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_第1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_第2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_第3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_第4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目录

1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2

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83

慢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64

免疫预防………………………655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836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957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121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1339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14610

放射卫生与放射病的预防控制……………16311

营养、食品卫生与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17512

环境卫生……………………18413

农村改水改厕………………20214

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2111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1816

检验…………23017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25618

卫生学评价通则……………269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27920

科研培训指导管理…………28621

信息管理……………………28922

档案管理……………………313

1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1

疫情报告1.1.1常规疫情报告1.1.2灾区疫情报告1.1.3重大疫情报告1.1.4疫情报告的管理1.1.4.1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1.1.4.2疫情资料管理、分析和应用1.1.4.3检查指导1.2

传染病监测1.2.1常规监测1.2.2新发现传染病的监测1.3

疫情调查与控制1.3.1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1.3.2暴发和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1.3.3灾区疫情的调查与控制1.3.4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的调查处理1.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5

用语解释1.6

法规文件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1

疫情报告1.1.1

常规疫情报告(1)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疫情资料,为制订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方法与分工a.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明确疫情报告的组织关系与职责·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控制机构报告,必要时要做订正、死亡报告。·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皮防、结核、妇幼保健,下称专业防治机构)应设预防保健科,每日定时负责收集各科室疫情报告卡,并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有关科室要设传染病登记簿,预防保健科设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专业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如血吸虫病、性病等),以疫情报告卡向当地县级专业防治机构报告,专业防治机构调查核实后按旬、月、年汇总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铁路、厂矿、个体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法定传染病应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也可向所在地乡(镇、街道)级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报告。村(居委会)卫生室发现法定传染病向乡(镇、街道)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报告。·乡(镇、街道)卫生院应设预防保健科(组),建立传染病登记簿,指定专人收集、登记、核实本院就诊传染病和辖区内村(居委会)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的传染病,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部队、武警等医疗单位发现非本系统员工的法定传染病,应按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卫生检疫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时,应及时相互通报;畜牧兽医部门发现人畜共患的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专门的疫情统计信息管理科(室)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汇总、通讯上报、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核实、录入、通讯上报、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见图1.1.1。b.报告要求·对《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乙类传染病实施全国性报告。对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做分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需报告。——病毒性肝炎分型: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其它及未分型五类;——梅毒分型(临床分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胎传梅毒三类;——疟疾分型: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疟疾三类;——肺结核分型:痰检菌(+)、痰检菌(-)和未痰检三类。

图1.1.1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此类疫情报告时,应于6小时内上报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组织核实调查、疫点处理和进行核实情况报告。·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时,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结核病报告对象: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疑似肺结核病人。·疾病监测地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于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这类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传染病报告卡按卫生部颁发的《关于执行新的〈全国卫生统计报告制度〉的通知》规定填报。·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其内容有病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点、发病时间、就诊时间、报告时间和就诊医师等。c.疫情报告审核、转卡、登记·审核: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及时进行核实。收到《传染病报告卡》时,应随时检查卡片是否有错项、漏项,诊断是否有误;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报出单位和人员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随时剔除各报告单位间重复报告的卡片和经订正报告或个案调查后否定的卡片。·转卡——对非现住址就诊的甲、乙类传染病和实行全区域报告的丙类传染病的《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向患者的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转卡。——发现鼠疫、霍乱、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输入野病毒病例,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严格管理病人的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登记:将核实后的《传染病报告卡》按病种、乡(镇、街道)登记在《专用疫情登记册》上。已实行计算机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可免登记,但要做好数据备份。d.统计、汇总、上报原则·按行政区划统计,国家报表统计至地级,省、地级统计至县级,县级统计至乡级。·甲、乙类传染病按现住址汇总,汇总的疫情包括户口地人口的患者和外来居民(原则上居住3个月以上)的患者。·按行政区划分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两层,统计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必要时对外来居民再分“地区内”、“省内”、“省际”三类,汇总外来居民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流动人口汇总统计的一般原则是:“地区内流动”汇入所在地级,“省内流动”汇入所在省级,“省际流动"由国家级汇总。境外流入人员的重要传染病要单独上报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备案或处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鼠疫、霍乱、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本地新发法定传染病的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需及时汇总逐级上报,其它传染病的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原则上只在本地登记或处理。·常规疫情按旬、月、年时段统计报表,必要时增加周、季统计报表;旬、月报表按就诊日期统计,年报表按发病日期统计。·鼠疫、霍乱、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新发生的法定传染病按月订正统计,其它传染病在年报中订正统计。·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已实现疫情计算机联网管理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用计算机方式报告,经确认后可不必邮递报表,但必须保留备份。e.统计指标与报表·按行政区划的各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甲、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表一1”格式,丙类按“卫统8表一2”格式;·按性别分年龄组发病、死亡数据:甲、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表一3”格式,丙类按“卫统8表一4”格式;·职业分组发病、死亡数据:甲、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表一1”格式,丙类按“卫统8表一2”格式;·按旬、月分布发病、死亡数据:甲、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表一3”格式,丙类按“卫统8表一4”格式。f.疫情报表编制与上报·旬、月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旬、月按行政区编制“卫统8表一1"报表,于翌旬、月3日前报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相应统计报表,于翌旬、月5日前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年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年分行政区,分月份,分职业编制“卫统8表一1”报表,按年份、性别、年龄编制“卫统8表一3”报表,以及年末人口报表,于翌年元月5日前上报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次年元月10日前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结果与评价a.建立本地区疫情报告管理制度;b.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情况;c.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合格率、报出及时率(或迟报率);d.传染病报告卡录入计算机准确率;e.定期报表合格率、上报及时率。1.1.2灾区疫情报告⑴目的在自然灾害期间和灾后较长时间内,通过对灾区(灾民或抗灾群体)及其有关地区进行与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的收集、专题汇总、分析与报告,供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救灾防病决策时参考,也为评价灾区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与方法a.救灾防病疫情信息报告流程(见图1.1.2)

