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1页
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2页
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3页
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4页
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1.1任务由来及目的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甲方)拟在人行景观桥,特委托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乙方)对拟建桥梁进行一次性勘察(附件1),勘察里程范围为K0~K0+778.985m段,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拟建桥梁桥位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施工图设计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具体勘察目的如下:1、查明拟建桥梁位置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及地下水等基本情况;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类型、规模、成因及其对桥梁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初步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分析和评价桥位区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并对拟建桥梁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同时,提出桥墩采用基础类型的建议、地基承载力参数及桩基参数;4、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对场地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5、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提供不良地质作用防治措施建议和岩土参数;7、其它相关工程地质要求。1.2工程概况本次勘察桥梁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龙河距河口约195m处跨越龙河,是连接王家渡滨江公园及龙河新城滨江公园滨江步道的的人行景观桥梁,是连通老城居住区与龙河新城的重要通道,是龙河沿岸的滨江休闲带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该工程为曲线拱梁组合结构体系,分为由主拱、梯道、主梁、引桥组成。主拱为一跨230米的单箱单室无铰拱,拱高度43m,主拱顶宽宽4.5m。主拱平面线型略弯呈“S”形,主拱下采用34根吊杆单侧连接S形主梁。梯道布置于拱上,踏步宽0.3m、高0.15m,顶宽4.5m,采用单向单室钢箱梁。主梁采用单箱单室钢箱梁,主梁全长305.345m,顶宽5.0m。引桥采用单箱单室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顶宽5.0m。主拱及主桥共用下基础,主桥固结墩位于拱座上方,基础采用大体积承台。引桥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轻型桥台、桩基础,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式墩。1.3依据的技术标准1.3.1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3、甲方提供的1:500总平面布置图和1:500地形图;1.3.2勘察执行规范1、主要执行规范(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7)《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参考规范及资料(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4)《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渝建[2013]346号;(5)《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阶段暂行规定》渝建[2013]345号。(6)《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版)。1.4前人研究程度及主要结论场地区前人曾开展过不少地质工作,其中有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等,在开展本次勘察工作之前,我单位重点收集了拟建区内已完成的区域地质等资料,重点收集的资料如下:1、2002年完成的《重庆市构造纲要图(1:50万)》,对区内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评述,本次可以直接利用其成果。2、1980年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涪陵幅H-48-XXⅣ)》,该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评述,是区内主要的基础地质资料之一,能直接指导滑坡区范围内地层的成因、成分等的分析判断。3、1982年完成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涪陵幅H-48-(24)》,该报告对区内的地下水发育情况、地下水类型等进行了详细评述,是区内主要的水文地质资料。4、2018年2月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的《丰都县王家渡滨江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勘察区紧邻王家渡滨江公园,该报告对本次勘察工作起到了重要参考意义。总之,上述收集到的已有资料对本次报告的编制、场地整体特征的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1.5勘察阶段的确定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的规定,勘察阶段判定见表1.5-1、1.5-2。表1.5-1选址勘察阶段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存在滑坡、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不存在滑坡、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小于20亿元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属于该类项目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5-2初步勘察阶段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复杂场地,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一级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地形坡角2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属于长江三峡水库库区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和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住宅小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住宅小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主跨跨径230m需进行初步勘察但鉴于本项目旁边已经对滨江公园与龙河口库岸进行了详细勘察工作(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资料利用程度较高,因此,综合分析判断本次勘察不需要进行选址及初步勘察,故本次勘察阶段为一次性勘察。图1.5-1周边已勘察区与本次勘察区相对位置图1.6勘察范围的确定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渝建【2013】345号),场地勘察范围确定表如1.6-1。表1.6-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为2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的影响范围。勘察范围超出外倾结构面的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为2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4对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后缘控制到基岩出露,超过滑动范围,前缘有钻孔控制。