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义解(大学通识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老子》义解(大学通识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老子》义解(大学通识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老子》义解(大学通识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老子》义解(大学通识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义解(一)老子其人老子生活的时代和孔子基本相同,大体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后期至公元前五世纪前半期。老子俗姓李,名耳,一说名聃,又称老聃。其实这两个名字本义相通。1、耳,耳朵。2、聃,耳长而大。旧以为寿征。《说文·耳部》:“聃,耳曼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曼者,引也。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曼有长义。聃训耳曼,谓耳长也,亦即下垂之意。旧说,耳垂长者寿高。《礼记·曾子》:‘吾闻诸老聃。’郑注云:‘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是其义已。”一、老子和《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列仙传》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史,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为隐君子,谥曰聃。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太平广记》卷一“老子”条: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皆见于群书,不出神仙正经,未可据也。老子像(二)《老子》其书《老子》这本书一般认为是老子的著作。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上至经》。《老子》共81章。一般分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老子》的成书时间应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不同的观点:老子和《老子》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完全有可能是的确有一个叫老聃的人年长于孔子,但《老子》这部书却成书在后。(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1页)钱穆认为,《老子》的作者大概是詹何;郭沫若则认为,《老子》一书是关尹所记的老耽的语录。(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老子》一书的版本流传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为通行本,一为简帛本。二、

《老子》在国内的流传及影响所谓通行本,主要是指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老子》文本。历代注解通行本《老子》中影响较大的有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解老》《韩非子·喻老》,汉代严遵的《老子指归》(又名《道德真经指归》),张陵的《老子想尔注》,托名河上公的《老子注》(或称《老子章句》),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唐代傅奕的《道德经古本篇》,宋代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王安石的《老子注》、邵若愚的《道德真经直解》,元代吴澄的《道德真经注》,明代憨山德清的《老子道德经憨山注》,清代毕沅的《老子道德经考异》等。《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宋建安虞氏家塾刻本)简帛本系列实际又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竹书本,一个是帛书本。竹书本是指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老子》竹简。郭店《老子》竹简现存1750字,不足今本《老子》的五分之二,分章、章序、文字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及今本《老子》有较大不同。根据郭店《老子》竹简可以断定,至晚在战国中期,已经有《老子》五千言在社会上流传;但郭店《老子》竹简并非后代定型的《老子》五千言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尚处于形成阶段的、目前所见的最古的《老子》文本。帛书本是指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出土的《老子》帛书有两种,一种用篆书抄写,不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年代较早,为秦抄本,称为甲本;一种用隶书抄写,避汉高祖刘邦之讳,但不避汉文帝刘恒之讳,为汉初抄本,称为乙本。简帛本由于是出土文献,而竹简和帛书长时间埋藏地下,文字多有毁损,存在不同程度的辨识困难,同时还有因文字古老而产生的释读问题。因此,对简帛本的校释解读往往存在非常鲜明的文字差异。《老子》竹简《老子》帛书《老子》是目前世界上除《圣经》外翻译最多、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目前有关《老子》的历代手稿和已出版的《老子》译本,总共有72种语言,1548个译本;其中以英文译本为最多,达441种;其他较多的还有德文译本(157种),韩文译本(101种),西班牙文译本(95种),法文译本(91种),日文译本(62种)。三、《老子》的海外传播及影响《老子》的对外传播最早始于隋唐时期。至迟在隋代,《老子》就传到了日本。唐代,《老子》传到了朝鲜半岛。唐朝开国之初,唐高祖李渊就派道家学者远涉高丽讲授《道德经》。唐太宗时期,高僧玄奖与道士成玄英等曾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到了明清时期,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老子》开始进入西方世界。虽然自隋唐起《老子》便开始了它的异域之旅,但是英语世界真正开始关注《老子》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和道家经典之一,伴随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老学。比如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老学。