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塞进橡皮塞 D.量筒读数2.小樱想要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向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内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的气密性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4.菏泽因牡丹而出名,牡丹籽油因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远销国内外,其中富含亚麻酸,其化学式为C18H30O2.下列有关亚麻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麻酸属于氧化物B.亚麻酸由三种元素组成C.亚麻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5:1D.一个亚麻酸分子里含有一个氧分子5.加铁酱油有益于身体健康,这里的“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氢气验纯C.检验氧气D.检验二氧化碳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B.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连接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①③②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10.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铜元素__________;(2)2个镁离子__________;(3)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以下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所需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3)若用BF组合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注意的一项操作是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金属钴(Co)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应用。某矿石中含钻的氧化物(CoO、Co2O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

(1)写出下列化合物中Co元素的化合价:CoO_________,Co2O3______________。(2)酸浸时钴的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反应ICoO+H2SO4=CoSO4+H2O反应Ⅱ2Co2O3+4H2SO4=4CoSO4+O2↑+4H2O反应ⅢCo2O3+2H2SO4+Na2SO3=2CoSO4+2H2O+Na2SO4①反应后溶液中含钴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②已知反应前矿石中CoO的质量为ag,Co2O3的质量为bg,则理论上可以生成CoSO4____g(用含a、b的式子表示)(3)为探究最佳提取条件,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编号矿石用量(g)硫酸用量(g)Na2SO3用量(g)温度(℃)钻元素浸出率(%)185.7112.6208556.39285.716.3108549.98385.716.3106543.33485.716.310.436573.95585.716.310.866574.77①本实验研究了哪些因素对钴元素浸出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钴元素的浸出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______________(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14.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I.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_____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填序号)。(3)下列治理河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A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B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C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II.“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①反应Ⅰ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发生的是否是化合反应______(填“是”或“否”);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③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3)炒菜加碘盐时,宜______(填’’早”或”迟”)加入(4)求每袋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16.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选项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选项B正确;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选项C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D错误。故选B。2、B【解析】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是验满氧气的方法,而不是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所以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能确定气体是否到了瓶口,所以正确。

C、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只能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气体已满,所以错误。

D、紫色的石蕊试液遇到所有的酸性溶液都变红,凡能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都有同样的现象,所以错误。

故选:B。【点睛】注意气体的检验与验满的区别。3、D【解析】

A、装置的气密性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如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会造成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合理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氧气被消耗,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故选项说法错误。C、燃烧结束后应等到冷却至室温在打开弹簧夹,否则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D、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进入的水的体积约为;注射器内水的体积为25mL,则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析】

A、亚麻酸不属于氧化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A错误;B、亚麻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C、亚麻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30∶(16×2)=108∶15∶16,故C错误;D、一个亚麻酸分子里含有二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D错误。【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5、C【解析】

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元素,故选C。6、B【解析】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装置内减少的体积是,此选项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以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此选项正确;C.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此选项错误;D.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7、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验满时要注意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不能深入瓶内,所以D错误。故选D.考点:实验操作8、C【解析】

A、酒精有特殊香味,蒸馏水无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酒精和蒸馏水,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硬水和软水通过加入肥皂水,观察鉴别,硬水中出现浮渣,泡沫少,软水中泡沫多,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D、氯酸钾为白色固体,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鉴别,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④③②⑤。故选C。10、B【解析】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能做可燃物,故A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防腐剂等,故B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的含量就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没有列入空气污染物监测范围.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u2Mg2+P2O5【解析】

(1)同样是的化学符号为“Cu”;(2)镁离子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上“2+”,两个即在元素符号前加“2”,故两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3)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4)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因此铝为+3价,表示为“”;故答案为:Cu;2Mg2+;P2O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长颈漏斗铁架台或CF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要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再集中到药品部位下面加热。【解析】

(1)a是长颈漏斗;b是铁架台;(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D或F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用BF组合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注意的一项操作是:要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再集中到药品部位下面加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3Co2+155×(a/75+b/83)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增大4【解析】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oO中Co为+2价,Co2O3中Co为+3价;(2)①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后钴元素以CoSO4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含钴元素的微粒是Co2+;②设CoO生成CoSO4的质量为x,Co2O3生成CoSO4的质量为y,CoO+H2SO4=CoSO4+H2O75155agx75/ag=166/xx=155×ag÷752Co2O3+4H2SO4=4CoSO4+O2↑+4H2O332155×4bgy332/bg=155×4/yy=155×4×bg÷332则理论上可以生成CoSO4的质量为:155×(a/75+b/83);(3)①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对钴元素浸出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②根据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钴元素的浸出率增大;③工业生产中应采用实验4的方案,虽然实验5的方案中钴元素浸出率最高,但考虑到实验4中亚硫酸钠的使用量接近实验5方案中的一半,综合考虑选择实验4的方案。14、混合物供给呼吸DABCDAB失否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过滤低于引流HCl【解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元素,故选D。(3)A、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有利于河水治理,故A正确;B、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有利于河水治理,故B正确;C、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有利于河水治理,故C正确;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