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总体设计说明_第1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总体设计说明_第2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总体设计说明_第3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总体设计说明_第4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总体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S1-2总体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及建设必要性1.1项目区位巴南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现下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区政府驻地龙洲湾。巴南全域属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重庆外环以内1/5的面积属于巴南,发展空间在主城9区中最大,是重庆向南出海大通道的桥头堡,是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十二五”期间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起点。项目区域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木洞镇,隶属于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巴南区东北部,东靠双河口镇、丰盛镇,南连东温泉镇、二圣镇,西与南岸区毗邻,北临长江,距巴南区人民政府驻地68千米,区域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清末,设木洞镇;1993年12月,木洞乡、长坪乡并入木洞镇。截至2018年末,木洞镇户籍人口为43101人。截至2020年6月,木洞镇下辖3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木洞镇新建路87号。2018年,木洞镇有工业企业314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个。其中土桥、土地垴、钱家湾、水口寺、保安、墙院等村位于木洞镇西南部,庙垭村位于木洞镇东部。1.2项目建设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2.1项目背景三峡后续工作开展以来,库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造成现有基础设施数量少,每年都主要以群众集资和地方交通补助为主,导致了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同时有严重制约着木洞镇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本项目拟建道路现状已远不能满足当下经济发展的需求。为配合巴南区公路网规划,加快库区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公路事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巴南区木洞镇土桥、土地垴等农村移民安置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从面使整个路网布局更趋合理。根据现场踏勘,移民安置区现状主要问题有:1、道路问题:土桥、土地垴、庙垭、钱家湾等村产业配套道路现状大多为土路、泥结碎石路面,雨天泥泞不堪,出行不便;少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出现开裂;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未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防护栏;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既有土路部分开裂路面情况2、雨污排水问题:土桥村入村路边为明沟排水,部分路段明沟已被淤泥堵塞,失去排水功能,导致路边污水到处流淌。土桥村部分路段雨污水排污情况3、土地垴卷洞桥小区绿化及内部道路路面问题:土地垴卷洞桥小区内部绿化杂乱无章,内部道路开裂,下沉,积水情况较严重。土地垴卷洞桥小区内部绿化情况土地垴卷洞桥小区内部道路情况为解决群众生活居住基本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本项目的建设已势在必行。1.2.2项目建设必要性(1)是木洞镇公路网建设的需要随着木洞镇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境内国、省道路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县道、乡村公路网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随着项目区土地资源、农副产品的开发,生产的发展,交通量日渐增长,根据项目区历年乡镇机动车增长率、交通量观察资料表明,现有路况汽车行驶舒适度较低,路面结构简单易损,雨季通行能力较弱,不能适应交通量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已势在必行。公路改造后,从整体上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将对土桥、土地垴等村乃至木洞镇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经济要发展,基础建设要先行,而道路交通又是基础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由于项目建设区内路况差,交通受阻,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进出难,流通不畅,造成项目区产业结构单一,良种良法推广难以实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群众生活比较贫困。为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扶持库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实行三峡后续工作建设,当地政府曾多次与交通部门协商拟改造产业便道,终因当地财力有限而无果,现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对该路进行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对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及良种良法推广,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扶持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是十分必要的。(3)是落实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进一步体现移民直接受益的需要。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完善是《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规划优化中小区综合扶持的重点方向之一。开展木洞镇土桥、土地垴等农村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建设,是全面落实规划优化的重要措施,将逐步解决木洞镇土桥、土地垴等农村移民安置区移民搬迁安置后出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4)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小区居住环境的需要。木洞镇土桥、土地垴等农村移民安置区在雨污水管网、交通、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方面与巴南区其他区域相比存在差距,通过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能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小区品质和移民满意度。