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社会、政治、经济、人文、价值等方面都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传教士湛约翰基于传教的政治目的,在解读《老子》时将《老子》与基督教相比附,以证明《老子》中有“上帝”的踪迹。美国哲学家保罗·卡鲁斯由于基督教信仰,在解读《老子》时也不自觉地带上了基督教的色彩。日本的一些研究者则从无政府主义的角度将《老子》翻译成世界语,并对以此为底本的西班牙语译本产生了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对《老子》哲学评价道:“苦恼人类的所有灾祸并非产生于人们不积极从事必要的事情,而是产生于从事各种各样不必的事情。人类如果遵从老子所说的‘无为’,不只可免除个人的灾祸,同时也可免除所有形式的与政治相关联的灾祸。”日本哲学家福永光司指出:“老子是第一位警告人类文明的扭曲,并倡导‘无为’的和谐社会乃人类至福的哲人。”“《老子》一书是值得关注的中国第一部确立了否定精神和逻辑的哲学书,是第一部对人类现有的生活状态发出否定性的警告的文明批判的著作。”德国学者梅勒认为,在《老子》中,社会主要不是人性的,而是内嵌于、包含在整个宇宙过程中的。性,在《老子》看来,是宇宙性的,而不是人性的;如果没有四季的持续更替,没有动植物的更新换代,人类的生育繁衍也将是不可能的。人类文化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开来。《老子》德文版《老子》法文版《老子》英文版和书评《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日本明和7年(1770年)须原屋茂兵卫须原屋平助刊本)一般而言,老子及《老子》都被看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而道家也被认为是提倡无为而治、清净修身的。然而,《老子》一书的思想并非仅仅强调清净无为,而是也有积极的进取意识。这一点也在《老子》中有鲜明的体现。《老子》第八章讲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因此,《老子》一书的思想可以这样简要归纳:“道”是宇宙存在的基础,产生了世间万事万物;它具体体现为“无”和“有”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并没有人能够看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是往往被各种表现所迷惑,迷恋各种有力而强大的外表,无法发现柔弱和谦下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因此,《老子》崇尚否定,总是通过否定来表达他的态度和观点。但是,《老子》的否定是为了走向否定的对立面,即“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四、老子的思想体系及历史地位《老子》的思想和学说离不开前人智慧与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继承。《庄子·天下》曾经讲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老子》第三十六章:“柔胜刚,弱胜强。”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七十六章:“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尚书·皋陶谟》:“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汉孔安国对“三德”的解释是:“能正人之曲直,刚能立事,和柔能治,三者皆德。”唐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此三德者,人君之德,张弛有三也。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二曰刚克,言刚强而能立事;三曰柔克,言和柔而能治。”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老子贵柔尚弱的思想当是以母系氏族社会遗留的观念为其最早的渊源的。冯友兰认为,先秦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其发展共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以杨朱的思想为代表,主要方法是避,即逃离人世,遁迹山林。第二阶段,以《老子》思想为代表,主要方法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第三阶段,以《庄子》思想为代表,主要观点是齐生死,一物我,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从而超越了现实世界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8页)《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这一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而走了过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页。)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人类思想体系划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话,那么《老子》的思想体系一定无法完全属于东方文明,而是同时属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文化空前广泛交流的今天,在世界格局变幻莫测的今天,《老子》中的伟大思想必将发挥出更迷人的光彩,也必将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主要参考书目:[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4]黄钊.帛书老子校注析[M].台北:学生书局,1991.[5]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论考[M].济南:齐鲁书社,2004.[6]李水海.帛书老子校笺译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7]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9]马叙伦.老子校诂[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1]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12]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13]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赵孟頫书《老子》道如果能够被说出来,它就不是普遍存在的道了。