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讲清每种方法和习惯的意义、要求,让学生成为训练的主体.2、严格要求、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将其他方面的学习习惯与本课突出的几方面内容有机结合,相互穿插,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长期坚持,以取得到更好的效果.媒体设计:投影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页插图,学习“选择”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1、新学期开始了,我们领到了许多新书,又能在书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然而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还必须大量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知识犹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的,这就决定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读书要有选择2、到底怎样来选择呢?这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二、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学习“选择”的方法.1、先观察左上角的方框图,联系自己实践体会回答:①谁到过书店(图书室)买(借)过书?买(借)什么书?你是怎样找到的?②讨论交流.③指名谈谈自己的做法.小结:无论购买或借阅,都要像插图所示那样,先确定自己需要的书属于哪一类,在书架(或书橱)上按类查找(板书:按类查找),再通过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的书名.④指名几位同学在教室内图书角的书架上练习.过渡提问: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注意些什么呢?3、观察右上方的圆形特写图.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②怎样把书拿下来好呢?板书:轻轻抽出(强调这样做书不容易破损)③指名几位同学从书架上把书轻轻抽出.过渡提问:怎样确定自己是否购买或借阅呢?4、观察下面的方框图.①说说图上的小学生是怎样做的?②教师: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满意,要轻轻放回原处.板书:浏览确定三、学生自由畅谈你以前是怎样选择的?哪些地方没注意?今后你应该怎样选择呢?四、教师总结.现在,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应该如何选择图书了,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我们学会了选择,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书籍,掌握更多的知识.五、作业.到书店选择一本自己需要的书(注意选择书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通版图,学习“做记号”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时如何选择?2、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选择自己所需书籍的方法,那么,怎样更好地来阅读这些书籍和课本呢?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读书时可以在书上做一些记号.板书:读书要做记号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边看图边学习.二、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图,学习“做记号”的方法.1、观察右上角的方框图和圆形特写图.①思考:这位同学正在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他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②讨论交流.③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与写字完全相同,只是练习本换成课本,写字换成做记号.④全班同学模仿插图,练习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⑤指名练习,组织评议.2、重点指导观察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①映示灯片《东方之珠》.②仔细观察这篇文章的画面:A、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B、说说是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C、议一义: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做记号?③讨论交流: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画“”,关键词加“”,精彩处加“”,疑问处加“?”,重读或摘抄加“△”.三、模拟练习.1、把印好的短文发给学生.2、映示灯片,指名一学生投影练习,其余的在书面上做记号.3、投影交流: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奇怪地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讨论:说说那些地方做了记号,为什么?四、总结.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五、作业.自己阅读一篇课文,试着做记号.第三课时教学要求:指导观察第4、5页通版插图,学习“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读书时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什么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2、谈话导入:我们不仅能从书本上学到很多知识,靠我们的眼睛细心观察,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今天老师就教给你们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板书:留心观察二、指导观察第4、5页通版插图,学习“观察”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5页下面的插图.①学生自由观察下面的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说说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②讨论交流.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题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近处还有一座塑像.③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呢?观察静态的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的顺序.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可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锻炼想象力.第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练笔的好习惯.板书:1、按一定的顺序2、有重点3、展开想象4、勤动笔④要求学生按上述要求,按一定顺序,突出一个重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把画面上的内容再说一说.各自练,指名说.2、按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第4页和第5页上面的插图.①仔细观察第4页上面一幅图,说说图上是什么人在干什么?②教师小结:观察动态的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先弄清谁(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观察人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板书:5、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③要求学生按照上述要求说说画面内容.各自练,同桌练.提示:说的时候可以从画面上的观察者的身份说,也可以将画面上的人都作为被观察者,把自己当作观察者来说.3、按观察要求分组观察其余的三幅插图.①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观察一幅插图.②每组选出代表发言交流.③选出最佳观察者.4、理清观察要点.填空:观察静态的事物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第四要().观察动态的事物,如果是观察人物,要注意人物的()、()等.三、总结全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仅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四、作业.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按上述的观察要求,先说说,再写下来.