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受益群众覆盖较广,直接受益移民人数达1021人。二、设计依据及图纸分册2.1设计依据(1)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人民政府签订的施工图设计合同书。(2)现场测量的地形、地物数据。(3)主要执行的规范、规程《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重庆市通组公路管理办法》;《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计〔2019〕121号);《重庆市“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设计通用图》。(4)部分参考的规范、规程:《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J/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重庆市农村通组公路验收指南》。(5)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概预算编制办法”、“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6)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目录》(2017年9月10日施行)。2.2图纸分册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社区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改善完善等。(1)社区基础设施完善1)公路部分:土桥、土地垴、庙垭、钱家湾等村产业配套道路硬化改造15.781km。村道、居民点新增太阳能路灯约200盏。2)管网部分:在土桥村新建污水管网约2.2km。(2)居住环境改善景观部分:土地垴卷洞桥小区新增绿化面积约1400m2。本册为公路部分施工图设计。三、路线测设经过及技术指标3.1测设经过(1)2022年10月,我公司按业主要求,结合前期项目资料、业主提供的地形图测量资料,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项目旧路进行现场踏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有道路现状、原有构造物调查、沿线料场调查、以及现状交通量及荷载,并了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和老路状况,基本摸清了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和重要路段的控制因素。(2)2022年11月,汇总测量资料,我单位合理安排人员和工期,抓紧时间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并于2022年11月底完成施工设计内容。3.2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本次设计路段及长度如下表。序号路段路面类型长度(m)1保安公墓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465.4922土地恼安置房小区A线沥青混凝土路面171.133土地恼安置房小区B线沥青混凝土路面110.1544土地恼安置房小区C线沥青混凝土路面77.8985土地恼安置房小区D线沥青混凝土路面58.2896土地恼安置房小区E线沥青混凝土路面138.947土桥村仰山寺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608.4538土桥村仰山寺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12.4069土桥村仰山寺道路C线水泥混凝土路面929.46110土桥村仰山寺道路D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21.01311土桥村仰山寺道路E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18.91512干湾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147.71713干湾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22.55514庙南垭土桥村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80015庙南垭土桥村道路C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13.75616庙南垭土桥村道路D线水泥混凝土路面84.45717庙南垭土桥村道路E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22.39418庙南垭土桥村道路F线水泥混凝土路面42.87519庙南垭土桥村道路G线水泥混凝土路面75.90520庙南垭土桥村道路H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40.77621庙南垭土桥村道路I线水泥混凝土路面93.53922庙南垭土桥村道路J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41.86223庙南垭土桥村道路K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78.80124庙南垭土桥村道路L线水泥混凝土路面318.17325庙南垭土桥村道路M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65.10426庙南垭土桥村道路N线水泥混凝土路面945.98627庙南垭土桥村道路O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73.74928庙南垭土桥村道路P线水泥混凝土路面46.03629庙垭墙院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391.90730庙垭墙院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15.78231庙垭墙院道路C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14.41732方水上庄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392.9933方水上庄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07.78134水口寺村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560.95235水口寺村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765.43236钱家湾10社大田湾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63.64837钱家湾10社大田湾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27.41238钱家湾10社松林沟A段水泥混凝土路面436.68239钱家湾10社松林沟B段水泥混凝土路面59.18440钱家湾10社松林沟C段水泥混凝土路面68.72141钱家湾10社松林沟D段水泥混凝土路面261.25542钱家湾11社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722.80743钱家湾11社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96.85544钱家湾11社道路C线水泥混凝土路面166.7645钱家湾11社道路D线水泥混凝土路面61.07446钱家湾11社道路E线水泥混凝土路面87.6247钱家湾5社大屋基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950.58348钱家湾5社斗石塔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29.45849钱家湾5社斗石塔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814.06250青岗平保安道路A线水泥混凝土路面528.08351青岗平保安道路B线水泥混凝土路面54.18352青岗平保安道路C线水泥混凝土路面63.86953青岗平保安道路D线水泥混凝土路面213.828合计15781.1813.2.1主要控制点:a项目起终点;b沿线建筑物、交叉口、坟地;c地埋燃气管道。