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福建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福建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福建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福建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陈小手汪曾祺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陈小手活人多矣。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太重了!太重了!”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不送你了!”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团长觉得怪委屈。(有删改)文本二现在的年轻人写小说是有点爱发议论。夹叙夹议,或者离开故事单独抒情。这种议论和抒情有时是可有可无的。法朗士专爱在小说里发议论。他的一些小说是以议论为主的,故事无关重要。他不过借一个故事多发表一通牵涉到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的大议论。但是法朗士的议论很精彩,很警辟,很深刻。法朗士是哲学家。我们不是。我们发不出很高深的议论。因此,不宜多发。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一件事可以这样叙述,也可以那样叙述。怎样叙述,都有倾向性。可以是超然的、客观的,尖刻的、嘲讽的(比如鲁迅的《肥皂》《高老夫子》),也可以是寄予深切的同情的(比如《祝福》《伤逝》)。董解元《西厢记》写张生和莺莺分别:“马儿登程,坐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这是叙事。但这里流露出董解元对张生和莺莺的恋爱的态度,充满了感情。“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何等痛切。作者如无深情,便不能写得如此痛切。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怎样表现倾向性?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字里行间。(节选自汪曾祺《小说笔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封建思想束缚,在旧社会男性妇产科医生是受人鄙视的职业。陈小手不仅从事了这一行,且做得格外出色,表现了其性格中特立独行的一面。B.水乡人家少养马,而陈小手却专门喂着一匹好马,这是因为接生之事非同小可,耽误不得,体现了陈小手急人之困、救人危难的医者仁心。C.在普通人家接生完拿过酬金看也不看,与在团长家揣上大洋后直接告辞,都是因为当着主人面看酬金未免失礼,旨在表现陈小手深谙人情世故。D.小说中两处划线句子都对前文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但二者的作用不同,前者使表达更严密,后者则以不屑的口吻表达出对团长的嘲讽。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明确指出陈小手有个大名,却又隐去不加以介绍,只以“陈小手”“白马陈小手”称之,聚焦人物特征,突出重点,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匠心。B.文本一对陈小手的马进行了描写,刻画其毛色纯正,脚步迅疾均匀的特点。马之精良与陈小手医术精湛的形象相互映衬,此为正面衬托的写法。C.文本一叙事简洁,语言平实,多用短句,第一段罗列一宅门中多个人物,颇具相声贯口一气呵成、麻利紧凑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D.文本二将法朗士小说以议论为主的特点与董解元《西厢记》融抒情于叙事的手法进行对比,认为写小说不宜单独发表议论,特别说出倾向性。8.《陈小手》的结尾语段耐人寻味。这个结尾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文本二中,汪曾祺提倡小说的倾向性要在字里行间表现。请以文本一为例,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在字里行间寄寓褒贬倾向的。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计问题(前情提要: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阿Q不仅失去工钱,丢了布衫,被赵秀才打,被地保教训,还被迫以棉被质两千大钱,用于送地保酒钱,向赵府赔礼履行条约,仅剩几文又统统喝了酒了……)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都叫进去了。阿Q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小姐模样来了。这娼妇们……”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酒店不赊,熬着也罢了;老头子催他走,噜苏一通也就算了;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Q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的事情。阿Q忍不下去了,他只好到老主顾的家里去探问,——但独不许踏进赵府的门槛,——然而情形也异样:一定走出一个男人来,现了十分烦厌的相貌,像回复乞丐一般的摇手道:“没有没有!你出去!”阿Q愈觉得稀奇了。他想,这些人家向来少不了要帮忙,不至于现在忽然都无事,这总该有些蹊跷在里面了。他留心打听,才知道他们有事都去叫小Don①。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所以阿Q这一气,更与平常不同,当气愤愤的走着的时候,忽然将手一扬,唱道:“我手执钢鞭将你打!②……”几天之后,他竟在钱府的照壁前遇见了小D。“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阿Q便迎上去,小D也站住了。“畜生!”阿Q怒目而视的说,嘴角上飞出唾沫来。“我是虫豸,好么?……”小D说。这谦逊反使阿Q更加愤怒起来,但他手里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然而他们都不听。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未庄少有自鸣钟,所以很难说,或者二十分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额上便都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妈妈的,记着罢……”小D也回过头来说。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也不知道看的人可满足,都没有发什么议论,而阿Q却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有一日很温和,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阿Q却觉得寒冷起来,但这还可担当,第一倒是肚子饿。