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1倍基坑深度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为2倍基坑深度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为2倍基坑深度满足勘察范围注:1、勘察单位应按照本表逐条进行判定,并将勘察范围线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标明。2、判定结果栏填“满足勘察范围”或“不满足勘察范围”1.7勘察等级的确定本项目拟建建筑物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安全等级二级~三级。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判定建设场地类别为复杂场地,故本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7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判定因素场地环境情况复杂程度地形、地貌有两种地貌单元,两岸下部为地形坡角20~30°的斜坡,上部为缓平台。复杂岩层倾角(°)岩层倾角为9°简单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存在较厚的填土复杂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大部分较完整,部分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中等复杂土层厚度(m)最厚约25m复杂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受三峡水位涨落影响大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多为人工护坡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中等强烈中等复杂对相邻建(构)筑影响程度周边无其它重要建(构)筑物简单综合确定复杂场地1.8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接受业主方委托后,我院立即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编制了勘察纲要。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勘察勘探线应与桥梁的轴线方向一致,勘探点宜布置在桥梁轴线两侧可能建造墩台的部位。故本次勘察在每排桥墩、桥台部位均布置勘探线,且按中间轴线及两侧间隔布置勘探点1~2个,勘探点基本位于拟开挖的桩基位置,纵向勘探点间距与每排墩台的跨度一致,一般为25~30m。依据上述原则,本次共布设详勘钻孔59个,利用收集钻孔1个。勘察工作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工程地质测绘和取样室内分析等手段综合进行。(1)工程地质测绘此次工程地质测绘根据甲方提供的平面图作为工作底图。在进行地质调查和测绘时,采用半仪器法及特征地貌点定点,对场区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界线、岩层产状、节理裂隙及不同地貌单元划定其边界并勾绘于图上,同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于专门的卡片及表格。所有观测记录卡片应签署完备后装订成册,并存档备查。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总面积达到0.20Km2。(2)钻探工作我院于2023年6月24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驻现场施工,开动油压100型钻机6台,于2023年7月13日结束野外作业。施工期间,工程技术人员跟班编录,同时开展场区的工程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工作。勘察方案共布置钻孔59个,总共完成钻孔58个,其中ZY21旁有已施工钻孔ZK256可利用(为前版人行桥设计方案所施工钻孔),故该钻孔未施工,总进尺为1778.5m。钻孔深度控制原则:桥墩墩基钻孔进入预计基础底面以下8~10m,满足桩基础的钻孔深度达到预计桩底以下3倍桩径且不少于5m,当在预计的深度范围内存在溶洞、断层破碎带时,应将穿过溶洞、断层破碎带后的基岩作为预计的基础底面。斜坡钻孔除满足进入破裂面以下2~3m外,还应满足控制斜坡岩土体结构的深度要求,对同一勘探线上的钻孔间,高差大的还应根据高差进行钻孔加深。钻孔若遇破碎带、洞室等,必须穿透破碎带。钻孔分为控制性钻孔与一般性钻孔,控制性钻孔满足规范要求。(3)取样试验本次勘察在基岩中等风化带采取泥岩天然及饱和抗压样20组60件,砂岩①天然及饱和抗压样10组30件,砂岩②天然及饱和抗压样10组30件,采取物性拉剪样7组35件,变形样7组21件。从孔内取出岩芯后及时将采取的岩样用包装袋密封,泥岩为极易风化的极软岩,采用蜡封并及时送回实验室,避免在空气中的暴露,防止风化。所有岩芯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尽量减少了振动、摇动和其它扰动。试样采取部位均位于拟建物基础开挖底标高以下,取样钻孔数量大于总孔数的1/3,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岩土试验按有关试验规程进行,测试项目完善。(4)物探此次工程物探进行了土层剪切波及岩层声波测井。土层剪切波测试用于计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声波测井用于钻探资料补充、对比,合理确定岩体完整性。剪切波测试将采用单孔法,在木板两端水平激震产生剪切波SX、SY,在木板中心激震产生P波,测量间距2.0米。声波测试将采用单发双收,源距0.5米,间距0.2米,岩样测试为直达波的到达时,并计算波速。由于声波传导需有水作耦合剂,故钻孔中无水时先进行注水后再行测井。本次勘察在桥墩钻孔ZY10做了声波21.0米/42点/岩样2组,剪切波6.0米/3点,在桥墩钻孔ZY25做了声波28米/56点/岩样2组,剪切波9.0米/5点,测试参数为土层、岩体剪切波SX、纵波SYP以及岩体、岩样波速。通过波速计算土层及岩体工程力学参数(包括动弹性模量Ed、动剪切模量Gd、动泊松比цd、完整性指数Kv),为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提供物探依据。(5)原位测试勘察区内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根据施工钻孔揭露,大部分钻孔填土较厚,按设计标高整平场地后,在挖填方填土较厚部位附近选取填土较深的6个钻孔进行N63.5的重型动力触探。(6)水文地质工作全部钻孔均在终孔后抽干钻探循环水,在24小时后再观测其地下水恢复水位。(7)工程测量以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国家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系)和建筑总平面图为底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起始测量控制点,采用后方交会法,在各点设仪器检查其各点坐标和高程均能满足本次测量要求。以甲方提供的坐标、高程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数据,在1:500总平面图上图解各钻孔坐标,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做图根点,全站仪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垂直角直反站各一测回,测距一测回;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将各钻孔定位于实地;钻探完毕后,在所作图根控制点上设站,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定测各钻孔的坐标与高程,用全站仪配合跟踪杆实测各剖面。具体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8.1。表1.8.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作量工程地质测绘及水文地质调查km20.20工程钻探完成钻孔及进尺个/m58/1778.5工程测量放孔/复测钻孔个59/58控制点个2剖面测量条/Km1/0.799(1:500)、42/3.15(1:200)室内试验天然抗压组/块20/60饱和抗压组/块20/60物性、拉剪组/块7/35变形组/块7/21物探试验声波米/点/组岩样49/98/2剪切波米/点/组岩样15/8/2原位测试N63.5动力触探试验米/孔18.9/6水文工作水位观测孔581.9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符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及有关规范的要求,野外对地层界线、岩层产状、裂隙产状进行了调查和实地测量,对含水地层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斜坡、边坡稳定性和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调查,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在图上不低于3mm。