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甲辰皖山寄治中秋招客郑霖甫营①亭子小,花柳崭新栽。衰翁余暇,何妨领客少徘徊。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芦荻晚风起,明日满沙堆。去年秋,如此夜,有谁陪。欲挽天河无路,满眼总尘埃。未了痴儿官事,行止从来难定,又趣到苏台②。不作别离句,共醉十分杯。[注释]①甫营:刚刚营建。②苏台:指姑苏台,在苏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以新筑小亭、初栽花柳开篇,表现出词人沉浸于悠闲的生活和对美景的喜爱。B.词人由眼前的芦荻、明月等秋景联想到去年中秋的境况,既虚实结合,又过渡自然。C.词人发出“挽天河无路”的慨叹,表达自己想建功立业,却无路可走的心酸与无奈。D.本词围绕中秋招客,将人生中的聚与散、乐与悲熔铸在一起,情感丰富,意味深长。16.本词与黄庭坚的《登快阁》都化用了“痴儿官事”这一典故,但表达的情感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15.A16.①本词中,使用这一典故写词人在中秋与友人相聚中感慨自己之后还要忙于公事,辗转奔波,传递出身在官场、身不由己之感。②黄诗中,用这一典故写诗人办完了公事后登上快阁,倚着栏杆游赏,自嘲、兀傲之情中透露出轻松解脱之感。(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孤雁

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注】,孤飞自可疑。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在箭上的生丝绳。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诗首联用“几行”与“独”形成强烈反差,尽显飞雁的形单影只。B.崔诗颔联写孤雁在暮雨中呼唤同伴,很晚才飞到寒塘边来休息。C.杜诗颈联用“似”和“如”两个字,写出飞雁失群后出现幻觉的情状。D.两诗都以孤雁表达羁旅情,但崔诗中含“忧虑”,杜诗中有“执着”。16.两首诗刻画孤雁形象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15.(3分)B(“迟”为“迟疑”之意)16.(1)崔诗主要运用环境烘托的手法。颔联以“暮雨”“寒塘”营造的凄迷、冷清氛围,颈联以云层低暗、关月清冷这种行路环境的艰险压抑、凄清孤冷,烘托了孤雁惊惧胆怯、孤单凄凉的情绪。(2)杜诗主要运用对比(反衬)手法。颔联“万重山”与“一片影”形成强烈对比,以“万重山”反衬出“一片影”的渺小、孤单,表达诗人的怜惜;尾联将“野鸭”与“孤雁“进行对比,表达诗人对对孤雁执着归群的赞美之情。(每条3分,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能结合任何一联分析即可得2分。)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思家郑燮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注。【注】左:违背,不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开篇主客移位,照应题目,点明作者对故乡扬州的深切思念。B.“隋堤绿柳,不堪烟锁”两句,写出了春日扬州烟雨迷蒙的独特景致。C.扬州城里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新鲜待摘,令人垂涎欲滴魂系梦牵。D.下阕用“躲”字写归隐,用“卧”字写乡居,语言平易浅显,活泼风趣。16.古典诗词多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艺术境界,请比较本词和《蜀道难》虚实手法运用的不同。(6分)15.(3分)C(“成熟”错)16.(6分)①本词上阙通过梦境虚写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景乡物,表现凄迷乡愁;下阙通过畅想自己回到家乡后闲话诗酒自在逍遥的生活,表现作者对仕途的厌倦,对乡居生活的喜爱。②《蜀道难》虚实结合,通过实写蜀道高峻险阻,虚写五丁开山等神话想象,表现蜀道艰难,抒发对友人入蜀的牵挂,寄寓了自己复杂的人生感受。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龙潭①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②轻。临流欲写猗兰③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①龙潭:滁州的龙池。此诗作于平定宁王叛乱后,被张忠陷害之时。②葛衣:泛指夏季穿的衣服。③猗兰:即《猗兰曲》,古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多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篇点题,花香、溪声激发了诗人的游兴,先从嗅觉、听觉写起,扣住夜坐龙潭落笔。B.颔联化用《鸟鸣涧》诗句,用“月出”“鸟鸣”“空山”等景物突出了月夜的清雅、幽静。C.颈联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表现了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的忧郁心情。D.诗中“幽人”形象具有中国传统隐士文化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16.本诗末句一个“情”字总揽全诗,是文言文“当自求诸心”的表现,富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忧郁心情”错)16.答案要点:①对自然美景(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②面对人生波折的豁达之情;③心怀天下的家国之情。(每条结合具体诗句1分,归纳情感意蕴1分,每条2分。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①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②听流莺。[注]①晚节:晚年。②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场春雨过后,郊园春意盎然,景象明媚,生机勃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B.诗歌用拟人手法来写花,既写出了鲜花绽放之姿,又写出了花对游人的亲近。C.颈联中“病躯”交代了诗人身体状况,“春事懒”“却怕”反映了诗人的心境。D.尾句想象友人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对友人的羡慕。16.此诗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D(“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对友人的羡慕”错)16.①前两联渲染浓郁的春天气息,营造欢愉的氛围,为下联写落寞、消沉的心境作了有力反衬;②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和诸事不乐的苦闷心情,为尾联写对友人的“苦忆”作了衬托。(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野①(其四)杜甫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②,赐被③隔南宫④。【注】①此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寓居夔州时所作。②青女:传说中司霜雪之神。③赐被:东汉药崧家贫为郎,常独自于尚书台值班,无被,帝入台见后,特赐被;后遂用为郎官入值之典。④南宫:尚书省别称。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属尚书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秋天傍晚之景,岸边秋沙洁白,群山被夕阳染红,色调明丽,相映入画。B.颔联将鱼的惧浪潜行与鸟的迎风搏击两种生命状态并提,两相对比,高下立见。C.颈联借助叠音词写出空中回响着捣衣声与砍柴声,有力烘托了环境的和谐安宁。D.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描写的都是秋景,但景物特点及蕴含的情感不尽相同。16.《杜诗言志》认为木诗“此乐,无怨尤也……总归到忧乱怀君上”,请结合全诗进行说明。(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