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示儿》。
教学目标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多种方法探究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寓意。
4.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怀,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1.能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2.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怀。
1.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预习字词,朗读古诗,查找诗人及古诗的写作背景等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1.PPT出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1.大声朗诵给大家听。先组织理解艾青的现
一、揭示主题,
2.引导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爱国2.交流:(1)对艾青这段诗的理解。代诗句,然后点出课文的主
引入新课(用
情感。(2)从中体会到艾青怎样的情感?题,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学
时:4分钟)
3.(1)引入新课:学习三首有关爱3.齐读课题。习古诗的兴趣上。
国的著名诗篇。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1.自由读两遍古诗,读第•遍时可
L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读好占以查字典、看注音读准字音;读第
1.自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
诗。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
自学提示,明晰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自学生字,然后检查自顺。
二、初读古诗,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学情况。重点指导读准“祭”的2.汇报自学成果:小组逐一朗读三
学习生字(用2.指导写字不必每一笔都
音。首古诗,读准“乃”等生字,注意
时:10分钟)加以指导,只对难写部分做
3.指导书写生字:祭、乃。重点指读好停顿。
重点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独
导''祭"的上半部分和“乃”的3.(1)交流书写要点。
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笔顺。(2)每个字仿写两个。
(3)交流评价。
1.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再质疑。1.交流质疑: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组织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⑴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和背景,重在使学生养成搜
3.提出自学要求,组织合作学习。知)集资料的好习惯,同时为体
三、探究古诗(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2)根据题目提出问题:谁告诉儿会古诗深刻的内涵,感受诗
《示儿》,理解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人的人格、精神打下基础。
诗意(用时:18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诉儿子?
分钟)(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2.交流资料:2.注重教给学生自学的方
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1)作者陆游的简介。法,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
(3)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及从诗(2)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
中领悟到了哪些情感。3.按照提示,先自学,然后进行合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作学习。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
懂了哪些内容?体验到怎样的情4.汇报,小结: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
感?先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力。
5.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一说整首诗的意思:我本来就知道
重点强调:一、二句突出“悲”;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无所牵
三、四句要读得“激昂”。挂,我唯独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
感到伤悲。我大宋军队收复失地、
平定中原的时候,你们祭祀祖宗时
千万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喜讯
告诉你们的父亲啊!
5.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占诗。
1.启发质疑: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
万事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
1.交流总结,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陆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品悟情感,游:忧国忧民。重在引导学生随陆游
呢?从这首陆游写给儿子的绝笔
拓展延伸(用2.陆游的“悲”从何而来,为什么的悲而悲,随陆游的盼而
诗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时:5分钟)而悲?盼,感受陆游的爱国之情。
2.抓住“悲”字,体会诗人的爱国
3.齐读岳飞的《满江红》。
之情。
3.引导诵读:《满江红》。
1.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背诵古诗,引导总结学习古诗的
1.引导背诵。2.交流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
总结学法(用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
时:3分钟)能力。
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1.复习《示儿》,加深理解。
2.启发思考: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
1.集体背诵,回顾古诗的意思。
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通过复习,加深对古诗
一、复习铺垫,2.交流: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的时
3.引发思考,引入新课:自己的国《示儿》的理解和掌握,更
导入新课(用候最盼望的是收复被金国占领的
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军队都干什重要的是为学习《题临安
时:3分钟)中原失地。
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邸》做情感铺垫。
3.齐读课题。
了?我们这就去古诗《题临安邸》
中寻找答案吧。
1.组织学生自学交流。1.(1)读通诗文,认识并学写“熏、1.通过交流查找的资料,让
(1)扫清字词障碍。杭”,交流明确书写“熏”字时要学生明白“查找资料”是
(2)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理解题紧凑。帮助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目的意思。(2)交流资料,明确写作背景,解2.要注意给予方法的指导,
二、学习《题临开诗题: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安邸》(用时:2.引导理解诗句的意思。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重在引导与提升。
20分钟)(I)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巡视两个皇帝,北方大片土地被金人占3.通过“醉”“休”体会
引导。领。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形
(2)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总结诗意。史称南宋。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中成一个感情的冲击,使两种
3.引导学生从以卜几方面品悟诗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心态落差加大,突出矛盾,
情。声色,寻欢作乐。诗人林升看到这解决矛盾。
(1)从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样的情景,愤怒之极,在临安客店4.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说
(2)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3)通过这个“醉”字,体会到了2.交流明确诗句的意思。
什么?(1)自主采用适当的方法自读自
4.组织自由表达:面对醉生梦死的悟,理解古诗的意思。
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2)交流、总结诗意:山外有青山
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几时才能停
想说些什么?止?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
醉了,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3.交流总结品读后的感悟。
(1)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
舞几时休?”的诗句中看到:西子
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权贵们整日
游山玩水、饮酒作乐……