野外测量采用坐标定位放孔,测量精度0.01m,满足要求。钻进方法采用全回转钻进,且素填土、土层跟管或尽量干钻,岩芯采取率:块石土一般>65%,强风化基岩>65%,中等风化带基岩>85%。基岩在从孔内取出岩芯后及时将要试验的岩样用塑料袋包装密封,尽量减少泥岩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防止风化。原位动力触探试验过程及数据统计均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进行,试验成果客观可信。所有岩芯在样品上贴上标签,标签上表明工程项目、孔号、取样深度、样品岩性、取样时间、试验类型等说明,同时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尽量减少了振动、摇动和其它扰动。抗压试样采取部位均位于拟建物基础开挖底标高以下,取样钻孔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岩土试验按有关试验规程进行,测试项目完善。业主、外业见证人员对野外钻探进行了全过程旁站见证、工作量签收,外业见证单位为:重庆得武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见证员:伍权。在我院野外作业期间,甲方现场代表与我院地质技术人员一起在现场进行钻孔深度量测、取样见证等,见证过程紧跟外业钻探等相关作业,确保工作的真实可靠。勘察制图所使用的软件为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地质勘察CAD1.0。2自然地理2.1交通位置勘查区在丰都县龙河距河口约195m处跨越龙河,是连接王家渡滨江公园及龙河新城滨江公园滨江步道的的人行景观桥梁,有道路连接场地,场地整体交通条件较方便。项目位置详见图2.1-1。图2.1-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图2.2气象水文1、气象桥位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冷而少雨,夏热而多伏旱,春早冷暖多变,秋凉多绵雨。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气候明显。热量丰富,但地区差异大;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光照少,云雾多,霜雪少,无霜期长。据丰都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该区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79.40mm,最大日降雨量为184.40mm(年、月、日),历年平均降雨量1047.6mm,降雨量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且多为暴雨,1998年8月5日~6日连续降雨量达300mm以上。多年平均温度18.20℃,极端最低气温-2.5℃,极端最高43.5℃。年平均风速20m/s,百年一遇设计风速30.1m/s。2、水文丰都县地表水系以长江干流为主,长江右岸(南岸)有源于石柱的最大支流龙河,长江左岸(北岸)有源于忠县的渠溪河,它们在县境内构成三大水系。龙河全长140km,县内流程59.5km,天然落差290m,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千瓦。渠溪河全长93km,县内流程50.4km,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图2.1.2三峡大坝水位调度图勘察期间实测水位为150.42~154.32m(1985国家高程标准)。该段水位受三峡大坝调度控制,水位变幅不大。根据相关资料,设计期限内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常年保持在143.22~173.22m(1985国家高程标准)。水库坝前水位173.22m(1985国家高程标准)时,桥位区水位为173.33(1985国家高程标准)m;坝前水位为143.22m(1985国家高程标准)时,受坝前水位控制,区内50~100年期限内,常年水位在154.52~173.33m(1985国家高程标准)之间。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丰都县长江南岸,在龙河距河口约195m处跨越龙河,原地貌属于侵蚀剥蚀型河谷岸坡地貌。场地现状岸坡已整治,岸坡下部为防洪堤、上部为滨江公园,地表为绿化及人行道、市政道路、房屋、陡坎等人工地貌。靠近长江侧地形总体倾向北及北西侧,地形坡角5~27°,靠近龙河侧两岸地形总体倾向龙河,场地内地面高程144.5m~193.7m,相对高差达49.3m,总体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图3.1-2拟建场地左岸地形地貌图(图中长江水位约152m)图3.1-2拟建场地右岸地形地貌图(图中长江水位约152m)3.2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丰都-忠县向南斜尾端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与所处构造位置基本一致,岩层产状320°~350°∠8°~11°,优势产状330°∠9°,龙河一带倾角较上游大,整个库岸段岩层产状变化不大。根据区域地质及钻孔岩芯,层间结合面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据地表地质测绘与钻孔揭示,场地内岩层内未发现断层等构造。总之场地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实测,场地发育二组裂隙:①产状为240~260°∠65~80°,优势产状250°∠75°,微张开~闭合状,裂面较光滑、平直,有白色方解石充填。裂隙间距0.5~2.5m,延伸长度2.5~5.0m,结构面结合差,属硬质结构面。②160~170°∠75~85°,优势产状为165°∠80°,裂面光滑,略有起伏,多呈闭合~微张开状,无充填或有少量方解石充填,裂隙间距2.0~3.5m,延伸长度1.5~4.5m。结构面结合差,属硬质结构面。该两组裂隙中第二组较发育。在砂岩中第二组裂隙被第一组裂隙切割。裂隙发育程度和岩性紧密相关,在砂岩内岩体多被以上两组裂隙切割,粘土岩中裂隙发育规模较小。图3.2-1地质构造纲要图2、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部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场区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根据场地类别取值见表5.1-2。综上,勘察区地质构造属复杂。3.3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及邻近场地资料,场地主要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残坡积层、冲洪积层,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基岩,其岩性按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素填土(Q4ml)杂色,以暗红色、褐色、灰色为主,稍湿,结构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夹泥岩、砂岩块石、碎石组成,硬质物含量10%~75%,粒径5~700mm,物质组成随地段变化较大,块石含量高时架空较多、空隙性大。含粉质粘土呈可塑状。主要为护岸修建堆积,经碾压处理,回填时间3-5年不等。整个场地皆有揭露,本次钻探厚度0.4~42.3m。2侏罗系遂宁组(J3sn)泥岩(Mm):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大多含砂质较重。整个场地皆有揭露,本次钻探揭露厚度2.3~23.4m。砂岩①(Ss):以红褐色为主,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仅龙河右岸有揭露,本次钻探揭露单层厚度1.0~16.2m。砂岩②(Ss):以灰白色为主,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整个场地皆有揭露,本次钻探揭露单层厚度2.0~20.4m。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区域内的基岩受构造等因素影响,不同部位的岩体完整程度差异较大,局部岩体较完整,但紧邻旁边的岩体可能会极破碎。3.4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场地基岩面随地形起伏变化,基岩面坡度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在斜坡上部约10°,斜坡中下部约30°。将场地揭露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少呈短柱状,岩质软,各孔均有揭露。中等风化带:裂隙部分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少呈块状,岩芯较完整,岩质较硬,各孔均有揭露,未揭穿。各孔风化带厚度及底界标高统计于勘探点数据一览表。3.5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地层渗透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收集资料,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水根据现状水位观测,该层地下水分布在长江及龙河岸坡一带,成带状分布,受江水影响,地下水位随江水位升降。