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核心素养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培育区域认知实力。2.依据非洲的气候特点,说明几条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提升综合思维实力。3.运用统计图表,综合分析说明非洲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必备学问·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与轮廓特征(1)经纬度位置:本区主要位于北回来线与30°S之间,以及10°W与40°E之间,赤道和________从该区的中间地带穿过。【填图绘图】在非洲位置图上用红笔描出:20°W、0°、40°E等经线,北回来线、赤道、南回来线等纬线。(2)海陆位置西侧为大西洋,东侧为印度洋。海峡:A________海峡,G__________海峡;海:B__________海,F________海。(3)轮廓特征eq\a\vs4\al\co1(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很少)eq\b\lc\{(\a\vs4\al\co1(最大岛屿:D,最大半岛:C,最大海湾:E,繁忙交通要道:H))2.地形与河湖(1)地形特点:以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向西北倾斜。(2)主要地形区:A________是断裂构造盆地,后来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3)重要河湖①__________向北注入地中海,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②__________向西注入大西洋,为世界________最丰富的河流③__________向南注入几内亚湾④__________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⑤__________由凹陷盆地形成,是非洲________的湖泊⑥__________位于东非裂谷带,由板块断裂下陷形成,是非洲________的湖泊3.气候(1)特征:________气候面积广阔,带状分布明显,大致以________为中心南北对称。(2)主要类型气候类型形成缘由A________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限制B________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限制C________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限制D高原山地气候地势高E________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限制4.丰富的矿产资源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也很丰富。非洲北部和几内亚湾的________非常丰富。非洲重要矿产国如下表: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________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________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________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二、居民和经济1.黑种人的家乡:以________人种为主的地区,有“黑非洲”之称。2.经济:________产品为主的经济,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三、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左右,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2.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土地压力,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关键实力·互动突破——讲练结合突破重点实力点一非洲的气候特征分析[技能突破]1.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非洲的气候特征: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呈明显的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如图所示:【特殊提示】非洲呈南北对称的自然特征,除了与其特殊的纬度位置有关外,还深受地貌特征的影响。非洲的地貌以高原为主,相对高度小,比较平坦,使气候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少。2.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包括赤道旁边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撒哈拉地区与纳米比亚海岸线处的热带沙漠气候等。详细成因如图所示:[应用提升]1.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回答(1)~(2)题。(1)图中25℃等温线向西弯向纬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A.山脉的延长B.稀疏的植被C.沿岸的寒流D.河流的流向(2)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燥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实力点二非洲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技能突破]1.非洲的旱灾与荒漠化(1)旱灾在非洲,旱灾时常会发生,而且有时持续几年,会严峻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非洲旱灾的发生既与气候因素有关,也与其快速增长的人口有关。①气候条件: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在干季,降水很少而蒸发旺盛,极易引发旱灾;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或是连续几年干旱,就会加剧旱灾的发生。②人口增长: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旱灾的发生。(2)土地荒漠化非洲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荒漠化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①自然因素: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风沙作用强,在干旱缺雨的年份会使地表植被受损,促使荒漠化的形成。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饥荒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2.经济发展特征(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2)形成缘由与解决措施[应用提升]1.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单位:mm)点位分布图,完成(1)~(2)题。(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两地()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B.均面临海洋,且地形相同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2)依据上图,若按年降水量>500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精确的是()2.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改变。读图,回答(1)~(2)题。(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改变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2)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缘由是()A.交通更加快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第13讲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必备学问·自主落实一、1.(1)20°E(2)直布罗陀莫桑比克红地中(3)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好望角2.(1)高原东南(2)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3)尼罗河刚果河水力尼日尔河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面积最大坦噶尼喀湖最深3.(1)热带草原赤道(2)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热带草原4.石油资源南非几内亚赞比亚二、1.黑色2.初级关键实力·互动突破实力点一[应用提升]1.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这是非洲西北部地区,该地沿岸有加那利寒流,受该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西岸等温线偏向低纬,大体与海岸线平行。第(2)题,图中的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限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发育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中的②位于几内亚湾沿岸,纬度低,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又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了热带雨林带。答案:(1)C(2)A2.解析: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海陆位置及河流状况等信息可知,图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故A项正确。第(2)题,干旱气候条件下,若树种根系不发达,很简单死亡,故A项错误;叶质坚硬,树皮厚有利于旱季时保存水分,故B项正确;在干燥的状况下,叶面宽大、多气孔,更有助于水分的散发,故D项错误;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故C项错误。答案:(1)A(2)B实力点二[应用提升]1.解析:第(1)题,非洲大陆南北两端均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相同。第(2)题,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北非撒哈拉与南部西海岸均有热带沙漠气候区分布,属于水资源缺乏区。答案:(1)C(2)A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