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可脱的;有破夹袄,又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决定卖不出钱。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有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忽然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四顾,但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未庄本不是大村镇,不多时便走尽了。村外多是水田,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圆形的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阿Q并不赏鉴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但他终于走到静修庵的墙外了。庵周围也是水田,粉墙突出在新绿里,后面的低土墙里是菜园。阿Q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便爬上这矮墙去,扯着何首乌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终于攀着桑树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郁郁葱葱,但似乎并没有黄酒馒头,以及此外可吃的之类。靠西墙是什么,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已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阿Q仿佛文童落第似的觉得很冤屈,他慢慢走近园门去,忽而非常惊喜了,这分明是一畦老萝卜。他于是蹲下便拔,而门口突然伸出一个很圆的头来,又即缩回去了,这分明是小尼姑。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铲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小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再现。阿Q于是抛了石块,一面走一面吃,而且想道,这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寻,不如进城去……(节选自鲁迅《阿Q正传》第五章)【注释】①小Don:即小同。②“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当时绍兴地方戏《龙虎斗》中的唱词。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Q觉得“有些古怪”,却是在“许多日以后”,体现了阿Q对周遭环境与自身际遇、他人言行缺少体察和认知,麻木不仁。B.“求食”路上,阿Q走过了“熟识”的酒店、馒头,因为阿Q知道失去做短工赚钱的活计后,以往“熟识”的求食之路行不通。C.阿Q因生计问题而爬墙入庵前,“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有踌躇和畏惧,这说明阿Q并非毫无底线。D.选文中多次出现老尼姑“念佛”这个细节,这与她的身份相符,强调了她是一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段以阿Q的限知视角来叙述,比全知视角更能体现阿Q的失落,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验他悲惨的处境,凸显了他的生计问题。B.标点有助于表情达意,如“妈妈的,记着罢……”“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两句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延长,还原了对话现场。C.本文与《边城》同是乡土小说,前者以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揭示人性的普遍弱点,后者以田园牧歌般的笔调,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D.鲁迅小说善用白描,如“好了,好了!”“好,好!”这两处言语细节传神地勾画出闲人们虚伪做作、幸灾乐祸、无聊空虚的看客心态。7.鲁迅先生曾评价小D说:“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那么为什么小D大起来会和阿Q一样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8.在《阿Q正传》读书研讨会上,你要以“在喜剧表象下隐含着悲剧”为主题发言,请你结合本文中阿Q的表现,列出发言要点。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三姐马识途夏天又来了,一转眼我在这里工作一年了。工作本来一直很顺利,没有料到又出了一个小毛病。由于一阵风发展组织不当心,吸收一个买空卖空的投机小贩到党里来,结果出了问题:我们的秘密交通站被敌人发现了。虽然我们及时发觉,把交通站撤销了,拉断了线索,可是敌人警惕起来,开始在各个地方侦察我们。老三姐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紧张,千叮咛万叮咛,叫我出去要小心。她在家里和我约好了安全记号,把党课教材埋在厨房的土墙里。她认真地劝我:“这就一点大意不得。不要把赛阎王那些人想得那样瘟,他们和我们斗了几十年,凶得很,不能不小心。我的儿子给他们整死了,我不能看见你又落到他们的手里去。”老三姐的这种高度的阶级警惕性,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她从自己的生活中,特别是从自己儿子的牺牲中,引出理所当然的结论:敌人是凶恶的,斗争是残酷的,不能有半点疏忽。有一天晚上,我出去接头回来,走热了,在小溪里擦了个澡。山中夜风吹来,十分凉爽,我不觉哼起山歌来了。当我快走到村头时,在岔路口上,忽然听见前面苞谷地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好似有人在里面动,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果然看见一个人从苞谷地里出来,向我招手。我一看原来是老三姐。她走到我面前,悄悄地说:“你还唱得安逸呢,可不得了哪。”“什么事?”“今天一大早有赛阎王的狗腿子到凉风顶来,专门查问外乡外地来的客商,也到了我们家。我说你进山收货去了,他们在屋里东看西看的,不怀好意。莫非是哪里又漏了风声吗?我就怕你回来撞上他们,谁知道那些坏蛋真的离开凉风顶没有呢。上午我就到这路口来,躲在苞谷地里等你。”“哎呀,你在苞谷地里整整等我一天,里面不是热得很吗?”“是热得很,但是我不等你,又放心不下。”我们一块儿往回走,快到村头,老三姐不准我进去,她先回去到处看了又看,瞅了又瞅,才放心叫我回屋。她急急忙忙弄点晚饭给我吃了,提议说:“我看今晚就搬家,搬到我娘家弟弟家里去。”她说罢,就把替我早已收拾好的包袱提出来。我们锁了门出发了。这时月光正好,我们在月光下一面走着,一面谈着。老三姐说:“本来干得好好的,又出了事了,总是不顺当。这革命要哪一年才成呀?”“快了,只要大家都组织起来干,要不到好久就能胜利。”“是呀,我也想,我不相信这样多人,就扳不倒几个恶霸。”