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4/1D/wKhkGGaSSbSALtd9AAIixrK2NHI093.jpg)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4/1D/wKhkGGaSSbSALtd9AAIixrK2NHI0932.jpg)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4/1D/wKhkGGaSSbSALtd9AAIixrK2NHI0933.jpg)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4/1D/wKhkGGaSSbSALtd9AAIixrK2NHI0934.jpg)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4/1D/wKhkGGaSSbSALtd9AAIixrK2NHI0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 B.依法治国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共产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A: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故A符合题意;B:我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故B不符合题意;C: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故C不符合题意;D: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下列选项中,对民主集中制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B.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坚持多数服从少数D.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A: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故A说法错误;B: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故B说法错误;C: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故C说法错误;D:民主集中制体现为,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对下图漫画《权力与责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②权力需要规范运行③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与推诿④任何权力都需要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①③:漫画《权力与责任》内容说明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与推诿,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2024年央视3·15晚会报道一些灭火器商家低廉报价和他们所说的灭火效果令人胆战心惊。某销售人员称:“如果你拿30块钱一瓶的,可以给你保证绝对灭不了火,而且火越灭越大。”按照国标GB4066-2017干粉灭火剂的规定,ABC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铵,含量为75%,而在这里,有些店铺售卖的非标灭火器,磷酸二氢铵的含量竟然降到20%。小川看完这个报道后非常生气,他认为应该把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写入宪法。对此,你认为小川的观点()A.正确,宪法应为公民遇到的所有问题提供保障B.正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可以严惩所有违法犯罪行为C.不正确,宪法应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D.不正确,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能修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认识和理解。C:根据教材知识,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根本性、全局性问题;题干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不应写入宪法,因此小川观点错误,故C说法正确;A:该项判断错误,“所有问题”说法太绝对,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故A说法错误;B:该项判断错误,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同时“严惩所有违法犯罪行为”说法过于绝对,故B说法错误;D:宪法是可以修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加强宪法监督。③④: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故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与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宪法监督不会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某区人民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30多名区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列队站立,右手举拳,面向国旗,向宪法许下庄严承诺;某中学举办“宪法晨读”活动,学生们一起唱国歌、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齐唱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这两个场景共同教育我们要()①维护国家尊严②规范权力运行③加强宪法监督④增强宪法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①④:题干中的宪法宣誓、“宪法晨读”活动,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增强宪法意识,故①④正确;②③: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宪法监督,这不符合题意中的场景,故排除②③;故本题选B。7.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下列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是()A.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住宅进行搜查B.检察机关依法对张某的私人信件、电子邮件进行检查C.陈某把随意捏造事实、挖苦讽刺他的赵某告上法庭D.公务员蒋某把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李某押到政府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D: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分析可知,把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李某押到政府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权,故D符合题意;ABC: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依法对张某的私人信件、电子邮件进行检查;陈某把随意捏造事实、挖苦讽刺他的赵某告上法庭,这些都没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某中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观生活,微点评”活动。下列点评正确的是()A.家庭经济困难的小伟获得政府资助后继续完成学业,体现了物质帮助权B.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出自己的一票,他行使了选举权C.小金把自己的图书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生,行使对合法财产的使用权D.小玉向擅自用了她的照片做广告的某培训机构讨说法,是为了维护荣誉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A:家庭经济困难的小伟获得政府资助后继续完成学业,体现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故A说法错误;B:小岩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出自己的一票,行使了选举权,故B说法正确;C:小金把自己的图书捐赠给偏远山区的学生,行使了对自己合法财产的处分权,故C说法错误;D:小玉向擅自用她的照片做广告的某培训机构讨说法,为了维护肖像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赵某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赵某的行为()①是爱国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②违反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法定义务③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维护了国家利益④危害了国家安全,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①④:题干中,赵某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出卖我国科研进展情况,这是爱国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危害了国家安全,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题干未涉及违反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法定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③:赵某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危害了国家利益,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我国宪法的这些规定说明()A.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 B.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D.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义务的关系。D:题干中“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说明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说明劳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规定说明公民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故D正确。A:权利和义务没有先后之分。故排除A;B:义务必须履行,故排除B;C:权利和义务不是完全对等的,故排除C;故本题选D。11.“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离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作为公民()①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制裁违法行为②应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④一旦违反法律,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法不可违。②:刘某因未能控制情绪,采取非法手段维权,导致触犯法律,警示我们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故②符合题意;④:刘某因违反法律而被判处刑事责任,警示我们一旦违反法律,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④符合题意;①: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制裁违法行为,是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职责,不是公民个人的行为,故①不符合题意;③:完善相关法律,是立法机关的职责,不是公民个人行为,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16.69%;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这可以看出我国()A.