图1.1.2救灾防病疫情信息报告流程图〖LM〗b.报告内容与要求·灾害基本情况报告:以受灾县的乡(镇、街道)级为单位收集上报灾情的危害程度、群众的受灾情况、防病能力、疫情隐患等,随着灾情的发展及其有关因素的变化及时上报新的情况。报告的有关内容见《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业务需求方案》。·灾区疫情情况报告:灾害疫情监测报告的病种和时限依自然灾害种类而定,原则上由省级及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疫情报告以乡(镇、街道)级为单位按日或周(旬)收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分析后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报告的有关内容见《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水灾要求报告疾病包括:鼠疫、霍乱、痢疾、甲肝、伤寒、出血热、钩体病、乙脑、流脑、疟疾、血吸虫、红眼病、皮肤感染症、感染性腹泻、感冒、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以及其它要求报告的疾病。⑶结果与评价上述疾病的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1.1.3重大疫情报告按照本《规范》之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应急管理”。1.1.4疫情报告的管理1.1.4.1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1)目的发现和掌握法定传染病人未就诊或就诊后未报告的数量、病种和其它信息,有针对性地改进疫情报告工作;同时利用法定传染病漏报率校正报告发病率,推算估计发病率,评估就诊和疫情报告的水平,为修订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2)内容和方法a.责任疫情报告单位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居民区漏报调查,方法详见《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b.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结核病、性病的漏报调查进行统筹安排。(3)分工与数量a.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责任疫情报告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分工、频度与数量见下表

调查对象频度(次/年)数量/次县级县级以上医院1次以上全部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1次以上全部卫生院企事业医疗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1次以上抽查1/4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地级县级及乡(镇、街道)、企事业医疗机构1次1/3以上的县及抽查县内各类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各1个省级地级、县级1次1/4以上的地(市)及抽查地(市)的县、区各1个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居民区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分工、频度与数量见下表

调查对象频度(次/年)数量县级城镇和农村居民1/3调查人口5000人以上地级县级的居民区漏报调查工作1/3抽查区、县各1个省级地级的居民区漏报调查工作1/3抽查2个地(市)级和抽查地(市)的区、县各1个

c.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统计、分析资料应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结果与评价a.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的考核内容为·有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是否按期开展漏报调查·有无漏报调查工作总结或调查报告。b.对责任疫情报告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评价指标·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健全情况;·不同级别医疗保健机构漏报率、重报率及病种漏报率、重报率。c.对居民区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评价指标·调查人数;·就诊传染病漏报率、就诊传染病漏报归因责任,疫情报告责任单位漏报率、病种漏报率,未就诊传染病发生率。d.推算估计发病率。1.1.4.2疫情资料管理、分析与应用(1)目的了解疫情资料管理水平,有效地利用疫情资料,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决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内容和方法a.疫情资料档案化管理·按照有关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对疫情报表、汇编、分析图表、文字材料和电子文件等载体资料进行归类、编目、集中保管。·《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旬报表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原始资料要归类整理,保存3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及其电子报表,保存5年。·《传染病报告卡》的电子文件,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原始调查资料,传染病年报表,月、年疫情动态分析,定期趋势分析,疫情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通报等,及其电子文件),应永久保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的疫情资料,每5年进行一次汇编,有条件的可每年进行,并永久保存。b.疫情分析与应用·定期疫情分析:各级在汇总辖区内的疫情数据后按月报表上报时限顺延3天作出动态分析简报。如遇有重大疫情时,随时作出专题报告,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反馈到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年度疫情分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要对全年疫情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防治对策和效果。分析应有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疫情预测预报:省级和有条件的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常规疫情和专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周期、发病季节等流行特征,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迹象和因素,对重点病种进行预测分析并在流行前期做出预报。·疫情交换:相邻地区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可定期交换疫情信息,遇有重要疫情时,应随时通报。·疫情查询:卫生系统外的有关部门查询疫情资料,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系统内其他单位查询疫情资料,应经本单位领导批准。本单位有关科室查询和利用疫情资料,应经单位领导或疫情管理所在科室领导批准。疫情管理科室要建立疫情查询登记制度。·公布:按《传染病防治法》第23条执行。(3)结果与评价a.内容和标准·查阅上2年的疫情档案,计算资料归档率。·专用疫情登记簿、疫情定期报表、疫情动态分析资料、漏报调查的汇总资料齐全、整洁,编入目录,装订成册,集中保管。b.考核频度和分工本项工作的考核与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检查同时进行,省、地二级每年考核三分之一的下一级机构。1.1.4.3检查指导(1)目的通过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和疫情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2)内容和方法a.检查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包括·严格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对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和人员,逐级进行定期培训,对新上岗的责任报告人应随时培训;·对不报、漏报疫情的单位或个人报卫生行政部门;·责任报告单位(个人)填写和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情况;·定期报表上报的情况;·特殊疫情报告的情况。b.方法·以定期检查为主。具体检查方法:调查询问,查阅原始记录和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定期召开疫情会审会,分析疫情,总结经验。(3)频度和数量:见下表

调查对象频度(次/年数量/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地、县级11/4以上的地(市)及抽查地(市)的县、区各1个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及乡(镇、街道)、企事业医疗机构11/2以上的县(区)及抽查县(区)内各类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各1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街道)、企事业医疗机构11/2的乡镇、街道及其辖区内的企事业医疗机构

(4)结果与评价:见下表项目指标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健全程度《传染病报告卡》报出合格率及时率特殊疫情报告及时、准确率疫情定期报表工作报出、及时、合格率对下级机构的检查指导覆盖率

