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命奥秘

1.我和我的布娃娃

设计意图

生命教育的开端,从了解“什么是生命”开始。本课从小学一年

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区别无生命的物体(布

娃娃)和自身的差异,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特征,初步形成生命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感知并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归纳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鉴于刚

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思维和认知特点,本课以比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

过自身生活经验,对比布娃娃和真娃娃的活动能力和方式,感知生命

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来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

(2)乐曲(《泥娃娃》。

(3)一个听诊器供教师使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说说你心爱的玩具会做什么

小车会跑,洋女丰蚌会眨眼睛,小狗会叫……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启发学生总结布娃娃和真实的小娃娃之间的区别,体验这种差异的

根本在于“我”是有生命的。

活动一:

看图,在教师的帮助下诵读诗歌,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所传达

的信息r我喜欢布娃娃,她和我一样眼睛圆圆,鼻子翘翘”,这段是从

外貌特征来概括布娃娃和“我”的相同之处,展开比较,为归纳区别做

好铺垫:'可它不喝水,不睡觉,更不知饭菜的味道”,这句点明了生命

体的特征之一——生命体需要从外界摄入滋养生命物质:它不会喊

痛,更不会被谁吓一跳”,这句表述的生命体的特征之二——生命体对

周围环境有刺激反应:'它永远都那么小,不会像我天天长高”,这句表

达了生命体的特征之三——生命体会生长。

活动二:

说说有生命的事物与没有生命的事物有什么差别,讨论一下这首

诗歌的插图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

活动三:

学唱歌曲《泥娃娃》。

♦生命小秘密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活动,感受“活着”的生命状态,体会生命

现象的奇妙。

活动一:

感知自身的存在。让学生触摸感受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在手腕上

找到脉搏跳动。通过讨论或讲解,让学生了解脉搏跳动的原因是心脏

将血液从动脉血管中泵出,携带养料,输送到全身。当动脉血管处于

比较浅表的位置时,就可以触摸到脉搏。

活动二:

让学生尝试使用听诊器,听听同学的心跳。在两个纸杯的底部正

中扎一个小孔,将一根棉线的两端分别从下向上穿进纸杯底部的两个

小孔,线的两头打结,就做好一个简易听诊器。将一个纸杯紧贴自己

的耳朵,另一个纸杯紧贴同伴心脏的部位,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

活动三:

看图说话。看教材第3页下面的图,说说小猫和小草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相同。这是一个答案开放的问题,其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学生对

这两种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异同的比较,梳理出生命的共同特征。即

小猫小草会生长(图片上有大猫和小猫,不同大小的草,都暗示出这

两种生物的生长过程);小猫小草都会繁殖(大猫繁育小猫,小草开花

结籽);小猫小草都需要其他物质的滋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小

猫进食、排便,小草需要泥土)。

从总结其不同到归纳其相同,把小猫和小草两种相去甚远的动、

植物,从生命特点的角度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概念。

♦生命小智慧

通过辨识自然界的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事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宽视

野,感知生命世界,并通过培植、饲养、观察等活动形式,近距离观

察身边的生物,感受生命的玄妙与生机。

活动一:

涂色游戏。看图,让学生给有生命的事物涂上颜色,包括大树、

蘑菇、花草、两只小兔和一只绵羊。

活动二:

和我一起成长的伙伴。让学生2~4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

和一些彩色笔,让同学讨论,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大家发现的身边

有生命的事物。这些都是与我们共生共存的,也许有些是我们的好朋

友,有些是我们不喜欢的(例如,苍蝇、蚊子,有难闻气味的花草等)。

我们与这些共同生存的生命体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

活动三:

看看图片中的豆芽和蜗牛,说一说自己生活经历中种植过什么,

或者养殖过什么,与小伙伴一起分享有趣的生命感受。

板书设计:

2.砖头与房子

设计意图

在第一课,我们从生命体的一些现象和特征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

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这一课,将从生命的构

成说起。对生命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的认识,是进一步认识生命

体和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尽管细胞是个复杂的,甚至包含着许多

未解之谜的话题,但编者还是选择以此作为生命教育的开端,这也为

回答“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鉴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

水平和知识结构基础,本课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细胞,知

道生命体由细胞构成,细胞里包含着生命的重要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证,意识到细胞的存在,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好

