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1页
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2页
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3页
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4页
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医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社区医院目录TOC\o"1-2"\h\z\u1.前言 .前言1.1工程概况1.为方便居民看病需求,水利工程服务站(建设方)拟在王场镇太和村新建1栋医院,主体为1栋综合楼和1栋辅助用房;委托有限公司(简称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本项目于2022年9月签订了“社区医院”合同。在进行现场踏勘后,我公司按照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和相关图件,制定了“石柱县王场镇太和社区医院——勘察纲要”。勘察纲要制定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场钻探,并于2022年10月03日完成了对该场地外业勘察工作。2.该项目勘察单位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劳务单位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见证单位为土工程有限公司。3.拟建场地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现状为丘陵农田、果园等原始地貌,地表西倾,地表坡度缓,约5°~15°;场地内高程约299.09m~303.59m,高差约4.50m。场地南侧和东侧为已建市政道路,三级支路。场地西北侧红线外50.00m为南北向水渠。场地东南侧红线外为已建居民楼,3~4层楼高,砖混建筑,浅基础,框架结构,以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岩层为基础持力层。4.新建社区医院为1栋综合楼和1栋辅助用房。综合楼2~4层,最高约15.75m,±0=300.95m,总建筑面积约2960.92m2;辅助用房1层,高约4.00m,±0=300.95m。建筑外围为停车场,停车场±0=300.65m;本项目无地下室、无基坑。详细信息见下表。表1.1-1拟建建筑物设计信息概况表序号拟建建筑物