板书设计:按类查找读书要有选择轻轻抽出浏览确定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1、按一定顺序2、有重点3、展开想象4、勤动笔5、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听明白了学习习惯的要求,但是很多同学不能在阅读中按要求去做,末能养成习惯.所以我在教学中以训练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尽量让更多同学能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我利用了我们班上的图书角,让他们进行演示,找一些平时习惯比较好的同学来总结,效果还可以.但是如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养成习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经常提醒和指导学生.1老师,您好!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丰富感情.教学媒体:投影、录音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3、学习、理解第一小节诗歌的内容.4、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师:每次上课,师生互致问候,总是听到同学们亲切地说:“老师,您好!”有时在路上碰到学生,也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此时此刻,老师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股激动和自豪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老师,您好!》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有感情.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检查:①朗读下列词语:铺设崇高闪耀朝霞创造浸透塑造真理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三、导学第一节.1、指名朗读,齐读.2、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①谁“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②指导朗读“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板书:铺大道架金桥过渡: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那么“崇高”?板书:崇高3、指名朗读并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出示“浸透”,给“透”选择义项:①显露②透彻③渗透,穿透.出示“蕴含”,找近义词.出示并比较朗读:“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引读这两句话:师: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举例说明这两句话的意思.小结: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板书:浸心血蕴辛劳(哪……不……)4、指名朗读最后一句,指导读好“老师,您好!”5、朗读第一节: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齐读.6、试背第一节:自由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四、指导书写生字.浸、项:左窄右宽.塑:上下结构,左上方的笔顺是:.霞:左下方是““,右下方是“”.五、作业.1、钢笔字册.2、比一比,再组词.铺()浸()项()塑()脯()侵()顶()望()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理解第二节诗歌的内容,懂得课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和赞颂了教师工作的美好与神圣.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点:理解“那是……”两句.教学过程:复习:朗读课后词语.指名朗读诗歌.指名背诵第一节.学习第二节.指名朗读,齐读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是谁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板书:塑人才照心灵②指导朗读“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板书:美好过渡: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那么“美好”呢?指名朗读并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强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引读:“笔尖飞舞,那是……笑语盈盈,那是……”反复朗读,说说加点的词分别指什么?“春蚕”是指:“理想的丝线”是指:“甘露”是指:“茁壮的新苗”是指:③“多么生动的比喻!”指导朗读.板书:编理想撒甘露(那是)指名朗读最后一句.出示:情不自禁、衷心,说说意思,指导读好“老师,您好!”5、朗读第二节: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齐读.6、试背第二节:自由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背诵全文.师:这首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和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教师范背,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试背,齐背.作业:1、练习册2、背诵诗歌.板书设计:1、老师,您好!铺大道架金桥崇高浸心血,蕴辛劳塑人才,照心灵美好编理想,撒甘露授后小结: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诗句很优美,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反复的朗读中展开想象,感悟优美的语言和诗歌流露出来的情感,我还开展了诗歌朗诵小比赛,学生都踊跃参加.但是这节课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并领悟这些手法的好处是这节课的难点,我还是用了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用换了句式的句子和文中的原句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领会.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教学难点: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教学媒体:投影、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小时候,兄弟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这天正是中秋佳节.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完成了.出示《水调歌头》词,教师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①区分下列字音:前鼻音:各奔东西偏偏隐现阴晴圆缺吟诵婵娟后鼻音:躺朝廷翘舌音:玩耍苏轼苏辙婵娟②读谁下列多音字:各奔东西屈指算来似乎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检查:朗读下列词语:品尝玩耍埋怨悲欢离合观赏但愿宽慰阴晴圆缺皓月当空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各奔东西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4、三读课文,读通句子.检查:(1)指导读好下列长句,注意停顿: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三、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课题.介绍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四、指导书写生字.躺:左旁最后两笔不能写过“”.缺:指导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五、作业.1、习字册.2、、比一比,再组词.耍()赏()陪()偏()要()尝()倍()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词的意境,教学过程:复习:读词语.2、读好下列长句: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二、导学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了解?3、齐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当空”.板书:皓月当空自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板书:思念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第三自然段.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如影随形板书:形影不离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述教师的动作(掰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屈指算来”).4、对比朗读领悟: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经有七个年头了.