老三姐说,“将来扳倒他们,我们见了天日,你说的那种好日子是不是就快来了?那种好日子能看上一眼,也不枉活了这一辈子。”“你一定看得到的。”我说。“恶霸扳得倒,你说这虱子疥疮臭虫也除得掉吗?这也是我们这山里头的祸害。”“那就更容易了,只要住上好房子,讲卫生,开起医院来,就都除掉了。”她不说话了,不知道她又在想些什么。革命的艰苦性,老三姐是清楚的,可是她总是那样顽强地希望着美好的将来,连除害灭病也想到了。我们半夜后才到了她的弟弟家里,在这儿住了两天。听外面来的同志说,赛阎王下了命令,凡是山货客都要去区公所登记,领取执照,不然就不准进山,捉提住了严办。看来敌人发动进攻了,形势略微有些紧张,我决定向上级报告请示。我走的早上,天还不大亮,老三姐送我出来,老是嘱我,要我一路小心。她陪我走了好一阵,走到观音阁的大柏树下,歇了下来,我无论如何不能叫她再送了。我说:“你回吧,我过几天就回来。”“你这回走了,谁知道能回来不?”老三姐有些感慨,“这一年多,总算没有白服侍你,听你讲了好多道理,还学会读书,以后不知道会怎样。”“其实我向你学到的东西更多。”我说。她没有搭理我,尽望着那山垭口升起的早晨的迷雾,太阳快要出山了,满天金光灿烂。她最后叹了一口气:“唉,我也算想穿了。你走了,总还要来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好人。只望你不要忘了我这孤老婆子……”说着说着,她竟掉出几颗眼泪。我连忙安慰她:“我要回来的,我的好妈妈。”“好吧,你就走吧。”她站起来挥了挥手。我提起包袱走了,一直走到山垭口,回头看,在那大柏树下,她还站在那里望着我。我站了一下,我的眼泪也止不住流下来了。我去向上级报告了工作,又有别的事情耽误了几天,大约过了半个月我才回去。我找到一阵风,他劈头一句就说:“老三姐过世了!”像有谁在我的头上狠狠打了一棒,我急忙问:“怎么搞起的?”“你走了后,她回到凉风顶收拾你的东西,因为你没有去登记,赛阎王就怀疑你,把老三姐弄到区公所去盘问,老三姐一口咬定你进山收货去了,还没有回来。这一下他们就认定这里头有名堂,把老三姐吊起来严刑拷打。老三姐还是那一句话,咬住不放。赛阎王的狗腿子三番几次地整,得不到一句实话。老三姐真是个铁石人,可是她的身体受的折磨也就说不得了。最后放了她,我们把她抬回来,只剩下一口气了。她还老是挂心挂肠的,怕你出了事。到她快落气的时候,她还老念着你:‘唉,我想再看看老陈,老陈怎么还没有回来?没有出事吧?’”“她忽然精神起来,脸上现出笑容,吃力地说:‘老陈说的那种日子,我多想挨到,看上一眼……我挨不到了……你们会看得到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三姐拥有高度的阶级警惕性,因为她在生活中长期与凶恶的敌人斗争,甚至她的儿子也为此牺牲了,这让她不能有半点疏忽。B.老三姐为了向“我”传递消息,在苞谷地里等了一天,“我”的第一反应是关心老三姐热不热,这反映出革命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关爱。C.老三姐在月光下和“我”走路的时候,问出“这革命要哪一年才成呀?”这是因为近段时间不太顺当,使得老三姐心里有些迷茫和动摇。D.与老三姐分别的时候,“我”说“我向你学到的东西更多”,我学到的不仅有老三姐待人接物的真诚,还有她对革命事业的执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写作,但也有部分全知视角的穿插,如第二段中写老三姐知道消息后十分紧张。B.小说的语言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如“那样瘟”“整死了”“这里头有名堂”等词,体现了地域特色,富有生活气息。C.文中画横线处通过“迷雾”“太阳”“金光”等景物描写衬托出人物心情的变化,同时对后文的情节具有暗示作用。D.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一阵风”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作者也在结尾处借他人之口交代了老三姐的结局。8.小说有大量的人物对话,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9.同是描写战争,本文与《荷花淀》有诸多不同,请简要分析。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踏雪寻梅大年初二,瑞雪飘飘。父亲说:“你去给赵伯伯拜个年吧。受长辈恩惠,莫要失礼。”值班室里,赵伯伯在炉子上架个铁丝箅子烤红薯,屋里弥漫着香味,他见我冒着雪专程给他拜年,非常高兴,递给我一只红薯说:“吃吧,我这儿没啥好东西,全是破烂。”我说,您这儿有书,书就是最好的东西。赵伯伯笑道:“你看书是好东西,那是你喜欢,卖书的人把书全当破烂。”大库房东墙上有一扇门,赵伯伯打开门锁让我进去,里面是一间小库房。墙角压着四只木箱,他打开箱子,里面全是书。“这是我攒下的,这么干净的书,实在舍不得拉到造纸厂。”我翻了翻,找到一套《元曲选》、一本《董解元西厢记》、一本《琵琶记》,这几册书的尾页上都盖有“梅邨自用”的印章,我十分惊喜,又从箱子里找出三十多册梅邨先生的藏书。赵伯伯问我:“你爱看这些书?”我点点头,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和我父亲的感慨。赵伯伯说:“你咋不早说,我见过卖书的女人,以前在秦腔剧团唱戏……去年她改嫁了,搬到斗鸡台住,这些书是她搬家前和破烂一起卖掉的。她的大女儿没跟她走,仍住在旧居。”我向赵伯伯打听梅邨先生的情况,他说不知道。我父亲买下了这三十多册书,日夜检阅。他让我把梅邨先生的批注摘录下来,抄在一个笔记本上。父亲边读边记,赞叹不已:“这些批注征引宏博,见解独到,对品味元杂剧、了解中国戏曲演进史,很有启示。个别论断,不逊于静安先生的《宋元戏曲史》。不足之处在于枝蔓芜杂,未加梳理,注多解少,过于简略。无缘当面请教,甚是遗憾。”一天下午,父亲的花镜坏了,让我去修。我来到光明眼镜店,接活儿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师傅。我看着她修眼镜,忽然想起梅邨先生的女儿也在这里上班,便问她,某某某的女儿在这儿上班吗?她抬头打量我一眼,问我:“你找她有事吗?”我说我捡到几本她父亲的书,想还给他。她说:“你给我吧,我转交给他。”我问:“你是他的女儿吗?”她点点头。我说:“我想亲自把书还给他。”她略微犹豫了一下,撕下一张取货单,写下住址递给我。傍晚,又飘起了雪花,出了眼镜店没走多远,身上已经雪白。我就着路灯看了一眼纸上的住址,离此地不远,心想:何不去找找他?便踏雪前往。串街走巷,数着门牌进了一所院子,院中无人,叩开一家问询,那家主人领我走到西厢房一家门口,敲门喊道:“老王哥,有人找你。”有人探出头来,啊,我惊诧万分,开门的竟是王老师!他见我一身白,进屋取了一只鸡毛掸子,掸净我身上的雪,请我进屋。“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摸到我家来了?”“王老师,您就是梅邨先生吧?”他呆呆地望着我,木然无语。我说明原委,他长叹一声:“梅邨早死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小孩子不懂事,大过年的,你不该来翻搅旧事,扰我的清静。”室内逼仄,仅容转身,一床,一柜,一桌,一椅,案头无书卷笔墨,壁上也无字画饰物,简约明净,落寞清寒。火炉上熬着稀饭,炉边烤着馒头,桌上一碟花生,一碟青菜,一只酒盅,半瓶白酒,王老师拽过椅子让我坐在炉边烤火,留我陪他吃饭。我说我父亲很想见他,他摇摇头说:“还是不见的好,天命之年,落魄于此,实在无颜见人。如今书缘已断,心如古井,切莫再提旧事。今晚的事,不要告诉令尊大人。”(节选自范福潮《书海泛舟记》)文本二:捡书宝龙手里常有新书,书很杂,线装的经史子集、民国版小说、解放后各出版社的印本,应有尽有。其父是工人,念扫盲夜校才识了些字,连信都不会写,家里哪来这么多书?