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精读引领课《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二课时:精读引领课《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二课时:精读引领课《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二课时:精读引领课《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第二课时:精读引领课《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用自己话说课文、图书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习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图表梳理课文及拓展篇目中的读书方法。3.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分条说说对你有启发的读书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一)读诗句导入1.课件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学生齐读诗句。2.同学们,宋代诗人苏轼有怎样的读书心得呢?学生发言。3.小结:古人还为我们留下了哪些读书秘诀呢?今天我们将走进第八单元。板书课题25古人谈读书(二)借助注释,自学课文1.复习已有阅读方法:你有什么方法读懂小古文吗?学生交流(借助注释)。2.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字读正确,画好停顿线。师巡视指导(要点:依据词句的意思来读好节奏)同桌互读,练习读出节奏交流反馈:分组展示读片段重点指导: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指导读好反问句(2)所以,三到之中,——学生读(心到最急)(3)交流读书时,“心到”和“心不到”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举例说一说。3.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学生默读、师巡视指导(2)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3)重点指导不同语境下,“之”的不同意思:课件依次出示:知之为知之默而识之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砸缸》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精卫填海》学生说出《司马光砸缸》《精卫填海》中的“之”分别是指什么?(水缸、的)全班交流:同一个字在不同文章里意思有可能是不一样的,都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来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本文的句子想一想,这里三个“之”是指什么呢?生读句子发言、相互补充(如:学问、所学的内容、孔子教给学生的知识)总结方法:当遇到没有注释又不太明白的字词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来思考。(板书:联系上下文)(三)拓展阅读《观书之法三则》1.借助注释,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阅读拓展图书4—5页。2.同桌互助学习,相互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读书的启示。(四)学习梳理信息的方法,把握内容要点。1.请同学们从《古人谈读书》《观书之法三则》中圈画出有关读书方法的关键词。交流汇报。师随学生汇报板书,以思维导图呈现,如下图:总结:阅读时我们可以用这样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表格、气泡等形式。(出示PPT)PPT出示范例:梳理信息的图表如:表格文章读书方法我的收获《古人谈读书》(二)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只有用心读,才能看到细,记得牢。2.全班交流: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能结合板书分条说说对你有启发的读书方法。(五)总结回顾1.依次出示课件,学生积累背诵。(1)春秋的孔子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更要向地位不如自己的请教,这就是论语中的——(生背句子);(2)宋朝的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生背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