奇心。

(2)通过砖头的比喻,接受“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这一命题。

(3)知道细胞基本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部分组成,知道

生命体的不同是因为细胞里藏着的秘密不同。

教学重、难点

(1)细胞个体是肉眼不可分辨的,需要教师以合理的方式呈现事

实,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取合和表达尤其需要恰如其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显微镜、动植物细胞切片供学生课堂观察。条件不

具备的学校可准备细胞图片或投影片、相关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墨水或印泥、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生物总动员

请同学们简要讲述几个自己知道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故

事,或者由教师讲述诸如女姻造人的故事等。

鼓励学生一起来创造自己的生命世界。规则是说出你所知道的生

物的名称,由教师写在黑板上。可以把学生分成2~4组,在黑板上

分割出相应的板块。已经出现过的名称就不能再次出现了,几个组轮

流,看谁的板块里物种最丰富。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复习辨别生命体

与非生命体,感知生物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索:生命体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它们又都是从哪里来

的呢?这是学生积蓄已久的疑虑。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大多数生

物差异的背后其惊人的一致性说起,这就是: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

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用砖头和房子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用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认知细胞。

活动一:

教师提问:有谁看见过细胞?

活动二: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面细胞的切片。教材第5页提供了青蛙和枫

叶两种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可以看到细胞紧密排列。在第6页青

蛙细胞切片上,用红线勾画了单个细胞的外形轮廓,帮助学生认识单

个细胞的样子,但要告诉学生,红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生命小秘密

活动一:

绘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根据课文提示,描画细胞的结

构:首先把圆圈内部涂成红色,再按照数字顺序连线,构成一个封闭

的圆圈,告诉学生这个圆圈代表细胞剖面的细胞膜;然后把圆圈以内,

红色圆形以外的部分涂成黄色,这是细胞质,剩下的中间部分是细胞

核。这是细胞的剖面图,好像一枚煮熟的鸡蛋被切成两半后切面的样

子。细胞和鸡蛋一样,细胞核被细胞质包裹着,犹如蛋黄被蛋白包裹

着;这一切又被细胞膜包裹住,犹如蛋白被蛋壳包裹着。要告诉学生,

红色、黄色并不是细胞本来的颜色。

活动二:

比指纹。让学生把拇指涂上墨水或印泥,在纸上留下自己的指纹,

并签上名字。鼓励学生在这张纸上搜集更多人的指纹,试一试并讨论:

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吗?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指纹都是唯一的,

人体身上还有很多唯一的特征。引导学生体味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活动三:

画树叶。采集不同的树叶,用彩色笔在纸上描出树叶的轮廓。引

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能找到两片完全重合的叶子吗?师帮助学生阅

读教材第7页的内容,告诉学生:

生命个体(每一个人、每一棵树)的不同,秘密在细胞核里。这个

秘密就是细胞核里藏着的东西不同。

♦生活小智慧

活动一:拼图游戏。

让学生观察六个拼板上的六种不同的海洋生物,看谁能用最短的

时间在下面的大图中找到它们。大图是显微镜下一滴海水被放大25

倍的图片。这六种动物依次是:

硅藻、海洋蠕虫螃蟹蓝藻植足动物鱼卵

活动二:了解地球上的物种。

鼓励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物种的分类和数量方面的基础知

识,通过讨论或制作简单的墙报来分享信息。

板书设计:

3.我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充满兴趣和好

奇。孩子们的小脑袋常思考着这样一些他们认为是很“深奥很"伟大’

的问题:自己是捡来的吗?自己真的是猿猴变来的吗?自己是妈妈生

的,跟爸爸有关吗?随便两个人住在一起都可以生宝宝吗?……为了让

儿童了解自己生命产生的真相,我们认为从细胞(即受精卵)话题谈

起,用“细胞运动会”来讲述精子和卵子受孕的过程,既能给予学生科

学简洁的回答,又能启迪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神奇与幸福,为学生

从小播种下珍爱生命的种子。

考虑到文化与道德等因素,我们没有涉及“精子如何与卵子相遇”

以及“胎儿从哪个地方生出”两个话题,如有需要展开此类话题,建议

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教学目标

(1)知道“我”的生命开始于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在

妈妈肚子里孕育成婴儿。

(2)知道父母结婚生育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一方面需要生理的成

熟,另一方面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我”是父母爱的结晶。

教学重.难点

(1)小男孩、小女孩长大以后,成熟的身体里才有精细胞和卵细

胞。

(2)精子是通过竞争和卵子结合。“我”的生命源自一场竞争中唯一

的优胜者。生命的诞生是精彩的、神奇的。

教学准备

父母童年照片各I张、父母婚前照片各1张、父母结婚照1张、

我和父母全家福照片1张。

教学过程

♦生命小问号

通过对“我从哪里来”的发问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

的观点,并在教师追问中反思、质疑、修正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

寻找自己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科学答案的浓厚兴趣。

主题活动:谈话导人r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可能的观点包括“猿猴变来的,聪明的猿猴变成了人“父母