(2)从“几时休?”中体会到诗人
的愤怒。
(3)通过“醉”字,体会到权贵们
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
梦死的情形。
4.自由选择,畅谈体会。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重点
读准“恃、擞”的音;明确“亥”
1.出示自学提示,组织自学。在书写时要注意保持平衡,“恃”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扫清字词第三笔是“1”。
障碍。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2.先在小组内交流诗句含义,然后
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1.引导自学的时候,针对学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第一、二句诗:只有风雷激荡的巨
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
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
2.领会诗句含义。指一个小组回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
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
答,引导集体订正,并适时用课件是一种悲哀。
率。
展示。第三、四句:我奉劝天帝重新振作
三、学习《己亥2.整体把握古诗内容,是学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九州生气精神,不要拘束规格,以降下更多
杂诗》(用时:习的第一步,也是深入理解
恃风雷二的人才。
10分钟)古诗的关键,教师要做好引
4.引导学生探究“万马齐喑”。3.交流总结:诗人希望的“九州生
导。
5.引导再读品悟:龚自珍在这首诗气”是国泰民安、安居乐业;”风
3.从词语的理解入手,诵
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
读、理解、感悟、体会……
6.讲解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创造了4.联系上文的“九州生气”,感知
进而把握古诗表达的情感,
“万马”“风雷”“天公”这样“万马齐喑”是指“举国上下死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联系上
浩大的意象来表达愿望。这样的表气沉沉的局面”。
下文学习方法的训练。
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5.交流汇报:
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D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
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修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
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
愿望。
(2)带着期盼,诵读古诗。
6.理解表达方法。
教师可播放配音朗读
四、感情朗读,1.朗读古诗《题临安邸》《己亥杂
1.自由读一读。或朗读动漫,激发学生的阅
熟读成诵(用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读兴趣,力求在读中达到背
时:7分钟)2.积累背诵。
诵的目的。
12古诗三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
熟读
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朗诵古诗三遍。
课文
1.选出下列字的正确音节,画“,再大声读两遍。
喑(yinan)擞(sbusuo)
2.重点写一写下面的生字。
预习字
词一笔不能少:祭......乃......熏
一笔不能多:哀......:......亥......>.....恃
学
内1.从《示儿》可以看出作者的_________情怀。诗中,
容表现诗人的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表现诗人的遗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
知的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类似的
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陆游,字(),号(),南宋著名
资料搜
()人、()人。
集
2.《己亥杂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o
1.例:三首诗作有什么共同点?
阅读质2.读了古诗,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疑
12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以爱国为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诗文,注
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情感。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课程丰富的
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情”为切入点,侧重从查找搜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
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
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
另外注重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
我们来欣赏一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
2010年中国世博会时,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
中国馆内。
2.激趣: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可以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车水马龙、繁荣昌盛、富足安康、国泰民安)
3.导入: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
南开封。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26年的100多年间,人们都过着太平、富足、
安康的日子。但这一切从金兵破城而入的那天起,就不复存在了。靖康二年(公
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中原的
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这段历史也被宋人称之为“靖康之耻”。
公元1210年,已是85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
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不瞑目,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
己的临终遗言。现在,就让我们先走进《古诗三首》中的《示儿》,看看他的遗
言。(板书课题和诗题)
设计意图:“诗言志,歌咏怀”,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深沉情感与他所处的环
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及创作诗歌
的背景。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深入了解《示儿》和《题临安邸》的写作
二'学习《示儿》
(一)解读课题,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
(3)指导写好“祭”“乃”。
①祭:左上有两点,右上是横撇,不是两小撇。书写时上面部件要盖住下面
的“示”。
②乃:笔顺为横折折折钩、撇。
2.再次读文,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
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
道和感觉。
3.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
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独立读古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字词及古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出
标记。
(2)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
①看注释。
②查工具书。
③联系上下文。
④联系生活经验。
(3)全班交流,解决不懂的问题,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2.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
(三)集体交流,明晰诗意。
1.组织交流,体会句意。
(1)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
没有了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的意思;“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的
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指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
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⑷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指祭祀祖宗;“无”同“勿”,不要的意思;
“乃翁”指你们的父亲。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
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2.引导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
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
们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四)咬文嚼字,体会情感。
1.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是哪个字?(板书:悲)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吗?
