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知识结构梳理

”几何法证明

(正弦定理的证明<

I向量法证明

r己知两角和任意一边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正弦定理的两种应用V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的对角

I解三角形

知识点1正弦定理及其证明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

(1)向量法证明

(2)平面几何法证明

3.正弦定理的变形

知识点2正弦定理的应用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应用正弦定理要注意以下三点:

(1)

(2)

(3)

知识点3解三角形

1.1.2余弦定理

知识点1余弦定理

1,余弦定理的概念

2.余弦定理的推论

3.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4.理解应用余弦定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1)

(2)

(3)

(4)

知识点2余弦定理的的证明

证法1:

证法2:

知识点3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三角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以求第三边,进而求出其他角。

例1(山东高考)在a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tanC=3j7.

⑴求cosC;

(2)若CB・C4=2,且a+b=9,求c.

2

1.2应用举例

知识点1有关名词、术语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知识点2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1)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术语、

名称,如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

(3)合理选择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结果要求近似等。

1.3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的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皮尺、测角仪器,然后选定测量的现场(或模拟现场),再收集测量数据,

最后解决问题,完成实习报告。要注意测量的数据应尽量做到准确,为此可多测量

几次,取平均值。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方案,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

整理信息。

(2)实习作业中的选取问题,一般有:①距离问题,如从一个可到达点到一个不可到达

点之间的距离,或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②高度问题,如求有关底部不可到

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知识点1数列的概念

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关于数列的概念须理解好的以下几点:

(1)

(2)

3.数列的表示方法

4.关于定义的理解,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2)

(3)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的通项公式的不唯一性

3.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儿点:

(1)

(2)

(3)

(4)

知识点3表示数列的基本方法

1.基本方法

2.对三种基本方法的理解:

(1)

(2)

(3)

3.数列的图像

知识点4数列的分类

1.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即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递增数列:

(2)递减数列:

(3)摆动数列:

(4)常数列:

知识点5数列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的概念

如果巴知数列他“}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项明与它的前一项a,二(或前几项)间

的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

列的•种重要形式。

2.2等差数列

知识点1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定义还可以叙述为

3.对等差数列的理解还需注意以下六点:

(1)

(2)

(3)

(4)

(5)

(6)

知识点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通项公式为=%+(〃一1)4,%为首项,d为公差。

2.推导通项公式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3.通项公式的变形

4.通项公式的应用

(1)

(2)

知识点3等差数列的图像

知识点4等差中项

1.

2.

3.

知识点5等差数列的性质

1.

2.

3.

4.

5.

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知识点1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

1.举例:1+2+3+…+100=?

2.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3.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

(2)

(3)

(4)

知识点2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

(1)

(2)

(3)

(4)

知识点3利用前〃项和公式判定等差数列

2.4等比数列

知识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关于定义的注意问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q(q*0).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3.通项公式及其变式的应用:

(1)

(2)

(3)

知识点3用函数的观点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识点4等比中项

1.等比中项的意义

2.对等比中项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2)

(3)

知识点5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性质相类比,我们可以得到等比数列的如下性质:

(1)

(2)

(3)

(4)

(5)

(6)

(7)

(8)

2.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知识点1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1.公式的推导

2.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2)

(3)

(4)

知识点2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3等比数列的前八项和的性质

z-,n-zn+1

(1)上下标的“等和性”,即:sn二%&国==a「a1nq——;

\-q1-q1-q

(2)若项数为2”,贝=

S奇

(3),$2"1一,$3加一$2析,…-%一])m,…成等比数列,公比为4〃'。

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关系

知识点1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的定义.

2.同向不等式和异向不等式.

3.绝对值不等式、条件不等式和矛盾不等式.

(1)

(2)

(3)

4.关于aW匕和a2/7的含义.

知识点2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与方法

1.实数的两个特征.

(1)任意实数的平方不小于0,即

(2)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反之,可以比较大小的两个数一定是实数.

2.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

3.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两个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两种:

(1)作差法:

(2)作商法:

知识点3不等式的性质及推导

性质1:a>bob<a.性质2:a>b,b>c=>a>c.

性质3:a>b=>a+c>b+c.

性质4:(1)a>b,c>Q=>ac>be.(2)a>b,cac<bc.

性质5:a>b,c>d=>a+c>b+d.

性质6:a>b>Q,c>d=>ac>bd.

性质7:a>b>0a">b"(nEN,n>2).

性质8:a>/?>0=>'-\[a>:4b(n&N,n>2).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知识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1)形如。/+bx+c〉O(NO)或者ax?+bx+c<0(<0)(其中。声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

二次不等式.

(2)设一元二次方程。/+加;+。=0(。〉0)的两不等实根分别为不、/(王<》2),则

不等式+Z?X+C>0的解集为{xIX>々或X<X]};

不等式ax?+/zr+C<0的解集为{jfIX]<X<x2};

不等式ax?+bx+cN0的解集为{xIx>勺或x<xj;

不等式ax?+bx+c40的解集为{xI的<x<x2}.

知识点2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

(1)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a/+bx+c=0(。>0)的根,再根据函数图像与x轴的相关位置

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⑵列表如下:

A=/?2-4acA>0A=0A<0

i

k

y=ax2+bx+c(a>0)y\J

的图像

-----------------------►

X

ax2+bx+c=0(a>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没有实数根

的根x}、x2且Xj<x2X]、x2且Xj=x2

2,.b.R

ax+bx+c>0(a>0){x1X<X]或X>x2}-五}

的解集

200

ax+bx+c<0(a>0)[x1X1<X<x2}

的解集

知识点3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往往需耍对参数进行讨论,比较(相应方程的)根的大小,从

而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例1下列不等式:

(1)2x2-3x-2>0;(2)-3x2+6x>2;

(3)9x2-6x+l>0:(4)x2-4x+5>0.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x~+—a)x—a<0.

解:方程1+(l-a)x-a=0的解为X]=—1,x2=a,函数y=/+(l-a)x-a的图像

开口向上,所以

(1)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la<x<-l};

(2)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

(3)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l—l<x<。}.

知识点4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高次不等式/(x)>0用数轴穿根法(或称根轴法,区间法)求解,其步骤是:

(1)

(2)

(3)

(4)

知识点5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分式不等式同解不等式

取>。①与

g(x)

do①与

g(x)

①与

>a{a丰0)

g(x)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知识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回顾:

2.二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的定义.

3.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需注意的问题.

(1)

(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