我感到奇怪。去他家玩过几次后,我才知道,他爸在造纸厂工作,是管纸浆池的班长,造纸厂从物资回收公司收来旧书报化纸浆,他的书,都是他爸爸从造纸厂捡的。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一天,我央他带我去造纸厂。没下池子的旧书报堆在纸浆池旁边的场地上,高得像小山似的,用绿苫布盖着,我俩在旁边玩,见周围无人,撩起苫布钻进去,苫布底下很黑,一捆一捆的书报压得死死的,看不见字,费很大劲儿才能抽出一本,塞进书包里,抽了十几本回家一看,全是医书和课本,没有一本小说,沮丧不已。第二次去,我俩翻出不少好书。从此,我俩每去造纸厂,都有惊喜。过了两个月,我在宝龙家玩,他爸说:“你俩在厂里捡书,主任今天批评了我。以后你俩不要去了,看见干净的书,我捡回几本给你们看。”宝龙不高兴,不吃饭。他是独子,平日娇宠过甚。他爸见状,换了笑脸哄他:“你赵伯伯在物资回收公司管旧书报,造纸用的旧书报都是从他那儿拉来的。我和他说说,你去他那儿捡旧书吧,论斤作价,买下就是了。”我们挑的旧书,赵伯伯按一毛钱一斤卖给我们。物资回收公司在郊区,每天中午,都有各处的废品回收店往公司库房送货。吃罢午饭,我就去物资回收公司,在新送来的废旧书刊堆里挑拣,犹如沙里淘金。某日运气极好,捡到一套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一套隋树森的《元曲选外编》、一本王夫之的《诗广传》,六本书才花了两毛三,欣喜若狂。父亲把这几册书翻了一遍,神情凝重地说:“你看,扉页上有主人的收藏印‘梅邨自用’,书页上眉批、夹注、题解、注音比比皆是,批评中肯,字迹清秀,料他也是个知心的读书人。封底钤有闲章‘鬻及借人为不孝’,你可知出典?”我不知道。父亲说:“唐朝的杜暹藏书甚丰,末页自题‘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看来梅邨已逝,儿女卖掉了他倾心批阅的书。”(节选自范福潮《书海泛舟记》)文本三:吴山夜话同学们已分好了住处,铺好了床,廖大哥把我的行李提到厨房的里间,放到王老师床上说:“你在厨房帮灶,每天干什么活儿,听王老师安排。”……自此,王老师每晚熄了灯,坐在床头抽烟、唱戏、讲故事,一直说到我睡着。“我自幼受父亲熏陶,嗜书成癖。不思学业,不务农商,守着田产,每日游山戏水,吟诗作对。中学毕业后,祖父催我去西安念书,想让我将来考大学,当博士,弥补他科举落第的缺憾。我在西安住校念书,无父辈管束,逍遥自在,常逛书肆,以搜购小说词曲为乐事,后又沉迷于秦腔,与一帮票友吹拉弹唱,天天泡戏园子,大学考试两次落榜……不幸父亲病重,卖尽田产亦未治愈,从此家道衰落,窘困不堪,常常衣食无着。友人介绍我到税务局当文书,未及三月,因上班看小说被局长辞退。后来在市政府谋到一个文书的差事,又因熬夜看书、上班迟到三次被开除。从此戒了小说,在小学当了算术教员,得以养家糊口。我自幼天分极好,机缘也好,一生失败,皆因嗜读闲书所致。俗言开卷有益,其实并非如此,开卷有害之处甚多。如今谋生艰难,少年应以做事为首务,读书次之,书要拿得起,放得下,千万莫要因书误事……你与我少时性情相同,前车之鉴,不可不察。”(节选自范福潮《书海泛舟记》)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具有时代性,赵伯伯关于书是“好东西”还是“破烂”的话语有超越时代的意义。B.父亲熟知“鬻及借人为不孝”的典故,他推断梅邨先生已经去世,无缘相见当面请教了。C.“开卷有害之处甚多”是王老师肺腑之言,并非否定读书,而是告诫作者不要耽溺于读闲书。D.据文中相关语句推测,选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应为《吴山夜话》《踏雪寻梅》《捡书》。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和文本二围绕“书”字,叙写与书有关的人和故事,刻画了慈父、孝子、良师等数位书痴。B.文本一的题目“踏雪寻梅”,颇有古典意境,“梅”字一语双关,既指雪中冬梅,又指梅邨先生。C.有床、柜、桌、椅各一,无“书卷笔墨”“字画饰物”,清寒的环境衬托出梅邨先生的落寞。D.《踏雪寻梅》虽然是散文,但叙写事件有波澜,有巧合,给读者“小说化”的阅读感受。8.这三则文本蕴藏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9.“互现法”是《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篇目写,以各篇互现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请分析这三则文本是如何“互现”梅邨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福建省福州市九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家铺子(节选)茅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定?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C.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醒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相信“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无论是骂黄茂记还是把希望寄托于商会,无非是在困难情形之下一个学徒出于维护东家的自然反应。D.与老舍《茶馆》中的“裕泰茶馆”一样,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显示了宏大的社会图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澜,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C.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D.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8.林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闽江口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绝墨谈歌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漫天雪花飘舞,寒风沿街扫荡,犹稀少了人迹,大雪竟然不歇气,凶凶地下了三天,东关“飞云酒楼”也没有了平日的热闹,只有零星散座。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唱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洪志笑道:“侯某今日就为客官助兴。”就又唱了一段西皮。黄脸汉子击掌赞叹,走到桌案前,捉起笔,饱蘸了墨,就在纸上涂抹了一张画。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高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洪志苦笑道:“侯某做了多年井蛙。今日得遇大手笔,方知天高地厚。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第二天,“飞云酒楼”果然改了字号,挂出“洪志画坊”牌匾。洪志从此终日躲在楼内作画,如此过了两年,“洪志画坊”在保定画坛声名大噪。那天,洪志正在作画,忽听有人哈哈大笑:“侯老板果然长进。”