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B/08/wKhkGGaVgOeACcHGAAGgBdUS76Y210.jpg)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B/08/wKhkGGaVgOeACcHGAAGgBdUS76Y2102.jpg)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B/08/wKhkGGaVgOeACcHGAAGgBdUS76Y2103.jpg)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B/08/wKhkGGaVgOeACcHGAAGgBdUS76Y2104.jpg)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B/08/wKhkGGaVgOeACcHGAAGgBdUS76Y2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
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共io小题)
1.(2020春•兖州区期末)“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该文
称赞的是下列哪位皇帝()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2020春•石泉县期末)唐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参观左藏库(国库),“喜其货币山积该
史料充分说明了盛唐时期()
A.国库充盈B.人才辈出C.官场腐败D.路不拾遗
3.(2020春•昌吉市期中)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暴虐无道
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
4.(2020春♦滨城区期中)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
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说明()
A.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B.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C.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巩固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5.(2020春•阿克苏市期中)下面是小红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与图
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隋朝①五代十国两宋元朝
Lnr----------T-1-------"一।’(年)
581618907\1AA2AA7A1AAAAAA1AA2A7AA6A1368
A.秦朝B.汉朝C.西晋D.唐朝
6.(2020♦广东模拟)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①②③隋朝灭亡
■111.
581年589年605年618年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凿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
7.(2020•费县二模)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大兴粮仓,著名的有含嘉仓、回洛仓等,每个仓
库都能储藏上亿斤粮食。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
反映出隋朝()
A.政治安定B.国家富足C.吏治清明D.以民为本
8.(2019春•隆回县期末)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
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9.(2017•徐州模拟)“上问魏征日:'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日:'谦听则明,偏信
贝幅。'上日:‘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唐太宗B.隋文帝C.武则天D.唐高宗
10.(2015春•献县校级期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
述正确的是()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称帝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③她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
④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辨析题(共2小题)
11.(2020春•宣州区月考)589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判断:;改正:O
12.(2020春•利辛县期中)605年开凿的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江都,全长2700多千米。
判断:改正:
三、材料题(共2小题)
13.(2019春•南康区校级期中)隋运河如同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
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项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万4000多万
垦山1900多万公顷5500多万公顷
粮仓长安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等
材料二隋统一全国后,为了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
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是历史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流
经范围最广的一项水利建筑工程。隋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祁沟和江南河四段,成
为纵贯南北的一条交通动脉。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挖运河是死尸满野,河挖到哪里,运送尸体的车子就跟到哪里。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仅仅用了152天,由洛阳到扬州的运河便疏通完成。在短短的六年间,仅依
靠枯水期才能进行施工的前提下,杨广征发民夫数百万修筑运河,而最后修永济渠时已
经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妇人”的地步,可杨广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及民间积怨,而后
又接连征高丽。在杨广即位十年后农民起义就开始爆发。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隋大运河,并说明隋大运河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隋大运河开凿的客观原因与结果。
(4)根据材料三,分析隋大运河的开凿对隋朝发展的消极影响。
14.(2018春•巫山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
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
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
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
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
么?
(2)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体会。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5.(2020春•孝南区月考)如图所示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
(2)隋朝大运河以①为中心,北达②,南至③
(3)请按顺序写出从①到③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
(4)这条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6.(2020春•新春县期中)请运用历史学科素养,完成下面各题。
(1)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写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北齐
后周盘踞一方,隋文帝名扬四海)。“结合所学,简述陈普在文中高度赞扬隋文帝的原因。
(2)对图二帝王,《旧唐书》赞日:“高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译文:高皇帝创
立了国家,扩张势力如同摧枯拉朽,国家的运势昌盛)。“结合所学,以具体史实证明该
评价。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图
三人物的治国理念,简述他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并指出他还重用过哪些
著名的贤相?
(4)图四人物在其统治前期,推行过哪些改革措施?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
练之隋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春•兖州区期末)“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该文
称赞的是下列哪位皇帝()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知道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解答】依据题干“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可知,称
赞的是贞观之治。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的年号是贞观,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
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0春•石泉县期末)唐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参观左藏库(国库),“喜其货币山积”。该
史料充分说明了盛唐时期()
A.国库充盈B.人才辈出C.官场腐败D.路不拾遗
【考点】开元盛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
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据“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参观
左藏库(国库),'喜其货币山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史料充分说明了盛唐时期国库
充盈。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
掌握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
3.(2020春♦昌吉市期中)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暴虐无道
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
【考点】隋朝的灭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灭亡.
