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DevelopmentofSchool-basedCurriculum)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2401022学分:2学时:32先修课程: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建议教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高慎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课程归口:师范学院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明确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和具体做法,从而为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目标1.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经验,增强本课程学习所需的知识基础。目标2.立足实践,领悟校本课程开发所应树立的崭新课程与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研制、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3.明了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的一般原理和具体做法,在管理和评价中学会反思,运用批判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3.综合素养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指标点3-4:【注重知识整合】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的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指导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指标点4-1:【领会课程标准】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教材解读能力,具有依据课标进行教学的意识和习惯。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3.综合素养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指标点3-4:【注重知识整合】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的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指导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指标点4-1:【领会课程标准】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教材解读能力,具有依据课标进行教学的意识和习惯。指标点6-3:【掌握育人方法】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知识,掌握学校文化和各类课外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指标点8-1:【善于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和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在课堂学习与教育实践中获得合作学习体验,形成团队协作精神。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3.综合素养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指标点3-4:【注重知识整合】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的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指导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指标点8-1:【善于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和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在课堂学习与教育实践中获得合作学习体验,形成团队协作精神。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校本课程开发概述(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2)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3)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4)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2.基本要求(1)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2)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发展与现状。(3)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及其发展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二)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外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经验(2)中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经验2.基本要求(1)了解国外课程管理体制的基本经验。(2)了解中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经验和弊端。(3)理解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及其价值。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学会用辩证地看待中外管理经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教学重点:国外课程管理体制的基本经验、中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经验和弊端教学难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及其价值(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2)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要素(3)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价值2.基本要求(1)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2)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价值。(3)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要素。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理解、尊重、关爱、保护学生,以儿童发展为教育的中心。树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关键要素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价值(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形态(2)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2.基本要求(1)了解课程开发的多元分类标准和不同类型。(2)掌握课程选择、课程整合、课程创编等三种开发活动的实践样式,并能在实践中自由运用。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能够不断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类型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实践样式及在实践中的运用(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2)校长与学校教育哲学(3)教师与个人教育信念2.基本要求(1)理解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2)了解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4)掌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增强职业认同感,认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与意义性,有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较强的敬业精神。2.教育情怀指标点2-1: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认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与意义性,有着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较强的敬业精神。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六)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课程资源的类型与选择(2)物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基本要求(1)了解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课程资源选择的原则与路径。(2)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哪些物质和人力资源可以利用,掌握物质和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案例明确如何在各学科教学课程与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物质、人力资源。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学重点:课程资源的类型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中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策略(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2)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取向2.基本要求(1)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尤其是校本课程方案的制定和设计的基本途径,为未来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打下基础。(2)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取向,实践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对课程开发的操作策略的学习逐渐树牢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和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和取向教学难点:校本课程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八)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的管理(2)校本课程的评价2.基本要求(1)了解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价值观、主要内容、取向和模式。(2)掌握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原则,为在实践中有效管理和评价校本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2)树立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校本课程与评价的价值观、主要内容、取向和模式教学难点: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表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1导论:校本课程开发概述目标1、23-4、4-1202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目标1、23-4、4-120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目标1、23-4、4-1、6-3、8-1204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1、23-4、4-1、6-3、8-1425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目标1、23-4、4-1、6-3、8-1206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目标1、23-4、4-1、6-3、8-1427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策略目标1、23-4、4-1、6-3、8-1428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目标1、33-4、8-122合计248

四、课内实验(实践)实验(实践)项目名称实验(实践)内容及要求学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类型备注1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实践内容:小组选择一个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进行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实践要求:小组提交一份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23-4、4-1、6-3、8-1设计性必做2校本课程资源选择实践内容:根据小组选择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进行课程资源的搜集。实践要求:小组列出校本课程案例可以利用的校内外资源。23-4、4-1、6-3、8-1设计性必做3撰写课程纲要实践内容:根据小组选择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进行课程纲要的撰写。实践要求:小组提交一份课程纲要。23-4、4-1、6-3、8-1设计性必做4校本课程实施设计实践内容:根据小组选择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进行校本课程实施设计。实践要求:小组提交一份课程实施方案。23-4、4-1、6-3、8-1设计性必做五、课程实施(一)由于本课程的课内学时较少,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著作,并完成相关实践性作业。(二)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密切结合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多举案例,避免一味的空洞理论讲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四)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如表所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编写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设计、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讲授(1)要点准确、推理正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示范教学、合作学习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4)表达方式应能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力求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3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规范、清晰。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学生的作业要按时全部批改,并及时进行讲评。(2)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认真、细致,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并写明日期。(3)学生作业的平均成绩应作为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4课外答疑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需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外答疑与辅导。5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的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监考由学院统一安排。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1)缺交作业次数达1/3以上者。(2)缺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3以上者。六、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和实践考核,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笔试。(二)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课堂考勤及平时作业20%课堂考勤(20%):病假一次扣2分,事假一次扣3分,无故缺席一次扣5分,无故缺席累计达3次(不含3次)以上取消课程成绩。平时作业(80%):三次书面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校本课程案例分析与评价等。3-4、4-1、6-3、8-1实践成绩课程实践20%完成4个课内实践,主要考核学生应用基本知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每个实践作业按百分制分别给出成绩。4个实践成绩平均后得到实践成绩并按20%计入课程总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校本课程纲要的撰写、校本课程实施设计3-4、4-1、6-3、8-1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60%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以卷面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