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_第1页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_第2页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_第3页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_第4页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案例研究(又称为教育故事),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

教师较为流传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一。面

对理论研究的深奥和复杂,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对从

事教育研究常望深长叹,而案例研究的推广,则可让每一位教师成为

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因为,在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都有大

量的“故事”在发生,这些故事蕴蓄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如果把它们

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反思,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

结论,这些结论不同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结论,它没有接受现成理论

模式的包装,因而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所以说,案例研究成了

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从教学实践中来到教育理论中

去,再回到教学中。

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

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解除

疑惑,指出问题,明确方向,这一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

程。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相互转化

的过程,可以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

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

进行案例研究是与同行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的有效方式,有利于

提高其看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的水平和实效。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教

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

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1、教育案例的定义

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

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

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一,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

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

彩的点评。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

育教学事件”,展示在教育教学活动发生、发展的事和效果,包含着

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

为、思想和情感,有具体形象、描述真切,给人以真实感和亲近感;

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是将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

反思等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

究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案例的组成理解为:

△案例是事件或者故事。是事件或故事就要有过程,不是平面

的去分析,而是动态的反映过程。

△事件和故事中都有问题或疑难情景。所有的故事和事件不一

定都是案例,但案例则必须是事件或故事,案例里应包含着问题。

△案例中的事件要有典型性。表现在含有问题疑难的说明意义,

在教育教学上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师如实地描述教学实践中所发

生的事件。是对一个单独事件进行记载,也可以是一系列相关事件进

行的连续性、追踪性记载。

△教学案例与实践相关。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为了突

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的片断,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

展示了一些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

同时,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

2、体育教学案例的特征

体育教学案例研究具有微观性、个体性和行动性的特点,易于操

作,符合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实际和教研能力。它并不使用特

定的假设,也无须验证某种因果关系,研究过程不受限制;教师可以

从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

起,促进个体教学行为的优化。体育教学案例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体

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与探索,寻找解决问题

的最佳方法,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

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

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

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

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

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

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

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

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

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

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

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依据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确定的写作范围、时间、

重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偏于宏观的,大到介绍一个国家或地

区;有偏于微观的,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有的详细叙述事件

发展的长期过程;有的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有的偏重理论分析;

有的则偏重实践描述。作为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案例,一般可以从几个

方面来考虑写作的目的、功能和重点。

1、学习运用理论

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不少教师总觉

得理论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学一些具体方法来得实用。因此在教

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

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产生这种现象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

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

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

结合起来。

经过书本学习,我们对许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一

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可以

有效地加深理解。比如这几年来有关主体论的阐述很多,有的说学生

是唯一的主体,有的说学生与教师都是主体,也有的说教师是主导性

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说理,有时难以理解。

如果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作一番分析,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2、总结教改经验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

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

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

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

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

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

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

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

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

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

值。

3、促进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

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

训的有效载体。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

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

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

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

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

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

性。

三'体育教学案例研究的类型

对于教学案例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风格因人而异,形

式多种多样,而体育教学案例研究常见有以下三种。

1、意外式的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教师对学生或课堂中出现生

成性问题,如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学计划变动等,出乎意料之外,但

又在情理之中。其问题比较集中,矛盾突出,故事虽然不复杂,但能

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启示。(见案例一、二)

案例一:一节体操新授课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思想日渐成熟的他

们,在学习中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作为高年级的体育教

师的我,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在一节体操新授课上,根据上节课学习了前滚翻成蹲立——挺身

跳的辅助练习,而且动作掌握也较好的情况,课的最后我对前滚翻交

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作了简要讲解和示范。所以这节课开

始时,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

动作吗?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前滚翻

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

论开来。“我来试试”。只见我们班的“捣蛋李”李志鹏跑了出来,

他打开垫子,迅速做了个完整动作。“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

我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

学们在本组的垫上自己练习。但没过多久,一些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

了,有的开始做其他动作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

学们,从大家练习的情况看,看来大家掌握的差不多了,下面林老师

和大家比一比,也请大家帮我打打分,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

但也很赘同。可由于我在学生们做准备活动时,只是口令指挥了一下,

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做,所以当做了前滚翻之后我一阵头晕,接下来的

交叉转体180°加挺身跳的动作做的有些勉强。刚做完,孩子们就叽

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

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体

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

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她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赘同,于是

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

看了看,都不说话。“李志鹏,你说说。”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

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林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

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听完

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

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下

面林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帮我打打分,好吗?”