名称如果能够被说出来,它就不是普遍存在的名称了。无,说的是天地的本源;有,说的是万物的本源。所以,将通过普遍存在的无来观察道的微妙,将通过普遍存在的有来观察道的端倪。普遍存在的无和普遍存在的有,两者同时产生,但有不同的名称,都把它们叫作玄妙。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人之全都知道美丽是美丽,这是因为人们能够分辨出丑陋啊。天下之人全都知道美好是美好,这是因为人们能够分辨出邪恶啊。有无相互依存,难易相互依存,长短相互依存,高低相互依存,音声相互依存,前后相互依存。因此,圣人做那些不用做的事情,施行那些不用号令的教化。万物兴起但不阻止,生育但是不占有生育的事物,施为但不依靠施为的结果,成就了功绩但不占据功绩。因为不占据功绩,所以才不会离开功绩。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不重视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让百姓不争斗。圣人不看重那些难以得到的稀有之物,不让老百姓使用那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那些难得之货。圣人不让百姓看见那些百姓想要的东西,使百姓的心不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消除百姓的欲望,填饱百姓的肚子;消除百姓的意志,保有百姓的性命。永远地让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也让那些聪明人不敢胡乱作为。施行那些不用施为的事情,就没有不能治理的天下。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chén)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虚空的,因而用它就是用不完。道是深邃的,好像是万物的源头。道打磨掉万物的锋芒,消除万物之间的怨恨,混合万物的光芒,使万物都如同尘土一般。道是深邃的,它似乎存在着。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它好像比天帝的出现还要早。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yuè)乎。虚而不屈(jué),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chōnɡ)。天地不存在仁义这样思想,它把万物当作刍狗,无所谓贵,也无所谓贱。圣人也不存在仁义这样的思想,他们把百姓当作刍狗,无所谓贵,也无所谓贱。天地之间大概如同一个风箱吧。虽然它是虚空的,但不会穷尽;如果越是活动的话,就会产出更多的风。不断的说话只会加速导致穷途末路,还不如坚守无为之道。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不会终止,这就是玄妙的源泉。玄妙的源泉的根源,这就是天地的根源。道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但它永远都用不完。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天地永远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而养育,所以才能够长久。因此,圣人使自己在争夺中落后,因而能够保全身体;使自己处于争夺之外,因而能够保全性命。因为圣人没有私利,所以能够成就他们的私利。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赵孟頫书《老子》至善之道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用万物,又顺势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利用对象的特点让自己存在。它处于一般人所厌恶的处所,因此说,水的行为隐喻着至善之道。居住要善于利用地形,谋划要善于利用心的深邃的特点,相处要善于利用仁爱,说话要善于利用真实,为政要善于利用人的作为,处事要善于利于人的才干,行动要善于利用天时。因为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争,所以才没有过失。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wèi)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拿着一种器皿并且把它加满,不如不要把它加满。捶打武器,从而使其锐利;这样是不能够长期保有它的。满屋子堆积着的各种珍宝,但是没有谁能够长久地保有它们。富贵之人却自己夸耀自己,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灾祸。功绩成就、声名成就之后,自己就应该离开了,这是自然之道。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tuán)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魂魄合而为一,就没有忧愁。聚集精气,达到柔顺的境界,就能够像婴儿那样。保持内心的洁净,就能够没有过失。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要能够无为而治。人的言谈举止要能够坚守柔弱之道。虽然自己非常通晓事理,但能够明白自己依然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道生产万物,养育万物。道虽然生养了万物,但并不占有它们;虽然治理万物,但并不依靠自理的结果;虽然生育万物,但不宰割万物而为己用。这就叫做道德。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ɡ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十根辐条共用一个车毂;由于车毂中有虚空的部分,这才使车轴和车轮联系起来,因而有了车的功用。用黏土和成泥巴来制作器皿;由于在泥巴中留有空虚的部分,这才有了器皿的各种功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由于墙壁上有了门窗部位的空缺,这才有了房屋的用途。因此,拥有的万物只是一种资源,而只有万物有所失去,才能真正发挥万物的功用。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各种色彩让人眼睛看不见,各种音乐让人耳朵听不见,各种美味让人失去味觉。纵马奔驰去打猎,这样的行为让人们精神狂乱。难以得到的财物会使人的行为受到伤害。因此圣人只保有生命,不做那些满足人的感官欲望的活动。因此,圣人舍弃那些满足人的各种欲望的活动,而选择那些符合道的活动。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托于天下。受到宠爱和侮辱都好像非常恐惧,这是畏惧死亡到达自身。什么是宠辱?得到宠幸是距离自己较远的祸患,受到侮辱是距离自己较近的祸患。无论是得到宠爱还是受到侮辱,无论是失去宠爱还是不再受到侮辱,都是让人惶恐的事情。这就叫作受到宠爱和侮辱都好像非常恐惧。我之所以会死亡,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害怕的呢?