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素养落实(十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读我国某两种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农产品A、B分别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
2.B农产品主要优势产区与A农产品主要优势产区相比()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
1.A2.D[第1题,图中A、B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集中在东北和华北
她区,且A农产品主要优势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B农产品主要优势产区分布
在华北地区,故这两种农产品应该分别为玉米和小麦。第2题,我国东北地区
纬度高,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
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栗。而华北地区盐碱地较多,水源紧张,与东北地区相比
热量较丰富,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西部地区每年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此回答3〜4题。
3.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
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分布广泛
4.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沙化面积的90%。造成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严重
C.西部地区风蚀严重
D.西部草原地区鼠害严重
3.C4.B[第3题,西部地区降水稀少,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
被破坏。第4题,土地沙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即毁林毁草开荒。]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治理措施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分水岭।坡面沟坡及沟策坡面I分水岭
引
封分
水山
水
引
封分
阳坡
阴坡
上
育
水
岭
山水
山
林
上
水
育岭
山
源
林水
坡坡
涵
源
面
面
坡封
坡坡
养
涵
梯
农
励
山
面
地
而
坡
林
养
田
业
育
护
速
纪
L地
漏
林
用防
耕
林
林
生
程
退
汴
草
材
护
作
措
£耕
枕
一
淤谷
护
相
措
林
施
还
,
地
坊
坡
施
,
,
林
林
,
:
坝
群
5.该河流沟道阳坡与阴坡在水土保持措施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海拔不同B.坡度不同
C.光照和水分不同D.土壤质地不同
6.下列关于该河流综合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②坡面上部及高山地区以封山育林为主
③坡面地区以梯田与农业耕作区为主④坡面下部地区以发展山地林业为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C6.D[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沟道阳坡与阴坡的水土保
持措施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阳坡以林木种植为主,阴坡则可进行农业耕作。
这主要是阳坡和阴坡的光照和水分条件不同引起的。第6题,读图可知,在坡
面地区,阴坡以农业耕作为主,阳坡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图示地区与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A.甲地区一土地石漠化B.乙地区一水土流失
C.丙地区一土地沙漠化D.丁地区一土壤盐碱化
8.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
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7.D8.D[第7题,甲地区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土她石漠化严重;乙她
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丙地区为新疆,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严重;
丁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土壤盐碱化不严重。第8题,丙地区为新疆,其主要生
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跨流域调水不能解决新疆大面积的干旱问题,扩大
棉花种植面积不利于土地沙漠化的治理。]
读我国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
9〜10题。
9.为了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区农业的
发展方向是()
A.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C.大力发展游牧业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10.下列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可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使各区域独立地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出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竞争关系
D.不利于各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
9.B10.A[第9题,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C项大力发
展游牧业明显与题意不符;D项是东北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第10题,此耦合
发展模式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使各区域相互协作地发展专业化生产;反
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密切协作关系;有利于各区域优势的充
分发挥。]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山地占全省总面积
的51.22%,丘陵占29.27%,平原占13.12%,湖泊水面占6.39%。湖南省多年
平均年降水量为1427mm,4〜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5%。
材料二2015年湖南省不同坡度耕地面积表。
坡度(。)<22~66~1515~25>25合计
面积
149.39108.24116.6936.844.19415.35
(万hm2)
比例(%)35.9726.0628.098.871.01100
材料三下面左图是1999年和2015年湖南省不同级别的水土流失面积变
化图。下面右图是湖南省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分布图(I〜V是环湖和河流中上游
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VI〜IX是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重点预防带)。
(
*
♦
根
评
e)
(1)1999年以来湖南省土壤侵蚀面积的主体集中于和级
别,1999年至2015年土壤侵蚀问题主要体现在________、和
级别面积的增加。
(2)水土流失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湖南省水土流
失的自然原因是降水丰富且_________________,地形以为主
等,不当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和等。
(3)水土流失导致农业减产的直接原因是-湖南省治理
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是和,其对洞
庭湖的生态意义主要表现为减少湖区的o
[解析]第⑴题,读图可知,1999年以来湖南省土壤侵蚀面积的主体集中
于轻度和中度级别,1999年至2015年土壤侵蚀问题主要体现在轻度、极强烈和
剧烈级别面积的增加。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土流失的形成是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湖南省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降水丰富且集中,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等;不当的人类活动主要有陡坡开垦和植被破坏等。第(3)
题,水土流失导致农业减产的直接原因是土壤肥力下降。湖南省治理水土流失
的主要工程是环湖和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与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工程,其
对洞庭湖的生态意义主要表现为减少湖区的泥沙淤积。
[答案]⑴轻度中度轻度极强烈剧烈
(2)集中山地(丘陵)陡坡开垦植被破坏
(3)土壤肥力下降环湖和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
工程泥沙淤积
[素养培优练]
下图反映了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回答12-13