正是当年那个黄脸汉子。洪志起身拱手:“请多指教。”汉子四壁看看,失笑道:“侯老板果然生意人。”洪志一怔:“此话怎讲?”汉子哈哈笑道:“我看到四壁皆是浓浓的商贾气。”洪志就白了脸,木在了那里。汉子笑道:“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说罢,唱一个喏,转身走了。过了几天,洪志画坊对面,果然开了一座画坊,字号“山月画店”。门前一副对联:笔责丹心一寸,墨崇碧血千秋。起初两店不分高下。后来,洪志的生意就淡下来,眼睁睁看着汉子那边的生意火爆起来。那汉子似乎成心与洪志作梗。洪志画梅,他便也画梅。洪志画花鸟,他便也画花鸟……洪志开始还忍让,到后来就找到那汉子店中。洪志恶笑道:“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就不怕我杀了你?”汉子笑道:“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侯洪志一愣,脸就红了。汉子道:“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洪志朗声而笑,拱手道:“多谢指教。”那一日,来了一客商,自言河南画贩,姓李。张口要买洪志“梅花图”,讲好要十种梅花姿态。并说只要画得好,每张按一百大洋收购。当场放下五百定金,洪志点头应下,写了收据。洪志至此闭门谢客,画了两个月。姓李的客商前来取画,细细看过,微微皱眉道:“恕我直言不讳,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洪志冷笑一声:“但请指教。”李客商从怀中取出一张画来,竟是一张“红梅图”。画中大雪纷飞,梅花争奇斗艳,一朵朵迎风欲动。两下比较,洪志那些梅花确有些呆傻了。洪志脸涨红了,朝客商拱手道:“此画让我大开眼界,若兄台再宽限两月,十张画我可重新画过。”李客商道:“只要画得精湛,再等两月,并无妨碍。”转眼两月过去,十张梅花图画毕,却不见李客商来取货,这一天,洪志听到有人叩门,竟是那个黄脸汉子:“听说候老板近来笔下功夫精进,也让我一开眼界。”汉子四壁观看,笑道:“今日与侯老板切磋画艺,该弄些酒菜才对。”洪志怔了怔,便到楼上搬下酒菜,汉子坐下独饮。洪志笑道:“你不怕侯某酒中下毒?”汉子笑道:“你四壁画中已然全无杀气,莫再饶舌,一同坐下饮上几杯。”二人就埋头吃酒。汉子自斟自饮,渐渐面色潮红,饮尽最后一杯,一张口,一口血喷出来。洪志惊了脸:“先生怎么了?”汉子惨笑:“我将不久人世,日后不会再逼你了。今日来是要看看你那十张梅花图画得怎样了?”洪志一时呆住,汉子掏出一张纸来,洪志定睛看去,正是给李客商的收据。洪志顿悟,泪如泉涌:“洪志浅薄愚昧,误解了先生一番苦心。”汉子笑道:“侯老板莫做女儿态,请拿纸笔来。”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却不落笔。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侯洪志刚要说什么,汉子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在了那洁白的空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汉子大笑一声,伏身在案,笔走龙蛇,就着那血,勾出一幅“梅花斗寒图”。洪志看得眼呆,失声叫一句:“先生就是……”汉子似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软软坐下。脸似纸白。洪志猛地跪倒:“请收洪志为徒。”汉子笑笑:“你我早已师徒一场,你画梅花,便要化为梅花,所谓出神入化,才可纵横无忌。”洪志怔怔地,听得如痴如梦。汉子仰天笑道:“幸甚至哉!惟笔在握,守拙不移,痴心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笑罢,起身,出门。门外已是满天大雨,哗哗落得正紧。汉子大步走进雨阵,并不回头。走出很远,汉子唱开了戏文,竟是一副绝好的嗓子。侯洪志听得呆了。第二天,“山月画店”就关了张。汉子不知去向。再过了几天,侯洪志也悄然离了保定,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就传说,侯洪志的一张画在北京卖价一万大洋。(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便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民国三年冬月”,以及地点——“保定”,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和地理背景。B.“侯某做了多年井蛙”,意味着侯洪志已经意识到自己过去存在自满、视野狭窄的缺点,没有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C.“洪志浅薄愚昧”中“浅薄愚昧”是反语,如同《荷花淀》中水生说女人们是“一群落后分子”一样,都是口是心非的说法。D.小说结尾没有明确解释所有的细节,比如“山月画店”关张的原因、汉子的去向等,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解读的空间。7.关于文中黄脸汉子画“梅花斗寒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写出了侯洪志内心对汉子的恭敬之情。B.“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动作简洁,“却不落笔”这一细节则充满悬念。C.“一口血就喷在了那洁白的宣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这里的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D.作者在这一部分多用短句,整散结合,行文富有变化,语言风格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一致。8.有人认为小说中的“黄脸汉子”可以称为“良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班级文学小组准备选择本篇小说推荐给全班同学阅读。请从“艺术之美”“人性之光”“思想之力”这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写一篇推荐词。答案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6.C7.D8.①情节突转,出人意料。陈小手为团长太太顺利接生,接受团长的宴请与酬谢,转眼却遭枪杀,形成突转,出人意料。②结尾留白,引人深思。小说以“团长觉得怪委屈”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③照应前文,深化主题。团长因陈小手接生摸了自己女人而杀他,照应了前文一般人家对男性医生接生的排斥,突出了封建思想造成的严重后果。9.①直接描写。小说直接描写陈小手为产妇接生的过程,表现其高超的医术,寄寓对人物的欣赏。②间接描写(衬托)。陈小手喂着一匹好马,老娘接生时束手便建议去请陈小手,呻吟的产妇听到马的銮铃声立刻就安定了一些,等等,都衬托了陈小手的医德与医术,寄寓了对人物的赞美。③词句暗示。描写陈小手接生时,团长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接生完“团长呲牙笑了一下”等词句,刻画出人物的丑态,表达了对团长及其太太的厌恶。【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都是因为当着主人面看酬金未免失礼,旨在表现陈小手深谙人情世故”错误,拿过酬金看也不看,主要体现的是陈小手但求济世救人,而不以金钱为意的情操。