【解答】隋炀帝在位期间,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暴虐无道,
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隋朝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020春•滨城区期中)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
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说明()
A.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B.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C.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巩固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考点】隋朝大运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唐朝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意思是往北可以通到北京
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大运河的利用价值是很
广的。因此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话赞扬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作用。
故选:A0
【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2020春♦阿克苏市期中)下面是小红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与图
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隋朝①五代十国两宋元朝
«'Y~-1-------*~।.(年)
581618907K1AA2A7AA1AAAAAA1A2AA7AA6A1368
A.秦朝B.汉朝C.西晋D.唐朝
【考点】唐朝的建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相关史实。
【解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907年朱温
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故①对应的朝代是唐朝。
故选:D。
【点评】注意对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解读,识记唐朝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6.(2020•广东模拟)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①②③隋朝灭亡
»111.
581年589年605年618年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凿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
【考点】隋朝的建立;隋朝大运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发展史。掌握隋朝建立、统一、开凿大运河相关史实。
【解答】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
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605年,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A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隋朝建立、统一、开凿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2020•费县二模)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大兴粮仓,著名的有含嘉仓、回洛仓等,每个仓
库都能储藏上亿斤粮食。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
反映出隋朝()
A.政治安定B.国家富足C.吏治清明D.以民为本
【考点】开皇之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开皇之治,知道隋文帝在位时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
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称开皇之治。
【解答】据材料“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隋文帝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修建广通渠,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统一币
制,维护了货币的统一;设置粮仓,供养军公人员和应对战事与饥荒,有利于形成节约
开支的风气,利于增加政府收入。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
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
大幅增长,史称开皇之治。故材料反映出隋朝国家富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开皇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隋文帝在位时国家出现
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称开皇之治。
8.(2019春•隆回县期末)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
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考点】三省六部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史学家张岂之的评述为依托,考查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解答】依据所学西周实行分封制是创新;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是创新;明废除丞相制度
是除旧,也不是继承,所以A、C、D三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在隋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完善,所以B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巩
固统治的政治措施.
9.(2017•徐州模拟)“上问魏征日:'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日:'谦听则明,偏信
贝IJ暗。'上日:‘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唐太宗B.隋文帝C.武则天D.唐高宗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功绩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据“魏征”可知,材料中的“上”指的是唐太宗。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
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
太宗的器重。唐太宗称魏征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故选:A。
【点评】本题以魏征与唐太宗的对话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
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统治政策。
10.(2015春•献县校级期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
述正确的是()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称帝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③她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
④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
【考点】女皇武则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武则天的地位与统治评价。
【解答】武则天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唐太
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
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题目给出的叙述都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武则天的地位与统治
评价。
二、辨析题(共2小题)
11.(2020春•宣州区月考)589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判断:X;改正:589年改为581年。
【考点】隋朝的建立.
【答案】判断:X;改正:589年改为581年。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建立。对于一个政权的建立要从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几个
方面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
文帝。可知,题干说法错误,589年改为581年。
故答案为:
判断:X;改正:589年改为581年。
【点评】本题以隋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020春•利辛县期中)605年开凿的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江都,全长2700多千米。
判断:X改正:江都改为余杭
【考点】隋朝大运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
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
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
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所以,南至江都错误,应为南至余杭。
故答案为:
判断:X;改正:江都改为余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识记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三、材料题(共2小题)
13.(2019春•南康区校级期中)隋运河如同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
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项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万4000多万
垦山1900多万公顷5500多万公顷
粮仓长安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等
材料二隋统一全国后,为了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
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是历史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流
经范围最广的一项水利建筑工程。隋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邢沟和江南河四段,成
为纵贯南北的一条交通动脉。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挖运河是死尸满野,河挖到哪里,运送尸体的车子就跟到哪里。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仅仅用了152天,由洛阳到扬州的运河便疏通完成。在短短的六年间,仅依
靠枯水期才能进行施工的前提下,杨广征发民夫数百万修筑运河,而最后修永济渠时已
经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妇人”的地步,可杨广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及民间积怨,而后
又接连征高丽。在杨广即位十年后农民起义就开始爆发。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隋大运河,并说明隋大运河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隋大运河开凿的客观原因与结果。
(4)根据材料三,分析隋大运河的开凿对隋朝发展的消极影响。
【考点】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隋运河如同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
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隋文
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在位时下令开凿了大运河。隋大运河的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
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工程之一;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隋朝大运河是
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既是交通动脉,有服务于统治,体现了功能综合的特
点。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
发展有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大运河开凿的客观原因:隋文帝统治时期,
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等财富,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
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大运河开凿的客观结果: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功脉,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着、经济,文化文流。
(4)根据材料三“…挖运河是死尸满野,河挖到哪里,运送尸体的车子就跟到哪里。-
——而最后修永济渠时已经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妇人”的地步,可杨广依然我行我