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 B.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D.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B:题干信息显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B说法符合题意;A:题干信息没涉及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A说法不符合题意;C:题干信息没涉及人大的职权,C说法不符合题意;D:题干信息没涉及少数服从多数原则,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请给下列信息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信息一: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信息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信息三:某民营企业家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河北省政协会议信息四:某街道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踊跃推举候选人A.我国政治制度 B.我国国家机构C.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D.国家权力机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治制度。A:材料“实行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十四届全国人大”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党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某街道居委会”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涉及我国政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B:人民政协和居委会不是国家机关,故B说法错误;C: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不符合题意;D: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和谐B.不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意见要求C.要求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但不接受居民监督D.它是农村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不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依据教材知识,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和谐,故A符合题意;B: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故B说法错误;C:施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接受居民监督。故C说法错误;D: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和农村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新个体经济”是指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经济形式,是互联网与个体经济的结合。政府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助力新业态发展。这表明()A.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B:分析题文可知,材料中的“新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政府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助力新业态发展。这表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错误;C: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C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6.对下框内容解读正确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3月11日①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②国家主席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④国家主席肩负立法和司法的职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①③: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十一号主席令并予以公布,这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故②说法错误;④: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没有立法和司法的职责,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7.在山东淄博,政府部门发布“烧烤”地图,推出21条“烧烤”公交专线,让游客感到“吃的不是烧烤,而是管理和服务”。可见,淄博烧烤频上热搜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政府履职尽责 B.人民群众热情好客C.商家自觉诚信经营 D.交通便利出行自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职权。A:题干中,政府部门发布“烧烤”地图,推出21条“烧烤”公交专线等措施,体现了淄博烧烤频上热搜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履职尽责,故A正确;BCD:题干未涉及人民群众热情好客、商家自觉诚信经营、交通便利出行自由等,故排除BCD;故本题选A。18.某省属国有企业董事长郭某涉嫌渎职犯罪,该省监察委员会决定立案调查。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B.监察委员会对所有公民进行监察C.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D.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是监察委员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监察机关的知识。C: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C符合题意;A:监督职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A错误;B:监察委员会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故B错误;D: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故D错误;故本题选C。19.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①人民法院②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检察院④监察委员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司法机关。①③: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这表明()A.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B.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检察权C.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 D.司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司法机关。D: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材料,根据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内容,说明司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故D说法正确;AC:题干强调的是司法机关,未涉及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故AC不符合题意;B: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故B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1.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却乞求挣脱线的束缚。线终于断了,满心欢喜的风筝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下列选项与这个故事寓意相符的是()A.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B.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C.绝对自由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D.自由不需要法治保障【答案】A【解析】风筝挣脱线的束缚,却一头栽下蓝天。这比喻自由都是受到法律束缚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A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故选:A。22.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等的含义。B: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可知,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B符合题意;A: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故A说法错误;C: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选项中“不符合”说法错误,选项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未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D: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3.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2024年2月7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已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法对李再勇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说明()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法无授权不可为③滥用权力就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④法定职责必须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平等、规范权力运行。①②:题干中,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再勇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授权不可为,故①②符合题意;③:就一定,说法绝对,故③说法错误;