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D.“文本二将法朗士小说以议论为主的特点”“进行对比”错误。法朗士爱在小说中发议论,却并非所有小说都以议论为主;文本二虽列举了两种不同写法,却并未将二者进行对比,作者提倡少发议论是针对发不出高深议论的对象而言,而非所有情况。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文章结尾陈小手为团长太太顺利接生,接受团长的宴请与酬谢,但是转眼却遭团长枪杀,结尾处情节突转,出人意料。“团长觉得怪委屈”,小说以此为结尾,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文章开头描述受封建思想束缚,在旧社会男性妇产科医生是受人鄙视的职业。陈小手不仅从事了这一行,且做得格外出色,结尾处写团长因陈小手接生摸了自己的女人而杀他,照应了前文一般人家对男性医生接生的排斥,起到了照应前文,深化主题的作用,突出了封建思想给人造成的思想戕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文章采用直接描写的手法。“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小说直接描写陈小手为产妇接生的过程,表现他精湛的医术,寄寓对陈小手这一人物的赞赏之情。文章还采用间接描写(衬托)的手法。水乡人家少养马,而陈小手却专门喂着一匹好马,这是因为接生之事非同小可,耽误不得,体现了陈小手急人之困、救人危难的医者仁心。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便建议去请陈小手,“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这些都衬托了陈小手的医德与医术,寄寓了对人物的赞美之情。另外,文章还设有词句暗示。描写陈小手接生时,团长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接生完“团长呲牙笑了一下”等词句,刻画出人物的丑恶心理,表达了对团长及其太太的厌恶之情,表明了封建思想给人们造成的严重后果。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5.D6.B7.①二者境遇相同,都处于未庄的底层。小D和阿Q一样以打短工为生,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②二者有相同的性情和精神状态。阿Q要打小D时,小D竟说出阿Q被别人打时说的话“我是虫豸”,一样的自轻自贱,“龙虎斗”体现二者都欺软怕硬;③小D年龄小,在小D身上再现了阿Q的过去,而在阿Q身上预示着小D的未来,鲁迅先生以这样的循环来暗示阿Q性格存在的普遍性。8.①喜剧指的是阿Q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滑稽可笑又有些无赖的言行和思想,例如他面对外部情境的麻木不仁,与小D之间的冲突,偷萝卜时表现出的无赖等;②悲剧指阿Q吃苦耐劳,却因一点小事被逼得短工无处做,连基本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悲剧表现在精神的扭曲,阿Q在未庄受到的是侮辱和欺凌,精神被扭曲,因此他也以暴力和欺凌更弱者来获得自我满足,例如他对小D和小尼姑的欺凌等;或者悲剧指阿Q饱受欺凌,但不觉醒、不自知,对自己受到未庄排斥不明所以,只觉得“有些古怪”);③通过悲喜剧的交融,鲁迅先生将批判的目光聚焦到我们的(民族的“劣根性”)国民性问题。【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D.“强调了她是一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错误。“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追来的”说明狗很凶,与佛家净地不符,“很肥大”意味着至少静修庵的食物不欠缺;“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说明老尼姑对阿Q是没有同情怜悯的,这和她出家人的慈悲为怀的宗旨不符,所以“念佛”是作者用了反讽的手法。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妈妈的,记着罢……’‘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两句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延长,还原了对话现场”错误。“妈妈的,记着罢……”有引文省略之意,“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是话语的中断。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次要人物性格分析和对课内“阿Q精神”的把握能力。由原文“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可知,小D和阿Q一样是一个穷小子,并且又瘦又乏,都已打短工为生,所以二者的境遇相同,都处于未庄的底层。鲁迅自己解释:“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阿Q和小D打斗的场景中,阿Q说“畜生”时,小D刚开始害怕地答道“我是虫豸,好么”,重复了阿Q之前曾经说过的“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因此,二者有相同的性情和精神状态,“龙虎斗”体现二者都欺软怕硬。随着时间的推移,小D将逐渐成长为阿Q的人格。将阿Q与小D互相揪着辫子打架的场面比喻为“龙虎斗”,是展现历史循环的一种戏剧化表现方式。“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钱家粉墙上映出蓝色虹形,粉墙背景代表现有社会秩序,映出的虹形象征着阿Q的人格延续到小D身上的圆满历史循环。鲁迅以绘画形象暗示阿Q的精神特质将传给小D,象征性地表现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历史循环,暗示了阿Q性格存在的普遍性。【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的意蕴的能力。阿Q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起来之后,渐渐地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 只好到老主顾的家里去探问,知道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 当他气愤愤的走着的时候,忽然将手一扬,唱道:“我手执钢鞭将你打!……”,从而体现阿Q的麻木不仁。几天之后,阿Q竟在钱府的照壁前遇见了小D,于是扑上去抓住小D的辫子,二人扭打起来。阿Q跳进静修庵偷萝卜的时候,老尼姑问他怎么跳进园里头萝卜,阿Q边走边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表现处阿Q的无赖。所以喜剧指的是阿Q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滑稽可笑又有些无赖的言行和思想。同时先生又从“爱”的角度出发,以同情与怜悯的态度刻画阿Q。