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3.演变:1.战国: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编制方法:什伍之制立户原则:强制分户,推行个体小家庭登记范围:境内所有男女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编户齐民——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以后户籍散乱。4.东晋黄籍白籍土断【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②南渡的北方大族,保持其优越性;③东晋为招募流民进行生产,对侨人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后期为增加赋役收入5.隋朝大索貌阅.输籍定样(输籍法)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6.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手实:唐宋时在基层官吏监督下居民自报户内人口、田亩以及本户赋役承担情况的登记表册。在唐代,它是制定计帐与户籍的主要依据,每年填报一次。7.宋朝主户与客户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增加原因:方田均税法,自耕农的存在,商品经济发展【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①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②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③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使主户在1072年有所增加。8.元朝诸色户计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明初:户帖制度*黄册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鱼鳞图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10.清朝永停编审摊丁入亩人头税取消【思考】乾隆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的原因(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综合探究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功能:①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②限制人口流动③维护社会治安④控制职业.固定身份⑤维护等级特权特点: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1.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2.财政危机及统治者的改革;3.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4.商品经济的发展;5.农民的反抗斗争;6.小农经济的发展及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以家庭为单位,带有宗法伦理色彩2、地域性: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3、等级性: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4、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5、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6、继承创新性【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积极1.经济:①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②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2.政治:强化户籍管理,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中央集权。消极1.经济:①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②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封闭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3.思想: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二、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思考】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④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思考】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作用: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保证了赋役征发,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思考】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影响积极1.经济:①保证了国家赋税的征收,提高国家财政收入②保障农业生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生产、生活中的扶贫济困2.政治:①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②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3.思想: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消极①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不利于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三、从政府到宗族——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的原因①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②政治原因:历代统治者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③文化因素: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思想。④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发,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导致人民的生活处境恶化。(二)社会救济奉天同善堂近代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特点①起源早,历史悠久②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③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④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⑤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⑥民本思想为基础⑦手段多样化,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三)优抚政策【思考】明清社仓的发展趋势①分类越来越细;②救济的方式发生变化,从取之于富到借贷取息,从民间自办到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再到政府直接经营;③地区发展依然不平衡(四)评价积极作用:①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②有利于保障赋役征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局限性:①具有宗教色彩。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③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第13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华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重要知识梳理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想一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7)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8)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探究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成因特点:多样性、连续性、包容性并存(补充:本土性、凝聚性)。成因: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国家统一是主流趋势;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由政治制度深入到思想文化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重要知识梳理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要知识梳理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1)本土性。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思维拓展)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块状大陆得以滋生发展,其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家族制度和专制政体为基本形态,而周边则为后进民族所环绕。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富于特色的性格。【提能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形成了相对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向心力、凝聚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化中的刚健自强精神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真务实。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天人协调思想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指导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各种人际关系。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6.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重要知识梳理四: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自身发展与升华)2、西学东渐1.概念:指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制度等在中国逐步传播的过程2.基本史实:(1)第一阶段:明末清初(详见后一表格)局限:士大夫和皇帝接受科技上的知识,思想上基本没受影响(2)第二阶段:晚清民初,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科技、制度、思想等传入中国,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原因:①政治:西方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思想:西学的不断传播,对西学了解不断深入;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特点:①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相结合;②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③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④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意义:①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②经济:促进工业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③思想: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思想;【思考】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❶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使得对学习西方充满热情的中国人产生怀疑和动摇;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出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❸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不断深入,对西方文化进行不断反思;❹在探索救亡道路上,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优点,改变以往的盲从态度。【拓展】近代传统儒学与西学的关系演变历程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妄图仅仅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目的。2.利用儒学,托古改制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借助孔子使宣传维新变法具有合理性,以期减少变法阻力。3.否定儒学,全盘西化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等彻底批判以救中国。重要知识梳理五: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对外传播与辐射)1.中学东传——东亚文化圈(又称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2.中学西传——对欧洲的影响⑴四大发明传入欧洲①造纸术: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促进了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②火药: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③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④印刷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⑵欧洲掀起“中国热”(16—18世纪①16一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3.2知识拓展)明清时期“东学西渐”特征及原因【思考】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东西方命运不同的原因提能升华一、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了文明的多元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在独立起源和演变、文明发达的程度、对周边文化的影响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科技发明都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进程。不仅惠及东亚文化圈,对欧洲在内的其他世界文化也有很大影响。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看法,能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和思路,启发人们用中国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去解决人类的共同难题。二、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1.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各地区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