④:题干未涉及法定职责必须为。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4.《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维护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对见义勇为行为人及其直接供养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可见()①该条例充分体现公平原则②见义勇为者享有一定的特权③该条例旨在匡扶社会正义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义的重要性。①:这一条例与公平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在我国,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故②说法错误;③:《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规定保护了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旨在匡扶社会正义,故③符合题意;④: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体现了正义的原则,说明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5.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某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①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②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孙某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④自由是绝对的,是为所欲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法院的职权、法治和自由的关系。①②: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死者名誉的言论被人民法院判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表面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故①②说法正确;③:孙某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没有履行法定义务,故③说法错误;④: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6题8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6分,共50分)26.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内容时,纷纷发表意见。李明说“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刘梅说:“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判断李明和刘梅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①李明观点错误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刘梅观点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观点②: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错误。论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确。论据: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小宁发现学校门口的小吃街有很多垃圾,这不仅影响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也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于是,小宁给当地政府部门写信,建议政府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政府部门收到小宁的信后,立即派人到学校附近进行走访,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增加学校附近垃圾桶的数量、加强卫生巡逻、定期清理垃圾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门口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们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1)小宁依法行使了什么权利?小宁的这一做法有什么意义?材料二赵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对门王大伯发现摄像头能拍摄到自家客厅,于是以自身权利受到侵犯为由,与赵大爷商量,要求赵大爷拆除摄像头。赵大爷却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伯无关。沟通无果后,王大伯多次将垃圾丢在赵大爷家门口,以示抗议。(2)请从权利的角度,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伯的行为进行评析。(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案】(1)监督权;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赵大爷:赵大爷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是自己的权利,但摄像头能拍摄到王大伯家客厅,侵犯了王大伯的合法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王大伯:王大伯沟通协商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正确的,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王大伯将垃圾丢在对门,以示抗议是不正确的,这同样侵犯了赵大爷的合法权利;王大伯还可以通过调解和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心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监督权的意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第一小问: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小宁,需要运用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建议政府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可链接监督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本题考查监督权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赵大爷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伯无关→可链接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办事;关键词②:以自身权利受到侵犯为由,与赵大爷商量,被拒后多次将垃圾丢在赵大爷家门口,以示抗议→可链接协商维权;可通过合法方式维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赵大爷与王大伯的事例→可链接学会依法维权;增强法律意识;关键词②:小宁的事例→可链接关心国家发展,为发展减压献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了四幅图片。(1)结合上述四副图片,谈谈你对宪法的认识。材料二12月1日至7日为2023年“宪法宣传周”。教育部、司法部在北京举办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开馆仪式,司法部支持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宪法伴我成长》歌曲传唱等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2)请你谈谈开展上述活动的目的。材料三宪法是厚重的,承载着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宪法是温暖的,守护公民的尊严和幸福。接受教育、平等就业、医疗保障、继承财产……每个公民与宪法的故事,要从出生开始讲起,并被一生守护着。同时,每个公民也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3)以“宪法与公民”为话题,写出你的内心感言。【答案】(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或法治意识),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氛围;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等。(3)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宪法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宪法与公民息息相关;公民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地位、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增强宪法意识、宪法与公民的关系能力考查;提炼观点和分析描述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宪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实施义务教育,开展再就业培训→联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关键词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联系宪法核心价值追求。关键词③:法律金字塔→联系宪法的地位和效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开展宪法宣传周的目的→联系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宪法与公民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宪法与公民→联系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宪法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与公民息息相关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两会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两会知识我宣传】第一小组搜集了两会的相关知识。全国两会每年召开一次,每五年称为一届。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们体现了我国的两项政治制度,那就是①和②。(1)请你将①②处补充完整。【人大议程我了解】第二小组展示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两会报告我学习】第三小组从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中摘录了以下内容。国家机关内容摘录①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1855件11191人,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6.2万人,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②共办理各类案件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粗效纸框过滤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中、大功率激光器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相对性规则与例外情形应对
- 2025年度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主体变更及风险控制协议
- 2025年度5G通信技术股权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加装电梯工程智能化改造与运营维护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国内货物保险理赔高效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旅游酒店装饰装修与餐饮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合同范本
- 商业银行的风险审计与内部控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指南修订要点解读(2025)课件
-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国籍状况声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