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头部,深吸了一口气,做了个优

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并鼓起掌来。我也高兴的对大家

说:“我有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你们的意见提的还真不错!同时我也

想告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要多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思考,

去探究,你们就会学得更好。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所有的同学

都能做到满分,对不对?”“对!”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并一个个跃

跃欲试,在本组的垫上开始展示起来,我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动作果

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练习中学生们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

互相评分呢!快下课了,我鼓励大家说:“你们表现的真棒!回家后

都可以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了。所以这节课的作业是回家后和父母一

起练习此动作,下节课大家把在家和父母一起学习的情况告诉老师,

好吗?”“好!”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了体育课。

反思: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

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

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

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之一。教育家陶

行知先生也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趣一思一练一创”的过程。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节课中我让

学生做评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认识去学练。

这个案例,再一次使我体会到,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要

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多种教

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

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

主学习的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跨栏跑教学

一、背景:

在一堂初三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

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结果,大部分学生

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

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

箱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

会做专门的动作。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

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

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

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

栏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

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

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

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

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跨栏

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

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

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

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

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选择想出的

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

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

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

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

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

乐趣)。

三、教学反思

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

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

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

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

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

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通过互相

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

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

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

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

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2、主题式的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教案或教学过程的

片段或某个环节,按照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个主题,表达某一个思想,

体现某一种方法。其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的研究,富有学

术价值。(见案例三、四)

案例三:设计勇敢者之路

目标:通过这个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

手动脑能力,增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比赛,发展学生

的奔跑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场地器材:一个篮球场、体操垫四块、跨栏架四只、长板凳四张、

跳箱四付、体操凳四张(2米)、标志物四个。

活动形式:全班分四组讨论、设计、比赛

课前准备:课前将所需障碍器材放置到位,分别是钻过跨栏架、走

过体操凳、跨过体操垫、跳过长板凳、越过跳箱,并检查各器材的牢

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图:

线

2006年2月,

教学过程:

1、任务活动前教学。

①、在准备活动或一个内容之后,将学生组织到障碍跑场地上。

②、教师讲解、示范过障碍方法,学生分组依次做尝试性练习。

③、分四组进行过障碍比赛,教师评价、引导比赛情况。学生讨论小

结,并改进方法。

2、教师下达设计“勇敢者之路”任务(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设计

障碍物的放置顺序和距离);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设计后,对障碍

物按设计的方案进行放置。

3、在新设置“勇敢者之路”上进行接力比赛。

4、讨论:“怎样摆放障碍物最合理,通过速度最快?”

5、各组进行调整方案,再比赛,最后评价。

教学反思:

1、通过教与学,学生基本上溶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大多数学生

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与兴奋度。特别是在各组自行设计的障碍跑中,

使课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学改变了以往一贯由教师做主的传统做法,给出一定的

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让学生自由地

发挥,让他们体验自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下达任务后,各组学生能发挥聪

明才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直至协调统一,所设计的方案各不相

同,但都有自己的创意说明。

4、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学生在讨论、

设计方案过程中,就要考虑服从整体的利益;通过反复的比赛中,在

大家的助威声里,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胆怯,增强了自

信。

5、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体质的差异性,如给出相同的障碍标

准后,个别困难学生(特别是小个子女生)在过跳箱时,因爬不过去,

采用绕过跳箱的方法。教师对此应进行体育精神和做人的品质教育,

或将每次一人跑改为两人合作跑(以最后达到的人作为交接棒)等。

避免作弊现象发生,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案例四:行进间变向运球的教学

场地:篮球场一个

器材:篮球15个、障碍物20个(短凳15块、呼啦圈5个)、饮料

瓶若干个、

教材:篮球行进间换手运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了解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并且

在实践中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应用所掌握的技术,并在实践

中发展能力。

3、情感目标:师生情感融洽,兴趣高,积极主动,协作配合,在活

动中身心得到满足。

一、导入与热身(10')

1、上课开始:学生整队,师生问好。

2、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导入教学。

A:教师提问:在你们的脑海里有哪几位篮球明星吗?