题。
小晒越)▼干〒(旅游资源),齐立
数'「产
图例
〈二'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过去影响西部开发的主要因素
5过去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现在和将来影响西部开发的主要因素
12.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技术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D.运输指向型
13.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
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业的
工业部门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④
12.C13.A[第12题,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现在和将来对西部的
开发,以其丰富的资源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如以旅游资源
为依托的旅游业;水能资源的开发为东部地区提供能源,都是市场指向型。第
13题,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
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速设,在保护中开发。充分发挥矿
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工业部门,是过去西部开发的导向;充分发挥
“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可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工作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0世纪末,国家宣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据此完成14〜15题。
14.适于中部地区发展方向的是()
A.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B.重点开发长江上游地区能源和矿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建设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农牧渔副产品生产、流
通、加工基地
D.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业
15.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D.太阳辐射能
14.C15.A[第14题,A、D项是东部地区发展方向,B项长江上游位
于西部地区。第15题,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严重不足。]
1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
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林草界线。图a、图b分别
为年降水量与林木、草地覆盖率的关系图及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图。
b
(1)简述图b所示区域天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
(2)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简述甲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解析]第(1)题,图b所示区域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结合图a可推断
植被类型从西北部的荒漠草原向东南部的森林递变。第⑵题,由经纬度可知,
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应考虑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第⑶
题,从甲区域的位置特征看,降水量为400〜530mm,适宜栽培耐旱的草本植
物及灌丛;位于河流支流的发源地,沟谷发育,注意立体开发和治理等。
[答案](1)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西北部为荒漠草原地区,水分条件不适
宜林木的生长,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故草地覆盖率较大。年降水量大于530mm
的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适宜木本植物生长,故林木覆盖率较高。年降水量为400〜
530mm的地区是林草过渡区。
(2)甲区域年降水量为400〜530mm,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大,多暴雨;
开垦历史悠久(垦殖率大),植被破坏严重;黄土裸露,坡陡,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水土流失严重。(3)栽培耐旱植被;小流域垂直空间注重林、灌、草的合理配置;
进行退耕还林(草)的生物工程建设等。
课后素养落实(十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流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加之早先土地
开发方式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有加剧趋势。现金沙江下游已建和在建的4座
巨型水电站,总发电量相当于2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据此完成1〜3题。
1.为保证金沙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重点应是()
A.疏通航道B.保持水土
C.加固堤坝D.治理沙化
2.金沙江梯级开发,对其下游带来的影响是()
A.洪涝灾害减轻B.水量增多
C.水位变化增大D.泥沙淤积加重
3.金沙江流域水利开发的不利条件包括()
①地质条件复杂②多断层、滑坡、泥石流③交通落后
④流域内人口较少,生态移民人口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B2.A3.A[第1题,由材料可知,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质
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加之早先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所
以为保证金沙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重点应是保持水土,B正确。第2题,金
沙江梯级开发能够调节下游的径流量,使下游水位变化减小,洪涝灾害减轻,A
正确、C错误;下游水量总体不会增多,B错误;由于上游水库蓄水,流速减慢,
泥沙在库区沉积,下游泥沙淤积会减轻,D错误。故本题选A。第3题,由材料
可知,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交通不便;位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多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都
是金沙江流域水利开发的不利条件,①②③符合题意;而“流域内人口较少,
生态移民人口少”是金沙江流域水利开发的有利条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
选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达59.58%;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据此回答4〜5题。
4.由材料可推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
A.城镇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
B.城镇人口比重将持续上升
C.城镇人口持续向农村回流
D.大城市环境压力明显减轻
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有()
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镇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
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
4.B5.B[第4题,根据材料“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常住人
口城镇化率在上升可推知,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城镇人口比重将持续上升,B项
正确,A、C项错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大城市,大城市环境压力将增大,D项
错误。第5题,材料“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
镇格局”,说明要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由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进而
带动小城镇发展,促进各等级城镇均衡发展,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①②⑤正
确;大城市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端产业可向小城镇转移,③错误;以
城镇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发展,进而吸引人口进