1.2传染病监测1.2.1常规监测(1)目的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开展防治工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监测具体内容根据病种和工作需要确定(详见各病种防治、监测方案),其基本内容有:a.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人口及生命统计资料、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资料等;b.疫情监测: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及其“三间分布"特征,疫情的变动趋势等;c.病原学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型别、耐药及其变迁等;d.人群免疫水平监测;e.动物宿主和病媒昆虫的监测:包括密度、季节消长、病原体携带率等;f.相关的危险因子监测;g.防制措施及其效果监测;h.专题流行病学调查。(3)步骤与方法a.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的步骤·确定开展专题监测的病种、监测项目和监测指标,制定监测方案。·划定监测点:各地应根据病种、地理、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建立监测地区,划定监测点。城市以区为单位,人口在10-50万之间;农村以县为单位,人口在10万以上;少数民族地区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其监测人口数根据人口密度确定。·组织监测队伍,并进行技术培训。·实施监测,并进行质量控制。·收集、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撰写监测报告,并印发至各监测点和有关专业机构,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原始监测资料和汇总分析资料立卷归档。b.监测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进行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专题调查等。·实验室方法:病原学、血清学和媒介昆虫动物检测等。(4)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方案、建立全国的监测网络、专业师资培训和技术指导。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国有关疾病的监测方案,建立本省的监测网络并制订监测实施方案和计划,负责本省专业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考核。c.承担监测任务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监测计划要求的时间、数量和质量如期开展监测,每年汇总分析监测资料,写出监测报告。d.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上级监测任务的同时,可依据本地区的需要,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项目。e.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深入各监测点,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考核验收。必要时上级应直接承担一部分监测任务,以便随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措施,指导监测工作。f.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应及时完成监测资料的分析、总结,上报和反馈。(5)结果与评价a.考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项目实施中,每年至少对各监测点检查考核1次。地级对县级的监测完成情况每半年考核1次。b.评价指标:监测病种、监测项目、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基本资料及各项监测数据、结果分析和总结的质量。1.2.2新发现传染病的监测(1)目的随着国际交往频繁,一些新的传染病有可能传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尤其是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迅速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开展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其传入,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2)内容a.实验室建设: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条件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新发现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建立检测方法,提高发现能力。b.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对各级预防和临床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识别和处理新发现的传染病。c.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疫情。(3)职责分工由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条件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

1.3疫情调查与控制1.3.1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1)目的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环节,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续发病例发生。(2)内容与方法a.处理时限:从接到疫情报告到抵达现场不超过24小时,甲类传染病不超过12小时。b.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下列工作(见图1.3.1)·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询问病人和查看临床诊治记录,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体征、诊治检查记录,予以确诊,并做好个案调查。·确诊急性传染病后,应指导病人入院(或在家)隔离治疗。·根据病种和病人发病前后可能接触的人群,查找疑似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注意续发病例的出现;同时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措施,包括预防服药、应急接种、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根据病种,分别采集病人(包括恢复期血清)、接触者、环境等有关标本,尽快送检,进一步取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依据。·查明病人发病前后活动范围,追索传染源和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因素;划定疫点疫区范围,采取针对性消毒、杀虫、灭鼠、饮食、饮水卫生措施。c.连续观察疾病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如无续发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出现,即可解除疫点、疫区,并及时写出调查处理报告。d.年末做出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及流行因素调查分析。(3)职责分工a.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除对辖区的散发疫情处理进行指导和质量抽查外,在收到鼠疫、辖区内首例霍乱以及少见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直接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乡(镇.街道)防保医生进行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并在收到下列急性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例)报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鼠疫、霍乱以及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包括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以及当地新发或少见的急性传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麻疹、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性腹泻有流行趋势的区域。(4)结果与评价a.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下级预防保健机构的疫情处理质量抽查50%,省级对下级适量抽查。b.考核内容:建立疫情处理登记簿、流行病学调查表、重点疫情处理记录、疫情处理总结报告和年度总结分析。c.评价指标:散发疫情处理率、处理及时率、处理合格率、病例续发率等。

图1.3.1散发疫情调查处理流程图

1.3.2暴发和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1)目的迅速查明暴发的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尽快扑灭疫情。(2)内容与方法a.疫情处理的时限:从接到疫情报告到抵达现场不超过24小时,并立即开展工作。b.疫情的调查处理可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3.2),各阶段工作应同时进行。·初步调查提出假设——核实诊断:查看所有能找到的现患者,并逐个进行个案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病史、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严密观察;——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在暴发区周围进行社会调查,查看水源、食物、蚊、蝇、鼠密度等情况,结合前面的调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引起暴发的因素或环节。