名称建筑面积

(m2)层数/

高度

(m)设计

平场

高程

(m)结构

形式拟建

基础

形式设计

荷载

(单柱/KN)工程

安全

等级1综合楼2960.922-4F/15.75300.95框架结构独立基础2000二级2辅助用房229.81F/4.00300.95框架结构独立基础2000三级3停车场//300.65////5.根据现场踏勘和设计信息,拟建场地平场后,场地四周将会形成环境边坡,环境边坡高约0.00~3.30m;根据钻探揭露成果,环境边坡为土质边坡。6.根据初步设计信息、现状情况和钻探揭露成果,拟建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环境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综合本项目勘察等级为乙级。1.2勘察工作目的及技术要求根据拟建建筑物结构特点和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及总平面图,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拟建场地勘察工作,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具体勘察任务如下: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高程,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级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等地质环境;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5.查明是否存在“河道、沟浜、墓洞穴、防空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确定拟建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及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划分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和场地特征周期;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对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措施提出建议;7.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场地地震效应、环境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场地稳定性、地基均匀性和承载能力等)和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8.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支护建议;9.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10.查明建设场地内特殊岩土分布情况并进行评价;11.成桩可能性、桩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12.场地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任务;13.对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的选择及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1.3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1.3.1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3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比例尺1:500。1.3.2执行的技术标准:1相关法律法规;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0《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1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12《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13《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化建新郑建国)。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1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6《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0《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2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标准》GB/T(GB50585-2019);23《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24《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渝建〔2017〕;2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1.4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判定1.4.1勘察阶段判定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渝建[2013]346号文件,对拟建工程的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进行判定。判定结果为: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详见表1.4.1-1、表1.4.1-2。表1.4.1-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选址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该类场地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不属于该类场地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必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4.1-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复杂场地安全等级为二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该类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地形坡角≤3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建设场地。不属于三峡库区范围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超高层建筑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无隧道不需进行初步勘察1.4.2勘察范围判定按渝建发[2013]345号文的规定,拟建项目边坡勘察范围满足要求,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4.2。表1.4.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建成后无岩质边坡满足勘察要求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建成后无岩质边坡满足勘察要求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勘察范围≥1.5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要求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勘察范围≥土质边坡后缘勘察范围≥土质边坡前缘满足勘察要求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要求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要求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要求1.5勘察等级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中相关要求,拟建建筑物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综合判定本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详见表1.5-1和表1.5-2。表1.5-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序号分项现场情况分级1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单一,地形坡角≤30°。中等复杂场地2岩层倾角约42°。复杂场地3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较发育。