阿Q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之后,许多时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导致他无法谋生,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鲁迅对阿Q充满着人道主义的同情,他谴责侮辱阿Q人格、摧残阿Q人性的一切社会势力。在具体的阿Q形象中,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我们差不多从阿Q的每一个富有喜剧性的行动中都可以体会到隐藏在深处的悲剧味道,而阿Q的悲剧又是通过喜剧性格的发展而构成的。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6.C7.A8.①省去了不必要的交代,使情节更为紧凑;②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了老三姐的性格特征;③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引起共情。9.①内容方面:本文直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而《荷花淀》却淡化了战争的血腥。②语言方面: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荷花淀》语言明快优美。③情感方面:本文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荷花淀》展现战争中人性善良和美好。④环境方面:本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简略,《荷花淀》中自然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动摇”错误,老三姐对于革命是坚定和毫无保留的。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但也有部分全知视角的穿插,如第二段中写老三姐知道消息后十分紧张”错误,老三姐感到紧张也是“我”通过她的言行所感受出来的,属于第一人称视角。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的能力。①情节上,全文的情节主要围绕着“我”和老三姐之间的对话展开,如“她走到我面前,悄悄地说:‘你还唱得安逸呢,可不得了哪。’‘什么事?’‘今天一大早有赛阎王的狗腿子到凉风顶来……躲在苞谷地里等你’”“‘你一定看得到的。’我说。‘恶霸扳得倒,你说这虱子疥疮臭虫也除得掉吗?这也是我们这山里头的祸害。’‘那就更容易了,只要住上好房子,讲卫生,开起医院来,就都除掉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介绍和陈述,使全文情节更为紧凑、集中。②人物上,老三姐的语言富有个性化,如“这就一点大意不得。不要把赛阎王那些人想得那样瘟,他们和我们斗了几十年,凶得很,不能不小心”“你还唱得安逸呢,可不得了哪”“恶霸扳得倒,你说这虱子疥疮臭虫也除得掉吗?这也是我们这山里头的祸害”等内容,凸显了老三姐待人接物真诚,对革命事业执着、充满希望的特征。③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显得行文真实、自然,且对话能够挑动读者的内心情感,让读者能够轻易跟随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代入感的体验,与角色或作者产生共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内容上:本文直接表现战争,如“这一下他们就认定这里头有名堂,把老三姐吊起来严刑拷打”“赛阎王的狗腿子三番几次地整”“可是她的身体受的折磨也就说不得了。最后放了她,我们把她抬回来,只剩下一口气了”等内容,突出了战争的残酷;《荷花淀》没有直接、具体地描绘战争场面,淡化了战争的血腥,主要是通过侧面烘托,体现战争中的各种矛盾。②语言上:本文语言质朴无华,如“她在家里和我约好了安全记号,把党课教材埋在厨房的土墙里”“她在家里和我约好了安全记号,把党课教材埋在厨房的土墙里”“是热得很,但是我不等你,又放心不下”等,富有生活气息;《荷花淀》的语言生动浅显、明快干净,也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准确、形象地描绘出白洋淀的风土人情。③情感上:本文通过老三姐的故事,如“她在家里和我约好了安全记号,把党课教材埋在厨房的土墙里”“提议说:‘我看今晚就搬家,搬到我娘家弟弟家里去。’她说罢,就把替我早已收拾好的包袱提出来”“把老三姐吊起来严刑拷打”“到她快落气的时候,她还老念着你”,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荷花淀》‌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刻而丰富,既包含了对家乡、‌亲人、‌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包含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谴责,展现出了战争中人性善良和美好。④环境上:本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简略,如“把党课教材埋在厨房的土墙里”“当我快走到村头时”“前面苞谷地里”“山中夜风吹来,十分凉爽”“走到观音阁的大柏树下”等内容,较为零散而又真实地交代农村地一些景象;《荷花淀》中自然环境描写,如描写白洋淀旖旎风光,生动细腻,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展现了荷花淀的美丽,‌富有诗情画意。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6.D7.B8.①对读书的热爱;②对梅邨先生和父亲博学睿智的钦佩;③对梅邨先生斩断书缘的痛惜;④对梅邨先生教育我“莫要因书误事”的感激;⑤对赵伯伯留书的感激。9.①《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正因为梅邨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嗜读书,所以才学识渊博,见解独到;②《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因为梅邨先生耽溺于读闲书,因书误事,导致晚年落魄清寒;③《捡书》与《踏雪寻梅》两文都突出刻画了梅邨先生学识渊博的形象;④《捡书》与《踏雪寻梅》形成对比,由爱书如命到斩断书缘,更突出梅邨先生因书误一生的沉痛转变;⑤《吴山夜话》与《捡书》都突出刻画了梅邨先生酷爱读书、极有天分的形象。【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选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应为《吴山夜话》《踏雪寻梅》《捡书》”错。正确顺序应为《捡书》《吴山夜话》《踏雪寻梅》。理由是:《踏雪寻梅》第一段父亲对“我”说“受长辈恩惠,莫要失礼”,这里的“恩惠”就是指《捡书》中“我们挑的旧书,赵伯伯按一毛钱一斤卖给我们”这件事,而且《捡书》中提到父亲告诉“我”,“你看,扉页上有主人的收藏印‘梅邨自用’……料他也是个知心的读书人”,这个时候“我”接触了“梅邨”这一名字,所以才有《踏雪寻梅》中“我翻了翻……都盖有‘梅邨自用’的印章”,所以《捡书》在《踏雪寻梅》之前;《踏雪寻梅》中“我”受“梅邨先生”女儿的指引找到他家,发现“开门的竟是王老师”,《吴山夜话》中讲到“我”和“王老师”的交往,所以《吴山夜话》应在《踏雪寻梅》之前;《吴山夜话》中王老师说“我”和他年轻时很像,嗜书如命,而《捡书》中就有“我”嗜书的表现,所以《捡书》应在《吴山夜话》前面。