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专题05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测_第1页
(练习)专题05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测_第2页
(练习)专题05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测_第3页
(练习)专题05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测_第4页
(练习)专题05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目录【考点过关练】考点01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考点02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真题实战练】【重难创新练】考点01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1.(2023下·广西玉林·七年级统考期中)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下列示意图中的“?”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派文臣任州县长官并定期更换C.采用分化事权来削弱相权 D.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大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B项正确;在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排除A项;在中央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大权,排除CD项。故选B项。2.(2023上·湖南常德·七年级统考期末)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B.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实现官僚与平民的平等【答案】C【详解】材料“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是针对北宋“积贫”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材料不是针对“积弱”采取的措施,与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排除B项;在封建社会,官僚不可能与平民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下·山东济宁·七年级校考期末)下面是辽墓壁画《备茶图》。该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点茶用具和方式。该作品反映了(

)A.南北文化交流交融 B.民族政权形成对立C.边疆民族相对落后 D.普通民众地位提高【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辽墓壁画《备茶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茶炉后面一契丹装束男子,微微俯身倾听,等待水开,壁画比较完整地看到北宋时期北方茶文化的面貌,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点茶用具和方式,作品反映了南北文化交流交融,A项正确;民族政权形成对峙,与壁画内容不符,排除B项;边疆民族相对落后、普通民众地位提高,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排除CD项。故选A项。4.(2023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期中)西夏统治者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模仿汉字创制“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些措施体现了(

)A.澶渊之盟推动西北地区的发展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C.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D.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的生活方式【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还模仿汉字创制了‘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可知,西夏统治者重视学习汉族文化,表明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C项正确;澶渊之盟是辽(契丹政权)和北宋之间的和议,排除A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战有和,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下·江西鹰潭·七年级统考期中)《射雕英雄传》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你认为丘处机所说“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金灭辽 C.蒙古灭西夏 D.蒙古灭金【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可知这指的是靖康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的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于是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因此丘处机所说“国耻”是指金灭北宋,A项正确;916年辽建立,1125年被金所灭,可知金灭辽与靖康之变不符,排除B项;1227年蒙古灭西夏,与靖康之变不符,排除C项;1234年蒙古灭金,与靖康之变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期中)据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高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改变这一局面的是(

)A.完颜阿骨打 B.怀仁可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各部分裂混乱的局面,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C项正确;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排除A项;怀仁可汗是唐朝回纥首领吐迷度第六世孙别纥第一代可汗,排除B项;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下·江西上饶·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蒙古族等边疆各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较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新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回族 C.蒙古族 D.畏兀儿族【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B项正确;女真族、蒙古族、畏兀儿族的形成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ACD项。故选B项。考点02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8.(2023下·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宋代士阶层(文人士大夫)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宋代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B.科举制度得到发展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士阶层(文人士大夫)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臣,C项正确;社会风气包容开放与“宋代士阶层既是文化主体又是政治主体”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科举制度的发展,排除B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广西南宁·统考二模)史书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部史书是(

)A.《史记》 B.《元史》 C.《资治通鉴》 D.《贞观政要》【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管辖西藏及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由题干中的“宣政院”可知,该史书记录的是有关元朝的历史,B项正确;《史记》记录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没有元朝历史的记载,排除A项;《资治通鉴》记录的是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没有元朝历史的记载,排除C项;《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没有元朝历史的记载,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1200年左右,北方金朝人口约4380万,而南宋人口达8060万,几乎比金朝多一倍。金朝每年赋税1431.9万贯,南宋则为6000万贯。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B.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C.岳飞抗金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D.北方地区的经济退步与商业停滞【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北方金朝人口约4380万,而南宋人口达8060万,几乎比金朝多一倍。金朝每年赋税1431.9万贯,南宋则为6000万贯”并结合所学可知,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近1倍,南方赋税也远远高于北方,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A项正确;宋金和议标志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岳飞抗金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北方地区的经济退步与商业停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下·重庆彭水·七年级统考期末)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据此可知(

)A.宋夏边贸兴旺 B.北宋对外贸易发达C.北宋商业繁荣 D.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答案】C【详解】题干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北宋出现了繁华的夜市。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市和夜市,这说明北宋商业繁荣,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涉及与夏的边贸情况,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夜市,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东京”,没有涉及四川,无法得出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三模)下表内容反映出宋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