2.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
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多么深厚
的爱国情怀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
吧!(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先安排自主学习,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建立在个体
学习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发挥实效。通过小组检查、交流,可以起到优秀者帮
助落后者的作用。意在发挥群体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诗意,丰
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集体交
流,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抓住“悲”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透过文
本和诗人进行对话。通过朗读,让学生把体会到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在情感上
和诗人共鸣。
三'学习《题临安邸》
(一)启发质疑,交流过渡。
1.质疑:读罢《示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陆游的愿望实现了吗?)
2.过渡:是啊,陆游这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
无限的希望离开了,他的愿望能实现吗?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写在旅店墙壁上的一
首诗《题临安邸》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交流资料.,…初一步感知
课前只要求收集资料,用于课上交流,不用积累。
1.交流《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
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
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
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志士;
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
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2.同学们,听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愤
怒、责问)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后,指名读古诗。
4.指导书写“熏、杭”。
(1)熏:笔顺是先写撇、横,再按书写“黑”字的笔顺来写,一竖要贯穿到
最上面的撇。总体要紧凑,不要拉长。
(2)杭:右上的一横要短一点,要比左边“木”的横略高。
(三)走进诗文,品悟交流。
1.按照学习上首古诗的方法,先独立品悟诗句含义,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
2.解读“游人”。
(1)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都看成了什么人?(游人)
(2)什么是“游人”?(游山玩水的人)
(3)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不一样,我们平时说的“游
人”是出去旅游的人,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
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3.品析“醉”。
(1)他们玩得怎么样?(醉了)
(2)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喝醉酒”
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
来的。)
(3)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
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听着歌女们演奏,看着舞女们跳舞的画面。)
(4)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
论,却什么也不去做。)
4.剖析“直把杭州作汴州”。
(1)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
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不是,是汴州)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
汴州。
(2)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杭州只是他们逃难
的地方,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
(3)小结:也就是说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
壁江山。
5.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
⑴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山外青山楼外楼)
(2)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西湖周围的青山、楼阁重重叠叠,风光极其美丽。)
(3)这些楼是谁建的?(皇帝、大臣们)他们建了这些楼做什么?(供自己享乐
用)
6.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⑴面对这群层知道享舞…而丕顾老.百姓死适的人…你们着急丕着急?我们
和诗人二起一问何他一们二.二西湖歌舞几时休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怒其不争
的悲愤之情。
(2)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
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忧国忧民的心)
(3)表达练习:面对终日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进行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过渡到《题
临安邸》的教学。学习古诗最大的困难就是难进入古诗中的情境,所以教师要注
意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背景材料。通过现在的“游人”与诗中的
“游人”作对比,通过“喝醉酒”的“醉”与诗中的“醉”作对比,通过“汴
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
看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
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这些醉生梦死的人的手中。
四、激发情感,诵读古诗
1.组织学生讨论:陆游的愿望能实现吗?(不能)
2.过渡:(1)85岁的老人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见到“九州同”,心情是何等
悲痛,何等悲愤?千年之后,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齐读古诗《示儿》)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南宋权贵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
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我们担忧不担忧?(齐读
古诗《题临安邸》)
设计意图:重点又放到对学生朗读的引导上,启发学生读出心中的那份感触。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即用朗读促理解,用朗读促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学生投入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引入新课
1.激发情感: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
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
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
不屈的身影!
2.背诵古诗。
(1)首先,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家中,听听
这位85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遗言吧。指名背诵《示儿》。
(2)接着,我们再来听听,林升对昏昏度日的权贵们,愤恨与不满的质问。
指名背诵《题临安邸》。
3.导入新课:“但悲不见九州同”,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陆游,带着他毕
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道出国家
衰败的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强国富民呢?让我们到《己亥杂诗》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同时创
设情境,引入本课所学内容。
二'交流资料,解释诗题
1.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资料:“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
的第十二位,诗题中的“己亥”指的是1839年。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
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中的一首。因为都写于己亥
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2.指导书写“亥、哀、拘”,重点指导“亥”:撇折上没有点,书写时要
注意保持字的平衡。
3.教师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
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
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其中的第125首。(PPT出
示)
4.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平时缺少积累。所以采用以
学生课前搜集和预习汇报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示范朗读,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三、自学探究,把握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指导学生自读古诗。
(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查找的资料,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儿提出
来大家共同研究。
2.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汇报交流。
(1)“恃”读shi,不读ci,是依靠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后写中间的竖画。“喑”是沉默的意思。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
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不是指“发脾气”,是指活力和生命力,在
这里用“朝气蓬勃的局面”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B.一万马一齐噫宠亘哀一:…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吏。匕喻一人们沉默丕语)里竟让人觉
得悲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和感悟。
C.我劝天公重抖擞:“重抖擞”是再次振作精神的意思。
D.不拘一格降人材:“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
“格”吗?(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只读“四书
五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这“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
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设计意图:整便把握K在内.容,…是空习的第二丈,…也是授养阅.遗熊.力.的.差镇
一步。引导交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
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理解诗意,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独立细读,想象画面: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
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
3.细品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一提到“万马”你能想到什么词语?(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
闹、壮观的景象!而这“万马齐喑”呢?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
面?