图1.3.2暴发和重大疫情处理流程图

·采取防制措施,控制蔓延。下述工作同时进行——对暴发原因较为明确者,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后立即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如切断被污染的水源,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强制大面积灭蚊、蝇、鼠等;——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续发病例及时隔离诊治;——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特异性保护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续发病例;——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及处理情况,当好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深入调查验证假设阶段:在初步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基本控制疫情的同时,尚需进行下列工作——核实全部病例的个案调查表;——调查暴发地区的自然状况、地理环境等;——有关的实验室检测;——病例对照调查及其他补充调查。·总结阶段:疫情平息无续发病例发生和病原携带者出现,防制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后,可以报请卫生行政部门解除疫区,并通报疫区处理结果。负责处理人员应及时写出暴发疫情处理总结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有关调查表格、数据、资料要分类整理,及时归档。(3)职责分工a.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直接参与新发现传染病及甲类传染病、艾滋病的暴发和卫生行政部门指示或下级机构要求协助处理的其他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并对地级的暴发疫情处理进行指导和质量抽查。b.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直接参与新发现传染病、甲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布氏菌病、伤寒、感染性腹泻、痢疾暴发的调查处理,并对县级的暴发疫情处理进行指导和质量抽查。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的所有暴发和重大疫情均应参与调查处理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4)结果与评价a.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机构的暴发疫情处理质量抽查的结果。b.调查处理的原始资料和总结报告。c.评价指标:处理率、处理及时率、传染源或传播因素查明率、续发率及其他控制效果指标。1.3.3灾区疫情的调查与控制(1)目的自然灾害可导致传染病的发生、暴发甚至流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认真做好灾区的疫情调查,及时落实预防和控制,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2)内容和方法a.相关调查:灾区应根据灾害种类和当地疫情,按有关技术规程开展水源、食品的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监测和鼠类及病媒昆虫密度、寄生虫病宿主等相关的监测。b.认真落实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环境清理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鼠害,食品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等预防措施。c.疫情控制与处理:灾区疫情的控制与处理原则上按本规范的1.3.1和1.3.2执行,但要求更严,落实更快。(3)职责分工a.灾区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组织人员参加救灾防病的各项工作,并做出疫情和有关资料的上报。b.地级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做好疫情和有关资料的上传下达,并根据同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指示或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组织力量协助当地做好调查处理工作。(4)结果与评价a.由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组织,在灾情平息后进行。b.主要考核指标为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与往年同期及对照区同期发病对比分析,综合评价。1.3.4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的调查处理(1)目的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不但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社会安定。迅速查明情况和正确处理,消除危害,以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安定。(2)内容和方法a.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凡接到此类报告,应认真详细地做好记录,并立即向本单位领导、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此类报告后,应在6小时之内派出“应急小分队"(详见本《规范》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c.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按以下程序开展工作·初步调查:包括全面了解疫情,确定统一诊断标准、核实诊断,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有关标本。·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应用推理方法形成初步的病因假设。·根据初步假设,提出控制对策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实施。同时组织力量深入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和有关的实验检测。·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对策效果等资料,验证假设。·总结及后续研究:病(疫)情基本平息后,及时写出工作和业务两方面的总结报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对某些需要深入研究的事件要制定计划,进行后续研究。(3)职责分工a.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预案、技术指导并根据需要参与现场调查,承担下级无力开展的检验任务和后续研究。b.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现场调查处理和总结报告。(4)结果与评价a.登记报告制度及执行情况;b.调查处理和工作总结的质量;c.病因查明情况。1.4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目的通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推进全社会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提高防制工作水平。(2)内容与方法a.利用各种大众传媒,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b.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对策和综合防制措施的建议。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咨询服务。对需要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的预防工作,要及时请示、报告。c.做好传染病防制预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对下级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年终做好总结。d.指导医疗保健机构、托幼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3)结果与评价a.向政府和各主管部门提供的对策建议及向社会各单位提供的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书面材料。b.主要传染病防制预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的检查、总结等资料的质量。1.5用语解释(1)重大疫情:指《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所称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1.6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卫生部1991(3)《关于执行新的<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卫生部1996(4)《传染病疫情统计资料的使用、交换与保密暂定规定》卫生部1979(5)《关于对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卡和报表的补充说明》卫生部1996.(6)《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卫生部1998

2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2.1鼠疫及自然疫源性疾病2.1.1鼠疫2.1.1.1监测2.1.1.2疫区处理2.1.2流行性出血热2.1.2.1监测2.1.2.2预防与控制2.1.3其他自然疫源性疾病2.2霍乱及感染性腹泻病〖HT〗2.2.1霍乱2.2.1.1监测与腹泻病门诊的指导2.2.1.2预防与控制2.2.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2.2.2.1监测2.2.2.2预防与控制2.2.3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3病毒性肝炎2.3·1监测2.3.2预防与控制2.4流感与呼吸道传染病〖2.4.1流行性感冒2.4.1.1监测2.4.1.2预防与控制2.4.2其他呼吸道传染病2.5艾滋病、性传播性疾病2.5.1监测2.5.2预防与控制2.5.3管理2.6用语解释2.7

