明巴黎公社是采取的是议会和政府行为二合一体制,故选C;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不是创新选举方式,A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主张:中国希望解决山东问题;保证中国的安全;取得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由来:“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借机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租借地;迫使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权益山东转交给日本;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政府外交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山东问题成为悬案。(2)美国:希望制止日本的侵略,但不愿为此进行战争;日本:希望通过控制胶济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3)结果:与会各国签订《九国公约》。影响:美国“门户开放”的原则得以实现,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解析】
(1)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中国非常盼望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国际上确保中国的安全,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可以得出:其主张是中国希望解决山东问题;保证中国的安全;取得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第二小问“由来”,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借机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租借地;迫使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交给日本;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政府外交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山东问题成为悬案。(2)“态度”,依据材料二“本国决不会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侵略而走向战争,因此最多只能做到使日本住手”可以得出:美国的态度是希望制止日本的侵略,但不愿意为此进行战争。依据材料三“日本人坚持中日联合经营胶济铁路要求,目的是通过控制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可以得出:希望通过控制胶济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3)第一小问“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会针对中国问题最终结果是签订《九国公约》。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影响可知,对中国的影响是美国“门户开放”的原则得以实现,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联考 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同步课件 章末检测试卷(三)
- 2025年春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科粤版)上课课件 8.3 酸和碱反应
- 天津市河东区天津市第一0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 《增员话术小故事》课件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与案例分析1
- 3可调谐窄带辐亮度源校准规范不确定度分析示例
- 高一年级 统编版 语文 第三单元《《登高》第二课时》课件
- 高一 统编版 语文 第四单元《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导》课件
-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NB-T35064-2015水电工程安全鉴定规程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 社区养老食堂运营方案策划书
- 药店药品管理制度及规范
-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件
- DL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 新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考试题库200题(含单选、多选、判断题)
- 2024年中考考前语文集训试卷17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A3版
- 抗生素使用分析报告
- 期末模拟考试03-【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含答案)
- 草街电厂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