)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A.兼容并蓄、开放进取B.平民化、自由化C.重文轻武严重D.社会阶层固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无论在科举考试,还是在婚姻方面,人们对门第和阶层的观念有些改变,而趋于平民化,再加上“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知看出宋朝人们文化生活丰富、自由而快乐,故表格内容反映出宋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平民化、自由化,B项正确;兼容并蓄、开放进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重文轻武严重,不是材料反应的主旨,排除C项;社会阶层固化,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下·海南海口·七年级统考期末)宋时的瓦肆又称为“瓦舍”、“瓦市”、“瓦子”,里面多设有酒馆子、茶坊、食店、摊铺等等,往往兼有说书、评话、讲史、小唱等娱乐活动。可见“瓦肆”是(

)A.商业兼娱乐场所 B.商业机构 C.制作瓷器的作坊 D.票号钱庄【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里面设有酒馆子、茶坊、食店、摊铺等等,往往兼有说书、评话、讲史、小唱等娱乐活动”可知,瓦肆里面既有店铺,可以买卖,有娱乐活动,可见它是商业兼娱乐场所,A项正确;瓦肆不是商业机构,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瓦肆是制作瓷器的作坊,排除C项;材料也不听体现瓦肆是票号钱庄,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2下·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图所示资料,反映了(

)A.频繁的对外贸易B.发达的宋代经济 C.和睦的民族关系 D.繁荣的宋元文化【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几幅图片“《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像”“《窦娥冤》插图”“《资治通鉴》书影”可知,材料都反映了宋元文化的发展。故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繁荣的宋元文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宋代济发发达,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系民族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论》中写到: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

)A.中国古代的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C.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彰显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D.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可知作者意在说明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影响,并不是凸显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排除B项;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彰显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而非强调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一、选择题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眉州远景楼记》,其中说:“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

)A.重文尊法民风淳朴 B.耕读传家人丁兴旺C.社会和谐经济发达 D.人民富裕生活优雅【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分析材料的意思,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氏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吏且敬畏法律,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说明宋代眉州重文尊法民风淳朴,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与人丁兴旺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眉州的民风,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人民富裕,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

)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C.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 D.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权利,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项正确;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办事效率下降,排除B项;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降低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排除C项;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下降,不可能杜绝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下图)。可见,宋朝(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士范围扩大【答案】C【详解】根据图片和材料“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得出宋朝有社会福利制度,根据图片和材料“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得出宋朝社会管理得到重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A项;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内容是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与民族交融和科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A.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040年······范仲淹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再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战爆发,北宋与西夏的大战拉开帷幕,B项正确;契丹、大金和蒙古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5.(2021·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6.(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俘后宁死不屈,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C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A.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稻北麦格局改变【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C项正确;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什么农作物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唐朝中期,排除B项;南稻北麦格局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它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详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印刷广告,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实物,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9.(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社会阶层分化【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可知,北宋的东京开封小吃店众多,这反映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只展示了小吃的众多,没有展示市民的购买情况,无法反映出市民生活富裕,也没有展示市民购买商品浪费的情况,无法反映当时是否盛行奢靡之风,也没有通过一部分人能买得起而另一部分人无法购买的情况反映当时社会阶层分化的情况,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0.(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大都城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元大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惟一的一座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在线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宫殿。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故都城平面示意图为元大都平面图,C项正确;唐朝时,长安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市和坊是分开的,元大都时,市和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排除A项;北宋的都城开封,共有外城、内城及皇城三重,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都城布局为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排除B项;明朝北京城有故宫、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设置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从此,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历史上影响深远,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是秦朝正式实施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

)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答案】D【详解】据题干“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所学可知,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通过词表达爱国情感,D项正确;杜甫、王维都是唐朝诗人,排除AB项;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时期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以北宋灭亡为界,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正居”室当时的灯箱广告,反映了展示了当时丰富多彩的市民物质和文化生活,A项正确;《清明上河图》是当时人对北宋都城的描绘,排除B项;宋代时期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夜市比较活跃,排除C项;《清明上河图》是文献史料,无需与考古材料印证就有史料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朝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C项正确;综上所述,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东汉、宋代、明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5.(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答案】C【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宋代的火箭,图二是元代的火铳,从图一到图二,火器威力更强了,C项正确;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唐朝末年,排除A项;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的火器,并不能得出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二、综合题16.(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政权②的名称是读右图,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填字母),在今(填城市名)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材料三政权民族关系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答案】(1)契丹族金朝A宁夏银川(2)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3)有战有和,和为主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详解】(1)民族、政权名称、位置、城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世纪中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即图中A,今宁夏银川。(2)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是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3)特点、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辽与北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是有战有和,和为主流。总体上来说,在和为主流的情况下,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7.(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人口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口数量】材料一