法规文件

2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2.1鼠疫及自然疫源性疾病2.1.1鼠疫2.1.1.1监测(1)目的尽早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考核防治工作效果,进行疫情的预测预报。(2)内容a.人间鼠疫监测·建立健全鼠疫监测网:有鼠疫疫情地区的疫情报告网同时也是鼠疫监测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为全省的监测中心。鼠疫疫源地区及其毗邻地区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亦要设鼠疫监测点。乡医院和村卫生所设监测员。疫源地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均有承担一定监测任务的义务。·从事监测工作的成员,均应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坚持“三报制度”,即在疫源地区鼠疫好发季节,发现急性高热病人或不明急病死者;发现病、死旱獭(鼠)以及其它野生动物,都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成员应监视、督导猎獭人员遵守安全狩猎旱獭制度。·监测单位可视疫情情况,组织卫生人员对疫区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必要时可建立交通检疫站。·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按《鼠疫防治手册》上报并及时就地处理。b.动物间鼠疫监测·宿主监测:主要宿主和次要宿主密度监测。·媒介监测:体蚤、巢蚤、洞干蚤和室内游离蚤的监测。·病原学监测。(3)方法和标准a.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见《鼠疫防治手册》。b.主要宿主动物调查·监测标准见《动物鼠疫监测标准》。·监测方法见《动物鼠疫监测标准》。c.主要媒介调查:监测方法标准,见《动物鼠疫监测标准》。d.病原学监测·鼠疫细菌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见《鼠疫诊断标准》。·鼠疫血清学检验操作步骤及判定,见《鼠疫诊断标准》。(4)职责分工a.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鼠疫工作的部门,是全国鼠疫科研的中心,负责部署、检查、指导全国各鼠疫疫源省鼠疫的科研工作和新成果、新方法的推广。b.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负责各省鼠疫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制定下发监测方案,供应诊断试剂。每年对25个重点鼠疫监测点进行考核评价并汇总各省级的鼠疫监测资料,撰写总结报卫生部,反馈各有关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每年深入3-5个重点鼠疫监测点检查指导工作。c.省级疾病预防控制(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根据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建立本省的监测网络,制订本省的监测实施计划和考评方案并负责进行考评。每年到监测点检查指导工作。d.承担监测任务的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监测计划要求的时间、进度、数量如期开展监测。每年到监测点检查指导工作1-2次。e.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地区鼠疫监测计划任务的具体实施。f.各级监测单位,每年要将监测的资料作认真的整理和分析,逐级上报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的监测总结应于第二年二月初之前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g.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深入承担监测任务的下级机构,直接承担部分监测任务,以便随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总结经验,指导全国或地区的监测工作。(5)结果与评价a.各鼠疫监测县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b.监测工作按计划完成情况;c.病原学及血清学检验数量和质量;d.疫情及监测材料上报情况。2.1.1.2疫区处理(1)目的防止鼠疫疫情扩大蔓延,避免对周围人群及环境的污染,迅速扑灭疫情。(2)内容a.人间鼠疫疫区处理·确定疫区;·建立临时指挥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封锁;·疫区消毒、灭蚤、灭鼠;·检诊检疫;·预防接种;·尸体处理;·疫区封锁的解除;·总结报告。b.动物鼠疫疫区处理·确定处理的对象、范围和方法;·总结报告。(3)方法a.人间鼠疫疫区隔离封锁·凡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体)者,在病人(或尸体)排除鼠疫诊断之前,均需按鼠疫病人处理。·诊断为鼠疫病人(或尸体)的疫区,必须划定小隔离圈隔离封锁。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被污染的场所和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小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肺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只划定小隔离圈;发生在人口密集,居住较集中的地区时,必须划定大、小隔离圈。以鼠疫病人住处为中心,将所在村屯、街道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在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发生时,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为隔离封锁区域。·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隔离封锁,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迅速查清鼠疫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b.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原则·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各自设立单独病房和隔离室并进行随时消毒。鼠疫病人中肺鼠疫、肠鼠疫病人各自设立单独病房。·肺鼠疫、肠鼠疫病人的小隔离圈内必须首先进行消毒;对咳痰、排泄污物等要随时消毒;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迅速灭鼠、灭蚤;所污染的场所、物品、炊具、食具等进行消毒或焚烧;各种物品禁止外运。·腺型及其他型鼠疫隔离圈内灭蚤、灭鼠,病房及隔离室每天消毒1次。·各型鼠疫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的猫、狗实行管制和灭蚤。·疫区隔离封锁的同时,必须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查清密切接触者、污染物品和污染范围。·传染源为动物时必须按《鼠疫防治手册》规定处理;人剥食染疫动物被感染时,其动物的皮、油、肉、骨骼、污染的各种物品及场所必须进行消毒或焚烧。·鼠疫病人的尸体及其污染场所必须消毒,灭鼠、灭蚤,尸体消毒后就地焚烧或深埋,严禁举行葬礼。·及时组织开展疫区内的消毒、灭蚤、灭鼠。c.乡(镇)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疫情报告后,必须在1小时内赶赴现场,将病人和病家初步隔离封锁,对重危病人及时就地抢救治疗。立即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d.初步诊断人间鼠疫病例的疫区封锁必须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e.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在当地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下,组成有政府领导、卫生、公安、专业防治机构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临时指挥部,其主要任务是落实疫区处理以及各项鼠疫防治措施,维护封锁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治安。f.参加鼠疫病人抢救治疗人员必须登记,并实行健康隔离和预防性治疗;去外地时,所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协助追踪,并实行留验措施。g.人间鼠疫疫区小隔离圈内的人员及其健康隔离人员,在封锁隔离期间一律不得外出,严禁与其他人员接触,专业人员每日检诊2次。h.人间鼠疫大隔离圈,经疫区处理达到标准后,圈内的居民可有组织地进行生产活动;但需由专业人员对圈内的所有人员每日检诊2次,直至解除隔离封锁为止。(4)职责分工a.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协助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开展工作,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赶赴疫区,进一步确定疫情,检查完善初步隔离封锁措施并向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5)结果与评价a.消毒、隔离、灭鼠、灭蚤等标准见《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b.评价指标·疫区处理率、及时率、正确率;·病例续发率和其他控制效果指标;·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情况。2.1.2流行性出血热2.1.2.1监测(1)目的掌握人间疫情的分布特征和宿主动物的种群、密度及其病毒携带情况,分析疫区类型、流行强度及演变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a.人间疫情监测·按统一报表每年收集和上报监测区的人口等基础资料;·每月上报病人的发生、死亡及“三间分布"资料;·采集监测区内所有病人的血清标本做特异性诊断和分型检测并按季度上报结果;·人群隐性感染监测:根据疫区类型,每年在流行季节前和流行季节后各采集年龄组相同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00份做特异性抗体检测,完成后及时上报。b.宿主动物监测·本底调查:鼠类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动态监测——鼠密度:野鼠型疫区每年9-10月,家鼠型疫区每年2-3月分别开展野外和室内鼠密度调查,每次的夹次数不少于300。——鼠带病毒率:在密度调查的同时,捕活鼠或新鲜鼠尸100只,取鼠肺冻存送实验室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在取鼠肺标本的同时,取心血冻存送实验室检测汉坦病毒抗体。(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监测方案、组织业务培训并对国家级监测点给予具体支持和技术指导,定期反馈结果。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国家级监测点的工作任务,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建立当地的监测网络,对监测点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质控考核。c.承担监测任务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格按照统一方案的规定,按时完成调查、检测和资料整理上报等各项任务。(4)结果与评价a.监测工作完成情况;b.报表及时率、正确率;c.检测标本的数量、质量。2.1.2.2预防与控制(1)目的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该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2)内容a.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预案。b.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疫区灭鼠,做好技术指导。c.开展宣传教育,推广出血热疫苗的免疫接种。d.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大型野外工地的疫源地调查和预处理。(3)职责分工a.国家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防制预案,参与大型野外工地的疫源地调查处理,指导流行地区的防制工作。b.有疫情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当地的各项防制任务。(4)结果与评价a.疫区各项防制措施的落实情况;b.疫区的发病数和鼠密度下降情况;c.重点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率。2.1.3其他自然疫源性疾病(1)目的做好除鼠疫、流行性出血热以外的各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制工作,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2)内容a.监测按照本《规范》1.2所述的传染病监测的总体要求,针对各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尤其是宿主动物和媒介的特点制定监测方案并认真实施。b.预防·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案;·协助有关部门控制鼠、犬、蚊等宿主动物和媒介;·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大型工程的自然疫源地调查和处理。c.控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尤其是暴发疫情(详见各病的防治手册)。d.研究有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针对当地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提高防制工作水平。(3)职责分工a.国家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各自的防制预案、监测方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参与大型野外工地的疫源地调查处理。b.流行地区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当地的的各项监测和防制任务。(4)结果与评价:同2.1.2.1(4)和2.1.2.2(4)。2.2霍乱及感染性腹泻病2.2.1霍乱2.2.1.1监测与腹泻病门诊的指导2.2.1.1.1监测(1)目的及时发现和掌握该病的流行动态及其病原体的演变规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与方法霍乱监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面上监测主要是抓好腹泻病门诊的登记、检索和报告(详见2.2.1.1.2),并根据流行病学需要进行适量外环境和食品监测。点上监测工作按以下要求进行a.监测点的选择在霍乱反复流行或发病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分别设立若干个城、乡长期监测点,按统一方案定时、定点、定量地开展监测。b.监测内容·腹泻病人:腹泻病门诊按监测任务对腹泻病人登记上报和采便培养,对疑似病人要及时处理和上报。·重点人群:根据防治工作需要,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采检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可能与流行有关的重点人群。·外环境:根据调查传染来源和污染范围的需要,因地制宜地选定水体及其他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食品:根据需要采检有可能受污染的食品,重点采检海(水)产品、熟肉食品、冷饮及凉拌食品。c.信息上报和反馈·监测结果每月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整理分析后发出通报,指导防治工作。·年度总结报告及时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整理分析后反馈。(3)职责分工a.省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监测方案,建立监测网络,进行业务培训、检查指导与质量控制。b.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工作,可根据需要建立当地的监测网络。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工作每年考核1次。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担监测任务。在流行季节对承担监测任务的医疗机构每月检查1次。(4)结果与评价a.腹泻病人登记报告及其合格率、采样及送检率、报表及时率和正确率;b.外环境和食品标本的检测数量和结果;c.监测结果及时总结上报;年度总结质量和利用情况。2.2.1.1.2腹泻病门诊的指导(1)目的对医疗机构设置的腹泻病门诊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其登记报告、消毒隔离和病人处理情况等,掌握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动态,及时发现以霍乱为主的各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了解其分布,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2)内容a.门诊病人登记、病原检验登记、有关报表以及消杀药械设施。b.收集、整理、分析感染性腹泻病人的资料。c.病原学检索、分离、鉴定和结果复核。d.对具有临床或流行病学指征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检查。e.对可疑病例及时报告,中、重型腹泻病例的隔离治疗、留验观察。f.腹泻病人排泄物处理,隔离消毒及消毒效果的检查。g.医护人员对腹泻病诊治的熟悉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和口服补液的使用情况。(3)分工和频度a.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全省腹泻病门诊督导工作的计划和指导,在开诊期间对重点地、县进行抽查。b.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地区腹泻病门诊督导工作的计划和指导,在开诊期间抽查1次,抽查本辖区1/2县(区),每县(区)检查全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抽查1/4的乡(镇、街道)卫生院。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的督导,每年开诊时和开诊中期各全面检查1次。d.省、地级在抽查时,必须随机抽取每月连续3天的门诊登记病例和病原检索登记资料;核实病原检验质量(包括分类、分型鉴定),抽查标本不少于5份;地级还应进行消毒效果质量鉴定,抽查标本不少于5份。(4)结果与评价a.各级医院腹泻病门诊督导工作覆盖率;b.腹泻病例病原学检验率;c.病原检验阳性率;d.病原微生物分类、分型符合率;e.消毒合格率;f.感染性腹泻的分析资料;g.年度督导工作计划和总结。2.2.1.2预防与控制(1)目的迅速、全面地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控制疫情传播蔓延,降低发病率,以保障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2)内容a.预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案,提出对策和治本措施及流行前期预防措施的建议,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各项措施。b.控制·病人的管理——凡确诊的霍乱病人和有典型吐泻症状的疑似病人,必须及时送就近的医院或医疗点隔离治疗;——按《霍乱防治方案》的要求做好隔离消毒和病人的治疗,符合出院标准后方可出院;——霍乱病人尸体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消毒、火化。·疫点处理: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划定疫点并按《霍乱防治方案》的要求进行以下处理——隔离治疗传染源;——污染物和外环境消毒;——实施饮水消毒,改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快速灭蝇;——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和采样检验。·疫区处理——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开展饮水消毒,改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快速灭蝇;——主动查治腹泻病人;——暂停大型集会和因婚、丧而自办的宴席,管好集市贸易。·暴发疫情的处理:当出现暴发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和波及范围,采取除疫点和疫区的常规措施外的以下措施——切断受污染的水源,加大饮用水消毒药用量;——禁止出售和食用易受污染的可疑食品;——密切接触者等易受感染的人群可进行预防性治疗;——实施短期检疫甚至封锁。(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预案及技术方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并参与重要疫情的调查处理。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预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并参与辖区内首发和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预案,对辖区内的医疗保健机构的霍乱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并参与辖区内的疫情调查处理。