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指名朗读,引读,齐读.第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2讨论:中秋佳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观赏明月,苏轼为什么会埋怨明月呢?板书:埋怨映示并朗读:“无情的明月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此时此刻,苏轼的心情怎样?3小结:苏轼因思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因久别的亲人不能团聚而满怀惆怅,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圆月.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把苏轼的这种思念、惆怅之情表达出来.4反复朗读,尝试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师范背,指名背诵,小组比赛背诵,齐背.小结:月亮渐渐西沉,银色的月光洒到床前,苏轼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来.板书:月亮西沉床前银光5延伸:出示《水调歌头》词,并指出:这段内容是词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意境.三、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第四自然段.3熟读课文,试背第五、六自然段.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2、背诵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词的意境,教学过程:复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导读课文第五至六自然段.第五自然段.1、引读: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哪里会……但愿……虽然……也能…….2、再读,思考:人世间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板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指导朗读:“……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读准反问语气.板书:此事古难全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读出苏轼祝愿离人彼此生活愉快,在皓月之下共赏美景的美好希望.板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齐读.小结:苏轼转念想到这些,因此心进而似乎宽慰了许多.板书:转念宽慰第六自然段.齐读.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上文找出解释这几句词的意思的话,对照着读一读.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此事婵娟齐读词,并背诵.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互背,引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练习.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悲()离()阴()圆()美()亮()远()留()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课外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板书设计:2、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后反思:中秋节是学生最熟悉也很喜欢的节日,所以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入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词的感情.我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许多孩子都觉得中秋节好玩,过得特别的开心,因为可以吃可以玩,和家里人在一块赏月好开心啊.让学生从自己和家人的快乐想到苏轼的悲伤,从而领会每缝佳节倍思亲的心情.所以我觉得将生活和理性的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道接受得更好.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6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定出《望洞庭》一诗年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反复诵读中逐步领悟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流露的情思,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逐步领悟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流露和情思.媒体设计:投影、录音.教时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求:学会古诗《峨眉山月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板书课题,认读“峨”.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李白的故乡在四川青莲乡,他25离开家乡,长期在各地漫游.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四川时所写的.李白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文字生动优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3、解题:①读了课题,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②“峨眉山”是个山名,在四川省境内.请学生说说对峨眉山的了解.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羌”“渝”“君”3个生字的字音.2、结合查字典,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读第一、二行诗,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半轮”:说明当时是“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平羌”:指今天的青衣江.“流”:流动.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行诗的意思:秋高气爽,峨眉山的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我顺流而下.小结:诗人秋夜行船,船在行走,感到月影也在跟着移动,于是产生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感觉.3、读三、四行诗句.哪些词语还需要提出讨论?发:出发.清溪、渝州:都是地名.向:驶向.三峡:指长江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思:思念.君: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下:顺流而下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我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思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顺流而下驶向渝州.4、小结: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对故乡、友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到月亮,就像见到友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友人,心中不免一片怅惘.4、朗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这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通过描写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五、诵读诗文,进一步体会感情.1、找出每行诗中应读重音或轻音的字.2、要求读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颂、热爱之情.3、练习背诵.六、指导书写生字,练习用钢笔描红.“君”:注意横的长短.七、作业.1、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描述的情景.板书:半轮秋――入――平羌江第二教时教学要求:学会古诗《望洞庭》.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峨眉山月歌》.2、《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望洞庭》.板书课题,齐读.解题:“洞庭”即指洞庭湖.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这首诗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那年秋天,刘禹锡转任和州,行以洞庭湖,月夜遥望,洞庭山水美妙绝伦.于是,刘禹锡写下了这首《望洞庭》.