中等复杂场地4岩土特征厚度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无特殊性岩土。中等复杂场地5土层厚度局部位置厚度1.00~6.54m。简单场地6水文地质条件无地下水影响。简单场地7不良地质现象无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中等复杂场地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土质边坡场地东北侧现状道路边坡约5.0m~6.0m简单场地岩质边坡场地内无岩质边坡简单场地洞顶覆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地面积的比例%//9对相邻建筑影响程度红线外东南侧分布3-4层居民楼。中等复杂场地综合判定中等复杂场地表1.5-2拟建项目勘察等级划分表分项现场情况分级安全等级4层综合楼,1层辅助用房和场地周边环境边坡(≤6.0m)二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基坑边坡安全等级//综合判定乙级1.6勘察任务部署及完成状况根据表1.5判定结果,拟建项目勘察等级为乙级;遵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的规定,并根据勘察合同、收集资料和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编制了以钻探工作为主,配合地面地质调查测绘、工程测量、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等手段的《勘察纲要》。勘探线和钻孔布置按拟建建筑物周边及柱列线、并兼顾整个场地布置钻孔;布孔间距6.0~7.0m左右,共布置勘探孔30个,其中控制性钻孔10个,一般性钻孔20个;控制性钻孔进入基础预计持力层下7~8m终孔,一般性钻孔进入基础预计持力层下6~7m终孔。共取岩样10组,进行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物性、三周压缩、和变形等测试。本次勘察工作安排XY-100型钻机2台,于2022年10月01日进场施工,于2022年10月03日完成野外作业。所有测试成果资料于2022年10月05日获得,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表1.6。表1.6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一览序号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测量定点个302工程地质测绘km20.1223钻探孔数个304钻探进尺m356.405波速测试m/孔15/16采取岩石试样组107采取土样试样组/8采取水样试样组/9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3010标准贯入试验孔/11重型N63.5动力触探m/孔/1.7勘察工作质量评述对勘察工作的主要程序,手段方法,原始资料检查、验收以及内业资料整理方面的质量评述如下:1.7.1工程地质测绘以业主提供的附有拟建物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为底图,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测绘面积约0.122km2,主要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重点了解地层岩性特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场地内及邻近地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和对邻近建建筑物的影响,测绘成果满足规范要求。1.7.2工程测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资料(位于本次测量地形图外),采用RTK进行钻孔定位,采用2000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0.5米。钻探完毕后对所有勘探点进行核对,测量成果精度符合《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的要求。表1.7.2控制点坐标表点号X(纵坐标)Y(横坐标)H(m)A53356637.60636517632.410293.04B143356521643307.241.7.3工程钻探钻探工作严格按钻探规程及勘察方案要求进行。土层采用干钻,见基岩后清水钻进。钻孔岩芯回次采取率:素填土层65%~80%,强风化岩层65%~80%,中等风化岩层80%~90%。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并进行现场原位测试、采样等工作。地质编录资料真实、可信,所获资料在野外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符合质量管理有关规定。1.7.4钻孔回填本次野外钻探工作由重庆渝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劳务队伍实施;完成地质编录、岩石取样和拍照等相关工作后,将原岩石岩芯及素填土回填进钻孔内,并用水泥砂浆填充钻孔内,风干粘土泥球封孔。封孔材料按照“以砂还砂,以土还土”的原则确定,即砂层孔段采用粗砂(黄砂)封孔,土层孔段采用风干粘土泥球封孔。每次投入孔内的粗砂厚度不应超过1米1.7.5地质编录现场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对钻探后的孔位进行了补充测量。利用基岩露头地段查明岩土体结构;加强了地面调查,进行岩体裂隙统计,加强钻探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原始资料准确、客观。各项资料均进行了自检、互检和专检。1.7.6地下水观测本次勘察对所有钻孔终孔后抽取残留积水,在12~24小时后进行了水位观测;通过观测到的钻孔水位分析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1.7.7试样采集及室内测试样品采集数量及试验项目均严格按勘察方案执行,样品及时蜡封分批送检。本次勘查采集泥岩样4组。进行了岩石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和物性测试。室内试验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承做,采用《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进行试验,于2022年10月获得全部室内测试成果。1.7.8钻孔波速测试本次勘察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做了剪切波速测试和声波测井试验。剪切波速测试使用仪器为DZQ48地震仪,仪器性能稳定,主要技术指标为:采样10μs~20ms可选;前放增益1~64倍可选;瞬时浮点放大;频响范围0.1~4.0kHz;串音抑制大于80dB;噪音小于1μv;延时0~9999ms。采用单孔法测试,孔中三分量检波器型号为CDJ-JF,其激振距为1.5m,激振板长1.2m,测试点距0.5~1.0m。声波测井使用仪器为FDP204-SW型智能声波检测仪,采用单孔法测试,孔中换能器发射的声波频率为50千周/秒,其声系尺寸为源距0.5m,间距0.2m,测试点距0.5m,岩样测试换能器频率为500千周/秒。本次波速测试共完成1个钻孔(XK09),于2022年10月完成现场测试工作。1.7.9制图软件说明本次勘察报告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地质勘察软件9.0PB4版统计归纳,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采用AutoCAD2010版处理,柱状图及剖面图采用<理正勘察9.0PB4处理,文字部分采用MicrosoftWord2013处理,经检查、修改,质量符合要求。1.7.10外业见证工作本次勘察外业工作由重庆得武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见证,采用现场见证;见证员:阮丛燕(印章号YKJZ-2310570-0012)。见证工作确保了外业工作质量。综上所述,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提供的勘察成果资料满足施工图设计使用。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拟建场地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位于王场镇北侧约400m,距离忠县县城车距约21.00km。现状为丘陵农田、果园,场地较平整,地表坡度约5°~15°;已建市政公路可直达拟建场地,交通非常便利。图2.1拟建项目位置图2.2气象水文2.2.1气象勘察区属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175.7mm;年平均日照时数1176.1H;年平均相对湿度81%。2.2.2水文拟建场地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根据现场调查,建设红线内无地表水水源、水体分布。红线外西北侧约50.00m分布1条水渠,为王场镇的排水沟渠和灌溉沟渠,径流方向由南至北,水渠为水泥碎石浇筑,高约2.00m,宽约3.00m,勘察期间为10月,属于平水期,水渠内水面高程约291.50m,目测水量约10000m3/d。拟建场地平场高程±0=300.95m,同该水渠水面高差约9.45m;拟建场地不会受水渠影响。2.3地形地貌勘察区原始地貌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构造剥蚀红层浅丘地貌,沟谷和丘陵低山交错发育。