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_第1页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_第2页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_第3页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_第4页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GB/T7962.22-2019》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原理4试剂5仪器6被测样品准备contents目录7测试步骤8结果计算9分级和判定10测试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9689:1990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011范围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色光学玻璃耐磷酸稳定性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类无色光学玻璃,包括冕牌玻璃、火石玻璃等。不适用范围有色光学玻璃、滤光玻璃等特殊类型的光学玻璃。非光学用途的玻璃材料,如建筑玻璃、容器玻璃等。““为光学玻璃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在需要接触磷酸的场合。有助于提升光学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评估无色光学玻璃在磷酸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目的和意义02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还包括了对关键术语和定义的说明,这有助于消除在实施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歧义,保证各方对测试方法和结果有统一的理解。测试条件和设备要求文件中详细列出了进行测试所需的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等,以及对测试设备的要求,从而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核心标准引用本测试方法主要引用了国家及国际标准,确保测试流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它明确指出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测试准则,为实施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030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安全规范:在进行耐磷酸稳定性测试时,规范性引用文件也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指导和预防措施,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详细规定,可以确保《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2部分:耐磷酸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为无色光学玻璃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033原理本测试方法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测定无色光学玻璃在磷酸溶液中的质量变化,评估其耐磷酸稳定性。玻璃中的成分与磷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程度,反映了玻璃耐磷酸腐蚀的能力。测试原理概述化学反应过程磷酸与玻璃中的碱性成分(如钠、钾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磷酸盐和水。这一反应过程会导致玻璃表面的腐蚀和质量的减少,通过测量质量变化可以量化玻璃的耐磷酸稳定性。测试时间测试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玻璃的质量变化,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时间以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玻璃的化学成分不同成分的玻璃对磷酸的抵抗能力不同,例如,含有较多碱性成分的玻璃更容易与磷酸发生反应。磷酸的浓度和温度高浓度的磷酸和较高的温度会加速玻璃与磷酸的反应速率,从而影响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分析044试剂分析纯或更高纯度。纯度85%(质量分数)的浓磷酸。浓度磷酸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用品,并确保通风良好。使用注意事项4.1磷酸010203纯度符合实验室用水规格,电导率≤1.0μS/cm(25℃)。用途用于配制磷酸溶液和清洗试验器具。4.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4.3其他辅助试剂氢氧化钠用于调节磷酸溶液的pH值。用于酸碱滴定,判断溶液酸碱性。酚酞指示剂根据实验需求适量添加,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使用注意事项按照试验要求,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磷酸稀释至所需浓度,并充分混合均匀。磷酸溶液配制所有试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对于易挥发、易燃或有毒的试剂,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使用。试剂储存4.4试剂的配制与储存055仪器010203应选用化学稳定性好、不影响测试结果的材料制成,如石英或聚四氟乙烯。容器应具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防止测试过程中磷酸溶液的挥发。容器大小应适中,既能容纳足够的磷酸溶液以供测试,又不会过大造成浪费。5.1磷酸溶液容器加热设备应能提供稳定且均匀的热源,以保证磷酸溶液的温度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5.2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应具有温度控制和监测功能,以确保测试温度符合标准要求。加热设备的功率应适中,既要满足加热需求,又要避免局部过热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计时器应具有稳定的性能,避免因时间误差而影响测试结果。在测试过程中,计时器应方便观察,以便及时记录测试时间。计时器应精确到秒,以确保测试时间的准确性。5.3计时器5.4其他辅助工具010203包括用于取放试样的夹具、用于搅拌磷酸溶液的搅拌器等。这些工具应选用对测试结果无影响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等。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干燥,以避免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066被测样品准备代表性所选取的样品应能代表生产线上同类型、同规格、同批次的产品质量水平。