该层地下水赋存介质为松散土层,江水、大气降水、管网泄漏为其主要补给源。大气降水、管网泄漏水量不大,补给不稳定,江水水量丰富,补给源充足,在丰水期补给较稳定,枯水期补给贫乏。总之该层地下水水量及富水性受江水及河水影响大,勘查期间未见稳定地下水,但随着库水位上升,将会有稳定的地下水存在。(2)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内,储水部位为强风化带网状裂隙及构造裂隙中,其赋存条件受构造裂隙分布情况和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接受大气降水或上覆第四系孔隙水补给,总体顺坡向附近低洼处运移排泄。而在岸坡边段,还将接受长江水及龙河水的反向补给。区内该类型地下水水量贫乏且受大气降水、长江水及龙河水影响明显,勘察期间该层未见稳定地下水。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勘察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江水及河水、其次为大气降水、市政给排水管网渗漏补给。长江与场地地下水互为补给,长江及龙河水位高于场地水位时,江水回灌补给场地地下水,长江及龙河水位低于场地地下水时,场地地下水向长江及龙河径流补给江水及河水。大气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渗后径流,向下补给场地地下水或向更低点排泄;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及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大多流向地势低洼地带或沿孔隙、裂隙下渗;场地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向地势低洼处径流最终进入市政管网或长江及龙河,其次为大气蒸发。3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潜水,勘察期间未测得稳定地下水,但该场地第四系填土层厚度较大,随着三峡库水位的上升,该场地第四系孔隙水水位将随之上升,故场地水位受大气降雨及长江江水及龙河河水位影响大的特点,随季节变化明显。根据调查与工程经验,场地水位波动总体与江水位变化一致,低水位一般出现在每年2~3月枯水期,该段时间场地地下水几近疏干,仅局部残留,4月下旬涨水,场地地下水随着江水、河水逐渐上升至常年水位173.23m(1985国家高程标准)左右,10月下旬至次年2~3月水位逐渐下降,后逐渐回升,周而复始。场地内基岩的风化裂隙水总体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裂隙较发育,与上部潜水联通,赋存有一定量的裂隙水。总之场地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没有统一的水力联系,不具规律性动态特征。4水位本次勘察在钻孔终孔后抽干钻孔中残留用水,24小时后再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在勘察区施工钻孔中未测得稳定水位,仅在个别距离长江、龙河较近的钻孔(ZY40、ZY42~ZY43、ZY47~ZY50、ZY56、ZY58)中测得恢复水位,埋深5.5~41.3m不等,其中ZY44因大气降雨或居民区管网泄露等原因导致该钻孔测得恢复水位,场区现状地下水总体较匮乏。5渗透系数因本次工作区周边已有勘察工作成果较多,且本次部分工作区位于王家渡滨江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勘察区和龙河口库岸勘查区范围内,故本次未选取钻孔做抽水试验,直接利用搜集《丰都县王家渡滨江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抽水试验结果,场地内素填土渗透系数取2.50~3.50m/d,砂岩渗透系数取0.35~0.80m/d,泥岩渗透系数取0.05~0.10m/d。3.6水、土腐蚀性评价经调查,场地及周边无化工、有毒等工厂及废弃排泄物。根据本次勘察所取水样做水质简分析结果(见附件)来看,场地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Ca型,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3.7不良地质现象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据收集的原有勘察资料及本次调查情况可知,勘察范围内及其邻近无泥石流、塌陷、地裂缝,也未见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4.1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本场地土层以素填土为主,杂色,稍湿,结构稍密,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泥岩、砂岩块石、碎石,块径5~550mm,硬质物含量15~70%,呈棱角状,为机械随机抛填,回填时间约3~5年。分布于整个勘察区,揭露厚度0.40~42.3m。本次在6个钻孔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见表4.1-1。表4.1-1素填土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成果统计表孔号孔段(m)统计厚度(m)N63.5平均值变异系数厚度加权平均值N变异系数ZY82.0~4.92.98.600.178.750.17ZY202.6~6.03.48.940.16ZY121.4~4.02.69.020.18ZY243.1~6.33.28.530.15ZY264.3~7.53.28.690.17ZY273.9~7.53.68.770.16由表4.1-1可知,经修正后的单孔锤击数平均值为8.53~9.02,钻孔厚度加权平均值为8.75,变异系数为0.15~0.18,场地人工填土变异系数中等,表明素填土在纵向及竖向上的物理力学性质均匀性一般,结合场地素填土厚度变化,填土的均匀性一般。场地内多数区域素填土回填年限较短,未完成自重固结压实,填土整体呈稍密状态,存在沉降的可能。4.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在钻孔预计基础底部以下基岩中等风化带采取了岩石试样分别作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变形试验,同时在基岩中等风化带采取了岩石式样做物性、抗拉剪试验;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其置信概率α取0.95,修正系数按计算,因抗压强度为抗力项,式中“±”取“-”。根据钻探情况和岩石试验报告,场地内的泥岩、砂岩力学性质变异性较小,且场地范围较小,故将场地岩石按类别一起统计,不再分段或分区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2-1~4.2-7。表4.2-1中等风化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试验项目样品编号试验值(MPa)统计件数范围值(MPa)平均值(MPa)软化系数标准差(MPa)变异系数标准值(MPa)泥岩天然ZY3-1~64.25.85.1304.2~9.25.60.571.240.225.3ZY8-1~65.25.87.7ZY9-1~65.34.55.7ZY10-6~114.84.95.0ZY12-1~66.65.34.4ZY14-6~115.05.64.3ZY16-1~64.66.88.3ZY20-1~69.24.85.5ZY24-1~67.25.97.3ZY32-1~64.84.95.0饱和ZY3-1~62.43.03.3302.2~5.33.20.780.242.9ZY8-1~63.23.34.5ZY9-1~62.33.14.2ZY10-6~112.82.52.7ZY12-1~63.73.02.6ZY14-6~113.03.12.3ZY16-1~62.33.54.2ZY20-1~65.32.63.2ZY24-1~64.23.54.5ZY32-1~62.22.72.6砂岩①天然ZY23-1~616.918.920.01512.2~21.616.40.702.950.1815.0ZY24-10~1514.121.620.2ZY25-1~612.213.312.2ZY26-6~1115.516.615.5ZY34-6~1115.214.618.5饱和ZY23-1~610.813.014.6158.5~16.411.52.250.2010.4ZY24-10~1510.516.413.9ZY25-1~68.89.18.5ZY26-6~1110.710.210.4ZY34-6~1111.411.012.9砂岩②天然ZY18-1~619.420.621.71517.0~26.921.40.812.810.1320.1ZY27-1~621.321.020.4ZY28-1~620.918.119.1ZY30-1~617.026.723.7ZY32-7~1226.923.620.6饱和ZY18-1~614.816.317.61513.8~22.317.32.430.1416.2ZY27-1~618.316.715.9ZY28-1~616.313.815.5ZY30-1~615.121.918.9ZY32-7~1222.318.717.1表4.2-2中等风化泥岩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孔号变形模量(104MPa)弹性模量(104