地势东高西低,场地内最低高程约299.09m,最高高程304.28m,高差约5.19m;场地较平坦,地表坡度约5°~15°。场地内为农田、果园,场地外东南侧为居民楼,东侧和南侧分布已建市政道路。图2.3拟建项目现场地貌照2.4地质构造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踏勘,拟建场地位于方斗山冲断背斜中段西侧,勘察区内无断层分布,场地内岩层较平缓,呈单斜状,周边丘陵低山多为单斜山。根据现场地质测量,场地内岩层产状约308°∠42°。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图2.4拟建项目现场产状照2.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外基岩出露,裂隙较发育。建设场地内裂隙主要有两组,两组裂隙在泥岩和砂岩中的特征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表2.4场地结构面特征一览表倾向倾角结合状况充填状况在泥岩中的特征在砂岩中的特征结合程度结构面类型裂隙L15°∠56°分离无填充钙质胶结,起伏粗糙张开≤3mm分离,起伏粗糙,张开≤3mm结合一般硬性结构面裂隙L2105°∠72°分离无填充结合一般硬性结构面岩层层面C308°∠42°分离无填充钙质胶结,平直光滑,略有起伏,张开度≤3mm结合差硬性结构面岩土界面//泥化夹层泥化夹层结合极差软弱结构面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中表G.0.2中内容,并结合有关经验判断:场地裂隙L1和裂隙L2结合程度为结合一般,属于硬性结构面,粘聚力(经验值)可取90kPa,内摩擦角(经验值)可取27°。岩层层面结合程度为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粘聚力(经验值)可取50kPa,内摩擦角(经验值)可取18°。岩土界面结合程度为结合极差,属软弱结构面,天然粘聚力(经验值)可取19kPa,内摩擦角(经验值)可取11°;饱和粘聚力(经验值)可取18kPa,内摩擦角(经验值)可取10°。2.5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区内土层为第四系素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和砂岩(J2s-Ss)。现将地层从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状态,稍湿,厚度不均匀,性质不均匀,承载力不均匀。主要为耕植土,由全风化、强风化岩块、砂土及黏性土等组成,全风化小碎石粒径约1.00~30.00mm,约占15%~30%,颗粒形状为亚圆形和菱角形。为人工耕植,耕植时间约3个月或半年。该地层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本次钻探厚度约0.50m(XK07)~2.60m(XK13),平均厚度约1.22m。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2)泥岩(J2s-Ms):红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夹薄层砂岩或含较多砂粒,承载力较高。强风化层呈短柱状、碎块状;中风化层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80.0~180.0mm柱状,岩体较完整。局部含少量裂隙发育、层面裂隙发育,岩芯断面约15°~40°。该岩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底部,本次钻探厚度约1.20m(XK29)~11.70m(XK12),平均厚度约7.05m,未完全揭露该岩层。(3)砂岩(J2s-Ss):青灰色、淡黄色,中厚~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中粗粒结构,偶夹薄层状泥岩或黑色岩屑,呈互层状,互层厚度约0.1cm~2.0cm,不均匀分布呈条状互层。岩芯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多呈柱状、长柱状,锤击声清脆,节长约10.0cm~20.0cm,最长约25.0cm。局部含少量裂隙发育、层面裂隙发育,岩芯断面约20°~45°。该岩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底部,本次钻探厚度约2.10m(XK10)~6.40m(XK27),平均厚度约4.44m,未完全揭露该岩层。2.6基岩面及基岩风化特征1.基岩顶界面特征拟建场地位于位于红层剥蚀浅丘地貌,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揭露成果,基岩顶界面随地形地貌、土层厚度、地下水等因素影响。拟建场地基岩顶界面变化较小,岩土界面倾角约0°~15°。2.基岩风化带特征场地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1)基岩强风化带平均厚约为2.70m~3.90m。强风化层风化严重,岩芯破碎,裂隙发育且呈不规则分布,多呈小碎块状,质软,夹杂砂土或黏土。(2)强风化带以下为中风化带,中风化带裂隙发育较少,岩芯完整,多呈柱状,质较硬。各岩土层具体特征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或钻孔柱状图。2.7水文地质条件2.7.1地表水拟建场地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根据现场调查,建设红线内无地表水水源、水体分布。红线外西北侧约50.00m分布1条水渠,为王场镇的排水沟渠和灌溉沟渠,径流方向由南至北,水渠为水泥碎石浇筑,高约2.00m,宽约3.00m,勘察期间为10月,属于平水期,水渠内水面高程约291.50m,目测水量约10000m3/d。拟建场地平场高程±0=300.95m,同该水渠水面高差约9.45m;拟建场地不会受水渠影响。因此拟建场地内地表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为由东至西,最终排泄至坡脚下的水渠内。图2.7.1王场镇排水沟渠照2.7.2地下水拟建场地内浅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1.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场地的第四系(Q4)回填土、素填土中。土层结构松散,孔隙较大,透水性较好,渗透性较好,适宜地下水排泄;但含水微弱。该类地下水含水量受天气、季节影响,最终向西北排泄,至坡脚下水渠内。2.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主要贮存于侏罗纪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裂隙中,大部分分布于较破碎的强风化岩层之中,赋水量受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泥岩为粘土矿物,渗透性较弱;中风化基岩裂隙较发育,赋水性较弱;中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赋水性和渗透性均较弱。该类地下水含水量受天气、季节和周边水源影响,最终向西北排泄,至坡脚下水渠内。3.钻探时,未见返水或漏水现象。终孔后将孔内的钻探孔内残留水抽干后,进行简易水位观测,12~24小时后再次观测地下水位,均无地下水水位分布,为干孔。因此,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场地。2.7.3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场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及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周边无化工厂房、养殖区和污染源,现状为农田、果园。根据周边类似项目工程经验,拟建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内土层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8不良地质作用经过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岩溶、泥石流、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无致灾地质体;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拟建场地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滨沟、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但地表土层厚度不均匀、承载力不均匀,场地东侧、北侧(规划停车场区域)分布地下排污管线,管线埋深约2.00m~2.50m,管径约DN600。因此,拟建场地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小,场地现状整体稳定。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岩土物理力学测试成果统计本次勘察利用钻孔岩芯,采取中等风化泥岩岩样5组和中等风化砂岩岩样5组,分别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性质等试验,所有室内试验成果均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进行统计,其试验成果详见《岩石试验检测报告》,其统计成果见表3.1.1-1~表3.1.1-7。3.1.1岩石试验参数统计表3.1.1-1中等风化泥岩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天然