(4)结果与评价a.防制预案、年度计划和总结及业务培训、检查指导等书面材料;b.疫情调查处理:见1.3.1(4);c.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见1.3.2(4)。2.2.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2.2.2.1监测(1)目的及时发现病人并掌握疫情的分布特征、流行因素、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及其带菌状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和方法a.疫情监测·健全腹泻病门诊,做好“疑似病人"的登记报告(详见《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试行)》)并采集新鲜粪便标本于6小时内送实验室做病原学检测。·建立“金标法"、“免疫磁珠法"等特异性检测方法,及时报告结果。·凡发现确诊病人以最快通讯方式上报,并做好登记和统计。b.动物传染源监测·各监测点按统一方案开展定时、定点的动物传染源带菌动态监测。·已经或可能出现流行的地区应在流行季节采集牛、羊、猪、鸡等畜禽的新鲜粪便标本6小时内送实验室做病原学检测。c.流行因素监测·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分析“三间分布"特征并做病例对照调查,以发现可能的流行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线索,采集可疑食品及有关外环境标本做病原学检测。(3)职责分工a.省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监测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承担下级机构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b.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上级抓好辖区内的监测工作,承担下级机构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c.有疫情或监测点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具体监测任务,并协助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医疗保健机构的疫情报告和标本采集等任务。(4)结果与评价a.监测方案或计划及其实施情况;b.病例的发现和正确处理能力;c.监测结果和总结等资料的质量。2.2.2.2预防与控制(1)目的落实综合防制措施,以减少发病,减轻危害。(2)内容和方法a.预防已经和可能出现流行的地区应在流行季节前落实以下措施·改善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圈养家禽家畜,做好圈舍的卫生管理,逐步推广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健全腹泻病门诊,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及早就诊。b.控制发现疫情后要立即落实以下控制措施·病人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慎用抗菌素);·改善疫区内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实施饮水消毒和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主动从疫区的腹泻病人中查找该病的患者或可疑患者,及早予以治疗;·出现暴发疫情的地区可参考2.2.1.2霍乱暴发疫情的处理要求进行处理。(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预案及有关技术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参与重要疫情的调查处理。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预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参与辖区内疫情的调查处理。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预案,对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本病诊治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负责辖区内的疫情调查处理。(4)结果与评价同2.2.1.2(4)2.2.3其他的感染性腹泻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包括伤寒、痢疾等)的监测和防制可参照2.2.1霍乱部分。2.3病毒性肝炎2.3.1监测(1)目的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流行趋势、流行因素,为制订防制对策,评价防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与方法a.疫情监测:除常规的疫情报告外,还应逐步推广抗-HAVIgM和抗-HBcIgM等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尤其是监测点更要做好病例分型诊断报告。b.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在监测区选择有代表性健康人群进行人群甲、乙等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水平监测,每2-3年1次,每次每个监测点不少于300人。c.流行因素监测:在进行个案调查,掌握“三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其主要流行因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如海(水)产品的甲肝病毒污染状况的监测、乙肝“医源性传播"的监测、献血员的丙肝监测等。d.免疫预防效果的监测:系统地收集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防制措施的数据,对比分析和评价其效果。(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监测方案,组建全国监测网络和中心实验室,组织业务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汇总分析资料并反馈给下级机构。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监测方案,组建当地的监测网络,组织业务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并承担基层无力开展的检验项目。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方案和上级要求,认真实施各项监测任务,及时准确地填报报表、上送标本。(4)结果与评价a.分型诊断及其报告率;b.监测方案或实施计划及其完成情况;c.资料完整程度、总结报告的质量和利用情况。2.3.2预防与控制(1)目的通过落实甲、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降低甲、乙等型肝炎的发病率和乙肝病毒携带率,预防控制暴发流行的,减轻其对人民健康的危害。(2)内容a.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病毒性肝炎尤其是甲、乙两型肝炎的防制预案,并负责技术指导。b.甲、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应做好以下工作:·制定免疫方案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开展宣传教育;·按照有关法规管理疫苗,掌握免疫对象及其数量;·对接种工作实施质量控制,提高接种率,确保安全接种;·开展免疫监测,评价预防效果。c.协助有关部门落实综合防制措施·传染源管理:抓好病人的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对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是切断“粪-口"途径;——对乙型和其他型别的肝炎重点是切断母婴传播和“医源性"传播。d.散发和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按本《规范》1.3.1和1.3.2的要求执行。(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防制预案及有关技术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参与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防制预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管理疫苗,参与辖区内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的防制预案,开展宣传教育,实施疫苗接种,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负责疫情调查处理。(4)结果与评价