MPa)泊松比泥岩ZY9-7~90.0960.0930.1030.1120.1220.1300.350.350.32ZY10-17~190.1270.1080.1050.1540.1280.1280.360.340.37ZY12-7~90.1100.1120.1040.1410.1480.1240.350.370.37ZY18-7~90.0800.1040.0980.1040.1210.1140.220.230.24ZY24-7~90.1190.1000.1140.1360.1360.1360.220.230.23统计件数n151515范围值0.080~0.1270.104~0.1540.22~0.37平均值μ0.1050.1290.30标准差0.010.010.07变异系数0.110.100.22标准值0.1000.1230.27表4.2-3中等风化砂岩①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孔号变形模量(104MPa)弹性模量(104MPa)泊松比砂岩①ZY26-12~140.3300.3130.3040.3750.3520.3370.220.230.24ZY27-7~90.3590.3240.3500.3920.3470.3890.220.230.23统计件数n666范围值0.304~0.3590.337~0.3920.22~0.24平均值μ0.3300.3650.23标准差0.020.020.01变异系数0.060.060.03标准值0.3130.3460.22表4.2-4中等风化泥岩物性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岩性天然密度(g/cm3)饱和密度(g/cm3)干密度(g/cm3)颗粒密度(g/cm3)天然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ZY10-12~16泥岩2.532.562.452.743.423.914.41ZY13-6~102.522.552.442.743.574.084.58ZY26-1~52.482.502.432.622.022.512.99ZY34-1~52.532.562.462.733.073.574.06件数4444444最小值2.482.502.432.622.022.512.99最大值2.532.562.462.743.574.084.58平均值2.522.542.442.713.023.524.01标准差0.0270.0280.0140.0620.7020.7060.715变异系数0.0110.0110.0060.0230.2320.2010.178标准值2.482.512.432.642.222.713.19表4.2-5中等风化砂岩②物性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岩性天然密度(g/cm3)饱和密度(g/cm3)干密度(g/cm3)颗粒密度(g/cm3)天然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ZY10-1~5砂岩②2.482.502.422.642.462.983.48ZY13-1~52.432.462.372.592.502.993.50ZY14-1~52.532.562.452.743.263.784.29件数3333333最小值2.432.462.372.592.462.983.48最大值2.532.562.452.743.263.784.29平均值2.482.512.422.662.743.253.76标准差0.0500.0500.0390.0770.4520.4600.459变异系数0.0200.0200.0160.0290.1650.1410.122标准值2.412.432.362.542.062.563.07表4.2-6中等风化泥岩抗拉剪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样品编号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三轴压缩)c(MPa)φ(°)泥岩ZY10-12~160.2531.6235.60.3040.304ZY13-6~100.3041.7636.60.3030.355ZY26-1~50.2521.2134.00.2270.253ZY34-1~50.3021.6335.10.3050.277统计件数(n)1244范围值0.227~0.3551.21~1.7634.0~36.6平均值0.291.5635.33标准差0.040.241.09变异系数0.120.150.03标准值0.271.2834.08表4.2-7中等风化砂岩②抗拉剪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样品编号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三轴压缩)c(MPa)φ(°)砂岩②ZY10-1~51.446.0538.71.391.60ZY13-1~51.575.9738.11.591.51ZY14-1~51.275.1838.11.281.22统计件数(n)933范围值1.22~1.605.18~6.0538.1~38.7平均值1.435.7338.34标准差0.150.480.35变异系数0.100.080.01标准值1.345.0137.82经统计:中等风化带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3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9MPa,软化系数为0.57,属遇水软化的软岩;天然密度平均值为2.52g/cm3,饱和密度平均值为2.54g/cm3;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27Mpa,抗剪强度指标C标准值为1.28Mpa,φ标准值为34.08°,变形模量标准值为1000Kpa,弹性模量标准值为1230Kpa,泊松比标准值为0.27。中等风化带砂岩①: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0.4MPa,软化系数为0.70,属遇水软化的软岩;变形模量标准值为3130Kpa,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460Kpa,泊松比标准值为0.22。中等风化带砂岩②: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1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6.2MPa,软化系数为0.81,属遇水不软化的较软岩;天然密度平均值为2.48g/cm3,饱和密度平均值为2.51g/cm3;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34Mpa,抗剪强度指标C标准值为5.01Mpa,φ标准值为37.82°。4.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本次勘察对场地进行了波速测试(见表4.3-1),中风化泥岩层声波速度为2520~3090m/s,岩体完整系数为0.59,中风化砂岩①层声波速度为2915~3286m/s,岩体完整系数为0.61,中风化砂岩②层声波速度为2809~3249m/s;岩体完整系数为0.59。表4.3-1声波速度测试成果表

孔号测试范围(m)岩性Vp速度范围(m/s)Vp平均速度(m/s)岩块纵波度(m/s)岩体完整性系数Kv岩体风化程度ZY106.0~14.9砂岩2809~3249298638870.59中风化14.9~27.0泥岩2704~3038287137700.58中风化ZY259.0~11.0泥岩1906~2263209037190.32强风化11.0~26.3泥岩2520~3090285737190.59中风化26.3~37.0砂岩2915~3286310439740.61中风化根据声波速度测试成果,并结合钻探资料,场地内的强风化带基岩为破碎,局部用手可捏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均为Ⅴ级。中等风化泥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为较完整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中等风化砂岩①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为较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中等风化砂岩②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为较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5.1地震效应评价1、基本地震参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局部修改版)场区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及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工作在选取ZY10和ZY25在填土中做剪切破测试(详见表5.1-1)。