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1页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2页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3页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4页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PAGE8-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17课明朝的灭亡【目标导学】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2.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3.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4.掌握后金的建立、发展,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知识构建】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补充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1.政治腐败: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2.社会动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盘剥百姓;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闯王”是谁?“近来贫汉难存活”的原因有哪些?(1)闯王:李自成。(2)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②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2.将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填写完善。微点拨:“均田”是平均土地,即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免赋”是减免沉重赋税,特别是不纳粮。【历史解释】“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明末歌谣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右图两位帝王都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依据他们的具体事迹对号入座。【家国情怀】2.“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明军将领是吴三桂。微点拨: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建立后金政权的是努尔哈赤,改国号为清的是皇太极。【史料实证】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在我国封建社会,尤其在各朝代末年,农民大起义经常发生,例如隋、唐、元、明就很典型。探究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反映了黄巢怎样的志向?该事件有何影响?答:志向:推翻唐朝的腐败统治。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探究2:元末农民起义绵延达十八年之久,其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元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哪位领袖后来建立了明朝?答:原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领袖:朱元璋。探究3:领导“明末农民战争”并推翻明朝的领导人是谁?他率领的起义军为什么在中原地区得到农民拥护和支持?答:李自成。起义军实行一些顺应民意的政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起义军军纪严明;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探究4:通过上述分析,你有何启示?答:农民起义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只有为政为民,统治才能长治久安等。【历史比较】明末农民起义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异同项目秦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异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均田免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把农民起义的目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原因政治的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结果推翻了当时的王朝1.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这主要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D)A.宦官大肆专权 B.土地兼并严重C.大臣争权夺利 D.皇帝疏于朝政2.明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人祸”是指 (B)①政治腐败 ②财政危机③陕北大旱 ④加派赋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明朝末年的什么现象 (D)A.政治腐败、结党营私B.朝政混乱、法纪松弛C.饥民遍野、流民遍地D.土地兼并、赋税沉重4.1644年4月21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军队激战。次日,清军乘机杀出。此战最终的结果是 (D)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B.皇太极建立了清朝C.李自成推翻了明朝D.清军入关进驻北京5.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发生的是 (A)A.努尔哈赤建立后金B.清军入关C.明朝灭亡D.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6.(2022·郑州期中)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灭亡。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 (A)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严重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D)①辽朝 ②金朝 ③元朝 ④清朝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材料二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后,“遍贴安民榜:大帅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财者,凌迟处死。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材料三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一说当时受灾农民的境况。答: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2)根据材料二,归纳李自成军队的特点。答:纪律严明。(3)材料三中“自杀”的皇帝是谁?有何意义?“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答:“自杀”的皇帝: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失败。(4)“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谁?他是哪一民族的首领?答:“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清朝顺治皇帝。女真族。9.【能力提升】根据明末大事年记,回答问题。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8年,明神宗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激起人民强烈不满。1627年,明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1629年,李自成加入起义军。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败退北京。(1)根据材料,指出明神宗“辽饷”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答:用途:与后金作战。表现:疏于朝政;皇室钩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2)根据材料,指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统治面临哪些威胁。答:威胁:外部后金(后称清);内部农民起义。(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事年记中李自成败退北京的经过。答:经过: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