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香金陵怀古》文章导读(一)背景资料王安石曾两度为相,他积极推行变法,但很快便因重重阻力而以失败告终。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他在秋日登高极目眺望,金陵的美景尽收眼底。眼前的美景勾起他对往昔的追忆,继而感慨历史兴亡,表达了忧心国事与劝诫之情。(二)题解桂枝香,词牌名。《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做,全词以写景开头,又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堪称北宋诗坛名篇。(三)主要内容王安石再度罢相后退居金陵,写了这首景色壮丽、意境开阔、感慨深沉的登高怀古之作。上阕写金陵之景,以“登临送目”总领全篇,先点明登临之地与时节;随后描写登临所见景色:澄江似练,翠峰如簇,酒旗招展,白鹭翔舞;再以“画图难足”结句,表达赞美叹赏之情。下阕怀古,承上阕金陵胜地的繁华生发感慨,以“念往昔”领起,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继而陈说空叹兴亡荣辱没有意义;最后三句借古讽今,表现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四)主旨提炼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王安石通过对六朝相继败亡的历史事实的追忆,严肃地告诫当朝的统治者要吸取六朝灭亡的深刻教训,体现出一个政治家锐利的目光和睿智的思想。(五)写作特点1.善于用典。王安石没有刻板地说教,而是运用隋灭陈的典故,用历史事实说话,并将杜牧的《台城曲》泊秦淮》、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名句化用到自己的词句中,将自己的见解准确、生动地传达了出来。2.立意高远。这首词没有沿袭传统登临怀古词一味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王安石用一个政治家的锐利目光,总结六朝相继败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朝政的积弊,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原文再现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基础知识(一)字音簇(cù)谩(màn)嗟(jiē)(二)词语释义〔桂枝香〕词牌名。〔登临送目〕登山临水,放眼远眺。〔故国〕指金陵。〔肃〕肃爽,天高气爽。〔簇〕聚集成的团或堆。〔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画图难足〕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繁华竞逐〕即竞逐繁华,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生活。〔门外楼头〕出自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隋文帝开皇十年(590),隋军大将韩擒虎率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俘获了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等人。门,指朱雀门。楼,指结绮阁,是陈后主特意为张丽华建造的。〔悲恨相续〕指各个王朝接连覆亡。〔凭高〕登临高处。〔谩嗟荣辱〕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谩,同“漫”,徒然。〔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出自唐代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商女:歌女。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谩嗟荣辱(“谩”同“漫”,徒然)2.古今异义千里澄江似练(古义:指长江。今义:江河。)3.一词多义遗后庭遗曲(yí,动词,遗留)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yí,动词,遗失,丢失)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yí,动词,舍弃,遗漏)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wèi,动词,送给,给予)(三)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王荆公。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隐居,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世称荆公。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曾巩、苏洵、苏辙”,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文学上,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其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其诗遒劲清新,其词风格高峻。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二)词简介含义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为用歌配合唱出的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调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6.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府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中的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段历史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同步精练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对其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B.“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写景极妙: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C.“至今商女”等句化用杜牧诗句,感叹以商女为代表的普通人不知亡国恨,对其表现出失望之情。D.本词有描写,有议论,寄托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有着宋人以散文入词的特点。2.上阕所写之景壮丽可喜,下阕“寒烟衰草凝绿”则凄凉无限,但两者并不矛盾,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各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季节和天气,渲染出一种“悲秋”的氛围,为下片的怀古作了铺垫。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由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C.上阕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画图难足”作结,用一连串意象、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金陵秋景图。D.“念往昔”四句,追忆六朝盛衰往事,以“念”字总领,“繁华竞逐”乃“悲恨相续”之因,而“门外楼头”便是六朝盛衰因果更迭的典型例证。4.怀古词往往表面怀古而实为言今,请结合下阕和时代背景分析王安石在词中想表达的主旨?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①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②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出任江宁知府之时。金陵系六朝古都,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东晋、宋、齐、梁、陈亦先后在此建都。②谩嗟:徒然感叹。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时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C.