含水率(%)岩石

颗粒

密度

(g/cm3)天然

密度

(g/cm3)干密度

(g/cm3)饱和

密度

(g/cm3)孔隙率

(%)吸水率

(%)饱和

吸水率

(%)XK014.702.722.512.402.5211.874.864.954.422.722.502.402.5211.954.714.984.322.712.492.392.5112.054.495.04XK074.592.732.482.372.5013.025.065.484.852.722.482.372.5013.025.015.504.522.732.492.392.5112.504.855.23XK184.862.732.492.372.5013.025.405.484.472.722.492.382.5112.554.735.264.752.722.502.382.5112.394.935.19样本数99999999最大值4.862.732.512.402.5213.025.405.50最小值4.322.712.482.372.5011.874.494.95平均值4.612.722.492.382.5112.494.895.24表3.1.1-2中等风化泥岩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MPa)(MPa)XK014.132.574.712.996.253.97XK053.632.274.062.495.123.15XK073.262.145.153.365.783.77XK0128.244.996.043.6163.59样本数1212最大值8.244.99最小值3.262.14平均值5.203.24标准差1.380.82变异系数0.270.25修正系数0.860.87标准值4.472.81中等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47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81MPa,为极软岩;变异系数0.27,离散性较大。表3.1.1-3中等风化砂岩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天然

含水率(%)岩石

颗粒

密度

(g/cm3)天然

密度

(g/cm3)干密度

(g/cm3)饱和

密度

(g/cm3)孔隙率

(%)吸水率

(%)饱和

吸水率

(%)XK104.032.622.382.292.4212.854.965.613.392.622.392.312.4311.993.515.193.982.622.392.292.4212.344.875.37XK163.832.622.402.312.4311.934.675.154.012.622.392.302.4212.184.815.303.842.632.392.302.4212.605.395.48XK262.972.612.402.342.4410.614.394.543.192.622.412.332.4410.893.864.673.122.612.402.332.4410.923.804.69样本数99999999最大值4.032.632.412.342.4412.855.395.61最小值2.972.612.382.292.4210.613.514.54平均值3.602.622.392.312.4311.814.475.11表3.1.1-4中等风化砂岩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MPa)(MPa)XK039.566.8919.70*14.10*14.6010.40XK107.835.759.336.7813.209.56XK1617.0011.3013.809.019.636.31XK2613.809.6117.3011.8021.10*14.40*样本数1212最大值21.1014.40最小值7.835.75平均值13.909.66标准差4.292.91变异系数0.310.30修正系数0.840.84标准值11.658.14部分试验数据差异性较大,存在异常值(见“*”),造成变异系数>0.3。根据现场调查和试验数据反馈,部分砂岩含石英成份较高,造成部分试验数据偏高,该现象也符合现场调查情况。表3.1.1-5中等风化砂岩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剔除异常值)样品

