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_第1页
 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_第2页
 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_第3页
 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_第4页
 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欢迎~基本信息姓名:贝尔尼尼

贝尔尼尼原名:G·L·Bernini生卒年:1598~1680国籍:意大利职业:雕塑家、建筑家。社会评价:伟大的艺术家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贝尔尼尼学.科.网小贝及其作品贝尔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贝尔尼尼刻划的人体的数量上不亚于米开朗基罗,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人体在激烈的运动之中。从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很明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响。当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完成后,贝尔尼尼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连一些宗教界的高级人士都为之感动,其中包括不久后成为教皇的乌尔班八世也对贝尔尼尼大加赏识。后来,他进入教廷,受教皇之托,为圣彼得大教堂了豪华的青铜华盖,这是雕刻与建筑紧密结合的作品。这件雕刻的十分生动的作品,充分显示出贝尔尼尼一心为宗教服务的思想,也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其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柱廊的创造,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这处景观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祭坛雕塑《圣德列萨祭坛》的成功,标志着贝尔尼尼雕塑的顶峰的到来。在这件圣彼得广场作品中,贝尔尼尼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贝尔尼尼创作中的积极成分,也是与一般的巴洛克艺术的不同的地方。贝尔尼尼小传贝尔尼尼的艺术生涯是在父亲手下开始的。父彼得罗•贝尔尼尼(1562∼1629)是佛罗伦斯有几分才能的雕刻家,最后移居罗马。贝尔尼尼是个神童,工作又极为勤奋,因而得到画家卡拉齐(annibalecarracci)的赞赏和教宗(教皇)保禄五世(paulv)的资助,不久自立门户,成为一位完全独立的雕刻家。他仔细研究梵谛冈内的古希腊罗马大理石雕刻品,受到强烈的影响;他对16世纪初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也造诣很深。在为枢机主教巴尔贝里尼(maffeobarberini)雕刻的《圣塞巴斯蒂安》(st.sebastian,1617?)中显示出他对米开朗基罗的研究。巴尔贝里尼后来成为教宗乌尔班八世(urbanviii),是贝尔尼尼最主要的资助人。

博尔盖塞家族发现了贝尔尼尼的艺术才华,并将一个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因此,博尔盖塞家族自然也就少不了这位后来大师的雕塑作品,这一点,在博尔盖塞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证实,而这些作品又表现出贝尔尼尼的热情与自由奔放的艺术个性:手持弹弓和石丸的《大卫像》,大卫投射前刹那间一触即发的动感栩栩如生;表现太阳神阿波罗爱上女神达芙妮故事的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既富有舞台造型感又富于动感;表现腊神话故事中地狱统治者之间爱情故事的《普路托和普罗塞庇娜》夸张而洋溢着渴望……这些作品都是博尔盖塞博物馆中的精华。除了天分,贝尔尼尼的高寿大概是他在艺术上多产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也许还是贝尔尼尼的执著与勤奋。晚年的贝尔尼尼曾自豪地回忆说:“年轻时我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青年时期我没有错误的刻过一刀”。贝尔尼尼通过勤奋和天才的创作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亮点,罗马有着太多的贝尔尼尼的作品,贝尔尼尼已经与罗马融为了一体,因此,将罗马说成是贝尔尼尼的罗马,也许并不为过。学.科.网

梵蒂冈城与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学.科.网这是梵帝冈城内的广场,四周由高大的圆柱拱卫着。中央是这个高耸的石碑。每周,教皇在打开的窗户前,举行每周的例行“弥撒”仪式。只有重大活动时,教皇才移尊到圣彼得大教堂前主持大典。(设计师:贝尔尼尼)

梵帝冈城广场在圣彼得教堂上看圣彼得广场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对称的广场圣彼得广场俯瞰这是个造型和谐、庞大的广场,是一个完全正规的椭圆形广场,宽达200多米,两边由宏伟的马蹄形圆柱廊环抱。此柱廊有284根石柱,分作四排,顶端竖立着140尊圣人们和殉道者的雕像。是由贝尔尼尼设计的,故名贝尔尼尼圆柱廊。广场两边还有两座具有三层水池的喷泉。广场中央是一座高大的方尖碑,顶端有一个精美的十字架。

高高的方尖碑

教堂的作用在于赞美上帝,宣扬对基督的信仰,同时教堂又是一个城市强大与否的标志,在强大的城市中,教堂往往高大并凌架于其他建筑之上,从外表看哥特式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高耸细长的塔楼及众多造型挺秀的小尖塔,给人一种轻盈向上,插向天空的感觉,哥特式建筑以垂直线条和图形代替横向构图,特别是正西面那两座高耸的塔楼加强了升腾的感觉。

学.科.网是十七世纪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作,广场为南北较长的椭圆形,中央矗立着高25.5米、重320吨的方形尖塔,是公元四十年有埃及搬运而来。左右两侧有高14米的喷水台。环绕广场周围的圆柱回廊列柱,成对形成半圆形,平坦的屋顶边缘排列着140尊高约3.5米的神像,这140尊神像无一相同,各以独特的姿态俯视广场。圣彼得广场穿过这几个希腊式的门柱,就进入了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没有警察,也没有收门票的。

圣彼得广场,伟大的设计师贝尔尼尼以怀抱为象征主题设计了这一旷世杰作。广场以圣彼德教堂为正面,两边用半圆型环绕的双层希腊式巨大廊柱围合,营造出伸出双臂的效果,围廊的空隙处衔接着罗马的大街,人从大街或围廊走进广场象走进一个巨大的怀抱。

学.科.网现在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四位大建筑家:布拉曼特,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贝尔尼尼等设计、装修、扩建,历时一百二十余年,终于建成如今这样规模的、闻名于世的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这教堂高137米,长约200米,最宽处130米,可容纳数万人。教堂是以耶稣基督12个门徒中最有名的一位门徒彼得命名的。原来在基督受难后,其忠心耿耿的门徒彼得偕众教徒来到罗马传教,彼得不幸被罗马皇帝所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在这里,并在他的坟墓上建起了这教堂,学.科.网教堂内景

教堂后的神职人员宿舍

教堂里的旋梯教堂局部圣保罗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地,女士请留意穿的裙必须及膝,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