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式梁板柱同时浇筑模板安全模板施工方法_第1页
盘扣式梁板柱同时浇筑模板安全模板施工方法_第2页
盘扣式梁板柱同时浇筑模板安全模板施工方法_第3页
盘扣式梁板柱同时浇筑模板安全模板施工方法_第4页
盘扣式梁板柱同时浇筑模板安全模板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柱模板施工工艺 17.2梁模板施工工艺 27.3板模板施工工艺 47.4楼梯模板施工工艺 57.5满堂架搭设要求 57.5.1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设置要求 57.5.2钢管支架的杆件接长要求 77.5.3可调顶托伸出长度要求 87.5.4水平防护措施 87.6柱梁板浇筑施工方法 87.6.1柱、梁、板混凝土标号相同 87.6.2柱梁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时 97.6.3混凝土浇筑减震措施 107.1柱模板施工工艺本工程混凝土柱的断面均为方形。1、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定位→加工柱模→安装柱模(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检查验收2、施工要点(1)矩形柱采用九夹板作柱模板,应预先加工成型。侧面应刨直、刨光,以保证柱四角拼缝严密。竖向龙骨采用50×100×1mm半钢方木。(2)附壁柱可采用与墙体相同的模板,注意阴角处拼缝要严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3)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位置安装好柱模板,校正好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后在柱模之间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4)抱箍为双钢管沿柱高每500mm一道,M14的对拉螺栓居中一道设置。(5)柱模板安装时应留置清扫口,浇筑混凝土前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理检查验收手续。(6)柱模板安装注意事项①柱模安装完毕与邻柱群体固定前,要复查柱模板垂直度、位置、对角线偏差以及支撑、连接件稳定情况,合格后再固定。柱高在4m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②对高度大的柱,宜在适当部位留浇灌和振捣口,以便于操作。③对高度大的柱的钢管箍间距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7)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矩形方通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双钢管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施工图纸柱截面尺寸情况,经过计算验证,柱模板的安装图如下图所示,柱截面尺寸以600mm为界,边长≤600mm和600mm<a(b)时的加固要求详本方案第7.4章节的内容要求实施。图7.1-1柱模板安装图7.2梁模板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找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2、施工要点(1)支撑架搭设①梁下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搭设体系。②梁底立杆布置、立杆纵向间距、横向间距和立杆步距应符合本方案第7.2章节的要求,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150mm;③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550mm;④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使用对接扣件),高度调整宜采用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插入钢管的最小长度应大于150mm;⑤支撑架的构架必须按确保整体稳定的要求设置整体性拉结杆件,立杆全高范围内应按规范要求布置双向水平拉结杆;底水平杆(扫地杆)贴近楼地面(小于550mm);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取两倍的立杆步距;顶水平杆(封顶杆)必须保证立杆上部悬挑端不大于650;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成整体;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6~8m或大于4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⑥底层支架支承在平整坚实的钢筋混凝土地面或露面上,确保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定。(2)梁底模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当梁的跨度大于等于4m时,按规范要求,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边梁模板的横向立杆上方受力点应布置对称、合理,立杆上的每道水平拉杆应与楼板模板支架的立杆连接成整体。图7.2-1边侧梁支撑加固措施7.3板模板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复核轴线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搭设支撑架→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板模板预检。2、施工要点(1)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150mm。(2)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550mm。1-可调托座;2-螺杆;3-调节螺母;4-立杆;5-水平杆;(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2.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或设计成整体。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5)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6)本工程先浇筑柱混凝土,然后才施工上部的梁、板模板、钢筋及混凝土。另外,在浇筑柱混凝土时,浇筑速度不得超过2.5m/h。(7)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间隔6~8m或大于4跨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搭设角度为45~60度,竖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支撑。(8)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1)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9)严格按安全防护方案要求,做到距地面4.5m处(首层顶)设一道安全平网,施工层设平网防护,随施工层上升,施工层下每隔10m设一道平网,满堂架周圈也应设置1.2m高的安全防护网。(10)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且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11)立杆伸出顶层水平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12)当板跨度大于4m时,梁中起拱应为1‰~3‰。7.4楼梯模板施工工艺7.4.1工艺流程弹控制线→支架搭设→铺底模(含外帮板)→钢筋绑扎→楼梯踏步模板→模板检查验收7.4.2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大样或通过计算,配制出楼梯外帮板(或梁式楼梯的斜梁侧模板)、反三角模板、踏步侧模板等。