3.2.2沿线城镇、公路:本项目位于木洞镇土桥、土地垴、钱家湾、水口寺、保安、墙院、庙垭等村,沿线道路主要为农村公路。3.2.3沿线河流、铁路:项目区无铁路、河流。3.3技术指标本项目为道路硬化项目,本次设计主要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Ⅱ类),设计速度15km/h,全长15946.128m。本项目路线布设执行了业主的起止点位置要求,原则上不对既有道路线形进行改动,完全利用既有线形。本次设计皆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技术指标。所采用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四级公路(Ⅱ类)设计速度Km/h15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90圆曲线最小半径m10硬化宽度m4.5最大纵坡%14最小坡长m45竖曲线最小半径m75竖曲线最小长度m15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3.4陡坡、急弯、平纵线性低指标段交安设施设计本项目为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对极限标段设置波形护栏、刻防滑槽、反光膜、减速垄以及上(下)陡坡、限速标志牌等措施加强行车安全。四、建设条件4.1旧路现状及利用情况4.1.1原有道路等级、标准本项目为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原路路基宽为4.5m,大多为土路、泥结碎石路面,局部为水泥混凝土路。本次设计采用四级公路(Ⅱ类)技术指标,硬化宽度4.5m。4.1.2旧路利用率本项目路线布设执行了业主的起止点位置要求,原则上不对既有道路线形进行改动,完全利用既有线形,旧路利用率为100%。4.1.3旧路路基排水及沿线安全设施经现场调查,既有公路的路基排水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公路路基排水的需求。现状公路仅存在部分圆管涵,且存在淤塞损坏情况。为满足排水需求,需对原有公路新建混凝土边沟,对排水性能较差的涵洞拆除重建并增加部分涵洞。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未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防护栏。本次设计将增加标线、标志标牌设计,对陡坡和急弯路段增加凸面镜、减速带等措施;对于临崖路段以及局部危险路段采用波形梁护栏进行安全防护。4.2边坡失稳调查根据项目区工程地质资料分析,总体较稳定,拟建场地内未见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体,无断层及活动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现状路基边坡稳定,无软弱路基,无不良地质。4.3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本项目为农村公路硬化项目,改造范围仅对周边小范围村庄的居民生活、生产出行产生一定影响,不对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产生干扰。4.4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本项目周边道路大多数为农村公路,少数为等级公路。多已硬化、黑化。本次改造对区域内通达公路进行硬化处理,能够提升促进区域路网等级,符合巴南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五、总体设计方案5.1总体指导思想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精心设计。5.2总体设计原则本项目建设总体原则是:“安全、生态、舒适、畅通”的八字方针。5.2.1安全原则:保证营运车辆和行人安全,保证公路构造物安全和稳定。(1)平纵横组合恰当,路线平纵标准合理,指标灵活,平纵面流畅、连续、均衡、视线好;(2)尽量绕避大的地质病害,对不能绕避的病害进行治理,强化交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3)公路构造物安全,边坡稳定,施工无安全隐患,保通方案措施可行,确保公路建设和建成后的安全;(4)平交道口安全,设计合理;(5)强化交安措施,安全有保证,因地制宜设置防护栏;(6)标志、标线设置科学,简单清晰;5.2.2生态原则: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保护生态,公路与自然浑然一体。(1)标准合理,指标灵活,工程省,投资节约。最小程度的破坏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环境;(2)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减少边坡开挖。最大限度保护环境;(3)摒弃原有“先破坏,后治理”的陈旧观念,对开挖范围内的植被先移栽保护,再建设;路基开挖范围以内的草灌进行过度性移栽,待新路基形成后,将其用于环保绿化;(4)沿线设施和配套设施与道路系统融为一体,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协调;5.2.3舒适原则:线形流畅,路面平整,景观协调,行车舒适。(1)平、纵线形流畅、连续、均衡、视线好、组合恰当,行车舒适;(2)路面质量好、平整度高、耐久,行车舒适;(3)公路构造物无突兀感,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协调,达到路肩内精细,路肩外自然;(4)根治地质、路基病害,路基强度足且稳定;5.2.4畅通原则:不片面追求速度和高的线形指标,多种措施并举,保障公路畅通。(1)保证施工期间道路能“分时、定期”通行。本项目是沿线群众基本生活物资运输和交通出行的保障线,必须千方百计保证施工期通行;(2)公路等级不高,平交道口多,保证全线“不出现肠梗堵”现象,道口的安全和畅通是重点。5.3路线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公路(含规划公路)的衔接方式应业主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本项目路线起终点方案唯一,本项目与周边既有村道的交叉均为平面交叉,通过路面接顺和加铺转角处理,能够满足运行车辆的正常转向要求。5.4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本次设计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Ⅱ类),设计速度15km/h。5.5、公路沿线设施设计本次设计考虑到夜间行车及居民点夜间出行问题,在公路旁布设太阳能路灯。采用普通单臂太阳能路灯单侧布灯,路灯杆设于道路车行道外侧。也可视需要在民房聚集点处设置太阳能路灯保证夜间照明。5.6安全设计措施本项目交安设施按照《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规定执行。安全设施是防止和减轻交通事故危害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公路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护栏、视线诱导设施等。本项目根据规范进行设计,设置了齐全的交通安全设施。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在投资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提升道路自身的路容和品质。(1)以人为本在本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用者行驶舒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落实到安全设施设计上,舒适性体现在各种引导设施科学完善、清晰明了。