那些看重自己的身体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遵从自然之道的人,就能够在天地之间自由生活。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mǐn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看但是看不见,叫作夷。听但是听不到,叫作希。抓但是抓不住,叫作微。“夷”“希”“微”这三个特点无法通过询问而使人明白,因而把它们混合成为道。道的源头不光明也不昏暗,道的终点不光明也不昏暗。道绵延不绝,不可名说,最终回归到空无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和各种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形象;这就是道。面对着道,不能看见它的面部,跟随着道,不能看到它的后脑勺。用古代的道来治理今天的天下,通过古代的道知道古代的源头;这就是道的准则。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古代善于成为贤者的那些人,他们所通晓的奥妙已经和道相通,非常高深,不能够被人了解。因为善为士者不能够被人了解,所以只能勉强地对他们进行形容。好像冬天徒步渡过河流那样的迟疑,好像畏惧自己周围的邻居那样的踌躇,好像宾客一般的恭敬,好像冰雪将要融化那样的通达,好像一块巨大的木材那样的厚重,好像山谷一样的空旷、谦虚,好像浑浊的河水一样混沌。谁能够浑浊而且静止,静止而且慢慢变得清澈?谁能够安宁而且长久,运动并且慢慢生育万物?保有这种道的人不贪求穷尽。因为不贪求穷尽,所以能够使破旧有新的养育。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ɡ),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孔子问道于老子获得虚空的最高境界,保守清净的最高境界。万物同时兴起,我观察万物生生不息的过程。万物众多,最终都各自回归自己的本源。回归本源叫作平静,这就叫作回归天命。回归天命叫作普遍法则,明白普遍法则叫作明智。不明白普遍法则,胡乱作为,就会招致灾祸。明白了普遍法则就能够宽容,宽容就能够公平,公平就能够旺盛,旺盛就符合天命,符合天命就符合道,符合道就长久,终生没有危险。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君主,百姓知道有这样一位君主。那些较好的君主,百姓爱戴他们,赞誉他们。那些较差的君主,百姓敬畏他们。那些最差的君主,百姓轻慢他们。对于那些不是最好的君主的信任不够,不信任那些不是最好的君主。最好的君主不轻易说话,是那么的踌躇疑惧。事情成功之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自然之道被人们废弃了,于是才有了仁爱和道义。聪明才智产生了,社会中就有了极度的欺诈、奸伪。因为父母与子女、兄弟、夫妇这些基本的人伦关系不和睦,所以才有了父严子孝、母慈子亲、兄弟友爱、夫妻和谐这些情感。天下混乱不堪,才有了忠诚于君主的官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zhǔ):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武英殿聚珍版影印)摈弃所有的聪明才智,老百姓的利益就会扩大一百倍。摈弃所有的仁爱和善良,百姓又会人伦和谐。杜绝机巧,摒弃利益,盗贼就会消失。对于这三种情况,因为上面表达得还不够清楚,所以要换一种表达方式。坚守事物的本质,消除个人的欲望,杜绝智慧,就不会有祸患。第二十章唯(wěi)之与阿(h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bó)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wèi)。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唯唯诺诺与大声斥责之间相差多少呢?善良与邪恶之间相比怎样呢?众人所敬畏的事情一定要敬畏。那些令人敬畏的事情还没有完结,是那么的长久啊!众人都是和谐欢乐的样子,好像在享受着丰盛的美味,好像在春天登上高台眺望美景。我独自一人保持淡然之心,没有任何行动,就像不哭不闹的婴儿一样。我好像无处容身,是那么的颓唐困顿啊!众人都有多出来的东西,然而我却好像缺少东西。我这个愚蠢的人的心哪,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啊!众人都是清楚明白,我却是愚昧糊涂。恍惚的样子,好像大海一样看不到尽头;高远的样子,好像没有停止的地方。众人都有用处,然而我却愚顽而无所用处。我却与众人不同,因此重视依靠道。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怳唯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以此。大德的运行,只听从于道。道作为一种事物的时候,它难以捉摸。恍恍惚惚、难以捉摸的道中存在着世间万物。深远渺茫的道中有精气存在。道的精气非常质朴,这些精气中存在着规律。从古到今,道的名字都没有消失,而是生育了万物。我凭借什么知道万物变成这样呢?凭借道。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弯曲就会得以保全,弯曲就会得以伸直;低洼的地方才会充盈,破旧的东西才会更新;不足的时候才会有所获得,多余的时候就会被物所困。因此圣人坚守自然之道,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圣人不表现自己,所以看得明白;不肯定自己,所以得到赞扬;不夸耀自己的功绩,所以拥有功绩;不夸耀自己的才干,所以能够长久。因为圣人不与众人对抗,因此就没有人能够和他对抗。古人所说的“曲则全”这些话,哪里能够是假话呢?确实保全了自己,而且回归于道了。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寂静无声是说世界本来如此。暴风不会刮一早上,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谁制造了暴风骤雨呢?是天和地制造的。天地尚且不能够长久地制造暴风骤雨,何况人呢?因此,致力于自然之道的人在自然之道上相同,致力于道的外在表现的人在道的外在表现上相同,而那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在违背自然之道上也是相同的。在自然之道上相同的人,自然之道会自然地影响他;在道的外在表现是相同的人,道的外在表现会自然地影响他;违背自然之道上相同的人,违背自然之道的行为也会自然地影响他。对道的信任不够,不相信道。第二十四章跂(qǐ)者不立,跨(kuà)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踮起脚跟的人不能够长久站立,迈开大步行走的人不能够达到远方。表现自己的人不明智,肯定自己的人得不到赞扬,夸耀自己的功绩的人没有功绩,夸耀自己才干的人不能够长久。这些行为对于道来说都是多余的。天下之人有的厌恶这些多余的行为,所以有道之人不做这些多余之事。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一个物体自然生成,它比天地的形成时间还要早。