入小城镇,④错误。故B项正确。]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由亚
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原名为亚太
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据此回答6〜7题。
6.TPP主要体现的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D.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7.TPP的成立()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②利于成员国间商品、劳务、资本等自由
流通③拉大了成员国间经济差距④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C7.C[第6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
贸易自由化,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C项正确。第7题,跨太平洋伙伴关
系协定(TPP)的成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成
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②
④正确,①错误;区域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作统一,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
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成员国间经济差距越来
越小,③错误。故C项正确。]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
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西部大开
发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据此回答8〜10题。
8.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9.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10.为推动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
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的影响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B.③④C.①③D.②④
8.C9.A10.D[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
边经贸有较大优势,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
术匮乏。西部大开发应立足于自力更生、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我国应加
大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东部的庄浪县(见下图)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为1
405~2857米,境内93.5%是山地和丘陵。为了实现脱贫,庄浪县向周边县市
了解到两个主要扶贫项目:①引入优质萃果品种,规模化种植;②建立扶贫车
间,生产当地特色文化产品。
,庄浪县属于温带大陆性'
气候,冬季寒冷,夏季
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
530毫米,降水集中在
7-9J],平均每天日照
约5小时。
材料二近年来,天津市河西区与庄浪县进行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旅
游文化、经济速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多项合作,天津市河西区助力庄浪
县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
(1)请你为庄浪县选择一个扶贫项目,并阐述理由。
(2)说明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庄浪县发展的意义。
[解析]第(1)题,项目①,甘肃省东部的庄浪县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
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对苹果的种植非常有利,且革果的种植利于水
土保持,增加收入。项目②,甘肃省东部的庄浪县位于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历
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立扶贫车间,生产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可以发挥地
方文化优势,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较快提高居民收入。第⑵题,扶贫协
作和对口支援对庄浪县发展的意义主要从经济、就业、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选①,该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苹果,且种植苹果利于水土保持,
增加收入。[或选②,发挥地方文化优势,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较快提高
居民收入。]
(2)加强庄浪县与外界的联系,使其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将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质
量,助推早日脱贫。
[素养培优练]
下面左图是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右图是西气东输的区
域协调效应图。据此回答12〜13题。
0东部西部源开发「~资金流向源利用
12.关于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输出了资源,但是得到了资金,有利于经济的再发展
B.东部输出了资金,但是得到了资源,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C.通过东、西部资金与资源的相互流动,加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通过西气东输国家增加了东、西部的税收,有利于投资其他行业
13.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
B.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耗能量就越小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有很大影响
D.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12.D13.C[第12题,东部有经济、技术的优势,西部有资源优势,
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主要为了使东、西部优势互补。第13题,从图中信
息可知,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高,说明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
低下。]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
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
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
为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小、■艺尚小镇:服装珠宝设计
西版层超注度析量施保碍于商务等
口制造小镀:智能设备制造O0/^^镇厂金融服务
<二^5^银q会计算产业
j°睇森%息靛与服务
(健康小镇:健康养老/j、
)油\河流
/——杭州市范圉线
□低山丘陵区
口平原区
14.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出,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D.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15.下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与合作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③促进中心
城市规模的扩大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A15.D[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特色小镇的产业有智能设备
制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装珠宝设计等,可知产业发展方向是新兴工业
与第三产业。故选A项。第1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每个特色小镇都有自己
的特色优势产业,可以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①②正确;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小城镇或乡村,不会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
③错误;“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④正确。故选D项。]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首都功能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
