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5/0B/wKhkFmaSqKSAEDa2AAGGsclKNu8793.jp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5/0B/wKhkFmaSqKSAEDa2AAGGsclKNu87932.jp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5/0B/wKhkFmaSqKSAEDa2AAGGsclKNu87933.jp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5/0B/wKhkFmaSqKSAEDa2AAGGsclKNu87934.jp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5/0B/wKhkFmaSqKSAEDa2AAGGsclKNu87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7篇)作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老师,当然要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理解并把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2、本领目标:培育同学动手操作的本领,合作交流的本领,进展同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置问题的本领。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老师和同学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觉,不畏困难。勇于探究和思考,培育同学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师:今日,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几位伙伴,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师:话说唐僧师徒4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很辛苦。一日。他们赶了一成天的路,又累又饿。不过,运气不错,夜晚非常,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计划讨些斋饭。你别说,收获真不小,(课件出示:8个鸡蛋,1个西瓜)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食物。师:看到这么多食物,八戒可乐坏了,伸手就去拿,师傅急忙说:“且慢,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分呢?”同学们乐意来帮他们分分吗?可以怎样分?(同学讨论分法)师:别急,我们先来一样一样分,先来分鸡蛋,谁来列式?生:8÷4=2(个)师:为什么选择用除法?生: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一般用除法。师:说得好!接着分什么?怎样列式?生:分西瓜。生:1÷4=0.25(个)生:1÷4=1/4(个)师:为什么得个?生:依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所以每人平均分得1/4块。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问把握的不错。请大家认真察看这些算式,在我们计算除法时,得到的商或许是整数,或许是小数,还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也说明,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1÷3得多少引导同学理解:1÷3=1/3(个)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依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依据分数的意义,每人可得这个蛋糕的1/3,借助图形,一个蛋糕的1/3也就是1/3块蛋糕。因此1÷3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出示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1)分组讨论,如何来分?怎样列式?3÷4=3/4(块)(2)生合作,汇报呈现:(3)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伙伴,每人分得多少块?3、小结:你发觉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1÷3=1/33÷4=3/43÷5=3/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假如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a/b(b≠0)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同学独立完成后讲解。四、课堂小结:同学谈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分?2、练习十二的第1、2题。六、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1÷3=1/33÷4=3/43÷5=3/5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a÷b=a/b(b≠0)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教学内容:五班级数学下册第65.66页例1和例2、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同学把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培育同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实物投影,3个同样的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口算。18÷3=0.6×0.5=2÷5=8÷9=2.口答(1)5/8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l)投影出示例题。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2)请同学读题。(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4)指名同学把讨论结果告知大家。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就是把1个蛋糕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3来表示,1块的1/3就是1/3块。老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1÷3=)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和1/3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2.学习教材第65页例2。(1)板书例题。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老师: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老师:依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演示发觉同学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1/4,3块月饼共得到12个1/4,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3个1/4,合在一起是3/4块月饼。方法二:可以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3/4块月饼,所以每人分得3/4块。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3)理解。问:3/4个饼表示什么意思:a:表示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b:表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3/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4)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3/55/7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l)察看讨论。请同学察看1÷3=1/3(米),3÷4=3/4(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同学充足讨论后,老师引导同学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老师叙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实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2)思考。在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a/b(b≠0)(三)方法应用,巩固拓展。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7÷13=()/()5/8=()÷()()÷7=11/73dm=()/()m2.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3.售货员阿姨要把5kg油分装在6个瓶子里,平均每个瓶子要装多少千克?(四)梳理学问,总结升华。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察看、操作,同学们,你发觉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样关系了吗?。(五)课堂检测。练习十二第1,2,3题。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得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经过察看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育同学的推理本领,积累几何活动阅历,进展空间想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察看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1.师:在二班级和四班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预设:生:旋转现象2.你是怎么判定出来的?生:它们都是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紧密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板书课题)二、打开探究,学习新知(一)认得旋转方向1.请同学们认真察看,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师提问:(1)认真察看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板书:角度、起止位置(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板书:方向、中心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指针从“2”到“6”的过程吗?生答。4.你能想象一下指针从6到9的旋转过程吗?除了顺时针旋转还有其他转法吗?5.描述道闸的旋转(出示习题图片)师:打开课本83页,做一做,认真读题,想象或仿照一下车杆的起落,并将空格增补完整。生独立解决,师巡察。6.反馈。(三)简单图形的旋转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描述钟表指针、车杆等的旋转过程,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描述图形的旋转。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几个顶点?2.认真察看,三角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预设: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没变,夹角没变等。3.你能描述一下三角形是如何转动的?生: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师:他描述的对不对?三角形绕点o旋转我们看得很清楚,由于点o没变,顺时针也很简单看出,你怎么知道它是旋转了90°呢?生:看三角形的边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5.结论:我们可以依据图形上的边或点等部分旋转的角度来判定图形旋转的角度。(四)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图形的旋转,同学们想不想自身试着画一画呢?1.