素,不顾及民间积怨,而后又接连征高丽。在杨广即位十年后农民起义就开始爆发。”,
可知隋大运河的开凿,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隋朝暴政的主要表
现之一,也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
(1)状况:社会经济繁荣。原因: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的王朝。
(2)大运河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
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分为永济渠、通济渠、
祁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
塘江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特点:隋
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既是交通动脉,有服务于统治,体现了功
能综合的特点。
(3)客观原因: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
布帛等财富,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客观结果: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功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着、经济,文化
文流。
(4)隋大运河的开凿,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隋朝暴政的主要表
现之一,也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要熟知隋朝的开皇
之治和大运河的开通相关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2018春•巫山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
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
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
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
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
么?
(2)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体会。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考点】隋朝的建立;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历史开放性问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
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隋文
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是: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
创造了物质条件。
(3)根据材料二“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
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可知,大运
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的理由是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
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
类共同的财富。
故答案为:
(1)状况:社会经济繁荣。原因: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的王朝。
(2)关系: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
(3)体会: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4)理由: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是人类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
的能力。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5.(2020春•孝南区月考)如图所示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
(2)隋朝大运河以①洛阳为中心,北达②涿郡,南至③余杭。
(3)请按顺序写出从①到③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
(4)这条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考点】隋朝大运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祁沟和江南河四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祁沟和江南河四段,从①运
到③,需要经过通济渠、邢沟和江南河。
(4)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3)通济渠、和沟和江南河。
(4)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2020春•新春县期中)请运用历史学科素养,完成下面各题。
(1)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写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北齐
后周盘踞一方,隋文帝名扬四海)。“结合所学,简述陈普在文中高度赞扬隋文帝的原因。
(2)对图二帝王,《旧唐书》赞日:“高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译文:高皇帝创
立了国家,扩张势力如同摧枯拉朽,国家的运势昌盛)。“结合所学,以具体史实证明该
评价。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图
三人物的治国理念,简述他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并指出他还重用过哪些
著名的贤相?
(4)图四人物在其统治前期,推行过哪些改革措施?
【考点】隋朝的建立;开皇之治;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贞观新政和贞观
之治;开元盛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四副隋朝和唐朝皇帝的图片为背景依托,考查了隋朝和唐朝帝王们的统
治措施等知识点。
【解答】(1)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写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北齐后周盘踞一方,隋文帝名扬四海)。“结合所学,陈普在文中高度赞扬隋文帝的原
因为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重视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对图二帝王,《旧唐书》赞日:“高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译文:高皇帝创
立了国家,扩张势力如同摧枯拉朽,国家的运势昌盛)。“结合所学可知,李渊是镇守太
原的隋朝官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大起义中趁机起兵反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图
三人物的治国理念,他是唐太宗,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
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要戒骄戒奢。
魏征死后,太宗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还重用过著名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
(4)图四人物为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
重文教,编修经籍等。
故答案为:
(1)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市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重视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2)李渊是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大起义中趁机起兵反隋。618年称
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3)以古为镜: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以人为镜: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要戒骄戒奢。魏征
死后,太宗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贤相:房玄龄、杜如晦。
(4)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
【点评】考查了隋朝和唐朝帝王们的统治措施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考点卡片
1.隋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重难点:隋朝的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知识概述】
一、隋朝的建立
1.背景: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2.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
隋文帝。
二、隋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1)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2)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3)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2.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3.统一的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与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的
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知识延伸】
隋朝对的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1.统一南北,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有利于南
北经济文化交流,为唐代和以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继承了均田制,租调制,为唐代沿用并且革新,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继承发展了府兵
制,并为唐代做沿用完善。
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后世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最大贡献)
4.隋末暴政为后代王朝的统治者提供教训,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5.隋朝政治经济繁荣强盛,开启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2.开皇之治
【学习目标】
开皇之治
重难点:开皇之治及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1.出现原因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迅速发展。
2.开皇之治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
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他总结了历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的教训,倡导并且力行节俭,
使得节俭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
【知识延伸】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
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答案:B
2.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
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
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
A.秦朝B.明朝C.隋朝D.清朝。
答案:D。
3.隋朝大运河
【学习目标】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时间、在位帝王、概况及影响
重难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概况及影响
【知识概述】
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610年
3.人物:隋炀帝
4.大运河的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
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邪
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
地位: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唐朝诗人对京杭大运河的赞颂)
【知识延伸】
1.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
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材料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
材料二: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
答: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在位时开凿
(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意义?