(2)这里龚自珍真说的是大清朝的马吗?他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
的?(联系上文“九州”知道说的是“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3)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
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
(4)正因为“哀”和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
九州的“生气”啊!作者盼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
说。(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5)“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这风雷荡涤什么?炸醒什么?
(6)过渡:他满心期盼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啊!(齐读第一行
诗)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齐读第一行诗)让这场变革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
第一行诗)
4.细读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引导学生读读后两句,合作交流: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
(2)过渡工.这首诗写下后丕到二年蓑国的大炮.直先轰开工国门,…第二次鸦
片一战争的硝烟让左已壬疮亘孔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一一(先读三,巴在诗1
后来第一三次鸦片战争哉败.,…蓑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一宜政府与各国陆续签注工二
系列丕于等的条约e…(左谈三…里位诗,里生涯战败工?..直旦维新失败?…八国联军
侵华,国家危急了啊!(齐读三、四行诗)
引读要充满激情,带动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诗中的“万马齐喑”既是全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关键点。
是上文“九州生气恃风雷”的原因,也是下文“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基础,抓住
这个词,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突破这个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使得文本的内
涵丰富起来。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与激发情感。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以读
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知、感悟,借助充分地读体会感情。教学环节简明,
符合情境、情感的发展需要。
五'激情诵读,感悟写法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
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带着这样的期
盼,来诵读这首诗。(全班诵读)
2.总结写作方法。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
大的意象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
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
他的诗或文,更真切地感受他的情。
设计意图:回到全诗的整体,带领学生整理和内化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示儿题临安邸
陆游林升游人(南宋权贵)
不见九州同爱国之情、忧国忧民醉生梦死
己亥杂诗
变革
万马齐喑----------九州生气
不拘一格
教学反思
陆游和林升同是南宋爱国诗人,《示儿》和《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个是“悲”,一个是“愤”,凝结了诗魂。“悲”的是国家不能统一,“愤”
的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所以将这两首古诗安排一课时来讲,《己亥杂诗》单独
安排一课时来讲。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学生对学习古诗不感兴趣,古
诗教学收效甚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认真解读新课标,从中悟出了一些方
法并把它们应用于这课教学上,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遵循以
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包括:以学生的自主
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
和语言感觉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运
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如:PPT演示、图片、范读、读一读等方式,渲染意境。
本课教学也存在着缺陷,那就是对学生课外诵读的培养不够。因为课外阅读
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的不断积累,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亦可以使其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对作品进
行默读的训练不够,本课教学默读时间有点少了,因为默读是体验作品情感的一
种很好的方式。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善,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在
教学上有新的飞跃。
12.古诗三首
学生活动卡设计
熟读古诗,采用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想一想:
哪句诗让自己感受最深?抄写在下面,并联系查找的资料细品体会。
感受最深的诗句
活动内容
我的感受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
★活动建议
1.要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三首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古诗做铺垫。
2.在熟读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诗
句。
3.结合背景材料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2古诗三首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己亥(hdigai)恃风雷(sishi)抖擞(shtisou)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SQOxuntdo
三'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义”。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表达了作者面对死气沉沉
的局面的无奈之情。()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中的“重”读ch6n9。()
3.“家祭无忘告乃翁”里的“无”是“没有”的意思。()
句子模块
四、品析诗句。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产业三方施工合同
- 2025版瓷砖品牌年度购销及品牌推广合同3篇
- 图书馆防火门工程合同
- 城市水电站扩建项目施工合同
- 2024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设计与施工合同
- 航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 广告公司门头房租赁合同
- 学校电工招聘协议范文
- 遵守新法提升招投标项目质量
- 2024年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合同标的与服务内容
- 重庆气体行业协会
- 公司走账合同范本
- 获奖一等奖QC课题PPT课件
- 企业中高层人员安全管理培训--责任、案例、管理重点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共3页)
- 国际项目管理手册The Project Manager’s Manual
- 小学五年级思政课教案三篇
- 高强螺栓施工记录
- 一亿以内的质数表(一)
- (完整版)倒插、翻口、评点文件
- 病理生理学缺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