表5.1-1声波速度测试成果表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m)Vs速度范围(m/s)Vs平均速度(m/s)ZY10素填土0.0~4.2118~127124砂岩4.2~6.0634~696665ZY25素填土0.0~7.5126~128127泥岩7.5~9.0535~564550土层等效剪切波速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局部修改版)公式4.1.5-1及4.1.5-2计算: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第i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根据计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为125.5m/s(取上表平均值),根据里程按填土厚度分段统计场地类别如表5.1-2。3、地震作用下岩土稳定性评价场地人工填土为软弱土,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滑移及震陷,故为抗震不利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建议在场地开挖整平压实后复测剪切波,以校核场地类别。表5.1-2地震效应分段评价表序号里程(m))最大覆盖层厚度(m)土层等效剪切波(m/s)场地类别特征周期(s)地段划分备注1K0+000~K0+080.000(ZY1~ZY3、ZY59)18.20125.5Ⅲ类0.45不利地段2K0+080.000~K0+300.000(ZY4~ZY5、ZY7~ZY8、ZY13~ZY19)14.90125.5Ⅱ类0.35不利地段3K0+300.000~K0+328.000(ZY9、ZY20、ZZY12)5.30125.5Ⅱ类0.35不利地段岸坡段4K0+328.000~K0+539.000(跨河)跨龙河段5K0+539.000~K0+569.600(ZY24、ZY26、ZY28)12.00125.5Ⅱ类0.35不利地段岸坡段6K0+569.600~K0+697.460(ZY29~ZY35)26.90125.5Ⅲ类0.45不利地段7K0+697.460~K0+749.700(ZY28、ZY27、ZY36、ZY37、ZY39)12.00125.5Ⅱ类0.35不利地段8K0+749.700~K0+778.985(ZY40)42.30125.5Ⅲ类0.45不利地段5.2场地环境工程影响评价拟建工程紧邻滨江公园和龙河新城,工程施工将形成施工废水及弃土弃渣,施工期间应做好对现状人行道的清洁工作。且由于滨江公园周边人流及车流量大,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机械噪音或形成粉尘,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小噪音、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开挖及堆填可能对既有电力、电信管网造成破坏,施工前应密切排查场地内管线,做好迁改及保护工作。同时,由于场地位于长江及龙河边,桩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泥浆等会对长江水产生污染。故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树立严格的环保意识,工程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减小桩基施工对临近已建相邻构筑物及人员安全、环境的影响。5.3岸坡稳定性评价勘察区龙河左右两岸分别有AB段和CD段两段现状斜边坡,该两段斜边坡均采取六棱块+草皮、格构对岸坡进行了护坡(详见下图),并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图5.3-1AB段(龙河侧)现状斜坡全貌图5.3-2AB段(长江侧)现状斜坡全貌图5.3-3CD段现状斜坡全貌5.4线路分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K0+000~K0+052.371U型槽路基段(1~2剖面)按设计标高整平后,该段为填方路基段,边坡主要成分为人工填土,坡长约52.371m。该段现状斜坡前期已经进行了库岸治理,且治理方案经过专门设计验算,现状调查填土虽厚度较大,但整体稳定性较好。根据设计方案,该段为U型槽路基,并直接以现状斜坡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后期修建的U型槽路基主要用作行人步道,整体载荷较轻,经初步验算及分析认为加载后对整体斜坡沿基岩面滑移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填土的内部滑塌、垮塌等情况,同时表层填土后期在雨水作用下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后期若以填土为持力层,建议在满足承载力条件下还需采取对应措施避免不均匀沉降;U型槽基础外边界距离现有斜坡临空面距离须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当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建议进行换填或压实处理。施工过程中内侧若形成临时填土土质边坡,建议采用临时放坡处理,坡率为1:1.25(H≤8m),并加强坡面截排水及防冲刷处理。2、K0+052.371~K0+322.890桥梁段(3~19剖面)该段包含X0轻型桥台、X1~X11桥墩和龙河西侧Z1主桥固结墩,评价如下:(1)X0轻型桥台该桥台位于长江右岸斜坡地带,斜坡坡度约24°~28°,斜坡表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填土厚度14.80~15.40m,下覆基岩为砂岩与泥岩,强风化带厚度0.90~1.10m。根据设计方案,该桥台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建议桩基础应嵌入较完整中风化基岩面5~6倍桩直径,并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桥台开挖后,将在西侧、北侧、东侧形成0~2.13m的临时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成分为人工填土,直立开挖不稳定,建议放坡开挖。基坑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建议:为土层1:1.25,建议开挖施工时做好排水工作,桥台修建时设计相应排水设施。该桥台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大气降雨及表层孔隙水影响,同时因施工对岩体造成扰动而使层间裂隙张开或部分连通后,江水可能沿裂隙渗透至桩孔,故建议也采用机械旋挖成孔,并尽量避开在雨季或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土层段需采取护壁措施,基岩段由于桩孔断面为圆形,自稳能力好,基岩中的裂隙对孔壁的稳定性影响小,可直壁开挖,桩孔开挖后应及时封闭。(2)X1~X11桥墩各桥台位于长江右岸斜坡地带,斜坡坡度约3°~27°,斜坡表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填土厚度0.40~13.50m,下覆基岩为砂岩与泥岩,强风化带厚度0.90~1.60m。根据设计方案,各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建议桩基础应嵌入较完整中风化基岩面5~6倍桩直径,并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各桥台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大气降雨及表层孔隙水影响,同时因施工对岩体造成扰动而使层间裂隙张开或部分连通后,江水可能沿裂隙渗透至桩孔,故建议也采用机械旋挖成孔,并尽量避开在雨季或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土层段需采取护壁措施,基岩段由于桩孔断面为圆形,自稳能力好,基岩中的裂隙对孔壁的稳定性影响小,可直壁开挖,桩孔开挖后应及时封闭。(3)龙河西侧Z1主桥固结墩地面高程176.06~180.56m,地形北东低,南西高,地形坡角7°~25°,表层有厚4.20~7.30m的人工填土,下伏基岩为泥岩与砂岩,强风化带厚1.40~2.20m。根据设计方案,该主桥固结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19m×22m,基础顶标高180.154m,底标高163.804m,建议明挖扩大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持力层。主桥固结墩开挖后,将形成12.26~16.76m的临时基坑边坡,现对基坑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如下:北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4.2~7.3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162°,岩体以砂岩②为主,底部有少部分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1.40~1.8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坡向近一致,但倾角较陡近直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③层面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该边坡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边坡砂岩②等效内摩擦角取58°,砂岩②破裂角取45°+32.33°/2=61.16°。