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MPa)(MPa)XK039.566.8914.6010.40XK107.835.759.336.7813.209.56XK1617.0011.3013.809.019.636.31XK2613.809.6117.3011.80样本数1010最大值19.7014.10最小值7.835.75平均值13.129.11标准差4.002.73变异系数0.300.30修正系数0.820.82标准值10.777.51剔除异常值后,中等风化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0.77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7.51MPa,为软岩;变异系数0.30,离散性大。建议后期施工建设,加强验槽和取样送检工作。表3.1.1-6中等风化泥岩抗剪、变形实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抗拉强度

(Mpa)三轴压缩强度变形模量

E50

(104Mpa)泊松比

μ50平均

弹性模量

Eav

(104Mpa)平均

泊松比

μ50(MPa)φ(°)C(MPa)XK010.25334.70.90.07200.330.08910.340.3040.06060.350.07910.320.3040.05710.350.07530.30XK070.43235.41.40.09670.320.11500.350.3530.11700.330.14800.310.3280.10200.330.11900.30XK180.30535.21.20.07470.330.08960.310.3280.09620.340.11800.310.3550.10900.330.13500.31样本数9339999最大值0.43235.431.420.11700.350.14800.35最小值0.25334.750.920.05710.320.07530.30平均值0.32935.111.160.08730.330.10760.32标准差0.05变异系数0.15修正系数0.91标准值0.298由于泥岩抗剪数量较少(总数是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泥岩抗剪数据按平均值考虑,后期施工建设建议加强现场取样送检工作。总共统计泥岩3组抗剪、变形试验,中等风化泥岩φ平均值为35.11°,C平均值为1.16Mpa。变形模量平均值为0.087×104Mpa,μ50平均值为0.33,弹性模量平均值为0.107×104Mpa,μav平均值为0.32。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3章节,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折减系数取0.6;折减后泥岩变形模量平均值为0.052×104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0.064×104Mpa。岩体内摩擦角完整性折减系数取0.90,时间效应系数取0.95;折减后泥岩内摩擦角φ平均值为30.02°;岩体粘聚力完整折减系数取0.3,时间效应系数取0.95,泥岩粘聚力C平均值为0.331Mpa。泥岩破裂角(45°+φ/2)=60.01°。岩体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时间效应系数取0.95;折减后泥岩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113Mpa。表3.1.1-7中等风化砂岩抗剪、变形实验成果统计表样品

编号抗拉强度

(Mpa)三轴压缩强度变形模量

E50

(104Mpa)泊松比

μ50平均

弹性模量

Eav

(104Mpa)平均

泊松比

μ50(MPa)φ(°)C(MPa)XK160.76038.03.50.28000.270.31800.281.0200.24900.300.28800.270.8320.31300.290.35200.27XK170.75836.82.80.21000.270.23600.290.6060.19500.280.22000.260.6830.24100.290.26700.29XK260.80637.43.10.23200.270.25800.290.7620.25900.280.28100.290.6840.21900.280.24200.26样本数9339999最大值1.02038.003.500.31300.300.35200.29最小值0.60636.852.790.19500.270.22000.26平均值0.76837.423.120.24420.280.27360.28标准差0.12变异系数0.15修正系数0.90标准值0.695由于砂岩抗剪数量较少(总数是满足规范要求),因此砂岩抗剪数据按平均值考虑,后期施工建设建议加强现场取样送检工作。总共统计砂岩3组抗剪、变形试验,中等风化泥岩φ平均值为37.42°,C平均值为3.12Mpa。变形模量平均值为0.244×104Mpa,μ50平均值为0.28,弹性模量平均值为0.274×104Mpa,μav平均值为0.28。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3章节,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折减系数取0.6;折减后砂岩变形模量平均值为0.146×104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0.164×104Mpa。岩体内摩擦角完整性折减系数取0.90,时间效应系数取0.95;折减后砂岩内摩擦角φ平均值为31.99°;岩体粘聚力完整折减系数取0.3,时间效应系数取0.95,砂岩粘聚力C平均值为0.889Mpa。砂岩破裂角(45°+φ/2)=61.00°。岩体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时间效应系数取0.95;折减后砂岩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264Mpa。3.2声波测试成果为确定场地内岩体的完整程度,本次勘察选择钻孔XK09共1个钻孔进行声波测井。其测井结果统计表详见表3.3-1~表3.3-2。表3.4-1剪切波速度测试成果表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m)Vs速度范围(m/s)Vs平均速度(m/s)Vse等效剪切波速(m/s)XK09素填土0.0~1.3136136/强风化砂岩1.3~5.0635~742688备注:土层厚度<3m,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表3.4-2声波速度测试成果表孔号测试范围(m)岩性Vp波速范围(m/s)Vp平均速度(m/s)岩块声波速度(m/s)岩体完整性指数岩体完整程度ZK092.0~5.8砂岩2746~2813277742880.42较破碎5.8~8.5砂岩3321~3475340342880.63较完整8.5~15.0泥岩2784~2967287335950.64较完整根据现场声波测试试验结果可知,场地内素填土剪切波速(Vs)136m/s,属于软弱土;强风化岩层剪切波速(Vs)688m/s,属于软质岩石。强风化岩层岩体完整性系数0.42,属于较破碎;中风化岩层岩体完整性指数0.63~0.64,属于较完整。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据表3.1.1-1~表3.1.1-4统计结果,场地内中等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47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81为极软岩;中等风化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0.77和抗压强度标值为7.51为软岩。根据波速值及现场钻探揭露的岩芯完整程度表明,场地中等风化泥岩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强风化层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综合判定场地内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4场地分析与评价4.1地震效应评价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勘察区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峰值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3.0.2章节内容,拟建建筑物为医院,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简称乙类。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年版)中4.1.4、4.1.5、4.1.6章节和5.1.4章节,结合拟建建筑物覆盖层厚度,拟建建筑物的场地类别及地震效应评价见下表。表4.1-1拟建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一览(脱开情况)序号12拟建