在能满足使用者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方位、及时了解前方路况的最低标准前提下,还通过合理的设置标志,使道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体会到美的感受。设计过程中引入“宽恕”的设计理念,即对于犯错误的车辆驾驶员,我们必须从工程的角度尽量纠正错误,减小事故严重程度,例如在路侧危险路段设置护栏,在急弯等路段设置标志标牌,提醒驾驶者减速。(2)安全第一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在道路的主体已经建设好的前提下,为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将主动诱导和被动防护相结合,同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减少横向干扰,同时,在特别危险路段适度提高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置等级,以保障安全行车。(3)自然和谐做到安全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次设计充分考虑设施类型的适应条件,即各种设施的类型能否同主体相适应、能否同周边环境相适应、能否同其它交通工程设施相适应。5.7路面结构路面结构设计根据预测交通量,车辆组成,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0年。本项目为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考虑业主要求及现场交通运营情况,并结合工程资金状况,本次设计公路硬化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小区内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硬化结构组合为:20cm厚C25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3.5Mpa)+6cm级配碎石调平层。沥青罩面结构组合为:5cm厚AC-13C沥青混凝土面层+铣刨1cm厚旧水泥混凝土面板。5.8公路一般路段与特殊路段的横断面布置方案本项目路基宽度4.5m,具体组成为:1×3.5m行车道+2×0.5m路肩。路拱横坡采用单向2%。5.9排水矩形边沟主要设置于一般路段挖方路侧,材料采用C20混凝土。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可视实际需要对沟底纵坡进行微调,但不宜<3‰。边沟汇水需通过涵洞或者自然沟渠引至路基以外,防止边坡水毁。5.10桥梁、涵洞本项目无桥梁工程,仅涉及涵洞设计,皆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详见涵洞工程数量表。5.11沿线交叉工程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情况本项目相交道路均为村道。路线均通过平面交叉方式进行衔接连通,不涉及其他交通方式,完全能够适应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5.12管理、养护、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本项目原路养护工作基本由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人民政府负责,经与业主单位协商本次设计暂不考虑管理、养护设施,待公路改造实施完成后业主单位统一安排设置。六、沿线自然地理条件6.1交通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内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较为便利,施工条件较好。6.2现状土地利用情况项目区域内土地利用性质以居住为主,商业、教育等配套用地为辅。6.3气象水文项目建设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年均气温为18.50℃,盛夏高温炎热,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88小时,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6.4场区地震效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场区未见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6.5工程区地质条件6.5.1地形地貌项目区属四川盆地东部宽谷缓坡之剥蚀浅丘地貌。区内地貌形态主要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沿构造裂隙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宽缓的树枝状的沟谷、孤立的残丘及陡崖地貌景观。6.5.2地层岩性 拟建区域地层简单,主要分布的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土层、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地层,各地层的主要岩性如下:第四系(Q4)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黄、黄褐色,呈可-硬塑状,分布于宽缓的冲沟底部,与斜坡中下部表层,厚0.5~10m,一般厚1~6m。侏罗纪(J)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层(J2s-Ss):为长石石英砂岩,黄色~灰白色,中粒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巨厚层状,该层呈夹层产出。泥岩层(J2s-Ms):紫红色,主要粘土矿物组成,岩质极软,局部含砂质条带与薄层状泥质粉沙岩,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该岩性层分布广泛,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主要岩性层。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该组地层为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夹绿色粉砂质页岩。泥岩:紫红色、褐红色,灰褐色,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6.6水文地质条件公路区域水系隶属长江水系,公路区以东即为长江,其总体流向自西向东,流量受降雨影响明显,冲刷侵蚀作用较弱。6.7不良地质现象据现场调查:在建设评估区内无滑坡、危岩、泥石流等至灾地质体,在评估区范围内斜坡无变形迹象,岩土体现状稳定,区内无不良地质现象。6.8道路与相邻构(建)筑物相互影响评价本项目道路部分为原路改造,不对道路以外建筑物进行改动调整,故拟建道路对周边构(建)筑物的影响为小。6.9沿线工程地质评价本项目通过地段地貌类型为丘陵区,拟建公路沿线地段无断层、滑坡、危岩、泥石流、采空区、岩溶、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条件简单。道路部分主要为原路硬化,故区域内地质情况适合本项目建设。6.10地下水作用评价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由于区内地形多为斜坡,有利于地表和地下水的排泄,故区内总体地下水较贫乏。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水质分析材料,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无腐蚀性。6.11特殊性岩土评价本项目未涉及特殊性岩土。6.12结论与建议1、道路路基压实度应达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的要求后铺筑路面。2、施工时要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施工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到勘察设计单位。加强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边坡监测工作。