学生回答:乔丹、姚明、奥尼尔、布莱恩特等。

B:教师问道:“将来谁愿意当篮球明星?”

学生踊跃举手大声回答:“我!”

C:教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心理,告诉学生每一位篮球明星都要

通过艰苦长期的训练,要想成为一名篮球明星必须练好基本功!(导

入练习)。

评价:NBA精彩的表演吸引着学生,激发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3、个性练习:用一种游戏活动方式,学生在篮球场内任意做各种运

球练习,

(甚至其他形式的运球等)。

A:教师积极参与,不断语言激励和提示学生:继续!注意球的控制。

评价:在练习中去体会,去感受球性

4、运球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在篮球场内随意运球,在自己

不失球的情况下,争取打掉别人的球,看谁打掉对方的次数多。

5、学生站成一个圆,跟着老师做不同形式的“耍球”练习,

例如:两手弹拨球、球绕环、胯下八字传球、地滚球、高运球、低运

球、交叉运球等。

评价:在竞争中提高控球能力,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实践与提高(25')

1、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学生脑海里想象明星运球,教师引导学生

去探究。

A:推进时遇到“障碍”如何换手运球?

B:换手后,又如何快速推进?

C: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会、去思考。

评价:想一想,试一试

2、尝试在不同速度中的换手运球(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篮球场二个

边线之间做横向的练习)。

3、在设有3个“障碍”物条件下的练习。

4、让学生依据个人的能力和教师的调控下选择练习组(在实践中去

感受、去掌握动作)。

A:教师注意观察,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B: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互相纠正。

C: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示范,矫正反馈。

评价:积极主动,尝试成功

5、设置“障碍”(障碍物间隔距离和数量),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换

手运球技术动作。

A:展开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看谁运的好,进步快!

B: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C: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创设条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团队精神

6、延伸迁移:在有防守人的情况下,教师做行进间换手运球,使学

生对由固定障碍到有人防守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印象,导入下节课

我们要学习:有防守人的换手运球。

三、调节与评价(10')

1、游戏:保龄球

2、游戏方法:摆放不同数量和形状的“保龄球”(饮料瓶内装沙子

代替),学生用篮球打向饮料瓶,距离按男女生能力摆放,看谁一次

打倒的多,谁就为胜。

A: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共同打“保龄球”。(调节身心,恢

复疲劳)。

2、讲评:师生共同评价。(成散点队形)

A:谈学习中的感受,还需要什么?

B: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改进学习方法。

3、收还器材,本节课结束。

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流露出成功的喜悦

案例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正确有效,主要看是否调动了

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不应把学生

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学

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她)

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思维的主体,还是身体练习的主体。

(二)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的教学理念

体育“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合理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他们

指定的学习内容,使小组成员之间彼此互动、互助,达成共同的学习

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

及其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

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合作性学

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心理

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如俗话说得好:“三

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都说明了合作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科学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也很重要,在分组时,教师应特别留心将那

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尽可能分配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而不宜将有

小团体倾向的一些学生分在同一组,防止“马太效应”。对于彼此暂

时排斥的学生也不要分在一个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

小组的规模以3到7人为宜,人数过多,学生的参与机会就少了,

人数过少,又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实践证明,一般以4到5人较合适。

分组从教学形式上分可分为固定分组和临时分组。固定分组是按学生

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以及兴趣等条件,把全班分成若

干小组。固定分组有利于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

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体验成功

的喜悦和乐趣。临时分组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条件,掌握技能的进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临

时的各种组合。

案例(典型部分)分析

在设置过障碍物的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临时分组,

共分成6组,每组5人,并各组命名,给以感性的事物激发学生更

强的学习欲望。在面对过障碍物的时候,学生都表现出不怕困难,勇

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更难能可贵的是,

由于“火箭队”和“马刺队”的两位女同学,在过障碍物时,不慎球

运掉了,在教师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在她旁边的“湖人队”同学看见

了,把自己的球给了“火箭队”的同学,自己去捡旁边的球,结束后,

他(她)们得到的是教师和同学的热烈掌声和赞扬。教师还不失时机

的奖励“湖人队”为“最佳团队奖”。

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能特别注意到学习的主体是一年级学

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能用亲切和蔼并带有童趣

的语言跟他们交流,尽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仅认为教师

是他们平易近人的长者,还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朋友。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在过障碍物换手运球过程中,“湖人队”牺牲个体利益帮助他们