这个物体产生之时,万籁俱寂,空无一物;它不依靠他物而存在,反复运行而不懈怠,能够把这个物体当作天下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这个物的名字,尊称它为道,勉强地给它起名叫作大。大是由于逝,逝是由于远,远是由于反。因此,道至高无上,天至高无上,地至高无上,人至高无上。宇宙之内有道、天、地、人四个至高无上的事物,人属于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大地,大地取法于上天,上天取法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取法于宇宙本来的样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ɡuàn),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重的事物是轻的事物的根基,静止是跳动的根基。因此,圣人整天行走,总是要携带一些物资。即使有令人迷恋的事物,也会平静地对待,不为所动。为什么堂堂大国之君竟然因为自己而轻视整个国家?轻视就会失去根基,急躁就会失去根本。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于行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辞就不会受到指责,善于谋划就不需要借助筹码;善于关闭门户就不使用门闩,然而他人无法开启;善于联结就不需要绳索,然而他人无法解开。因此,圣人经常善于理解人的不同特点,因此没有无用之人;也经常善于理解物的不同用途,因此没有无用之物。这就叫作双重明智。行善之人是不行善之人的老师,不行善之人是行善之人的老师。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老师,虽然有智慧,但实际上非常糊涂。这些就是精深微妙。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知道事物强大的一面,也知道事物弱小的一面;但是却坚守着事物弱小的一面。这是全天下的原则。成了天下的原则,普遍存在的德就不会离散,就会回归像婴儿那样的纯真的状态。知道事物显赫的一面,也知道事物暗淡的一面,但是却坚守着暗淡的一面;这是全天下的原则。成了天下的原则,普遍存在的德就不会有差错,就会回归那种本原的混沌状态。知道事物的荣耀的一面,也知道事物的耻辱的一面;但是却坚守耻辱的一面;这是全天下的原则。成了天下的原则,普遍存在的德就会停留,也就能回归于道。道分散体现在各种器具之中,圣人因为这个原因而设置了各类长官。因此,大道对天下没有伤害。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呴(x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想要占有天下并且治理天下,我看这种想法是不能够实现的。天下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它不能被治理。治理天下的人会毁坏天下,掌管天下的人会失去天下。那些天下万物,有的行走,有的跟随;有的热,有的冷;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安全,有的危险。因此,圣人远离过分、远离奢靡、远离骄纵。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qiǎnɡ)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qiǎnɡ)。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用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依靠兵力强迫天下;因为依靠兵力强迫天下这种事很容易就会回报在自己身上。军队所驻扎的地方,各种灌木杂草就生长在这里。大的战争过后,一定是灾荒之年。擅长用兵打仗的人,只求获得胜利罢了,不会凭借打胜仗来达到强迫天下的目的。胜利了就不要自夸才干,胜利了就不要自夸功绩,胜利了就不要轻慢对方,胜利了是由于迫不得已,胜利了就不要强迫对方。世间万物达到最强壮的程度时就开始走向衰老,但人人都在追求早日达到最强壮的程度,这就叫作不施行自然之道。不施行自然之道就会早早灭亡。第三十一章夫隹(wéi)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dàn)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战争与和平》俄文版插图战争是不祥之物。有人憎恶战争,所以有道之人不会使用战争这种手段。有道之人闲居时看重生存之道,打仗时看重悲哀之道。战争是不祥之物,不是有道之人所用之物,有道之人是迫不得已才打仗的。平静才是最好的,因此胜利了却不赞美战争;如果赞美战争,这种情况就是喜欢杀人。那些喜欢杀人的人因此不能够凭借战争而在天下实现他们的愿望。吉祥之事崇尚柔弱之道,不祥之事崇尚强大之道。偏将军位居左侧,上将军位居右侧,说的就是用丧葬之礼来对待上将军。因为杀人众多,所以用悲哀的方式对待上将军;战争胜利之后,用丧葬之礼来对待上将军。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道常常没有名字。道虽然微小,但天下之人却没有胆量去役使它。君王如果能够坚守自然无为之道,那么万民将会自然归顺于自然无为之道。天地相互结合,播撒甘甜的露水,老百姓没有人命令他们,却能够自然地平均享用甘露。道生产了万物。万物已经完全体现了自然之道,君王也应当懂得自然之道。因为懂得了自然之道,所以不会有危险。打个比方,道在天下的情况,就好比小的河流最终流向大的江河、流向大海,世间万事万物也最终要回归自然之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懂得他人的人聪明,懂得自己的人明智。战胜他人的人有强力,战胜自己的人强大。懂得满足的人幸福,勤勉行动的人有意志。不离开道的人长久存在,到死也不离开道的人得以保全。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是那么的普遍,它能够到达任何地方。世间万物依赖道而生存,但是却不用感谢道;道成就了功绩却不享有名声,怜惜、养育万物却不作为万物之主。道永远没有欲望,因而能够称作微小。世间万物都归附于道,但是道却不作为万物之主,因而道能够称作博大。因此圣人永远不妄自尊大,所以能够成就他们的博大。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wànɡ)。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掌握着大道,天下之人都会归附他。天下之人归附但是不伤害他们,天下之人就能够居住于平和安宁的世界。如果有音乐和美食,旅客也会停止脚步。道说出口的时候,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没有什么味道一样的平淡无奇。观看道的时候,不能够看到它;倾听道的时候,不能够听见它;使用道的时候,不能够用尽它。第三十六章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zhì)人。想要闭合它,就要一定先张开它;想要削弱它,就一定先壮大它;想要废弃它,就一定先兴旺它;想要剥夺它,就一定先给予它。这些事情就称作见微知著。柔弱胜过刚强,弱小战胜强大。鱼儿不能够离开深潭;国家作为一种精良的器具,不能够把它给予天下之人。