2、楼梯段模板支架可采用方木、钢管或定型支柱等作立柱。立柱应与地面垂直,斜向撑杆与梯段基本垂直并与立柱固定。梯段底模可采用木板、竹(木)胶合板。先安装休息平台梁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和安装外侧帮模板,绑扎钢筋后再安装反三角模板和踏步立板。7.5满堂架搭设要求7.5.1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设置要求1)立杆①立杆基础落在梁板上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梁板模板支撑及以下层支撑系统不得拆除。立杆底部均设置底座,底座底垫300mm宽、50mm厚通长木垫板。②立杆下部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③满堂架顶部必须设置纵、横向封顶杆,封顶杆采用双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立杆顶部模板支撑点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低处的封顶杆向高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④当采用在梁底设置承重立杆的支撑方式时,采用可调顶托直接传力,可调顶托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可调顶托伸出高度≤2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25mm。⑤对高大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间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必须小于或等于1000mm。⑥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1.5m。⑦立杆接长应采用对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⑧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步距的1/3。2)水平杆①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用3个旋转扣件扣接②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牢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③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并在高支模最顶一步加设一道双向水平杆。④纵横两向所有水平杆(包括封顶杆、扫地杆)均应直接与立杆扣接,禁止用水平杆之间相互扣接的形式代替水平杆与立杆的扣接。⑤封顶杆距离模板底距离≤500mm,并应尽可能贴近模板底,扫地杆距离支撑面≤200mm。图7.3-1封顶杆、扫地杆设置3)剪刀撑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支架周边应设置竖直剪刀撑,全高全长全立面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脚手架的立杆相交处用扣件扣紧;②封顶杆、扫地杆位置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全平面设置;③支架内部应分别设置纵横两向竖直剪刀撑,其中轮扣式满堂架纵横向每5跨设一道竖向剪刀撑,普通扣件式钢管满堂架(非高大模板架体)纵横向每8m设一道,普通扣件式钢管满堂架(高大模板架体)纵横向每4m设一道。每道竖直剪刀撑均为全高全长设置;④支架内部应设置水平剪刀撑,位置为:从封顶杆开始并往下每4.5m设一道,每道水平剪刀撑均为全平面设置。⑤梁高≥1m的大梁两侧立杆各设置一道纵向竖直剪刀撑。⑥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倾角宜为45°。⑦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7.5.2钢管支架的杆件接长要求水平杆、剪刀撑搭接长采用搭接方式接长,搭接长度≥1000mm,用3个旋转扣件扣接;立杆采用对接方式接长。图7.3.2-1杆件搭接示意图7.5.3可调顶托伸出长度要求(1)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不应超过200mm,钢管和顶托的总自由高度不超过500mm。(2)由于已使用可调顶托,为保证立杆稳定性,则立杆底部不允许使用可调底座。(3)可调顶托螺杆外径不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7.5.4水平防护措施为预防高处坠落,在封顶杆往下一步沿整个架体水平面满铺安全兜网一道,再往下每两步沿整个架体水平面满铺安全兜网一道。7.6柱梁板浇筑施工方法本工程同时浇筑施工机具优先采用天泵进行浇筑。7.6.1柱、梁、板混凝土标号相同1、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所述:(1)柱浇筑前在底部先铺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不大于50cm,使用标尺杆和高能电筒照明观察控制分层厚度及振捣情况,用对讲机传递信息控制混凝土浇筑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振捣顺序为先四角后中间振捣,做到均匀振实,防止多振或漏振。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2)在布料管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内,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m。下料时使软管在柱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3)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梁板结构的混凝土。(4)柱子浇筑前应对其竖向模板采用抛撑进行加固,柱模每边抛撑数量不少于3个,抛撑角度宜为45°~60°之间。2、梁、板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应在柱混凝土浇筑完成1~1.5h间隔后再进行,梁板的浇筑顺序和方向应与柱的浇筑方向一致。即当某一块区域需要进行浇筑时,先行采用柱混凝土标号的砼从中间向两边或角部向中部进行对称、均衡的柱混凝土浇筑;待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在其初凝前采用同梁板混凝土标号的砼从中间向两边或角部向中部进行梁板的对称、均衡浇筑施工。梁板浇筑前应对周边梁板支撑立杆采用抛撑进行加固,抛撑间距4~6米设置一道,抛撑角度宜为45°~60°之间。故本方案所述的同时浇筑施工方法实际为间隔的浇筑施工工艺。梁板施工具体做法如下所述:(1)梁、板混凝土采用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从中间向两边或角部向中部进行梁板的对称、均衡浇筑施工,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同时向前进行。(2)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先将梁筋用Ф48钢管撑开,以保证混凝土下满梁柱节点,节点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将钢管拔掉,再次振捣梁面部位。(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4、楼梯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同时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同时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 1/3的部位。7.6.2柱梁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时当柱与梁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两个等级及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