图5.4-1北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西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5.00~5.1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72°,岩体以砂岩②为主,底部有少部分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0.90~1.4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该边坡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边坡砂岩②等效内摩擦角取58°,砂岩②破裂角取45°+32.33°/2=61.16°。图5.4-2西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南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4.20~7.3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342°,岩体以砂岩②为主,底部有少部分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0.90~2.2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倾角小于边坡坡角,但倾角较缓,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该边坡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边坡砂岩②等效内摩擦角取58°,砂岩②破裂角取45°+32.33°/2=61.16°图5.4-3南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东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4.30~6.2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252°,岩体以砂岩②为主,底部有少部分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0.90~2.2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小角度相交,但倾角较陡近直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②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该边坡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边坡砂岩②等效内摩擦角取58°,砂岩②破裂角取45°+32.33°/2=61.16°图5.4-4东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基坑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建议:为土层1:1.25,强风化带泥岩、砂岩1:1.00,中等风化带泥岩1:0.75,中等风化带砂岩②1:0.5。建议开挖施工时做好排水工作,桥台修建时设计相应排水设施。3、K0+322.890~K0+546.080跨河拱形桥梁段该段为跨河拱形桥梁段,主拱为一跨230米的单箱单室无铰拱,拱高度43米,主拱顶宽宽4.5米。主拱平面线型略弯呈“S”形,主拱下采用34根吊杆单侧连接S形主梁。4、K0+546.080~K0+750.715桥梁段(22~36剖面)该段包含龙河东侧Z2主桥固结墩、D0~D8桥墩和D9轻型桥台、评价如下:(1)龙河东侧Z2主桥固结墩地面高程179.51~180.08m,地形南西低,北东高,地形坡角3°~7°,表层有厚7.10~12.00m的人工填土,下伏基岩为泥岩与砂岩,强风化带厚1.50~3.50m。根据设计方案,该主桥固结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19m×22m,基础顶标高180.154,底标高163.804m,建议明挖扩大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持力层。主桥固结墩开挖后,将形成16.71~17.28m的临时基坑边坡,现对基坑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如下:北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7.50~12.0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162°,岩体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1.50~3.5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坡向近一致,但倾角较陡近直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③层面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该边坡土层较厚,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土层进行分阶放坡开挖并做临时护坡处理,同时对下部岩质部分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图5.4-5北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西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7.10~7.50m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72°,岩体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2.40~3.5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该边坡土层较厚,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土层进行分阶放坡开挖并做临时护坡处理,同时对下部岩质部分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图5.4-6西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南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7.10~11.6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342°,岩体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2.10~2.4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②裂隙与边坡反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倾角小于边坡坡角,但倾角较缓,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该边坡土层较厚,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土层进行分阶放坡开挖并做临时护坡处理,同时对下部岩质部分进行放坡开挖。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图5.4-7南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东侧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填土厚度11.60~12.00m,,直立开挖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或局部垮塌;下部岩质边坡坡向252°,岩体为泥岩,强风化层厚约1.50~2.1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①裂隙与边坡小角度相交,但倾角较陡近直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②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③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综上所述,该边坡土层较厚,开挖过程中土体易滑塌,建议对土层进行分阶放坡开挖,同时对下部岩质部分进行放坡开挖并做临时护坡处理。边坡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3°,泥岩破裂角取45°+29.14°/2=59.57°图5.4-8东侧基坑边坡持平投影图基坑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建议:为土层1:1.25,强风化带泥岩1:1.00,中等风化带泥岩1:0.75。建议开挖施工时做好排水工作,桥台修建时设计相应排水设施。(2)D0~D8桥墩各桥台位于长江右岸斜坡地带,斜坡坡度约3°~49°,斜坡表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填土厚度6.90~30.00m,下覆基岩为砂岩与泥岩,强风化带厚度1.10~4.40m。