下片由上片的写景转入怀古,以陈后主奢靡颓唐以致国家灭亡为例,引发出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小阅读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肃”意为“肃爽”,瑟瑟秋风,万物凋零,为全词奠定“悲秋”的氛围。B.“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写景极妙: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构图精巧,充满意趣。C.“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中“凭高”意为“登临高处”,“谩”意为“徒然”,作者认为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吸取历史的教训。D.“至今商女”等句化用杜牧诗句,感叹以商女为代表的普通人不知亡国恨,对其表现出失望之情。8.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A.上阕寥寥数语,交代了“登临”的地点、时令与天气,点出金秋肃爽之象。B.由“千里澄江似练”至“星河鹭起”,词人勾勒出水、陆、空的壮丽图景。C.下阕词人像前代吊古的文人骚客一样,徒然感叹着历史兴亡的荣耀与耻辱。D.全词整体境界阔大,寓意深远,践行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词学主张。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①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释】①星河:这里指秦淮河。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为全词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B.“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C.“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D.全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真知灼见。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下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侧重写景,以“登临送目”起笔,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以“画图难足”作结,道出金陵美景是难以用画笔完美地描绘出来的。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全景式的扫描,目极千里,澄澈的江水好像一匹绵延的白绢,青翠的山峰犹如林立的箭头,景象开阔高远。C.词的下片借古抒怀,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并陈说空叹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只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D.全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词人在对金陵美景的赞美中、在陶醉于商女所唱后庭遗曲的旋律中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参考答案1.C2.①上阕所写之景是从宏观角度写的,画面宽广,视野开阔,景象自然壮美,而下阕“寒烟衰草凝绿”则是局部之景,具体到了雾气与衰草之上,画面小,在秋天,草自然要衰,这是写实,景色确乎显得凄凉。②上阕所写之景是登临送目时所见之景,与作者喜爱大好河山的心情相吻合,故壮丽可喜;而下阕“寒烟衰草凝绿”则是想到历史兴亡、六朝破灭后看到的景象,那里已心生凄恻之感,故显得凄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感叹以商女为代表的普通人不知亡国恨,对其表现出失望之情”错。杜牧诗和本词提到的商女,并不是普通人的代表。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其实是在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是他们不知亡国恨。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的能力。①此词上阕描绘金陵壮丽景色。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可见上阕所写之景是从宏观角度写的,画面宽广,视野开阔,景象自然壮美;而下阕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可见“寒烟衰草凝绿”是眼前的景色,是局部之景。“寒烟”“衰草”是秋天特有的景物,是写实,且描写角度小而细,具体到了雾气与衰草之上,景色确乎显得凄凉。②上阕所写之景是登临送目时所见之景,如簇的翠峰,似练的江水,“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这样的画面与作者喜爱大好河山的心情相吻合,故壮丽可喜;而下阕“寒烟衰草凝绿”是在慨叹“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之后,是在感叹“六朝旧事随流水”之后,是想到历史兴亡、六朝破灭后看到的景象,那时已心生凄恻之感,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故显得凄凉。3.B4.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拟人”错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是比喻;“帆”是借代,没有拟人手法。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评价语的意思。“怀古词往往表面怀古而实为言今”,这是说借怀古来表达警戒今人之意。然后到下片中找出能体现“怀古”和“言今”的诗句,并进行分析。如下片开头“念往昔”意思是“遥想当年”,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引出下文对金陵史事的感慨。下片所发的议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如“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说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这一结句是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此词可能是王安石出任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时所作。王安石第一次出知江宁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任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5.D6.整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悲愤交织的情感。①通过追思六朝皆因竟逐繁华而相继覆亡的史实,引发出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悲伤感慨之情;②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对于人们遗忘六朝亡国的惨痛教训愤慨之情;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不满之情,委婉劝告宋统治者励精图治,莫蹈六朝灭亡覆辙。【解析】5.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本词……直抒胸臆”说法错误。“非直抒胸臆”,本词重点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这属于间接抒情。故选D。6.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词的主要内容。词的上片描写词人登高所观的肃爽壮丽之景,体现出古都的壮美风貌;词的下片写词人登高所感,“念往昔”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主旨。“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于古凭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