建筑物

名称综合楼辅助用房孔号XK09XK12平场

高程

(m)300.95300.95整平后

底部岩土强风化层回填土整平后

覆盖层

厚度

(m)02.69等效

剪切

波速

(m/s)688155*土的

类型软质岩石中软土场地

类别Ⅰ1Ⅰ1抗震

设防

烈度66加

速度0.05g0.05g设计

地震

分组第一组第一组设计

特征

周期值0.250.25抗震

地段一般地段一般地段备注:1、场地按平场后考虑;2、剪切波速按3.2章节内容;3、无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考虑;4、未来填土按压实后考虑,压实后填土剪切波速155m/s(经验值)。拟建建筑物场地类别均为Ⅰ1类,一般地段,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25s,加速度为0.05g,为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议场地平整后,回填土压实处理后,则地震作用影响较小;压实系数需满足设计要求。4.2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4.2.1地震液化拟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下覆土层主要为强风化层和素填土,为非液化土层,无稳定地下水影响;故拟建场地做好截水措施、排水措施后,可不考虑场地地震液化问题。4.2.2震陷拟建场地平场后,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厚度变化较大,松散状态,性质不稳定。在地震作用下,场地内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建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填土层进行分层压实处理;避免在地震作用时,场地内出现不均匀沉降。4.2.3液化横向扩展拟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下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为非液化土层,但呈松散状态;无稳定地下水影响。若建筑基础形式采用桩基时,场地周边做好截水措施和排水措施后,则无液化土层对桩基产生横向、侧向不利作用,无需考虑液化横向扩展影响。4.3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4.3.1环境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根据现场踏勘、初步设计信息和钻探揭露,场地平场后四周将会形成环境边,环境边坡为土质边坡,坡高约0.00~3.30m。现根据环境边坡位置分段评价。1.H1环境边坡根据设计意图,红线东南侧,存在1处环境边坡。图4.4.1-1H1环境边坡位置及剖面示意图图4.4.1-2H1环境边坡现状照片H1环境边坡,位于红线东南侧,坡脚为医院综合楼和车道,坡顶为已建排污管线、排污井和居民楼高,对应1-4、10剖面。居民楼为2-3层砖混结构,浅基础,以强风化层或中风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初步设计该环境边坡为重力式挡墙支护,建成后高约2.50m~3.50m,长约93.00m;该边坡岩性为素填土和强风化层,为土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现状稳定,底部岩土界面较缓。该段环境边坡破坏模式为土层圆弧滑动。该边坡施工空间狭窄,坡顶分布排污管线,建议重力式挡墙支护,以中风化基岩或复合处理的强风化层为挡墙基础持力层;并做好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和边坡稳定性监测工作。2.H2环境边坡根据设计意图,红线东侧,存在1处环境边坡。图4.4.1-2H2环境边坡位置图图4.4.1-2H2环境边坡现状照片H2环境边坡,位于红线东侧,坡脚为停车场,坡顶为已建道路(王西路);现状稳定,现状为道路条石挡墙(约2.0m高)和原始地貌,对应5、6剖面。初步设计为重力式挡墙支护,建成后挡墙高约2.6m~2.7m,长约36.00m;但挡墙顶部(红线外)为2.50m~3.50m原始坡面。该坡面总高(红线内+红线外)5.1m~6.2m。该边坡岩性为素填土和强风化层,为土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现状稳定,底部中风化基岩面较陡。该段环境边坡破坏模式为强风化碎石顺裂隙掉落、垮塌,影响坡顶道路正常使用和坡脚安全施工。该边坡现状稳定,建议坡脚(红线内)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以中风化基岩或复合处理的强风化层为挡墙基础持力层。坡顶原始坡面(红线外)做好监测,若原始坡面失稳,可采用清除坡面植物、覆土和不稳定碎石,挂网喷混、格构、肋柱等方式。并做好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工作。3.H3环境边坡根据设计意图,红线北侧,存在1处环境边坡。图4.4.1-3H3环境边坡位置及剖面示意图H3环境边坡,位于红线北侧,坡脚为原始地貌,坡顶为未来停车场,对应7、9-10剖面。设计为挡墙支护,建成后高约0.00m~1.00m,长约84.00m;该边坡岩性为回填土,为土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该段环境边坡破坏模式为土层圆弧滑动。该边坡位于红线北侧边缘,建议矮挡墙支护,以复合处理的强风化层为基础持力层;并做好压实、截水、排水工作。若放坡支护,需额外征地;建议放坡坡率1:1.5,坡面喷混封闭,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4.H4环境边坡根据设计意图,红线西北侧边缘,存在1处环境边坡。图4.4.1-4H4环境边坡位置及剖面示意图H4环境边坡,位于红线西北侧,坡脚为原始地貌,坡顶为未来停车场,对应5-6剖面。设计为挡墙支护,建成后高约0.00m~3.20m,长约35.00m;该边坡岩性为未来回填土,为土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底部中风化基岩面较陡,是天然相对低洼的排水坡面,该段环境边坡破坏模式为土层圆弧滑动或底部中风化基岩面滑移。建议该段环境边坡重力式挡墙或桩板式挡墙,以中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并做好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工作。5.H5环境边坡根据设计意图,红线南侧边缘,存在1处环境边坡。图4.4.1-5H5环境边坡位置及剖面示意图图4.4.1-5H2环境边坡现状照片H5环境边坡,位于红线南侧,坡脚为市政道路,坡顶为广场,对应7剖面。初步设计为挡墙支护,建成后高约2.8m,长约16.00m;该边坡岩性为素填土和强风化层,为土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段环境边坡破坏模式为土层圆弧滑动或强风化层掉块。该边坡位于红线南侧边缘,建议重力式挡墙支护,挡墙以中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并做好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工作;若放坡支护,建议放坡坡率1:1.5,坡面挂网喷混、格构或肋柱支护,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并做好边坡稳定性监测工作。4.4场地施工对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拟建场地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现状为已农田和果园,拟建场地周边无大型建筑;但红线外东南侧、东侧分布排污管线和居民楼,东侧和南侧分布市政道路。拟建场地现状稳定,施工中对周边建筑、道路或地下管线有一定影响,需提前治理、监测或拆除、改迁。综上所述,优先完成周边边坡支护工作,完成场地内管线拆除、改迁后,拟建项目建设施工不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影响。4.5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对拟建场地实地调查和钻探揭露,该场地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未见断层;拟建场地亦未发现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场地现状稳定,下伏基岩岩体分布连续、稳定;但素填土属于不均匀地层,东南侧红线外分布居民楼,红线内东侧(停车场区域)分布排污管线。建议拆除、改迁场地内污水管线;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和截水沟,阻隔地表水对土层产生影响。根据《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8.2章节和附录C,拟建场地现状稳定,无活动断裂,一般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施工条件一般,需采取一般工程防护措施,地质灾害治理简单。拟建场地为基本稳定场地,较适宜拟建建筑物建设。5.地基评价5.1地基均匀性和持力层的选择素填土: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厚度变化较大,性质不稳定,均匀性较差,呈松散状态,整体尚未完成自身沉降固结,该土层属不均匀地层,不宜直接选做拟建筑基础持力层。经压实处理后可作为低矮建筑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岩层: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土层底部,垂直方向性质变化较明显,相对埋藏较深,风化不均匀,裂隙较发育,在水平方向上层厚变化较小,层面起伏较大,承载力不稳定,易受雨水影响,属不均匀地层,不宜直接选做拟建筑基础持力层。经压实处理、注浆复合处理后可作为低矮建筑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岩层: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底部,压缩性低,分布稳定,地基均匀性一般,可选做拟建物基础持力层;但中等风化岩层面埋藏相对较深,岩性(泥岩)易风化破碎、遇水软化。