七、水土流失措施及要求7.1设计阶段在公路选线维持原公路平纵线形,选择工程量相对较小且路基稳定性较高侧进行错车道加宽,尽量在原有路基范围内进行路面硬化,做到少占农田,少拆迁,把建设项目对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对沿线电力设施、通讯设施的拆迁改建,认真听取和采纳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合理意见,力求把影响度降到最低,以求长远发展。公路线位尽可能调整到远离环境敏感点位置,合理使用公路用地。重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避免明显改变地表水径流的机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公路布线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填挖方,如采取加宽路基一侧,减少占用良田、地和破坏地表植被。对于变漫流为集中流的涵洞,已做好出口的漫流设计,减少冲毁农田数量。7.1.1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公路路堤两侧坡脚以外1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路基用地范围。本次公路用地不涉及征地拆迁。7.1.2节约用地措施:(1)做好临时用地,以使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较低程度。(2)施工临时用地尽可能利用原有公路用地范围。7.1.3与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情况:本工程环保措施在测设过程中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采用路线指标,线形设计尽量与周围环境协调。(2)尽量减少占地。(3)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出现对地方农、林、水布局的破坏。(4)设置必要的交叉工程,使公路项目更好的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5)施工设计中加强环保措施,重视绿化美化设计,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达到有机的协调。7.1.4开挖防护,水土保护措施:(1)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2)完善取土料场周边的排水、拦挡及表层土堆放场的防护等措施,避免因取土不当和临时堆放引起的地质灾害及严重水土流失。(3)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乱砍、滥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4)弃土(渣)及土料运输过程中,防止弃土(渣)及土料沿途散落,以避免或减少运输途中的水土流失。(5)进行土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7.2施工阶段(1)承担各类交通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交通建设工程施工资质。没有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严禁从事交通建设工程。(2)将控制扬尘污染纳入合同约定。凡公开招标的交通建设工程,在招标文件的合同中必须有控制扬尘污染的条款。(3)明确扬尘污染控制职责。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可行有效的控制扬尘实施方案报项目业主审查,确定控制扬尘污染监督员,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4)施工现场必须有明显的告示牌,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期限、工程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5)施工工地内堆放材料应整洁、有序;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进行覆盖、封闭、洒水等防尘措施。严禁高空抛掷,扬撒。(6)在进行场地平整、换填土、边坡施工等工程时,4级风以上天气停止施工。(7)路基土石方施工完成后,要适时洒水防尘或覆盖,4级风以上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8)车辆运输土方、渣土和垃圾时必须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泄漏。(9)混凝土拌合场应当采取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拌合场地应硬化,材料分类堆放,水泥、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进行覆盖、封闭、洒水等防尘措施。(10)使用风钻挖掘地面、破碎机破碎路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向地面洒水。(11)工程项目完工后30日内,施工单位应当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积土、堆物。(12)尽量减少占地,做好临时用地复垦工作,以使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较低程度。八、环境保护8.1环保设计目的在施工中坚决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做到资源节约、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有效。8.2施工期防治措施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基础开挖易产生水土流失、施工“三废”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集中表现在施工期。8.2.1、水质保护措施施工生活营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机械维修排放的含油废水对局部水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生活污水要有污水池,废水不得乱倒乱流。施工机械、车辆维修产生的废水集中于集水沟,采取集水静置、油水分离等措施处理后排放。集水沟前端设钢板隔油,出口处设薄壁堰溢出水,含油废水经处理,石油类含量小于5mg/l后,方可外排。8.2.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施工场地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场地燃油机械设备使用产生的NOX、CO、SO2、铅化合物及施工粉尘,由于工程区所在位置相对开阔,空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施工产生的废气和粉尘,容易向四周扩散,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会受到影响,但对当地大气环境的实际影响不大,需采取如下保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与保养。优先选用燃烧充分,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施工设备,及时维修,经常保养,并随时保持进、排气系统的畅通。新购运输车辆要求排气达标,对其它机动车辆要求安装尾气净化装置。(2)水泥装卸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施工场地的水泥统一堆放于临时工棚,及时清扫破包、散包或洒落于地面的水泥,减少扬尘量。8.2.3、声环境质量控制措施根据工程建设特点,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车辆运输、施工机械使用等,施工区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具体措施为:(1)对从事骨料加工、砼生产等高噪声设备工作的施工人员,实行轮岗换班制,并配发必要的防噪工具,如耳塞、耳罩等。(2)高噪声源布置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点,严格禁止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