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永远无所作为,但没有什么做不到。君王如果能够遵守自然之道,百姓必定自我教化。万民在自我教化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欲望,我一定用自然之道来安抚他们,他们一定没有欲望了。没有欲望就会平静,天下之人必定会安定自己。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最高的德行不施行教化,因此符合自然之道。较低的德行坚持教化,因此不符合自然之道。最高的德行不作为,因而无所求取;较低的德行有作为,因而有所求取。最好的仁爱有所作为,但是无所求取;最好的道义有所作为,但是也有所求取。最好的礼仪就是按礼节行事,然而没有人回应这种礼仪,于是就激动地要求别人也跟随自己来遵从那些礼节。因此,离开了自然之道之后也就离开了德行,离开了德行之后也就离开了仁爱,离开了仁爱之后也就离开了道义,离开了道义之后也就离开了礼仪。这个礼仪就是忠诚和真实的衰微以及混乱开始的标志。预言是自然之道的表象和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追求大道丰厚的环境,而不追求大道缺乏的环境;追求大道的本质,不追求大道的表象。因此,舍弃大道缺乏的环境和大道的表象,而选择大道丰厚的环境和大道的本质。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蹷(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shǔ)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从前那些获得大道的,上天获得大道就变得明净,大地获得大道就变得安宁,神灵获得大道就变得神奇,山间的河流获得大道就变得充盈,世间万物获得大道就能够孳生,君王获得大道就能够使天下太平。它们都达到了有道的境界。上天没有这种明净将恐怕要崩裂,大地没有这种安宁将恐怕要地震,神灵没有这种神奇将恐怕要消失,山间的河流没有这种充盈将恐怕要干涸,世间万物没有这种孳生将恐怕要灭亡,君王没有这种太平将恐怕要失去天下了。因此,高贵把低贱作为根本,位居高位者把臣下和百姓作为根本。因为这个缘故,君王称呼自己是孤、寡、不穀。这难道不是把低贱作为根本了吗?难道不是吗?所以靠近车子去详察车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车子这个事物。不想成为像美玉那样稀缺的事物,也不想成为像石头那样粗劣的事物。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回归是自然之道的运动方式,柔弱是自然之道的运行方式。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中孳生而来的,而有是从无中孳生而来的。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大白若辱,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惪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德行最高的人听到了道以后就会勤勉地实践它;中等德行的人听到了道以后或者记住它,或者忘记它;下等德行的人听到了道以后就大声嘲笑它。不被下等德行的人嘲笑的话,它也就不足以成为大道。因此我发表如下的观点:光明的道路看似昏暗,前进的道路看似后退,平坦的道路看似坎坷,完美的白色看似有污点,最好的德行看似空无一物,广大的德行看似不够广大,刚健的德行看似苟且,真实的德行看似改变,完美的法度没有偏袒,完美的器物较晚成就,完美的和音之中听不到不和谐的单音,完美的自然之道了无痕迹。大道看不见,也不能名说;只有大道善于给予而且能够成就世间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fǔ)。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自然之道产生了元气,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和谐而产生了事物的形体、个性、本质,事物的形体、个性、本质形成了世间的各种事物。世间万物同时负载着阴、阳二气,调和着阴、阳二气,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世人所厌恶的事情,只是那些孤(不祥之人)、寡(寡德之人)、不穀(不善之人);但是王公却把孤、寡、不穀作为自己的称号。因此,世间万物有的是看似减少了,但实际上却增加了;有的看似增加了,但实际上却减少了。他人所教授的东西,我改变之后再教授它:强取者不得善终。我将把这句话作为教化的开始。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世间万物中,最柔弱的事物能够驱使最坚硬的事物。自然之道能够进入任何微小之处。我因此知道无为之道对人间的好处。不说话的教化,无为的好处,天下人很少懂得这个道理。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誉和身体哪一个与人的关系更密切?身体和财物哪一个对人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一个对人更不利?因为这个原因,过分的吝惜财物一定会有更多的耗费,过分的储藏一定会有更多的失去。因此,懂得满足就没有侮辱,懂得停止就没有危险,天下之人能够凭借这些长久于世。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完美的成就似乎有缺憾,但是它的功用不会有缺损;完美的充盈似乎是虚无的,但它的功用没有穷尽;完美的笔直似乎是弯曲的,完美的灵巧似乎是笨拙的,完美的辩论似乎是木讷的。跳动能够战胜寒冷,静止能够战胜炎热。无欲无为才是天下万物的法则。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天下太平,就会让战马退役来耕种庄稼;天下动荡不安,就连怀胎的母马也会用来作战。过错没有比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更大的了,危害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的了,灾祸没有比想要得到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满足的满足才是永远的满足。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懂得天下万物。不用透过窗户来观察,就能够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那些人走出家门越远,他们所懂得的东西就越少。因此,圣人不用走出家门就懂得天下万物,不用看见天下万物就能够说出自然界的变化,不用作为就能够成就功绩。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从事学习是一天一天地增加知识,从事于自然之道则要一天一天地减少知识。不断地减少不断地减少,从而到达那种无所作为、顺从自然的境界。无所作为,顺从自然,因而没有什么做不到。治理天下崇尚的是无所作为;如果有所作为,那么不能够凭借这些作为来治理天下。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没有永恒不变的性情,他们是把民众的性情当作自己的性情。