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一语双关,既指雪中冬梅”错,文中内容与“梅”无关,应是既指书和王梅邨先生。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踏雪寻梅》第二段中,“我”认为赵伯伯这里是个好地方,原因是“这儿有书,书就是最好的东西”,“我”发现很多藏书,非常惊喜,赵伯伯问“我”“你爱看这些书?”“我点点头”,由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我”对读书的热爱。《踏雪寻梅》中父亲对梅邨先生的批注做了点评“这些批注征引宏博,见解独到,对品味元杂剧、了解中国戏曲演进史,很有启示。个别论断,不逊于静安先生的《宋元戏曲史》。不足之处在于枝蔓芜杂,未加梳理,注多解少,过于简略。无缘当面请教,甚是遗憾”,这些点评侧面说明梅邨先生的博学,也能直接表现出父亲见识的广博以及评价的中肯,这些流露出“我”对梅邨先生和父亲的钦佩。《踏雪寻梅》中“我”前去寻找梅邨先生,结果发现梅邨先生已经“书缘已断,心如古井”,而梅邨先生曾经读书之时“书页上眉批、夹注、题解、注音比比皆是,批评中肯,字迹清秀,料他也是个细心的读书人”,而现在他却斩断书缘,对此,“我”是痛惜的。《吴山夜话》中梅邨先生以自己因过于耽溺闲书而误事来警戒“我”,“你与我少时性情相同,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对此,“我”是感激的。《踏雪寻梅》中提到赵伯伯攒下干净的书,之后“我父亲买下了这三十多册书”,对此,“我”是感激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需要找到三则文本之中的相关点,结合这些相关点来概括梅邨先生的特点。《踏雪寻梅》中提到王梅邨的批注“征引宏博,见解独到,对品味元杂剧、了解中国戏曲演进史,很有启示。个别论断,不逊于静安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可以看出王梅邨学识渊博,且有独到的见解;而《吴山夜话》中通过王梅邨的自述“我自幼受父亲熏陶,嗜书成癖”做出了解答,书香世家以及嗜好读书让王梅邨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踏雪寻梅》中提到“我”去寻梅邨先生,看到梅邨的处境“室内逼仄,仅容转身,一床,一柜,一桌,一椅,案头无书卷笔墨,壁上也无字画饰物,简约明净,落寞清寒”,非常落魄;《吴山夜话》中对此做出解答,如“逍遥自在,常逛书肆,以搜购小说词曲为乐事,后又沉迷于秦腔,与一帮票友吹拉弹唱,天天泡戏园子,大学考试两次落榜”“因上班看小说被局长辞退”“因熬夜看书、上班迟到三次被开除”“皆因嗜读闲书所致”,因沉溺闲书导致晚年落魄。《踏雪寻梅》和《捡书》中都提到“我”父亲对梅邨先生批注的评价,如“这些批注征引宏博,见解独到,对品味元杂剧、了解中国戏曲演进史,很有启示。个别论断,不逊于静安先生的《宋元戏曲史》”“书页上眉批、夹注、题解、注音比比皆是,批评中肯,字迹清秀,料他也是个细心的读书人”,体现出其学识的渊博。《踏雪寻梅》中“我”见到王梅邨先生,但他说“如今书缘已断,心如古井,切莫再提旧事”,可见斩断书缘,而《捡书》中梅邨批注中说“鬻及借人为不孝”,认为把书卖掉和借给他人是不孝的,可见爱书之深,两相结合凸显他的转变。《捡书》中通过父亲对梅邨先生批注的评价以及梅邨先生的批注可以看出梅邨先生对读书的热爱;《吴山夜话》通过梅邨先生的自述展现了自己在读书上的天分“天分极好”以及酷爱读书的表现,两相对照可以展现其爱书以及有天分的特点。福建省福州市九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6.B7.C8.精明能干:看清单,打算盘,点检银钱数目;本分忧时:关心妻女,担心收账,忧虑时局;诚信厚道: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9.示例一:(1)我选择“个人·时代·苦难”。①个人的苦难:林先生诚实、认真,谨慎小心地经营铺子,却举步维艰。②时代的苦难。“捐税重”、“兵队拉夫”、侵略者炮轰上海,民不聊生。③苦难是主题。小说从小铺子、小人物的角度切入,表现努力挣扎的个人无法摆脱时代重压下的苦难生存困境,反应了作者对黑暗社会中人民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苦难根源的探究。示例二:(1)我选择“叹息”。①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在“叹息”。“叹息”原因:林先生内心酸楚、无计可施,上海客人无奈,寿生疲惫、同情。“叹息”传达了小人物们在风雨飘摇时局中挣扎的无力感,展示人物间息息相关的命运。②情节中的主要事件大都在“叹气”中收尾。四次叹气形成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结构严谨。③主题呈现的是作者的一声“叹息”。小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命运,以及城乡经济破产的趋势,是作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凄风惨雨的一声长叹。④读者在“叹息”感伤中奋起。小说展现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深重灾难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社会现实,引发读者对过去黑暗时代叹息,同时也激发起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可知,上海客人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答应将还欠的一百元货款先收五十;“足见其世故、伪善”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可知,上海客人之所以让林老板“再加一点”,是完全出于一种无奈。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错,“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遇险”是小说的暗线。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精明能干:“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看清单,打算盘,点检银钱数目,可见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本分忧时:关心妻女“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担心收账“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忧虑时局“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诚信厚道:“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选择“个人·时代·苦难”:①个人的苦难:林先生,一位看似普通的铺子老板,他诚实、认真,一心只想将自己的小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然而,现实却像一座无形的大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