该地层适宜直接作为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综上所述,中等风化岩层适合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5.2地下水、地表水及抗浮设计5.2.1地下水/地表水作用分析与评价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红层浅丘构造剥蚀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方向为由东至西,顺原始坡面、岩土界面,排泄至坡脚水渠。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孔底中风化基岩中无地下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且与地表雨水呈相互补给关系;水量受补给受季节和降雨的影响较大。在雨季填土层内可能存在一定量的上层滞水,降低基坑岩土体抗压、抗剪能力和自身稳定性,对临时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期间应做好有效的地下水、地表水降、排、导、截水等措施,防止地表水进入场地并转化为地下水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5.2.2抗浮设计建议本次勘察对场地内钻孔进行了地下水位观测,但孔内均无任何地下水位,说明场地内无稳定地下水,或土层渗透性较好不会形成较高积水;拟建场地无需考虑抗浮设计。但建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相应的防渗、隔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引发的不均匀沉降、基础底板拱包、变形裂缝等工程问题。5.3特殊岩土评价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特殊性岩土为回填土和强风化层。5.3.1素填土素填土成分以回填土为主,均匀性较差,自然风化剥落,力学性质变化较大,整体尚未完成自身沉降固结;成分主要为黏性土、砂土夹全风化小碎石组成,干~稍湿,松散状态,在车辆荷载或雨水冲刷作用下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陷。5.3.2强风化层强风化层分布于整个场地,位于土层和中风化基岩层之间,埋藏相对较深。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内强风化层厚度变化较大。影响强风化层厚度因素为地表水侵蚀、岩性软化系数不同、土层阻水性等;且强风化岩层破碎,不同岩性承载力不同,易受地表水影响,不便于取样送检等工作。5.4工程地质参数分析场地各主要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室内岩土试验结果,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当地建筑经验确定如下:5.4.1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拟建场地内第四系全新统(Q4)填土层广泛分布,厚度变化大,组成成分不同,均匀性差,呈松散~中密状。根据工程经验,素填土天然快剪5KPa*,内摩擦角28°*,容重20KN/m3*;饱和快剪3KPa*,内摩擦角26°,饱和容重21KN/m3*。(备注:*表示为经验值)素填土层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厚,性质变化较大;建议在压实处理后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压实系数≥0.97,承载力特征值可取130kpa*。5.4.2岩质地质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拟建场地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地质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条件系数(当岩体受水浸泡时,用饱和值)。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4.2中规定;本次勘查,基岩岩体较完整,地基条件系数取1.10。强风化岩层岩芯破碎,无法完整取样,建议按经验值考虑。因此:中等风化泥岩地质极限承载标准值=4.47×1.10=4.92Mpa(按天然强度计算)中等风化砂岩地质极限承载标准值=7.51×1.10=8.26Mpa(按饱和强度计算)备注:砂岩为相对含水层,用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5.4.3岩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强风化岩层较破碎,无法满足取样做实验要求;根据钻探揭露的本场地内强风化层性状、相邻场地数据和工程经验,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00kPa*。(备注:*表示为经验值)2.中等风化泥岩为较完整岩体,岩石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并结合现场钻探揭露的岩体完整程度进行计算取值。折减系数取0.33。强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经验值)强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fa:400kPa(经验值)中等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4.92Mpa×0.33=1.62Mpa(按天然强度计算)中等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fa:8.26Mpa×0.33=2.73Mpa(按饱和强度计算)备注:1、该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影响;2、对于黏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5.4.4桩基础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采用嵌岩桩基础时,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确定如下:Quk=Qsk+Qrk式中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本项目主要为素填土和强风化层。对于素填土应考虑其负摩阻力,负摩阻力系数可取0.20。干作业钻孔桩,素填土的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可取25kPa*,强风化基岩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取180kPa*。若填土经强夯、压实或注浆处理后达到中密状态时,可不考虑负摩阻力。—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极软岩嵌岩深径比为8(最大值)时,=1.7。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泥岩取2.81Mpa,砂岩取7.51Mpa;其它参数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取值。桩基施工完成待桩身强度稳定后,进行动测及静载试验,以检查桩身质量,校核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4.5岩土参数建议值根据勘察结果,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等有关规范规程,结合地区经验,各地层的有关工程特性指标建议采用表5.4.5中数值。表5.4.5岩土体参数建议值岩性重度(kN/m3)抗剪强度平均值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抗压强度标准值(MPa)(MPa)(MPa)土体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MN/m3岩体水平抗力系数KM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Pa)地基承载力极限值(MPa)基底摩擦系数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φ(°)C(kPa)天然饱和素填土天然20*饱和21*天然28*饱和26*天然5*饱和3*/////6*/////强风化泥岩23.5*///////105*/0.30*/0.35*120*强风化砂岩23.0*///////110*/0.40*/0.35*130*中等风化泥岩天然24.42饱和24.57折减后30.02折减后331折减后1134.472.81折减后0.052×104折减后0.064×104/65*天然1.62天然4.920.40*270*中等风化砂岩天然23.45饱和23.79折减后31.99折减后889折减后26410.777.51折减后0.146×104折减后0.164×104/425*饱和2.73饱和8.260.50*760*备注:*·8.岩层层面内摩擦角取18°(经验值),粘聚力取50kPa(经验值);裂隙L1和裂隙L2内摩擦角取27°(经验值),粘聚力取90kPa(经验值);岩土界面天然内摩擦角取11°(经验值),粘聚力天然取19kPa(经验值);岩土界面饱和内摩擦角取10°(经验值),粘聚力饱和取18kPa(经验值)。5.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1.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持力层埋深确定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各建筑基础型式及持力层建议见表5.5。表5.5持力层及基础型式建议表序号拟建

建筑物

名称设计

平场高程

(m)建议

基础形式持力层

岩性平场后

持力层埋深

(m)备注1综合楼300.95浅基础中风化基岩复合处理强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