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沈阳中考化学三轮中考考点研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件)_第1页
2024沈阳中考化学三轮中考考点研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件)_第2页
2024沈阳中考化学三轮中考考点研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件)_第3页
2024沈阳中考化学三轮中考考点研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件)_第4页
2024沈阳中考化学三轮中考考点研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考点特训营实验突破——纵向实验逐个过沈阳近年真题及拓展2024备考冲刺1234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0年6考)1.(2023沈阳8题1分)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C沈阳近年真题及拓展2.(真题组合)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探究燃烧的条件图1图2图3图1(1)如图1所示,为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蒸馏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2022.17(1)]酒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图2图3(2)图2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17(1)](3)图3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辽宁2023.14(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A4.(2023安顺改编)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反应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B灭火的原理及方法(10年6考)5.(2022沈阳5题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

A.用水浇灭

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B6.(2023沈阳11题1分)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素材来源:HJ九上P111T27.[2023沈阳14(5)题1分]篝火晚会结束后,用沙土将残余火焰熄灭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B隔绝空气(或氧气)防火、灭火、自救的安全知识(10年3考)8.(2022沈阳8题1分)2022年3月起,沈阳市三环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B9.(2022沈阳7题1分)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明火检查燃气是否泄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A一、燃烧定义: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条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的性质、氧气和可燃物的__________、氧气的______有关物质具有_______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_________(即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发光、发热化学反应可燃性氧气(或空气)最低温度接触面积浓度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当__________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充足氧气不充足C+O2CO22C+O2

2CO一、燃烧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CO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____溶于水化学性质毒性:剧毒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会跟血液

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功

能,会导致人体缺氧。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迅速将中毒者

移至空气新鲜处,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可作燃料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于冶炼金属

用途

用途难2CO+O2

2CO2(合理即可)3CO+Fe2O3

2Fe+3CO2一、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1.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2.氧气的浓度______,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燃烧范围____,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3.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汽车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应杜绝一切

火种,防止发生爆炸较高很大广一、燃烧二、防火与灭火1.将________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如:森林着火———___________2.将燃着的可燃物与______________隔离。

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___________。

如: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三者破坏其一即可可燃物建立隔离带空气(或氧气)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防火与自救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a.火势很小,可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将它扑灭b.火势较大,沿着疏散通道迅速离开火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_求救c.当被困在火灾区时,可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到窗口呼救禁止带火种禁止放鞭炮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禁止烟火禁止吸烟119二、防火与灭火小实验满分练7.烧不坏的手绢沪教上图4-2P93将20mL95%的酒精和10mL的水混合,将一块棉布手绢浸入该混合溶液中,浸透后取出,拧干后,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手绢没有燃烧的原因是酒精燃烧放热,使水分蒸发,水分蒸发时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使温度没有达到手绢的________。吸热着火点(1)实验现象:玻璃片上有__________生成。(2)实验解释: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碳、氢元素分别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中部分碳、氢元素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_________等物质。8.蜡烛不完全燃烧沪教上图4-3P94黑色物质二氧化碳与水(或CO2与H2O)一氧化碳与水(或CO与H2O)炭黑颗粒9.粉尘爆炸实验如图所示,从乳胶管吹入空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硬纸板被弹起,蜡烛熄灭。沪教上图4-5P95(1)发生“硬纸板被弹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蜡烛的作用是__________,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引燃面粉面粉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瓶内压强瞬间增大不足氧气(4)该实验说明:①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_越大,燃烧就越剧烈。②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

与空气充分接触,

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______。(5)由此实验可知,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沪教上图4-5P95接触面积爆炸禁止烟火(合理即可)重难实验突破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10年3考)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对比法)2.实验方案(10年3考)实验3实验2实验13.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玻璃棒________,棉花球_____燃烧需要________实验2玻璃杯罩中的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与______________接触实验3________比________燃烧所需的时间短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燃烧燃烧可燃物空气(或氧气)小木条小煤块4.实验总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5.拓展装置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或着火点)6.创新装置——微型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约药品(或减少污染,合理即可)(1)实验一中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蘸水的棉球燃烧,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实验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燃烧需要可燃物由于加热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蒸发所致实验二(2)实验二用红磷、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①(2022成都)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薄铜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对比实验_____(填序号,下同),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对比实验____,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提供热量隔绝氧气传热、作载体acab③

(2022滨州)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④在实践中,薄铜片上的白磷刚开始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与实验二装置相比,下图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没有与氧气接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忘记了用滤纸吸去白磷表面的水所致(合理即可)实验三(3)(2022重庆B卷)实验三: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____(填字母)。选项ABCD气体X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水温/℃5408080(4)小组同学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时(如实验三),发现白磷在水中四处移动,为避免此现象,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D用小螺丝等物品固定(合理即可)全国视野创新考法(5)[创新装置](2022淮安改编)如图所示实验中,根据Y形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Y形管顶端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缓冲压强、防止污染空气温度(6)(2023湘潭)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通过采用Mg/CO2金属粉末燃烧器可以为采矿车、电站等提供热能,已知:燃烧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Mg+CO22MgO+C。通过上述反应,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合理即可)1.(素材来源:九上P96)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下列气体泄漏后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N2

B.H2

C.CO2

D.NeB2024备考冲刺2.(九上P99T3、T4改编)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未熄灭的烟头、煤灰等丢进垃圾桶B.冬季燃烧木炭取暖时应开窗通风C.乘坐车、船时随身携带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D.进入久未开启的沼气池先做灯火试验B3.(九上P99T6、T7改编)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煤球→蜂窝煤,是通过打孔的方式增大煤与______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充分燃烧,使煤充分燃烧的另一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2)加油站、化工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为避免化工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序号)。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氧气增大氧气浓度B1.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2.(2023潍坊)防火要从细节做起,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

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罪状”是(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温度达到了着火点BD3.(2023雅安)森林灭火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隔离氧气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燃料完全燃烧不一定产生二氧化碳C.燃烧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D.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氧气的浓度BB5.(2023成都改编)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将面粉换成大理石粉一定不会发生爆炸D6.[创新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B.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C.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C7.(2023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____,因而容易点燃。(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燃烧更剧烈。着火点低提供氧气8.[跨学科](2023广东)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