百姓性情之中的好的性情圣人知道它们,不好的性情圣人也知道它们,这个获得才是好的获得。百姓性情中的真实的性情圣人知道它们,不真实的性情圣人也知道它们,这个获得才是真实的获得。圣人在人世间,小心谨慎地把天下人的好的性情、坏的性情、真实的性情、不真实的性情都混同在一起。民众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圣人、听着圣人,圣人也把民众都当作孩子一样地看待。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产生于活着的状态,回归到死亡的状态。活的途径有十三种,死的途径有十三种。人活着的时候,招致死亡的途径有十三种。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人求生的愿望强烈。大概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的时候不会遇上猛兽,当兵的时候不会上前线打仗。兕没有地方放置它的犄角,虎没有地方放置它的利爪,兵器也没有地方使用它的锋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走入导致死亡的十三种途径。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产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世间万物体现了万物的各种形态,自然环境成就了万物的各种形态。因此,世间万物没有不崇尚自然之道并且尊重道的外在表现的。自然之道的被崇尚、道的外在表现的被尊重,这种情况是没有什么命令人这样做的,但人却永远原本就崇尚自然之道、尊重道的外在表现。因此,道产生万物,德蓄养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成熟,并保护万物。道虽然生养了万物,但并不占有它们;虽然治理万物,但并不依靠治理的结果;虽然养育了万物,但不宰割万物而为己用。这就叫作道德。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wèi)身殃,是谓习常。世间万物之中存在着大道,这个大道就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已经知道了这个本源,又知道这世间万物;已经知道了这个世间万物,又坚守这个本源。这样的话,终生都没有危险。蒙上人们的眼睛,堵住人们的嘴巴,人就没有欲望,因此一辈子就不会辛苦。张开人们的眼睛,增加人们的欲望,那么人们终生都不能被挽救。看到细微之处叫作明智,坚守柔弱之道叫作强大。凭借着大道的光芒,回归到大道的明智上,不给自己遗留祸患,这就叫作顺应自然之道。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í)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假如我非常有智慧,那么行走在大路上的时候,我只担心走入邪道。大路非常平坦,但人们还是喜欢走小路。朝堂非常整洁,田地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吃厌了美味佳肴,还有剩余的钱财货物,这就叫作强盗头子。不符合自然之道呀!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山西应县木塔善于建树的人所建树的事物不会动摇,善于抱持的人所抱持的东西不会脱落,子孙的祭祀活动也不会停止。在自己的身体上培养自然之道,道的德行就纯真;在家庭里面培养自然之道,道的德行就有盈余;在一乡之内培养自然之道,道的德行就长久;在邦国之内培养自然之道,道的德行就丰厚;在普天之下培养自然之道,道的德行就广大无边。通过修道之身来观察不修道之身,通过修道之家观察不修道之家,通过修道之乡观察不修道之乡,通过修道之邦国观察不修道之邦国,通过修道之天下观察不修道之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凭借的就是“以身观身”这类事情。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拥有德行的最深厚的程度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有毒的动物不会叮咬他,凶猛的动物不会捕食他,凶猛的鸟类不会捕捉他。婴儿骨头软弱,肌肉柔软,但是他的拳头能握得很牢固;他不知道男女交配之事,但是他的生殖器却能笔直地竖起。这是真气的极致状态呀。他整天大声啼哭,但是声音却不嘶哑,这是阴阳和谐的极致状态呀。增加寿命叫作灾祸,性情支配元气叫作逞强。世间万物强壮了就会开始衰老,这就叫作不合乎大道;不合乎大道的事物就会早早灭亡。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知道的人不说话,说话的人不知道。蒙住人们的眼睛,堵住人们的嘴巴,打磨掉万物的锋芒,消除万物之间的怨恨,混合万物的光芒,使万物都如同尘土一般没有差别;这就叫作与道混同。因此,不能够因为得到而亲近,也不能够因为得到而疏远;不能够因为得到而偏袒,也不能够因为得到而损害;不能够因为得到而重视,也不能因为得到而轻视。因此,与道混同被天下万物所重视。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凭借大道来治理邦国,凭借恬淡无为之道来打仗,凭借无为而治的方法来治理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这些事要这样做呢?根据这个:国家到处都是戒律禁令,百姓就更加贫穷;百姓多有智慧权谋,国家就更加混乱;百姓多有技艺,奇巧的物品就更加多了;美好的事物更加的炫目,盗贼也就更加的多了。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为,百姓自己就会教化自己;我喜欢清净,百姓就会端正自己;我不进行战争,百姓就会使自己富裕;我恬淡无欲,百姓就会回归自然之道。”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哪个国家的政事混混沌沌,哪个国家的百姓就愚昧浑噩;哪个国家的政事清清楚楚,哪个国家的百姓就刻薄狡诈。灾祸是幸福所藏匿的地方,幸福是灾祸所藏匿的地方。谁知道灾祸和幸福的边界呢?灾祸和幸福的边界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端正的事物会变成诡诈的事物,好的事物会变成坏的事物。世人在祸福转变上的这种困惑,那个时间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但对人没有损害,刚直但对人没有伤害,率直但不放肆,光明但不炫目。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统治人民,奉行天道,没有什么比得上克制欲望。只有克制欲望,这才叫作先施行大道。先施行大道就是厚重地积累德行。厚重地积累德行,因此没有什么不能战胜;没有什么不能战胜,因此没有谁知道自己的终点。没有谁知道自己的终点,他自己能够凭借这一点拥有国家。拥有国家的根源是自然之道,能够凭借着自然之道而长久。这就叫作巩固根基,是长久地活着的方法。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用自然之道来治理天下,那些鬼神就不灵验了。不但那些鬼神不灵验,而且那些鬼神也不伤害人。不但那些鬼神不伤害人,而且圣人也不伤害人。