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未”“螺”“磨”这几个生字的字音.2、结合查字典,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轻声自由读,说说不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洞镜,比喻洞庭湖水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对照画面,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以磨拭的铜镜一样.指导朗读:语速稍缓,语调平和,读出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的柔美安详.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①指名朗读,思考:这两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②提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讨论.“遥望”:远望.③对照画面说说这两行诗意: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眉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④指导朗读.小结: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令人神往.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变成了一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3、朗读全诗,体会意境.五、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说一说,再写下来.秋夜,月光如水,水映月光,那么的柔静、和谐;无风的湖面,只有一点细微的水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铜镜.月色中,这里的山水更绿,山更青;最可爱的是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白银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六、指名朗读,练习背诵.七、指导书写:“螺”:“么”共三笔,第一、二笔不能连在一块.五、作业:1、完成习字册上的习字任务.2、见课后习题3、4、5.授后小结:学习古诗,自然要由字至词,连词成句,逐步理解,最后达到领悟诗的意境这样的境界.其中不乏联系诗作者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意,也不乏结合观察插图加深印象,还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展开想象,达到与作者同思想,共情感.《峨眉山月歌》、《望洞庭》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歌,对于这类诗,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赞美优美的景色.4、《秋天》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2、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二、初读师配乐范读课文1、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2、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明确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三、研读赏析: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五、布置作业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板书:秋天————一首成熟的歌课后反思:这是一篇优美的诗歌,读起来很上口,所以我在教学本文时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悟诗歌优美的旋律和美丽的景色.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是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有效方式.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踊跃参加,在朗诵中也慢慢自悟了诗歌所体现的情感.习作1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二、展开想象,指导说.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C、节日设立的意义.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1)

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2)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3)

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4)

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5)

自己再次完善表述.第二课时一、理清条理,练习写.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补充.(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教学后记:习作一是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一个节日,这个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所以在教学这一习作时,仍然是以激起习作兴趣为指导思想的.刚上课,我就以刚刚度过的教师节为点,展开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话题.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讲节日的来源和节日的主要活动说清楚.着重抓住三年级曾经写过的端午节来说.这一环节使学生明了了节日都是有起源的,都有各式各样的活动.也明白了,节日的设立都是出于人们美好的愿望的.接着,我告诉学生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你们自己设立节日,这个节日设立的好.我们就一起过这样一个节.请学生说说你想设立一个什么节?为什么?准备开展那些活动?学生自由上讲台讲给同学听,使其他同学对他的节日也感兴趣.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我加强了设定节日原由的指导,强调思考:是通过什么事或者什么现象引发你设定这个节日的?在写事的时候,我们要讲事情说清楚、讲具体.针对学生讲述的过“安静节”的原由,拓展了他的内容.练习1教学目的: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2、写好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5、学写毛笔字.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处处留心一、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师: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二、认识动物标牌.1、生自己认一认.2、抽生读.3、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三、修改作文1、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4、共同修改.第二课时一、写好钢笔字.1、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2、读小提示.3、练习书写.二、读读背背1、自读成语.2、抽读.3、理解成语的意思.4、背诵.5、读《风》这首诗.6、体会诗中的意境.7、背诵.口语交际:学会感谢一、创设情景.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3、医生为你解除病痛……三、说说感谢时要注意什么?1、表达清楚,说清楚想说的意思;2、态度真诚.3、表情动作真实自然.四、你得到谁的帮助?如果还没来得及感谢,请向他当面道谢.五、师: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5、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熟记常用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熟记本课词语,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天安门广场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自由练读.(3)检查自读情况.检查生字读音:出示词语:雕梁画栋纪念碑博物馆领袖宣告政府淡淡的辉煌沸腾尽收眼底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翘舌音:矗曙姹政前鼻音:蟠嫣坛宣淡后鼻音:栋煌政三拼音:宣煌检查句子的朗读情况: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三、作业:钢笔描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指名说说这段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什么特点.结合理解“宽广”、“壮观”.3、指导朗读.