答: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两首诗的观点共同之处?-——都认为开通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腐朽导致了隋朝灭亡。
(5)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
答:第二首。因为它既肯定了运河的作用,又指出巡游所带来的负担,更全面。
4.隋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重难点:隋朝的灭亡的原因及经过
【知识概述】
1.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
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
领导的瓦岗军。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风雨飘摇。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延伸】
秦朝和隋朝的对比:
1、相同点:
(1)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隋灭陈完成统一,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2)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朝的三省
六部制度。
(3)都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代万里长城,隋代的大运河。
(4)都因为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5)都为后继王朝提供了经验教训,奠定了后世王朝繁盛的基础。汉代统治者吸收秦亡教
训I,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上汉承秦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唐代统治者吸收隋
亡教训,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与民休息,政治上继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了“贞
观之治
(6)启示:要想长治久安,统治者不能实行暴政。
2、不同点:
(1)取得政权和统一的方式不同:秦始皇是王位继承取得政权,横扫六国而完成统一;隋
朝是杨坚代周建立政权,灭陈完成统一。
(2)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秦朝是封建社会的初期,隋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3)治国的重点不同,影响不同。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法家思想治国;隋朝学
习儒家,以儒家为思想治国。
(4)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不同:秦代“焚书坑儒”,隋代“科举制”大量选拔庶族人才。
5.唐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唐朝的建立
重难点:建立的背景及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知识概述】
1.背景: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
下杀死,隋朝灭亡,贵族李渊,率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建立: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知识延伸】
隋朝和唐朝均建都()
A、江都B、长安C、应天D、东京
答案:Bo
6.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学习目标】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重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的表现
难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的目的
【知识概述】
57: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1.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纳谏和用人的表现:知人善任、重用贤才,重视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敢
于直言的谏官魏征,大将李靖、李勤等。
【知识延伸】
唐太宗的评价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
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沿用隋朝的三
省六部制;合并州郡;重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度;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
策,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
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对我国的历史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的杰出君主.
但是,作为封建帝王,他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
滋长,而且他杀兄逼父夺取皇权的行为,是不足称道的。
7.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重点:贞观新政
难点:“贞观之治”原因、表现
【知识概述】
1.“贞观之治”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
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主要原因:
(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吸取隋亡教训,政治清明,政策开放。
(3)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贞观年间名将、名相辈出。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贞观之治”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敢于直言的谏官魏征,
大将李靖、李勤。
②加强中央集权: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大兴学校。
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
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玄奘等加强中外交流。
4.“贞观之治”主要表现:
(1)政治清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
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时名将、名相辈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2)经济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国力强盛。
(3)文化昌盛:继承、发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广纳贤才。
(“天下英雄,入吾骰中矣”)
(4)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各族同汉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册
封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5)外交开放:唐政府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对外贸易,那时中外贸易活跃,交往频
繁。
【知识延伸】
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B、政治清明和政
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C、
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
生活有所改善。
4、现实意义:(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
促进经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
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8.三省六部制
【学习目标】
三省六部制
重点:三省六部制
难点: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知识概述】
1.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
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
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
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
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锻造热挤压用感应加热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警告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盖诺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楼梯电灯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旋转发电手电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带EL背光源键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印铁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刃铣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HDPE大口径缠绕管生产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首饰包装物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机器狗: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场景刚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会议讲话稿(3篇)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毕业设计钢筋弯曲机的结构设计
- 超全六年级阴影部分的面积(详细答案)
- 提高护士对抢救药品知晓率PDCA案例精编版
- 八字万能速查表(有图)
- 架桥机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及答案(共3页)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