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第二课时同步授课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第二课时同步授课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第二课时同步授课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第二课时同步授课教案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第二课时同步授课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学习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回顾本课重要文言文学问,疏通文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者借清风、明月阐发的“变与不变”的哲理。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主动意义。【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应用:结合诗人的生平了解诗文大意。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文本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审美鉴赏与创建:深化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主动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背诵这首赋。【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化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主动意义。难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课程标准】1.阅读与鉴赏深化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提倡主动的人生看法。2.情感看法价值观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教学方法】点拨法、语言品读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配乐)回顾文本新课讲授:【小小擂台赛】壬戌(rénxū)酾酒(shī)山川相缪(liáo)无尽藏(zàng)舳舻千里(zhúlú)狼籍(jí)旌旗(jīng)枕藉(jiè)桂棹(zhào)横槊(shuò)余音袅袅(niǎo)渔樵(qiáo)幽壑(hè)扁舟(piān)嫠妇(lí)匏樽(páo)愀然(qiǎo)蜉蝣(fúyóu)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闻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为杰出的词人,开拓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如风“冯”通“凭”,乘山川相繆“繆”通“缭”,环绕杯盘狼籍“籍”通“藉”找找句中的词类活用东望夏口,西望武昌“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找一找特别句式何为其然也宾语后置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我的圈点我的注要求:1、小组商讨并展示2、记录探讨结果3、回答做到思路清楚,语言凝练(请组织好思维和语言)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改变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何乐之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笔下的景物有何特点?清丽脱俗,飘逸浩渺,如诗如画在歌词中为何苏轼就想到了美女?美人:圣主贤臣,或美妙志向的象征拓展链接最早出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妙的志向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子怎样的情怀?“美人”对苏轼来说,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志向。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遇贬谪之后,仍旧坚持对生活的执着看法,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借助比方、想象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动身,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相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水月人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客是谁?课堂练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奇丽景色和日出的雄奇景象。B.文章第三段,作者根据时间依次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改变快速的画面。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奇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若带然”和在日观亭时“自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别情趣。课堂小结: 苏轼,世称苏仙,“一蓑烟雨任凭生”,成为他的精神名片。虽有“至刚则易折”,“至皎则易污”之说,但苏轼在经验乌台诗案,屡遭贬谪(湖州、黄州、汝州、杭州、儋州、廉州、舒州、永州)备受挫折与打击之后并没有陷入悲观的泥潭,而是成就了苏轼的英雄本色。拓展延长: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指用干支记录日序。同纪年法一样,60日一循环。干支纪日法已确知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末止的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长的纪日,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精确时间有重要价值。现今在一般日历中虽不注记,但确定"初伏"仍旧沿用,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先初伏。作业布置: 面对挫折,有人选择妥协、倒戈;有人则选择微笑面对,75岁重拾创业,归来仍是少年。面对挫折,选择不同,人生结局自然不同。请以“面对挫折”为主题,依托本课所学内容,自选角度,完成一篇800字课堂随笔。【板书设计】赤壁赋苏轼水月人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