a.防制预案、年度计划、检查指导及总结等资料;b.甲、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资料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c.疫情调查和处理资料。2.4流感与呼吸道传染病2.4.1流行性感冒2.4.1.1监测(1)目的系统地收集分析发病、死亡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动趋势,监测病毒的抗原性变异状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与方法本病的监测工作按《中国流感监测工作规范》实施,主要工作内容有a.流行病学监测·流感样病例的统计上报;·流感病人个案调查;·血清学调查(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暴发疫情调查;·超额死亡率的统计分析。b.病毒学监测·病毒的分离鉴定;·变异毒株基因序列分析。(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监测方案,组织建立国家级监测网络并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考核,提供实验检测的参照品,并承担毒株的最后鉴定和保存,反馈监测结果,编发流感简报。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国家级监测网络的工作,组建省级监测网络并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承担流行病学调查、毒株的初步鉴定和上送、资料汇总和上报。c.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落实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网络的工作,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承担流行病学调查、标本的采集、病毒分离和毒株上送、资料汇总和上报。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落实哨点医院的疫情登记、统计、上报和标本的采集、登记、上送。(4)结果与评价a.国家流感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毒株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提供标准品、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情况。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资料的收集和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毒株分离及初步鉴定的数量和质量;·质量控制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情况。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哨点医院·疫情登记、统计、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采样的数量和质量。2.4.1.2预防与控制(1)目的落实流感综合防制措施,降低流行强度,减少发病和死亡,减轻危害。(2)内容与方法a.推广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尤其是高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和体弱多病者)的免疫接种,以减少发病,特别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b.根据监测资料,在可能出现流行的季节前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落实综合防制措施。