与前代户口相比,两汉人口最高为五千多万;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些人口创造了汉唐盛世……到宋徽宗年间,户数超过两千万,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已超过了一亿,远远超过汉唐,几乎是汉唐的两倍。——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摘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位皇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六千万上下”人口创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什么?北宋时期人口明显增加,写出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人口迁徙】材料二

这个时期最令人注目的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运动,分别发生在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南迁的北方人口对地广人稀的南方来说,不仅是珍贵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全方位带动南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1120年代由金朝入主中原造成的“靖康之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清华国学院《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摘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造成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转变是什么?【人口结构】材料三

城市建置中坊市制的崩溃于宋代,更为市民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由的发展空间。……(元代)出现了代表市井文化较高成就的元杂剧和散曲。明代中叶以后,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市民在数量上的急速增长,在壮大市民阶层的同时,在“质”上也发生了与宋代市民阶层明显不同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迎接近代曙光的勇气。——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论略》摘编)(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明时期逐步发展壮大的新阶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据材料三,指出明代中叶以后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答案】(1)汉武帝。“开元盛世”。开封。(2)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南移。(3)市民阶层。关汉卿。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详解】(1)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局面:根据材料一“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些人口创造了汉唐盛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的统治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元时期”,一共二十九年;第二个阶段是“天宝时期”,一共十五年。在“开元时期”,唐玄宗励精图治,形成了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局面,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所以“六千万上下”人口创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开元盛世。城市:根据材料一“到宋徽宗年间,户数超过两千万,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已超过了一亿,远远超过汉唐,几乎是汉唐的两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开封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2)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大量的中原人口南迁,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所以造成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分别是八王之乱和安史之乱。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3)阶层:根据材料三“城市建置中坊市制的崩溃于宋代,更为市民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由的发展空间”、“市民在数量上的急速增长,在壮大市民阶层的同时,在‘质’上也发生了与宋代市民阶层明显不同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迎接近代曙光的勇气”可知,宋元明时期逐步发展壮大的新阶层是市民阶层。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中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原因:根据材料三“(元代)出现了代表市井文化较高成就的元杂剧和散曲。明代中叶以后,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可知,明代中叶以后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18.(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又命令蒙恬修筑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并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新道”。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表现。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与汉代相比交通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作用。【答案】(1)表现:修筑联通各地的道路;建立联通全国的交通网;开凿灵渠。(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更多;海陆交通延伸更远;陆路交通网覆盖更广;泉州成为海上交通重要港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原因:元朝统治疆域更加辽阔;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政府的重视。(答出两点即可)(3)作用: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海外贸易发展;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基础。【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等内容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修建了诸如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联通各地的道路,建立起了联通全国的交通网,又开凿灵渠,以解决运输困难。(2)变化: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二可知,和汉代相比,元朝的海陆交通延伸的更远,海路的航行相比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更多,泉州更是成为重要的海上交通重要港口,陆路的交通网覆盖面积更广袤,进行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也变得更多了。原因:根据所学可知,相比汉代,元朝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更加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所以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同时,元朝的疆域更加广袤,政府也重视驿站的修建。(3)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修建的道路巩固了大一统,元朝修筑的四通八达的驿站既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还和海上丝绸之路配合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二者更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基础。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时期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宋太祖1518813宋太宗81487186宋真宗121760147宋仁宗134561351——《科举:不只是考试》材料二:下表是北宋中期一次著名的改革。改革大事记熙宁二年(1069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同年四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熙宁三年(1070年),颁布募役法、保甲法。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宋太祖”的名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前期统治者实行的这项重要政策是什么?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表格内容,指出这是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熙宁”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最终结果如何。【答案】(1)名字:赵匡胤;特点: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提高了进士地位;政策:重文轻武;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改革:王安石变法;皇帝:宋神宗。(3)结果: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详解】(1)名字:据材料一“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特点:据材料一“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可知,北宋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提高了进士地位。政策:据所学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目的:据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2)改革:据材料二“熙宁二年(1069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九月,立青苗法。”“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069年,北宋进行的变法是王安石变法。皇帝:据所学可知,“熙宁”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皇帝宋神宗的年号。(3)结果:据所学可知,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2.【新考法--卡片学习法】利用资料卡片学习,可以高效地积累和整理知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1)【史地结合卡片】请结合所学,将史地结合卡片填写完整。史地结合卡片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修建大运河的决策者_______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大运河运河三要点以①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②南至③________运河从北向南的四段A________B________C邗沟D江南河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