三、细读课文第2—6自然段.1、细读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地方.(2)组织讨论:你觉得天安门怎样?是从哪看出她雄伟壮丽的?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3)指导朗读.2、细读第3自然段.(1)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一读:读课文,想想这段主要写天安门广场的什么地方.二找:找出有关词句,体会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丽.三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分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教师巡视,相机点拨.(3)出示课后练习4,完成填图作业.3、细读第4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2)“向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3)象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4)看图激情,指导朗读.4、细读第5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查字典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的意思.(3)“升旗仪式”什么时候举行?“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是什么意思?(4)朗读课文.5、细读第6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时候的天安门广场?节日到来时,白天和夜晚的天安门广场怎样?(2)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1、齐读全文.2、这篇课文从两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一部分说的是天安门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一部分介绍的是天安门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五、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附:板书设计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新中国的象征雄纪念碑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意伟纪念堂节日到来美丽热闹义壮博物馆非丽人民大会堂凡课后反思:《天安门广场》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有着写景文的特点,那就是景观方位清楚,语言优美.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和天安门的方位时,我觉得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在完成课后的“寻找广场建筑物”这个练习时,效果却不是很好,我很奇怪,不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回家后,我上了“凤凰语文”,看了网上几个老师的教案和他们的反思,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我都是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比较单一,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在学完这两个自然段后,我也没有很好巩固,直接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因而不是很理想.6、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学重点:1、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勤奋刻苦,终于取得成就的.2、学习给课文分段;训练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结合课文,了解徐悲鸿是怎样“发奋努力”的.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落.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落.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映示“骏马”投影片,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刘课文.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检查: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②区分下列字音: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后鼻音:徐悲鸿鞠躬③读谁下列多音字: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检查:①朗读下列词语:成绩改变错误不知疲倦优异激怒清苦勇往直前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检查:①指导读好下列长句,读出停顿: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②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三、默读课文,理清脉落.思考题: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提示:找出描写徐悲鸿奋发努力、刻苦学画的重点段,把课文分成三段.四、指导书写生字.租、绩、误、躬、倦、改五、作业.1、见习字册.2、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看重重新冲着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了解徐悲鸿是怎样勤学苦练的.教学重点:学习徐悲鸿奋发努力的动人事例.教学过程:一、复习:1、朗读易读错的字音.2、读好下列长句: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3、齐读课题,说说“励志”的意思.过渡:徐悲鸿为何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刻苦学画的呢?二、导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1、自读,说说读懂了什么?以读代讲,弄清徐悲鸿学画的时间、地点.2、卡片出示“刻苦努力”,朗读体会徐悲鸿学画的勤奋.3、卡片出不“嫉妒”,说说词义.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说说“一些人”是什么原因要“嫉妒”青年画师徐悲鸿的.过渡:外国学生的“嫉妒”有怎样的表现呢?第二自然段.1、指名表演朗读第二自然段.抓往“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2、理解外国学生所说的话的意思.3、齐读.过渡:外国学生是多么无礼与傲慢啊!徐悲鸿有什么表现呢?第三自然段1、指名朗读.2、画出表现徐悲鸿志向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引号所表示的语气.3、讨论:“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要用什么事实来说明真正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勉刻苦?4、齐读,体会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的坚定信念.板书:励志成才三、导读第四至六自然段.第四自然段1、出示第一句: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联系上文,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更加”?说说“奋发”的意思.2、对比朗读体会: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过渡:那么,徐悲鸿究竟怎样“奋发努力”的呢?第五、六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说明徐悲鸿“不知疲倦”和生活清苦的重点词句,做上记号.2、交流:指名朗读,注意读好重点词句.3、说说“临摹”和“潜心临摹”的意思.4、出示句子: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将上述句子改变顺序,换个说法.5、结合课文,说说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四、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1、第四自然段与第五、六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先概述,后具体叙述.2、抓住主要词句,概括第四至六自然段段意.板书:奋发努力五、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词语.板书:6、徐悲鸿励志学画励志成才奋发努力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七至八自然段,了解徐悲鸿学画的结果.2、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3、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复习:1、朗读生字新词.2、听写词语:成绩改变错误不知疲倦优异激怒清苦勇往直前二、导读第七至八自然段.