c.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尤其暴发疫情。(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防制预案及有关技术方案,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并参与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b.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防制预案,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疫苗管理并参与辖区内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当地防制预案,开展宣传教育、实施疫苗接种、对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负责疫情及暴发疫情处理。(4)结果与评价a.流感病人发病情况和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及高危人群接种率;b.宣传教育的资料。2.4.2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除流感以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流脑、白喉、百日咳等是免疫预防的针对传染病,其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详见本《规范》4免疫预防部分。2.5艾滋病、性传播性疾病2.5.1监测2.5.1.1综合监测(1)目的建立艾滋病与性病监测相结合,生物学监测和行为学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系统;按不同地区艾滋病、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性病)的流行强度和不同的危险因素,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资源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监测,以达到全面、准确地分析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订预防与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a.Ⅰ级监测适用于未发现本地(含在本地居住三个月以上的外地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本地任何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均低于5%的地区,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见2、5、1、2);·加强和完善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管理;·开展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性病感染率的专题调查或艾滋病、性病综合哨点监测;·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或监测;·向社会提供自愿者检测。b.Ⅱ级监测适用于艾滋病流行聚集在某一类人群中,该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达5%,疫情波及局限,整体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低于1%,人群中性病发病率和感染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监测重点是重点人群。主要监测内容是·加强Ⅰ级监测工作;·开展重点人群或特定人群(含孕妇、流产妇)艾滋病和性病综合哨点监测;·性病病原体耐药性监测(仅在国家级监测点开展);·开展重点人群或特定人群(含孕妇、流产妇)行为学调查或监测;·开展性病求医行为的调查;·干预措施效果调查与评价;·开展有关的专题调查。c.Ⅲ级监测适用于人群性病发病和感染水平高,当地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高于5%,疫情波及地区较广泛,整体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的地区。其监测重点是一般人群中的青少年;寻找新的或调整原有的干预措施;主要监测内容是·加强Ⅱ级监测工作;·重点收集出生与死亡、寿命统计、结核病流行与死亡资料;·开展城乡一般人群艾滋病和性病综合哨点监测;·加强成人和儿童艾滋病病例的监测与报告;·高危人群的性病调查;·开展青少年高危行为调查或监测;·开展重点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估调查;·艾滋病患者的关怀状况调查。(3)方法a.监测工作分级的划分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上一年度本地各县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资料,依照艾滋病、性病分期特征,列出本省执行Ⅰ、Ⅱ、Ⅲ级监测工作县的名单。对情况不明的地区,应在迅速开展艾滋病、性病流行现况的横断面(基线)调查后再归类。b.监测哨点分国家和省两级。以省级哨点为基础,国家级哨点为指导。各省设立的各类哨点,应达到有效的地区和各类人群的覆盖,有代表性,可反映本地实际情况。c.Ⅰ级监测是基础监测,无论目前当地有无艾滋病、性病流行报告,每年都应进行。因基础条件不具备无法开展艾滋病、性病实验检测的县,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组织,将临近的县组成检测网络,选择地级或有条件的县成立艾滋病、性病检测中心点,负责网络内各县送检样品的检测工作。d.随着各地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流行的各项措施落实程度,疫情可发生动态变化,届时对相应的县艾滋病、性病监测工作的等级应作调整。e.监测工作按《全国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全国艾滋病检测规范》、《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实施。

f.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艾滋病、性病检测实验室的工作应按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质量保证包括提供行政支持,实验室设置的规范化,人员培训、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以及检测程序、检测结果报告的规范化,检验方法、仪器和试剂的选择,设备维修与校准以及文件管理等工作,质量控制使用内部对照质控样品和外部对照质控样品进行。质量评价需建立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体系,由上级实验室定期对下级实验室进行检测质量的评定。(4)职责分工a.卫生部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别负责全国艾滋病和性病监测业务工作的组织和技术指导,提供《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并与各省哨点监测负责单位的联络指导。定期编印监测情况资料和相关信息反馈给各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各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性病专业防治机构,制定本省综合监测工作的实施计划;协调本地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支持本地哨点监测承担单位的工作。负责本地各县监测工作的等级划分与调整。承担国家哨点任务的省级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监测方法、内容或撤换哨点。c.担负哨点监测任务的各级负责单位,应按要求组织落实所承担的各项监测工作。对设在本地区的哨点每年督导一次,帮助解决监测工作中的问题。省级哨点照国家级哨点的要求开展工作和管理。各哨点监测负责单位应每年撰写哨点监测工作总结报告,呈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分别报上级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机构。(5)结果与评价a.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指标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