隋(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唐)皮日休《汴河铭》材料三

(隋)运河的开凿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劳民伤时的工程。——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2)【历史评价卡片】请根据材料一、二、三,将历史评价卡片填写完整。评价卡片材料序号评价角度一评价角度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3)【收获卡片】请总结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评价方法,将收获卡片填写完整。收获卡片总结上述三则材料在评价方法上的共同之处参照上面总结出的评价方法,结合所学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材料四

(宋军)杀退辽兵,直至燕京,围住城池攻击,旦夕可破。今有辽主早坚降旗,情愿投降。……(宋徽宗最终允许辽投降)宋军收兵罢战,班师回京。——摘编自《水浒传》第89回中对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辽之战的记载材料五

1122年,宋金联手夹攻辽朝,金军相继攻克辽中京和西京。北宋则攻打辽南京(即燕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了辽南京。——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4)【比较卡片】比较《水浒传》与《中国通史》比较卡片材料四、五对1122年宋金战争描述的相同之处材料四、五对1122年宋金战争描述的不同之处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相对可信度更高的是__________理由:【答案】(1)【史地结合卡片】史地结合卡片修建大运河的决策者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大运河(杨广也可)运河三要点以①洛阳为中心北抵②涿郡南至③余杭运河从北向南的四段A永济渠B通济渠(2)【历史评价卡片】(每一则材料均需要一分为二,具体表述言之成理即可)评价卡片材料序号评价角度一评价角度二材料一修建大运河,有滥用民力的一面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很大的历史功绩材料二大运河对隋有负面作用大运河对唐有正面作用材料三大运河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大运河是劳民伤财的工程(3)【收获卡片】收获卡片总结上述三则材料在评价方法上的共同之处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参照上面总结出的评价方法,结合所学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该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也束缚了武将(4)【比较卡片】比较卡片材料四、五对1122年宋金战争描述的相同之处:两则材料都提到了1122年宋参与了一场战争材料四、五对1122年宋金战争描述的不同之处:《水浒传》中主要强调宋对辽的胜利,没有金的参与;《中国通史》中,是宋金联手攻打辽国,且是宋败于辽,金取得了对辽的胜利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相对可信度更高的是材料五理由:文学作品存在虚构成分的可能性更大或文学的描述需要与其他史料对照等。(用正确的史学方法合理解释也可)【详解】(1)(1)观察地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杨广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运河分为四段,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卡片中第一个空填“隋炀帝或杨广”、①为洛阳、②为涿郡、③为余杭、A为永济渠、B为通济渠。(2)材料一:根据材料信息“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修建大运河,有滥用民力的一面,有很大的历史功绩。材料二:材料信息“隋(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说明大运河对隋有负面作用,“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说明大运河对唐有正面作用。材料三:材料信息“(隋)运河的开凿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说明大运河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隋)运河的开凿……(也是)劳民伤时的工程”说明大运河是劳民伤财的工程。(3)共同之处:阅读三则材料可知,材料分别从对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解答本问,首先应明确“上面总结出的评价方法”是指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分析其积极作用,也要评价其负面影响。据此可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也束缚了武将。(4)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四信息“(宋军)杀退辽兵,直至燕京,围住城池攻击,旦夕可破”、材料出处“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辽之战的记载”和材料五信息“1122年,宋金联手夹攻辽朝,金军相继攻克辽中京和西京”,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1122年宋参与了一场战争。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四信息“(宋徽宗最终允许辽投降)宋军收兵罢战,班师回京”材料出处“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辽之战的记载”,可知《水浒传》中主要强调宋对辽的胜利,没有金的参与;根据材料五信息“1122年,宋金联手夹攻辽朝,金军相继攻克辽中京和西京。北宋则攻打辽南京(即燕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了辽南京”,可知《中国通史》中,是宋金联手攻打辽国,且是宋败于辽,金取得了对辽的胜利。可信度:阅读材料可知,材料四属于文学作品,材料五属于文献资料,故材料五可信度较高。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学作品存在虚构成分的可能性更大或文学的描述需要与其他史料对照等,因此可信度较低。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概况领域概况农业南方耕地面积约318万顷,北方耕地面积约143万顷;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苏湖足,天下足”,苏湖地区成为国家粮食和赋税的重要来源地。手工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成为瓷都;南方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丝织业产量和质量超过北方。商业杭州是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贸收入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到南宋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摘编自项明权《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及对社会主义建设之启示》材料二