一致性同一组测试应使用相同材料、工艺和热处理条件的样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无损性在选取和准备样品过程中,应避免对样品造成任何损伤或污染,以免影响测试结果。6.1样品选取原则数量根据测试需求和标准规定,确定合理的样品数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尺寸样品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同时考虑测试设备的限制和测试操作的便利性。6.2样品数量与尺寸确保样品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杂质,以免影响测试结果。清洁度根据测试需求,对样品表面进行适当的抛光或研磨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粗糙度要求。粗糙度6.3样品表面处理6.4样品标识与记录记录详细记录样品的选取、准备、处理等信息,包括材料来源、工艺参数、热处理条件等,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标识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标识号,以便于跟踪和管理。077测试步骤选择符合标准的无色光学玻璃样品,确保其表面干净、无瑕疵。准备测试样品按照标准规定,配制出特定浓度的磷酸溶液。准备磷酸溶液包括用于盛放磷酸溶液的容器、测量工具、计时器等。准备测试设备7.1准备工作7.2测试过程将样品悬挂在磷酸溶液中,确保样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01开始计时,并记录测试时间、温度等参数。02观察并记录样品在磷酸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如表面是否出现腐蚀、裂纹等现象。03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047.3结果评定对比测试前后的样品,评估其耐磷酸稳定性的性能变化。01根据标准规定,对样品的耐磷酸稳定性进行评级。02记录测试结果,并撰写测试报告。03010203在测试过程中,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磷酸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测试结束后,要及时处理废液和废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测试结果不合格的样品,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7.4注意事项088结果计算01初始质量记录在进行耐磷酸稳定性测试前,应准确称量并记录无色光学玻璃试样的初始质量。8.1质量变化计算02试验后质量记录完成磷酸浸泡试验后,应再次准确称量并记录试样的质量。03质量变化计算通过比较试验前后的质量,可以计算出试样在磷酸中的质量变化,以此评估其耐磷酸稳定性。质量变化率通过计算质量变化与初始质量的比值,得到质量变化率,以此作为评估无色光学玻璃耐磷酸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判定依据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变化率限值,判断试样是否满足耐磷酸稳定性的要求。若质量变化率超过限值,则认为试样的耐磷酸稳定性不合格。8.2评估标准结果汇总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整理。报告编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及结论等内容。报告审核与签发试验报告需经过专业人员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发并作为产品质量的依据。8.3结果报告099分级和判定二级玻璃表面有轻微变化,但不影响使用,质量损失在0.5-1.5mg/cm²之间,判定为耐磷酸稳定性良好。三级玻璃表面有明显变化,对使用有一定影响,质量损失大于1.5mg/cm²,判定为耐磷酸稳定性一般。一级玻璃表面无明显变化,质量损失小于0.5mg/cm²,判定为耐磷酸稳定性极好。分级标准目测法通过肉眼观察玻璃表面变化情况,结合分级标准进行初步判定。判定方法质量损失法采用精确的天平称量玻璃在磷酸溶液中的质量损失,根据损失情况进行判定。若质量损失符合上述分级标准中的一级或二级,则可认为玻璃的耐磷酸稳定性符合要求。综合判定结合目测法和质量损失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若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则可确定玻璃的耐磷酸稳定性等级。若存在不一致情况,则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并进行复验。1010测试报告样品信息包括无色光学玻璃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测试条件详细描述测试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磷酸浓度及浸泡时间等。测试结果记录玻璃在磷酸中的质量变化、表面情况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无色光学玻璃的耐磷酸稳定性评价及改进建议。10.1报告内容准确性确保报告中所有数据和信息真实、准确,无误导性陈述。10.2报告编写要求01完整性报告应涵盖测试的全过程,包括样品准备、测试条件、数据记录和分析等。02规范性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用专业术语,确保报告的专业性和可读性。03及时性在测试完成后尽快完成报告编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04审核测试报告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完整、准确。批准10.3报告审核与批准经审核无误后,报告应由相关负责人批准并签字确认,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权威性。0102VS测试报告应根据需要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了解测试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存测试报告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参考。同时,应确保报告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分发10.4报告分发与保存11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9689:1990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结构调整将原标准的章节进行重新编排,更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编写规则。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章节,对关键术语进行解释,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详细的步骤描述,包括样品准备、试验条件、试验过程等,使标准更具操作性。增加了对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