因为双方不相互伤害,所以德行同时归附于他们双方。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就像是江河的下游,是天下人的交汇之处,是天下人的归宿。雌性常常凭借安静战胜雄性,把安静作为谦恭的表现。因此,大的国家因为谦下对待小的国家,所以战胜了小的国家;小的国家因为谦下对待大的国家,所以战胜了大的国家。有的国家因为主动谦下对人而战胜对方,有的国家因为对方的谦下而被对方战胜。大的国家只想兼并和统治小的国家,小的国家只想通过侍奉大的国家的方式使自己得以保存。大国和小国二者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国应该首先谦下对待小国。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大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人的宝物,是不善之人所依靠的东西。好听的话语能够用它换来尊贵,好的德行能够用它褒奖自己。世人中的那些不好的人,有什么放弃的呢?所以定立了天子,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最高的中央官衔;但是即使奉献上极其珍贵的礼品,还让四马拉的车走在前面,来聘请他们管理国家,都不如只看重这个自然之道。古代那些能够看重自然之道的人,哪一个不说追求大道进而希望达到自然之道的境界,有过错也能够消除?所以大道被天下人看重。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做不用做的事情,治理不用治理的事情,品味没有味道的味道。想要大的,反而得到的是小的;想要多的,反而得到的是少的;用德行来回报怨恨。考虑复杂而困难的事情,要从那些与之相关的简单而容易的事情着手;做大的事情,要从那些与之相关的小的事情开始。天下的困难之事一定是从那些与之相关的容易的事情上开始萌发,大的事情一定是从那些与之相关的小的事情上开始发端。因为这个原因,圣人始终不做大的事情,因此他们才能够成就那些大的事情。那些轻易许诺的一定缺少真实,过多的容易一定有更多困难。因此圣人把事情看得很困难,重视那些困难之事的细微而容易解决的发端,因此困难之事就变得容易了,也就没有困难之事了。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那些安静的事物易于把握,那些还没有征兆的事情易于谋划,那些脆弱的事物易于破碎,那些微弱的事物易于消散。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就治理它,在事情还没有混乱之时就处置它。非常粗壮的大树,萌发于极其微小的树苗;九层高的观赏台,兴建于一点一点的堆积起来的泥土;千里之遥的行程,开始于脚下的一步一步的行走。治理天下的人会毁坏天下,掌管天下的人会失去天下。圣人不作为,因此没有损害;圣人不掌管,因此没有失去。一般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把事情搞砸了;如果能够像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那样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局,那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因此,圣人追求那些常人不追求的事物,不看重那些难以得到的稀有之物,学习常人不学习的东西,消除常人所犯的过错,辅助世间万物展现本性而不敢违背自然之道。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古代那些善于施行自然之道的人,他们并不是用自然之道来使百姓聪明,而是使百姓愚笨。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多有智慧。用聪明才智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聪明才智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知道这两者也是准则。永远都知道准则,这就叫作道的外在表现。道的外在表现深奥、深远,和世间万物一起回归,就达到了自然之道的境界。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所有河流中的最大者,是因为它善于处在比所有的河流都低的位置,所以它能够成为所有河流中的最大者。因为这个原因,圣人想要高于百姓,就一定要通过言语来谦让百姓;想要获得百姓的尊重,就一定使自己谦让百姓。因为这个原因,圣人居于高位但是百姓并不认为是威压;站在百姓面前,百姓也不伤害他。因为这个原因,天下百姓乐于推举他而不憎恶他。因为圣人无为,所以天下之人没有谁能够和他抗争。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下之人都说自然之道的德行广大,但又似乎不怎么好。正是因为自然之道的德行广大,所以才似乎不怎么好。这个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自然之道的德行就显得微小了呀!我有三件宝贝,我一直持坚守着它们:第一个是慈爱,第二个是节俭,第三个是不敢成为天下的第一个。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够富裕;因为不敢成为天下的第一个,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首领。现在舍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敢,舍弃了节俭而追求富裕,舍弃了谦让而追求尊重,这是舍本逐末,死路一条呀。这个慈爱呀,凭借着它,打仗就会胜利;凭借着它,守卫就会牢固。上天将要救助谁,就用慈爱来保护谁。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擅长作统帅的人不勇猛,擅长打仗的人不愤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争战,善于用人的行事谦下。这就叫作不与人抗争的德行,这就叫作使用他人的力量,这就叫作符合自然界的准则。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民国影印明正统本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ɡ)无行(hánɡ),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用兵打仗有这样的话:“我不敢作首先起兵的一方,只能作被迫应对的一方;我不敢在他国的领土上前进一寸,只敢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后退一尺。”这就叫作想要打仗,但没有军队;想挽起起袖子,但没有胳膊;想要追击敌人,但没有敌人;想要拿着兵器,但没有兵器。祸患没有比轻视敌人更严重的了,轻视敌人几乎丧失了我的宝贝。因此,发动战争互相攻打,那么悲愤的那一方会胜利。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褐怀玉。我的话语非常容易明白,非常容易实行。天下的人没有人能够懂得,没有人能够实行。我说的话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