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
作用。
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
不足,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
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
分类施策相结合,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
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
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而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存在经济落后,创新能
力不强,人才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落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1)列举三项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
(2)根据“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疏
解原则,简述北京对于不同企业、产业所采取的疏解措施。
(3)阐释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其主要职能应该是政治、文化、(国
际)交流(交往)、科技创新中心。第⑵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北京首都职能,要采
取禁止新建(扩建)不宜首都功能发展(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企业;关停高污染、高
耗能、高耗水的原有企业;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
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
整)等措施。第(3)题,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可以形成经济新增长点(极);
提高科技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基础设施,改善
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答案](1)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禁止新建、扩建不宜首都功能发展的企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
高耗水的原有企业;对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
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整。
(3)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形成经济新增长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
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
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脱贫致富。
课后素养落实(十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长江流域的地
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据此回答1〜2题。
1.长江流域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量大,居我国首位②流量稳定③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
状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B.①@C.②③D.②④
1.B2.B[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
富且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长江干流横贯东西,
支流众多且呈南北辐射状分布。]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
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
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5题。
3.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
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4.尼罗河下游泛滥区的沉积物,其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5.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
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3.D4.A5.B[第3题,“刀耕火种”是将土地上原有的植被砍伐、
焚烧后进行耕作,类似于“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
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因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大量泥沙
在下游地区沉积形成肥沃土壤,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故
选D项。第4题,根据“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为上游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降水丰富,干湿季分明,故选A项。第5
题,尼罗河6〜10月泛滥,下游两岸地区被淹没,因此只能是在11月〜次年5
月枯水期耕种。结合设问信息“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可以推断地
中海沿岸夏干热、冬温雨气候特点下的植物资源,生长期恰能满足引种植物的
要求,故选B项。]
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
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
据此完成6〜8题。
6.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
7.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周围降水增加
B.库区昼夜温差减小
C.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
D.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8.该大坝所在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荒漠化D.石漠化
6.B7.D8.C[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
有重大意义,说明大坝的主要功能为发电,故B项正确。第7题,大坝建成后,
水库蓄水,库区由于蒸发量增加,会使降水量增加;水库调节温度的变化,使
库区昼夜温差减小;泥沙在库区会大量沉积,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会减少;大
坝具有调节径流作用,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减轻,故D项正确。第8题,该区
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等都会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
故C项正确。]
流域的开发应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下面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水资源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10.依靠充足的电力供应,田纳西河流域适合发展()
A.航空航天制造业B.微电子工业
C.汽车制造业D.炼铝工业
9.A10.D[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与图中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可
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河流的梯级开发。故选A项。第10题,航
空航天制造业和微电子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汽车制造业对电力需求不大,
而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电
开发可以为炼铝工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故选D项。]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尼罗河流域部分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例
甲阿特巴拉河
▲4307山峰及海拔/m
1加/年等降水量线/mm
>-河流
Q湖泊
材料二下表示意尼罗河主要支流径流量的构成。
占总径流量的「弋流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