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表扬和奖励“湖人队”,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

和认可。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灵感一现,更是对全体学生心灵的

震撼。在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品德

洗礼。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体育教学中还应该把合作学习与其它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使

用。教学实践本身是复杂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其自身

的优点和不足。一种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可能就是另一种模式和方法

的不足,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应利用与合作学习具有互补性的其它

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以使体育教学产生更大

的效能。

3、综合式的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

节内容的典型实例,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引发的思考,从多维度以理论

剖析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方式。其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师生

教学活动为主线,对学生突出表现和教师教学机智给予浓墨重彩的描

绘。(见案例五、六、七、八)

案例五:一节耐久跑教学的启示

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课的教材内容是耐久跑,根据

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

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

的精神。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学中,由于教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定向运动引入

课堂,进行耐久跑教学。采用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

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案例描述:

在这节耐久跑的课中,我将定向运动引入到教学中,将学生男、

女混合编为人数相等、男女生比例相同的四组(10人一组),然后

先出组长。我给每组组长分发五张任务卡,布置好各组的任务后,组

长根据任务再将队员分为5人一小组,组长安排好队员的任务后,学

生们正在组长的带领下斗志昂扬地准备比赛。比赛开始了,在一个

40米又30米的场地的四周分布了10个标志点,听到信号后,各组第

一小组先出发,按照各自任务卡上的任务依次跑向5个标志点,到达

各个点后并打卡(用彩色笔在任务卡上相应的标志点上画一斜杆)。

“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我也加入

到学生的呐喊声中,为各组队员加油助威,还不断地提醒学生:“注

意看清标志点在哪个位置,别跑错了”。各组未跑的五人也开始讨论

等一下应该怎样跑才好。有几个组已经有两、三位同学完成任务回到

起终点了,并把任务卡交给第二小组的同学,他们在边上还介绍经验

和技巧。各组第一小组全部回来后,各组第二小组立即出发,“加油、

加油”,刚完成任务的第一小组的同学好像忘记疲劳了,也加入到这

呐喊声中O

第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

学生个个都满头大汗。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

快并花的时间又最少,完成任务的效率又最高。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

下开始讨论。有的认为因没先找好标志点,多跑距离了;有的认为前

面速度太快,造成后程没力气;有的认为……。学生讨论的气氛很

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讨论完后,学生们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一

位同学说:“跑的时候先不要太快,不然的话,最后就没力气了,最

好是匀速跑,这样用时应该最短”。我对这位同学微笑的点点头说:

“对的,就像我们以前所学的耐久跑一样,要匀速跑,还要注意耐久

跑的方法和技巧,这在我们以前的耐久跑的练习中学过的,但也要根

据自己的能力控制好速度”,我说完后,另一位同学便说:“还应该

跑前先看清标志点在哪个位置,事先在脑子里要有一个路线,这样就

不会多跑没必要的路了”。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又开始讨论,有的说:

“要团结合作”,有的说:“打卡速度要快”。接着,我说:“同学

们说的都很对,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去思考,这个练习实际是耐久跑,

在跑的过程中,又要不断地去思考,去判断方向和方位,要自己先完

成任务才能完成全组的任务,所以又要你们团结合作,而且打卡的时

候又要你速度快”。然后,我对学生们提了几个建议,让学生再去思

考一下准备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更加激烈,各组也重新布

置了同学们跑的顺序,学生们都有自己跑的方法和技巧,各组的实力

相当,不像第一轮实力相差那么大,学生们个个都在体验跑的乐趣,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轮比赛结束,“同学们,老师最后还想让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到底要怎样跑好耐久跑?如果在现实中遇到相似的任务如何去完

成?”这时候,学生开始讨论起来。最后,我微笑着说道:“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耐久跑,运用新兴的运动项目——定向运动形式进

行练习,同学们也掌握了耐久跑的方法和技巧,大家热情非常高,我

们应该感谢那些提出好意见的同学,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在

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此时,

同学们都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情,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本次课。

反思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

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本案例将定向运动引入到

课堂,进行耐久跑的教学,改变跑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

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本案例教学过程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器

材的变化,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

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

又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时久跑教学的效果。本教

学案例教法新颖,简便实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耐力素质。

这个案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探究与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的

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也要重视

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培养自主、

合作学习意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六:我的一节武术教学课

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武术”吗?