第七自然段1、齐读.2、理解“优异”、“轰动”,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1、出示下列句子:“那个外国留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震惊”是什么意思?那个外国留学生为什么“震惊”?(前后联系理解)抓住“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等词,体会那个外国留学生态度的改变,指导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2、齐读.三、逐段朗读,指导概括段意.第一段:徐悲鸿励志成才,为中国人争气.第二段:徐悲鸿奋发努力,勤学苦练.第三段: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板书:励志成才(起因)奋发努力(经过)优异成绩(结果)四、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各自练习复述.要求:尺量采用书上的词语、句式.不是背诵,应有所侧重.提示:按故事的时间顺序边读边记忆.1919年春天——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2、同桌互述.3、指名复述,师生点评.五、总结全文.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2、学习了徐悲鸿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齐读课文.板书设计:6、徐悲鸿励志学画励志成才(起因)奋发努力(经过)优异成绩(结果)授后小结:这节课在请同学上黑板听写时有位同学写错了几个字,同学们踊跃指出错的字,直字写成了真字,优又写成了尤字,我启发学生说:看看我们的汉字多有趣,直字多了两条腿就变成真字,优字少了一条胳膊就变成尤字,大家别小看这一点一横的小小几笔,作用可大了,这在每个字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认真书写,相信我们一定不会再出现这种写错的现象,同学们都有所感悟地点了点头,我相信以后这两个字他们一定不会写错.所以我觉得小小的错误也能成为教育学生的教材哦.7虎门销烟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教学难点:懂得销烟的意义.媒体设计:投影片、录音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书写生字正确、规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师问:谁看过《林则徐》的电影?电影中的林则徐做了哪件影响深远、大快人心的事?2、板书课题,齐读.3、简介虎门地理位置和鸦片的危害.二、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①区别下列字音,注意平翘舌音:翘舌音:烟渣虎门寨曙光②区别下列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前鼻音:灌水盐巴二百多万斤2、再读课文,边读边运用“读书要做记号”上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上记号,不懂的查查字典.3、三读课文,要求:①边读边体会不懂的词语的意思.②把句子读通顺.检查: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读通顺句子.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提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各是什么?三、指导书写生字.1、按笔顺描红:讯泄侮2、注意点:“寨”、“轰”、“抛”笔画较多,注意书写紧凑、匀称.“讯”的第四、五笔是“”,右旁要和“凡”区分.“轰”的第六笔是变笔“丶”.四、作业.硬笔习字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谭文,复述课文.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虎门销烟发生在什么时候?板书:1839年6月3日二、导读第一自然段.1、齐读.2、“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什么日子?(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3、指导朗读.“值得纪念”读得稍重稍慢.过渡:这一天不同寻常在哪里呢?三、导读第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2、虎门寨给你什么印象?卡片出示:“分外壮丽”“壮丽”什么意思?“分外”什么意思?(给“分外”找近义词)指导朗读“分外壮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了“分外壮丽”?卡片出示“彩旗林立”,理解词义并指导朗读.3、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美感:指名读,齐读.4、从这节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人多)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哪些词说明人多?卡片出示“水泄不通”,理解词义(本义——比喻义)并指导朗读.你的词语“仓库”中还有没有说明“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等)齐读第二句.“一大早”指什么时候?销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午后二时)“一大早”说明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指导朗读第二句,读了激动的心情.5、除了老百姓之外,还来了些什么人?(文武官员、外国商人)“身着朝服”说明什么?(庄严)指导朗读第三句,读出庄严的语气.6、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导读第三至五自然段.1、引读第三自然段.2、默读,找出描写工人销烟的句子.指名读画出的句子后齐读.3、排列下列词序:抛鸦片倒石灰撒盐巴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课文用了哪些词把上述三步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板书:先再然后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分组朗读上述句子.4、迁移运用:①种树时,我们()挖坑,()种下小树苗,()踩土浇水.②今天体育课上,同学们要练习“跳山羊”,大家()做准备动作,()看老师示范,()自己练习.③轮到第二小队出黑板报了,大家一起先(),再(),然后().④大扫除开始了,().5、齐读第三自然段.6、这时,老百姓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朗读第四自然段:练读,指名朗读,指导朗读,齐读.7、自读第五自然段,注意“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读了战果之大.8、小结:第三、四、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销烟经过五、导读第六自然段.1、出示第六自然段,找出对外国侵略者打击大的词语.板书:沉重打击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板书:中国人民不可欺侮理解“欺侮”、“不可欺侮”指导朗读最后一句.3、齐读第六自然段.小结:这段写出了虎门销烟之伟大意义.板书:伟大意义4、返读篇首,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前后联系)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七、作业:见课后习题4、5.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3、复述课文.教学重点:学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分小组朗读.二、复述课文.板书提示顺序: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销烟经过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各自练习,同桌互述,指名复述,集体评议.三、课文第三自然段可以分几层?每层讲什么意思?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意思?参考答案:第一层(第一二三句):林则徐下令销烟.第二层(第四五句—):写怎样销烟.自然段主要意思:销烟的主要过程.四、练习给课文分段.提示: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定销烟的经过?五、作业:把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朋友听.板书设计:虎门销烟1839.6.3值得纪念先撒盐巴销烟经过再抛鸦片然后倒石灰伟大意义沉重打击中国人民不可欺侮授后小结: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很兴奋,很开心,因为学生读得很上劲,许多平时不太爱读的学生也都读得津津有味的.因为在教学的过程我采取了多种阅读的方法,小组比赛朗读、波浪式读,个别朗读、男女比赛读,就让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到林则徐的人格魅力.这节课让我感受到语文课的阅读其实可以是很有趣的,只要朗读多样化,学生一定不会觉得无聊,反而会越读越爱读.习作2教学目的: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能通过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做到语言生动具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范文.