全年32608
洪水期106822
枯水期8317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量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
(3)简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
响。
[解析]第(1)题,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降水季节变化,与
流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第⑵题,主要从白尼罗河发源地所处的气候特征来
考虑。第(3)题,为避免洪水期的农田被淹,一般在洪水泛滥后开始农耕,枯水
季节作物生长,在下一次洪水泛滥之前,将作物收割。流域径流和气候的变化
影响流域的农业生产。
[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北半
球冬半年。原因:尼罗河流域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区湿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产生径
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
少;)白尼罗河源头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干季时,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
产生的径流最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
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期是作物生
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肥力
年年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素养培优练]
读下面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13.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B.上下游之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C.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D.引发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
12.B13.B[第12题,注意题目要求自然区位因素,A项错误;金沙
江干流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项正确;径流量
季节变化大不是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C项错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结构
不稳定,不利于建坝,D项错误。第13题,A项属于有利影响,可排除;建坝
导致河流上下游之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B项正确;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导致
河口三角洲的面积缩小,C项错误;修建大坝可以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削峰
补枯,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D项错误。]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
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
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
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据此完成14〜15题。
14.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④土
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下列
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14.B15.D[第14题,读图分析可知,M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降
水集中,由于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会加剧,施工
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会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该地土
壤会发生板结和酸化。但是该地夏季降水丰富,不会有严重的土壤盐碱化,③
错误。第15题,读图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她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
通不便,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A、B、C项正确。胡佛大
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项功能,D项错误。]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
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不断通过筑项、修渠引尼罗河河水发展农业生
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
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最后流入加龙湖。下图示意尼罗河各
地(局部)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
(1)简析古埃及农业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各地的自然原因。
(2)古埃及一年分为二季,分别是夏矛(3〜6月)、阿赫特(7〜10月)和佩雷特
(11月〜次年2月)。指出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播种粮食作物的季节并分析其原
因。
(3)说明法尤姆洼地的地势特点对该处绿洲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析古埃及人利用帆船在尼罗河开展南北双向航运中所运用的地理智
慧。
[解析]第(1)题,尼罗河对农业文明发源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水源、冲积平
原肥沃平坦及交通作用。第(2)题,古埃及文明是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水以及水
退后淤泥形成的沃土发展农耕兴起的农业文明,但农业技术落后,只能水退后
才能种植,7月〜10月洪水期不能种植,11月〜次年2月枯水期才能种植。第
(3)题,地势低,自流能携带泥沙,保持土壤肥力,且影响范围广。第(4)题,尼
罗河由南向北流,向北航行顺流,向南航行利用信风航行。
[答案](1)埃及尼罗河谷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尼罗河流经谷地,
便于引河水灌溉;谷地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尼罗河成为重要
的天然航运通道,交通便利。
(2)佩雷特。尼罗河上游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7〜10月,降水多,尼罗河下
游洪水泛滥,阿赫特季节(7〜10月)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佩雷特季节(11月〜
次年2月)洪水消退后,肥沃的土壤出露,利于农耕。
(3)法尤姆洼地地势总体较低,且低于尼罗河谷地,便于通过灌渠(优素福运
河)引水自然进入法尤姆洼地,渠水可以自流带来一定的泥沙,保持绿洲土壤肥
力。法尤姆洼地内部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所引入的水通过放射状灌渠自流
灌溉法尤姆绿洲全境,并依地势排灌结合,控制土地次生盐渍化。
(4)埃及境内的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业企业破产重整方案范文
- 六年级语文下册线上教学计划
- 传统文化在当代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 2025小学科学实验室课程改革计划
- 电商平台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 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应用计划
- 青少年Scratch编程教育计划
-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长寿之道
- 2025年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2023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
- 小学室内体育课跳绳
- 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2023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word版
- 检察技术工作总结(5篇)
- 部编2023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活动园问题及答案
- 就业与失业保险业务概述
- 颜体15-1、-《多宝塔碑》简介、运笔课件
- 红细胞血型检测-课件
- 上理工噪声污染控制课件06吸声降噪技术
- 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