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诧城矿“3.19”重大冒顶事故案例时间:2006-11-90:00:00

编辑:煤炭网

2004年3月19日中班21时28分,城矿采煤一区3904工作面刷面初放第一次回双档料时,发生一起推垮型抽顶垮面事故,死亡4人。一、自然情况3904下分层工作面位于-260水平北三采区上部,顶部为3904、3906、3908工作面上分层采空区,下部为煤柱,上方为3902下分层采空区,东部为9煤辅助上山,西为老北三轨道上山;该面煤层为小湖系9煤,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爆破落煤;工作面走向长600米,里面300米已回采完,并于3月16日收作完,跳面切眼向外走向300米,可采230米,煤层厚度0.3—3.0米,平均1.0米,煤层倾角平均29度,工作面长79米(分四段,下头第一段5米为下分层,第二段20米为煤柱,第三段25米为下分层,该区段正好位于上分层工作面止采线附近已回采的三角形区域中,第四段29米为煤柱),全面共160棚,冒顶范围为第71棚—88棚,共18棚(长10米、宽5米、高2.0—2.5米),冒顶地段正好处于第三段下分层地段。二、事故经过3月19日早班1230,矿有关领导召集矿安监部部长、矿技术部分管副部长等初放小组成员到该面进行了会审,认为工作面还存在木垛、拉勾等5项特殊支护措施未落实到位,要求工区待上述5项措施落实后,再进行初放。约16时40分左右,工作面在上述5项措施未进行落实的情况下开始回料。当回到工作面第69棚时,下方有5棚原切眼梯型棚未回,此时,工区跟班书记蔡某要迎头回料人员休息,自己亲自操作,928分当使用回柱机回第二架棚腿时,顶板来压冒落,造成其上部18棚被抽空倒棚,工作面从煤帮到老塘全部冒死,当场有4人被埋在冒顶区,分别为工区跟班书记、班长、铁管员和迎头信号工。后经集团公司和矿的共同抢救,两人分别于20日1925、1939分被扒出,其余两人分别于21日325分、515分被扒出,扒出时4人均已死亡。

三、事故原因

1、工作面顶板破碎,在现场不具备初放条件的情况下,干部违章指挥,并参于违章作业,强行放顶,造成顶板大面积抽冒埋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面倾角大(29°),切眼在掘进期间曾发生漏顶和冒顶,顶板不实,矿有关领导及部门、工区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木垛及拉勾等特殊支护未架设到位,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合格率仅50%,工作阻力全部不合格,不同规格的支柱(1.8、2.0、2.2、2.5、2.8米)混用现象严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4、回料方法和顺序不当,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回料时先回的是切眼内单体支柱,定型料滞后5棚,应先扒出定型料,5、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理念在现场未得到有效落实。

夹河矿“6.23”顶板事故案例时间:2006-11-90:00:00

编辑:煤炭网

2004年6月23日中班19时30分,夹河矿运搬工区在-800~1010水平轨道暗斜井距绞车9.4米处维修耙绳轮及轨道时,因巷道拱顶部喷体突然脱落,发生一起死亡事故。

一、自然情况

-800~1010水平轨道暗斜井为全岩巷道,巷道坡度为21°,长度590米,巷道采取锚、网、梁、喷联合支护,净宽4.2米,净高3.4米,净断面12.47m2。

该巷道由掘进一区4队负责施工,事故段巷道于2003年2月份开始施工,3月份施工完毕。由于该段为深部巷道,地压大,且受采动影响,掘进成巷后即出现喷体开裂等失修现象,由施工单位边掘进边修护。2003年3月至8月间,共进行了三次修护,修护时为了保持巷道外表成型一致、美观,对事故段巷道进行了复补喷,造成了事故段巷道拱顶部金属网外喷体厚度累计达0.6米。

2004年5月,巷道竣工,经验收后,于5月16日交付运搬工区使用管理。

二、事故经过

6月23日中班,运搬工区安排电绞司机高某、挂钩工刘某、朱某三人到-1010轨道暗斜井上滑板运料。接班后,高某检查发现耙绳轮有一个缺囗,花道处尖轨不密贴,即叫刘某向工区汇报,要求下人处理。尔后,在未对耙绳轮和花道进行处理情况下,高某只对电绞进行了检查后,就由刘某等挂了料车运行,当车拉到花道处,靠主钩的第一个重车掉漏道,便将料车松到下车场拿道。后经检查发现耙绳轮底托板与轨道脱离,轨道被拉偏,不能走勾。即又向运搬值班室汇报,要求下人处理。工区即安排钉道工王某下井处理,18时王某到现场,电绞司机高某负责协助维修,王某安排高某去找道板,自已用尖锤在耙绳轮上方刨道板窝。约19时30分,高某刚离开现场到达下方安全门处,王某所在位置的拱顶部喷体突然脱落长4米,宽0.6~1.4米,厚0.1~0.4米,砸在其背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1、钉道工王某未执行先检查后工作,不安全不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巷道失修且修护方式不当是形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运搬工区负责该区段的管理,对严重失修可能造成后果重视不够,盲目安排工人作业,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矿安监部、生技部对该段失修巷道的严重失修程度不清楚,亦未安排检查处理,疏于管理,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安能力。真正做到先检查后工作、不安全不冒险作业、隐患不排除不工作。

2、严格执行锚喷工艺标准,落实巷修技术质量要求,对巷修工程要严格按标准施工和验收,复补喷喷层厚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进一步落实职能科室和基层区队区域安全责任包干制度。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有章可循、有责可究。确保在安全管理上不扯皮,不留死角。

事故点评: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从掘进期间的修护质量,运搬工区区域包干的管理,职能科室对隐患的排查处理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如果有一个单位领导或职工能履行安全责任或有一个环节能兑现管理制度,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掘进期间的修护未能按照修护标准要求施工,使金属网外喷层严重超厚,在隐蔽工程中留下了隐患,在受动压等影响时,导致较大面积的喷体开裂、突然脱落。

区域包干运搬工区的干部,在作业地点巷道失修隐患未排除的情况下,安排工人作业,同时,施工人员自我保安能力差,造成事故的发生。

职能科室对非采掘区域和边远地点存在安全隐患疏于管理,未能及时进行排查和安排处理,管理不到位。

该矿近年来狠抓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事故的出现,暴露了在非采掘区域和边远地点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