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来读读两个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生读范文.思考:小作者有什么本领,是怎样来表现的?总结写法:1、点明自己有什么本领和长处?2、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本领.3、语言生动,尽量用上好词好句.二、交流.你有什么本领和长处?想写一件什么事?三、生打草稿写作.练习2教学目的:1、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2、读背成语和名言.3、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4、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第二课时一、读读背背1、自读成语.2、抽读,正音.3、说说成语的含义.4、背诵.5、读名言.6、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7、背诵.二、写好钢笔字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2、读小提示.3、书写.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一、创设情境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思考:介绍些什么?1、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2、朋友的优点.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二、分组练习.三、集体交流,评议.8、小镇的早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多音字“铺”;理解新词的意思.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的特点.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意境.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有句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美好的,早晨的时光更要珍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过渡:这篇文章究竟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景色和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感受.课文朗读(一)初读课文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词检查指名读红色的生字,师生评议纠正.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师生评议纠正,齐读,开火车读.课文朗读检查谁愿意来读课文,你想读哪一小节?(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小评委,仔细听这些同学朗读,待会来给他们评一评.师生评议,加强朗读.(二)再读课文1、请大家再自己把整篇课文朗读一下,找找描写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把它们划出来.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3、你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你读一读吧!(指名读,喜欢这一特点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三、指导书写再读生字词;指导书写注意点,教师范写完成书上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所特有的景色,让不少人羡慕不已、向往心仪!款款走来,静坐于小桥流水人家中,绵长的情调,幽远的诗韵,不经意间便浮上心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风景如画的水乡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适时板书:恬静热闹紧张美)小镇的早晨多美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水乡小镇,去欣赏小镇早晨的风光.好吗?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想想作者围绕着“恬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用笔把这些景物圈出来.(小河、石桥、小船、太阳、老人)2、刚才同学们找得很准确,在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景物的语句呢?找出来读一读.穿镇而过的小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A、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河碧绿清澈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这句话把小河比作了什么?(一条碧绿的玉带)从“波光粼粼”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微风吹来,河里的水在轻轻地摇动,一闪一闪的,非常美丽!)b、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小河多美呀!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评议,齐读)C、还有你喜欢的景物吗?(2)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A、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b、从“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悄悄的”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小镇早起的人生怕惊醒了还在休息的人,说明了小镇的人文明素养高.)c、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突出“悄悄地”表现小镇的恬静)(老师听出来了,你喜欢小桥的心情还没全部表现,再试试好吗?)d、还有你喜欢的语句吗?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a、想象一下,太阳金色的光辉除了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还会洒在哪里呢?(还会洒在小桥上、河面上、人们的身上)b、说得真好,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认为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速度要慢点,突出“金色的光辉”,并且“河边的绿树上”尤其要慢,描绘出金色光辉照射整个小镇的美景)c、和煦的阳光几乎洒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美好的境界.太阳从——(引读这句话)(4)在美丽的晨景中,早起的老人正在——?(引读:相关语句)3、小河、石桥、小船、太阳、早起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恬静的小镇?(指名读)感受到小镇的恬静了吗?4、师: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让我们把这种恬静的美永远留在脑海中吧.(师引读,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小镇的早晨美丽而恬静.这时,远处传来轻轻的摇橹声,嘎吱……嘎吱……沉睡的小镇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了.“唤醒”能换成“惊醒”吗?(摇橹声好像在轻轻地叫唤小镇:“醒来啦!醒来啦!”)比较:(1)沉睡着的小镇,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了;(2)沉睡着的城市,被汽车急促的喇叭声惊醒了;2、被唤醒的小镇也渐渐地热闹起来,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1)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小镇的热闹?(2)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3、学生学习.4、交流学习结果a、不知什么时候,河埠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这个句子说的是?(船多)从哪里看出来?(“停满”“各式各样”)还有其他句子吗?b、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欢腾的旋涡之中.①这句话中你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小镇的热闹的呢?(“欢腾的旋涡”)这里把什么比作“旋涡”呢?(大街)②作者感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旋涡呀?(欢腾)从“欢腾”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吗?(小镇的大街上不仅人多,货物也多,而且川流不息.走在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心情很愉快.)③你的生活中有过这种置身于欢腾的旋涡之中的感受吗?你能带着你的生活感受把这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