生:喜欢。

师:好,这一节课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些“武术”的基本动作。在学习

之前,我想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班王嘉成同学的少年拳。好不

好?

生:大声说“好”(学生鼓掌,王嘉成同学表演少年拳的基本套路)

评析:通过王嘉成同学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

兴趣,从而达到课前激趣的效果,这样的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准备活动----基本武术操:

师:播音乐,做示范。

生:配合音乐,跟着节拍,与老师一起做基本武术操。

评析:通过武术操,既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也为后面的练

习做好准备。

三、学习内容

(教师示范五步拳有关动作和套路)

师:你们看到的就是五步拳,虽然只有简单的五步,但是它集中了武

术教学的基本动作和要领,例如:拳、掌、钩、弓步等,因此我们学

习武术之前,就必须先掌握这些基本动作。(边讲解边做分解动作示

范)

生:跟老师认真学习。

师:你们一起跟老师练习了几遍。

生:认真跟老师练习。

师:现在我们找几个同学来表演一下,看哪一个同学学得最棒,好不

好?

生:好。(几个同学分别作了示范表演,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我们分组练习,看哪一组学得最棒。然后,我们再通过比赛,

看哪一组学得最棒,好不好?

生:好。(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进行分组练习。)

师:现在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学得最棒?为了公平,我决定采用

抽签的形式决定比赛顺序,各组长上来抽签。

生:各组长上去抽签,并按比赛顺序带领各组进行比赛。

评析:通过示范表演、集中练习,分组练习,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既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向

上、你追我赶、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游戏:《猫捉老鼠》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开心,觉得累了吧。老师都有点累了,与老师

一起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

生:好。

师:老师先讲一下游戏《猫捉老鼠》的规则,同学都得遵守游戏规则,

团结合作,看哪一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玩得最开心。

生:好。(生分了两大组进行游戏)

评析:这是一个斗智斗勇、考验灵活的游戏,通过游戏,除让同学们

的身心得到放松以外,更重要的通过本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

奔跑速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反应的能力。

五、小结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学会了五步拳。

生:学会了一个游戏。

师: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了要做好一件事,大家必须团结合作。

生:体会了要身体强壮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

生:只要加强锻炼,体能才会提高。

师:这一节课的时间到了,下一节课我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评析:

小结为本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高度的概括:通过武术操来引入,先把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通过示范表演、集中练习,分组练习,比

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既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游戏,既

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奔跑速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反应的能力。

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

情,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种信息处于

良性的动态交流之中。教师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

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案例七:篮球行进间上篮的教学

一、背景:

如何把先进理念转移教学行为,力求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

系实际。本课根据学校特色和初二男生的实际,选择了学习篮球行进

间传接球上篮动作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存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

够;动作要领不明确,完成质量较差等因素,我在课中有针对性进行

了尝试、改革。

二、教学片断:

课前让各小组收集资料,了解行进间传接球上篮的有关知识;在

正式练习前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交流、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篮球

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归纳、

总结和示范讲解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如分组学习、个体学习等学练方

法,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在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再采取分

层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拓展与运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

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引导、分层、探究、合作等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的意识,培养团

结合作与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关系。同时,教师正确引导、及时点评、

积极鼓励,张扬了个性,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课后反思:

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带

着疑问探索“行进间传接球上篮”。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拓宽

了学习的思路,为学习其它技术动作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探究

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与

道德品质。通过讨论与交流、合作与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友

谊。通过反复练习技术动作,增强毅力与勇气,克服心理、增强信心。

教师正确引导、及时点评、适时演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改进与提高,

拓展与运用,提高师生的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

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学生在学习跨步接球上篮时,重心过高,导致跨步动作有点

像跳步动作。因此,在动作要领的讲解中,要注重细节,强调动作的

规范性与整体性。

4、在分层学、练的教学中,教师过于盲目,忽略群体与个体之

间不同差异。教师应针对性的指导与安排,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分组讲评与指导。

5、展示学、练方法过程中过于单一,应把各小组的学、练方法

逐一展示与交流。把不同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之终身受益。

案例八:一节高中“跨栏”教学课

在一节高一男生跨栏跑教学课上,学生第一次接触跨栏。我先让

学生看图片并做模仿练习,大家做得很好,但一到过栏时就不行了,

基本上跑到栏前就停下来,不敢跨过去,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

但都是跳栏动作。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做有难

度的单杠、双杠动作、不敢跳高、跳山羊、横箱等等。究其原因,一

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对动作要领没掌握、对

自己没信心。如何消除恐惧的心理呢?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跨栏动

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片断:

我让学生观看在课前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

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

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

跨栏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

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教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

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

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

跨栏跑练习确实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

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

学习跨栏的动作,跨栏跑的关键是跨栏步和栏间跑技术,学生必

须基本掌握这两项技术,又如何才能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学好技术

呢?我采用了两个方法:一是加强安全措施,学生之所以不敢跨是因

为怕有危险,怕受伤,因此做好安全措施是关键。首先我把栏放到最

低,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

更安全。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

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二是通过

比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勇气不是说的,而是要体现给

人看的”我就这么告诉他们。于是,我就做了示范动作,效果不

错。高个子的男生也跟着带头跨了。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第

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

——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另I

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

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

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

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趣)。

二、反思:

通过跨栏的教学,我进行了反思: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

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

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

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

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

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通过互相

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

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

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

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

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三、怎样写好体育教学案例

(―)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

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

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

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

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

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

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

把握和处理等。如我这个案例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

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

确的想法。又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

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见

案例二)

3、情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不能有闻必录,而是有

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

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

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

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

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

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

然。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

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

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这种教学措施

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还有学生或教师及相

关人员的事后调查、访谈、表现评估、资料分析等。读者知道了结果,

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见案例四)

5、评析(反思)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

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以进一步揭

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

请专家点评、深化。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

科学的规律。

(二)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

案例。写好个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

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

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

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

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

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育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一、因地

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

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

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

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

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

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

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

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

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

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

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

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

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

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

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

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

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

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

“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

练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

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

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

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

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

而是“做”出来的。

(三)教学案例的写作基本格式

确立主题教学背景一教学过程一情景描述一问题讨论一分析

与研究

(四)案例的写作程序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意外式的案例研究之外,主题式、综合式的

案例研究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1、案例的策划阶段(准备部分)。发现问题,选择、分析问题,

确定问题的价值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通俗说指定研究方向及研

究的方法。

2、案例的展开阶段(实施部分)。尝试解决问题。根据设计的方

案,组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可随时调整方案的某些环节或删改方

案的内容,以求解决问题的效果达到最佳。

3、案例的总结阶段(提炼反思部分)。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

行反思。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把它总结深化,提高到

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达到质的飞跃,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4、案例的撰写阶段(定型部分)。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

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教学案例。撰写案例要做

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选取适当,案例构

思巧妙,文字表达生动。

这四个环节中,前两个是自我实践的环节,后两个是实践后的认

识,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艺术,

而且有利于增强教学研究的能力。

在写完故事之后,把它搁置一边,在进行分析和解释案例之前要

至少有一周时间较好。再次阅读案例时一,你就能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意

义。在注释部分,考虑下面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案例?

•案例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列举出来,确认你觉得最具有批判性

的问题。

•你把哪一个写成重点角色?对每个人物反映的是什么情感、动

机?评价的准确度怎样?

•你的哪种情感驱使你的行为?

•作为一个教师,事件教会你什么?这个案例为你提供了哪些问

题?

(五)教学案例的类型

1、目前撰写体育教学案例没有固定形式,常见的有两种。

(1)针对教学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描述。在事例描述过程中,就包

含了标题、背景、故事描述、反思与评析。案例的标题,就是故事的

名称,案例的背景,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描述,是故事发

生的过程、矛盾的产生、解决方法和结果,案例的反思与评析,也就

是在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感受或是经验教训。这种撰写形式常用于意

外式案例研究,文章一般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2)将某个问题置于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中进行研究,

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描述。一般是由案例的标题、案例的背景、

问题的提出、案例描述、案例的反思与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