根据设计方案,各桥台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建议桩基础应嵌入较完整中风化基岩面5~6倍桩直径,并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各桥台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大气降雨及表层孔隙水影响,同时因施工对岩体造成扰动而使层间裂隙张开或部分连通后,江水可能沿裂隙渗透至桩孔,故建议也采用机械旋挖成孔,并尽量避开在雨季或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土层段需采取护壁措施,基岩段由于桩孔断面为圆形,自稳能力好,基岩中的裂隙对孔壁的稳定性影响小,可直壁开挖,桩孔开挖后应及时封闭。(3)D9轻型桥台该桥台位于长江右岸斜坡地带,斜坡坡度约3°~6°,斜坡表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填土厚度8.80~9.20m,下覆基岩为砂岩与泥岩,强风化带厚度1.10~1.30m。根据设计方案,该桥台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建议桩基础应嵌入较完整中风化基岩面5~6倍桩直径,并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桥台开挖后,将在东侧、西侧、南侧、北侧形成3.20~3.70m的临时基坑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成分为人工填土,直立开挖不稳定,建议放坡开挖。基坑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建议:为土层1:1.25,建议开挖施工时做好排水工作,桥台修建时设计相应排水设施。该桥台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大气降雨及表层孔隙水影响,同时因施工对岩体造成扰动而使层间裂隙张开或部分连通后,江水可能沿裂隙渗透至桩孔,故建议也采用机械旋挖成孔,并尽量避开在雨季或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土层段需采取护壁措施,基岩段由于桩孔断面为圆形,自稳能力好,基岩中的裂隙对孔壁的稳定性影响小,可直壁开挖,桩孔开挖后应及时封闭。5、K0+750.715~K0+778.985挖方路基段(37剖面)按设计标高整平后,该段为挖方路基段,边坡主要成分为人工填土,坡长约28.115m,坡高约0~7.35m。下覆岩土界面埋藏较深,开挖后填土不会产生沿岩土界面的滑移。但由于填土力学性质较差,且不均匀,长期受雨水冲刷,填土颗粒将会被带走,从而边坡土体内部产生圆弧滑动。建议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对该段边坡进行放坡处理,坡率为1:1.25(H≤8m),大于8m时应进行分阶,第二阶坡率1:1.50,并在每阶或变坡处设置平台,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在坡顶设截水沟,对坡面进行格构绿化处理。5.5地基均匀性评价及持力层建议1、地基均匀性评价素填土分布不均匀,土层厚度变化大,基岩面起伏大,局部具架空结构,粒径差异性较大,均匀性较差,易产生差异沉降,属不均匀地基。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厚度变化大,强度低,遇水极软,为不均匀地基。中等风化泥岩连续稳定,其抗压强度差异性不大,属均匀地基。中等风化砂岩①连续稳定,其抗压强度差异性不大,属均匀地基。中等风化砂岩②连续稳定,其抗压强度差异性不大,属均匀地基。2、持力层选择建议所有桥墩均采用桩基础,以基岩中风化带作持力层。5.6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勘察区属于侵蚀剥蚀型河谷岸坡地貌,岩层呈单斜产出,地质构造简单。拟建场地未见断层、滑坡、危岩、泥石流、溶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区现状岸坡已采取六棱块护坡、草皮护坡、格构护坡和重力式挡土墙等方式进行整治,场地宏观现状整体基本稳定,场地适宜拟建物修建。5.7地下水作用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及地下水位观测,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与长江及龙河水位基本持平,主要沿江岸及河岸分布,由于场地地下水与长江江水互为补给,场地地下水分布范围及水量随着江水位上升而增大,按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考虑,相应设计洪水位可取175.5m(吴淞高程)。根据设计方案,设计采用的桩基底部标高位于设计洪水位水位之下,采用桩基时本工程需考虑地下水对桩基的浮力作用。建议在旱季进行基础施工,若在雨季施工必须做好周边截排水工作,可采用坑内集水明排法与周边明渠排水相结合,利用潜水泵抽水解决桩孔内排水问题。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则须做好桩孔的护壁工作,且应抽干桩孔中渗水后再进行开挖,严禁在桩孔中边抽水边开挖。场地局部深度较大或形成凹凼,易于积水汇聚。若在雨季施工,周边径流汇水浸入地下,易造成临时地下水位上升,导致桩孔内存在地下水现象。5.8特殊性岩土评价场地特殊性岩土为素填土和强风化基岩。素填土:根据钻探结果,厚薄变化不均,局部具架空结构,粒径差异性较大,均匀性较差,部分具有湿陷性,不均匀沉降等性质,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若作为安全等级较低、对承载力要求较低的挡墙的持力层时,可以进行强夯、局部换填或将受力层内的重新翻挖再分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来确定承载力及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强风化基岩:主要由泥岩及砂岩组成,厚薄不均,强度低,遇水极软。5.9桩基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1)成桩可能性分析素填土多为砂、泥岩碎块石夹大孤石,粒径均匀性相对较差,局部具架空结构,具有湿陷性,当遇较大块石及孤石时挖掘困难,成桩时桩孔易变形或坍塌,其成桩条件相对较差。当岩土界面坡度较陡时,桩基开挖容易导致填方斜坡土体下滑和本身桩基孔壁的填方坍塌,影响成桩质量。对基岩直接出露的部位,下伏较完整的泥岩,力学性质较好,桩孔开挖后自稳能力较好。(2)桩基础施工条件分析人工挖孔桩具有低成本、施工简单(可大面积展开),噪音小,易于清底,桩身质量易于保证和桩底岩层观察验槽工作易于进行等优。但在土层厚达较大及有地下水存在的场地,其施工过程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机械钻孔灌注桩因其是机械成孔,噪音大,费用高,设备投入量大,大量的泥浆排放困难,场地整体外观形象较差。同时孔底沉渣不易清除干净,将影响桩端阻力的发挥。其优点是可以在有地下水存在的条件下成桩,不需降水就可施工,对土层厚度较大段,采用护壁措施后,成孔危险度小。采用人工钻(挖)孔成桩时,应按渝建发(2012)162号文要求进行专家论证,做好孔内抽排水及通风工作;在穿越土层段时,应自上而下逐段用混凝土护壁,保证施工安全和成桩质量。若采用旋挖桩根据《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范》(DBJ50-156-2012)第4.0.4条,旋成孔挖灌注桩勘察期间,“高回填、岩溶、岩土界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宜每柱设置勘探点”。由于前期勘察无法确定是否采用旋挖成孔桩基础没能每柱设置勘探点;建议若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宜每柱进行超前钻探或施工勘察来解决。人工挖孔桩应按渝建发(2012)162号文要求进行专家论证。(3)环境影响分析由于场地位于长江及龙河边,桩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泥浆等会对长江水产生污染。故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树立严格的环保意识,工程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减小桩基施工对临近已建相邻构筑物及人员安全、环境的影响。5.10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形成岩质基坑边坡,当岩体为泥岩时,因泥岩抗风化能力弱,边坡若长时间暴露或单次开挖深度较大而上部又未及时支挡时,极易发生岩体垮塌失稳,故须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逆作法的要求及时有效的支护。2、场地拟建位置在汛期受江水及河水涨落影响严重,部分破碎岩体存在一定透水性,在雨季时,岩土体内部会形成局部的上层滞水或长江、龙河水通过裂隙渗入到基坑中诱发基坑边坡垮塌、渗水等事故。3、机械钻孔灌注桩因其是机械成孔,噪音大,费用高,设备投入量大,大量的泥浆排放困难,场地整体外观形象较差。同时孔底沉渣不易清除干净,将影响桩端阻力的发挥。其优点是可以在有地下水存在的条件下成桩,不需降水就可施工,对土层厚度较大段,采用护壁措施后,成孔危险度小。4、人工挖孔桩具有低成本、施工简单(可大面积展开),噪音小,易于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