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微专题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微专题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微专题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微专题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2.[2024·南京市一模]明朝阁臣叶向高说:“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而明中后期张居正、严嵩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本质上反映了()A.内阁的职权发生异变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枢C.君主专制的强化D.内阁侵夺了六部职权3.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按例同子孙论”。这一变更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峻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继承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4.[2024·湖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嘉庆七年(1802年),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心吏治非常混乱5.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依据自己的看法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驾驭在皇帝一人之手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大大增加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6.[2024·益阳市一模]明代以前,皇帝的隐私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吩咐可以隐私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C.中心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7.[2024·宜昌市二模]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冲突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肯定弊端C.威逼到了军机处的权力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8.[2024·许昌市一模]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心政府委派流官干脆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C.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D.变更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同等9.[2024·河北保定二模]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高校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B.中心决策程序随意混乱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10.[2024·广东韶关二模]清朝前期,蒙、藏、维等边疆民族上层逢年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为“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上层至木兰狩猎并赐宴的制度称为“围班”。“年班”和“围班”制度的实施()A.加强了边疆民族交融B.推动了跨区域经济文化沟通C.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D.体现了皇权不断强化的特征专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内阁的权力膨胀,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因此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时,张居正进行了反对,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A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是由皇帝给予的,因此说“皇权受到严峻制约”是不精确的,解除B项;社会经济凋敝与材料没有关系,解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丞相,解除D项。2.C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学问可知,明朝内阁权力增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C项正确;A项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并非本质,解除;内阁即使在获得“票拟”权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而非法定中枢,解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内阁侵夺六部职权,解除D项。3.B本题考查明代宗法观念的松弛。明初《大明令》规定“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到了明朝后期,“义男”可以“按例同子孙论”,说明在明朝后期,宗法关系较前有所松弛,故选B项;“义男”可以“按例同子孙论”,说明“义男”没有冲击到纲常伦理,解除A项;“义男”继承权是“嫡子”继承权的一种补充,不会取代嫡子继承,解除C项;“义男”的地位由不被国家承认到“按例同子孙论”,说明顺应了社会的须要,且材料看不出社会风俗的急剧转变,解除D项。4.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南书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和象征,地方官员敬畏皇权从而敬畏在南书房行走的周兴岱,他才以此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俸禄入不敷出的信息,解除B项;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地位下降,“嘉庆七年”与此不符,解除C项;“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是地方不是中心吏治混乱,解除D项。5.D依据材料“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为宦官专政供应了可能性,故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6.A依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皇帝的隐私信件不是正式公文,也没有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清代以后皇帝隐私信件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并且能快速传达下去,这说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B项说法肯定,且与史实不符,解除;材料论述的是专制主义的发展,不是中心集权的问题,解除C项;军机处不是法定的行政部门,解除D项。7.B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肯定弊端,B项正确;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冲突,解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逼,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的提升,解除D项。8.B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B项正确;改土归流不是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解除A项;改土归流不是优待少数民族、也不是实现民族同等,解除C、D项。9.D依据材料可知,军机处官员由皇帝选任,并且“无专官”,使得君主专制政体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材料未完整呈现清朝官僚体系,无法反映其“日益完备”,解除A项;皇帝依据须要选任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这凸显了君权至上,军机处辅政有其严格的制度规定,并非“随意混乱”,解除B项;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实现“权力制衡”,解除C项。10.C清朝前期,将蒙、藏、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