线段的旋转(课件出示)(1)假如我们让这条线段旋转,你觉得应当怎么转?(2)画出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谁来介绍一下自身是怎么画的?察看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三角形的旋转(课件出示)(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的过程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先想象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提问: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2)老师演示,总结画图步骤。(3)做一做: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三、回顾小结,感受旋转的应用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究了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运动,艺术家们运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赏识一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艺术家们,利用我们学过的学问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教学目标让同学能利用最大公因数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最大公因数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最大公因数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和1521和2830和188和911和3312和42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二、新课教学出示教材第62页例3、(1)引导同学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老师巡察引导,辅导同学。(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同学动手操作的情况。(4)老师:应当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老师要引导同学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同学弄清题意后,由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同学理解题意即可完成。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此题检查同学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本领。参考答案: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男生:48÷12=4(排)女生:36÷12=3(排)9.(1)A(2)C(3)C四、课堂小结今日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定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使同学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察看、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本领,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确实定性,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教学重难点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使同学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肯定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肯定是5的倍数.3、一个数,假如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肯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偶数有:奇数有:课件出示师:用5、6、7三个数字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肯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生:口答)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定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察看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觉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学问又可以引导同学积极自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同学轻松、快乐的学习新知。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同学填一填)师:同学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察看。生:汇报结果1、课件出示:(同学填一填)师:同学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察看。生:汇报结果1234567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定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谙习20以内的质数。3.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本领。4.让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老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同学动手完成)点四位同学上黑板板演,老师注意引导。(2)依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肯定是什么数?老师:只有1和它自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假如一个数,除了1和它自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定。判定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9396老师引导同学应当怎样去判定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依据因数的个数来判定)质数:172937合数:22358793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依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定。②用筛选法排出。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后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同学泛论所得。课后习题(1)全部的奇数都是质数。()(2)全部的偶数都是合数。()(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5)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7)在自然数中,有无限多个质数,没有最大的质数。()板书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自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自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五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教学目标:1、经过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相应数量的计量。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爱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参加试验、分析与试验,把握体积和容积概念,会确定体积和容积相应并能正确地把握体积的大小。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分析、合作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盛水的量杯一个土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学问,这节课,我们连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二、感受物体的体积1、分组试验方法:将土豆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记录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料想:量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更?察看:通过对上面试验的察看,有什么发觉?看到土豆放入时,水位上升了;取出时,水位又基本复原。思考:这个现象说明白什么?生:土豆占有空间,入水时,水会被挤开,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时,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复原。2、体积的意义:师引导同学读书57页中心文字并结合试验同桌交流自身所理解的体积的概念。3、想一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体的体积吗?三、感受物体的容积1、①1箱牛奶的体积与6盒牛奶的体积比?(1箱牛奶体积大于6盒牛奶的体积。)②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比?(1盒牛奶的体积大于1杯牛奶的体积。)从上面的结论中你想到了什么?(整个容器体积大于内中装的体积)2、归纳容积的意义(板书)3、同桌相互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及其大小比较。四、体积单位1、长度、面积和体积基本单位确实定: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高端酒店健身中心设施供应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公关活动赞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贸易融资借款合同十四期
- 红河云南红河个旧市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需招聘干事1名(2024年第28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红河2025年云南红河县人民医院第一次自主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烟台2025年山东烟台龙口市结合事业单位招聘征集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委社会工作部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双向手动打气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R134a制冷压缩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铸造平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DDI领导力-高绩效辅导课件
- 宋晓峰辣目洋子小品《来啦老妹儿》剧本台词手稿
- 水泥罐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高血压(最新版)课件
- 钢筋工专项安全教育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通用6篇)
- 脱硫塔内部(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交底)
- 视频号运营方案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解读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中医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学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