宋代以来,江西之地渴望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愈来愈多,向学蔚成风气。以下情况可资佐证:宋代的吉州、抚州、信州都是纸的著名产地;萍乡、庐陵、袁州、南康、九江、建昌等地积聚着数量众多的刻书作坊;藏书家甚多,南宋时全国有私人藏书家136家,江西即占27家,仅次于浙江;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观念,使得书院成为读书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公共场所。宋代江西书院共有149所,为全国之最,其中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还被公认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摘编自牛文明、郝文武《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及其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概括材料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这一趋势。(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江西书院发展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答案】(1)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国家收入主要来自南方;重要手工业规模超过北方。(2)原因:造纸业发达;印刷业发达;图书资源丰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3)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详解】(1)趋势:依据材料一中“苏湖足,天下足”等信息可知两宋时期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角度来看,南方已经成为当时的经济重心,因此说明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史实:依据材料一文字信息“南方耕地面积约318万顷,北方耕地面积约143万顷;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苏湖足,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南方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丝织业产量和质量超过北方”“杭州是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贸收入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所学知识,可概括相关史实有: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重要手工业规模超过北方;国家收入主要来自南方。(2)原因:依据材料二“宋代的吉州、抚州、信州都是纸的著名产地”、“萍乡、庐陵、袁州、南康、九江、建昌等地积聚着数量众多的刻书作坊”、“藏书家甚多,南宋时全国有私人藏书家136家,江西即占27家,仅次于浙江”、“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观念,使得书院成为读书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公共场所”概括宋代江西书院发展的原因:造纸业发达;印刷业发达;图书资源丰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3)关系: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江西等地教育文化的发展,由此得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4.【小切口——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人口增加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学进步的综合体现。材料

西汉末(公元2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从184年黄中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开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明朝最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朝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而小农经济是人口高增长的温床,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又是崇尚多生多育。中国与同期的西欧人口变化示意图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分析西欧的人口变化时认为,造成人口损失的因素是灾荒和传染病,他并没有提到战争。西欧人口下降出现在两个时段(见上图):第一次是公元200~600年,第二次是公元1300~1400年,此后人口变化又开始呈现为上行曲线。——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处都是我国古代人口大幅度下降时期。用直线将下列英文字母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A————秦灭六国B

国安史之乱C

三国争霸D

元灭南宋(2)读图,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与西欧人口变化曲线有何不同?(3)分析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西欧地区的主要因素。(4)当前,党和政府正大力倡导“以人口高质量的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请就提高人口质量或素质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2)不同:中国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繁荣时期增长比欧洲快,总人口数远高于欧洲,而崩溃时期的剧减更是突出。中国人口数起伏升降频繁,欧洲人口数起伏升降程度较为平缓。(3)原因: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一旦政治秩序崩溃,加上自然灾害与疫病的流行带来的破坏是全面而剧烈的,郡县制在承平时代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保障具有优势,稳定农耕经济发展使人口恢复增长极为迅速。西欧虽然在中世纪充满战争与动荡,但因为在封建制下天下并非一统,小国林立,战争通常局限于局部,不会造成全面的剧烈破坏。欧洲人口下降主要原因是瘟疫,且次数比中国少,下降的幅度也小于中国。(4)看法: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据材料“中国与同期的西欧人口变化示意图”可知,B发生在100年至300年之间,三国争霸处在这一时期;C发生在700年至900年之间,安史之乱处在这一时期;D发生在1100年至1300年之间,元灭南宋处在这一时期。(2)据材料“中国与同期的西欧人口变化示意图”可知,中国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繁荣时期增长比欧洲快,总人口数远高于欧洲,而崩溃时期的剧减更是突出。中国人口数起伏升降频繁,欧洲人口数起伏升降程度较为平缓。(3)据所学可知,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一旦政治秩序崩溃,加上自然灾害与疫病的流行带来的破坏是全面而剧烈的,郡县制在承平时代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保障具有优势,稳定农耕经济发展使人口恢复增长极为迅速。西欧虽然在中世纪充满战争与动荡,但因为在封建制下天下并非一统,小国林立,战争通常局限于局部,不会造成全面的剧烈破坏。欧洲人口下降主要原因是瘟疫,且次数比中国少,下降的幅度也小于中国。因此,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西欧地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