从垃圾堆(或街边、大桥下、山上…捡来的、“是圣诞老人送给父母的

“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或腋窝下、口中...)生出来的与爸爸、妈妈都有

关系“与妈妈有关,与爸爸没有关系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观点,适当归类,如“动物变来的”作为一类,“被

父母偶然捡来”,是一类,等等。

针对动物变来的观点,追问“想要宝宝了就去找一支聪明的猴子

养在家里?”捡来的观点,追问“想要宝宝了就去垃圾堆(或街边、大桥

下、山上……)转悠?”针对妈妈生的观点,追问“妈妈怎样才有了你?

突然就生下你了?爸爸可以生宝宝吗?”

♦生命小秘密

通过对自己父母成长、结婚等生命历程的审视,知道生小宝宝与

长大、成熟、结婚有关。通过对“细胞运动会”的学习讨论,懂得人的

生命开始于细胞。

活动一:

分享照片。将“我”的全家福照片和父母照片与同桌分享交流。

学生讨论r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男孩和小女孩可以结婚

吗?‘引导学生发现父母也有小的时候;知道父母要长大了才相爱结婚

的,结婚还需要去登记。

活动二:

细胞运动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细胞运动会”故事,了解生命的

秘密。可详谈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简略谈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

让学生谈谈在故事里的发现:“宝宝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生命

开始于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

“精细胞生长在哪里?小男孩有吗?”精子生长在长大的男子身体里。

“卵细胞生长在哪里?小女孩有吗?”卵子生长在长大的女子身体

里。

“精细胞多吗?卵细胞呢?”每场比赛中,男子身体里精细胞有很

多,女子身体里通常一个月才有一个卵细胞成熟。

“什么样的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了?”只有一个最强壮的精细胞和

卵细胞结合。

“受精卵在谁的肚子里长大的?长成什么?”受精卵在妈妈的肚子

里长大,经过十月怀胎后分娩。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阅读“细胞运动会”故事后的感受。。

最后问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问题:精子

怎样进入妈妈的身体?我在妈妈肚子里怎样吃东西?胎儿吃得太胖了

就会变成双胞胎吗?妈妈从哪里生出了我?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

自己的想法,将问题留给孩子们,建议学生用询问有学问的人、查阅

书籍资料等方法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将这些答案发表在教室板报

“生命的话题”专栏内,供学生分享、思考、探究。

对于一些可能引发道德争议的材料,建议教师慎重使用。

活动三:

贴照片。将全家福贴在教材上。

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长相、习惯、性格等哪些地方像妈妈,哪些

地方像爸爸。

最后用一句美丽的话来形容、描述自己的全家福。

活动四:

考一考。教师考考学生r小男孩和小女孩可以结婚生宝宝吗?"随

便两个叔叔阿姨在一起就可以生宝宝吗?”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4、上学路上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首先应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危险的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且是急待建立的安全意识,只有了解

危险才能有效地规避危险。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有几个安全隐患时

间和空间段。教材选择了“上学路上”这个空间段来展开本课,常见的

活动参与、认识交流和生活经验分享等方式,希望能初步培养学生对

行路中危险的辨别能力与简单的预测能力。

教学目标

⑴能充分意识到“上学路上”可能引发危险的一些重要因素。

(2)知道上学路上的危险有三类:危险的地方、危险的行为和危

险的东西。

(3)学习一些防范危险发生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行路过程中存在危险的种类辨别。

(2)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体会上学路上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初步建立学生防范危险的意

识;通过对上学路上可能面临的危险的分类认识,了解引发危险的因

素,加强对行路途中危险的辨别能力。

活动一:..

连环画呈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的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图

画中自主发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有怎样的危险状况发生。提示学生

观察图画中对环境的描绘,注意理解和评价画中各个角色的语言行

为。第二幅画中有引发危险的事物:断了的电线、松动的岩石;也有

危险的行为:一个小男孩准备脱离路队,不听劝告。第三幅画中有危

险的地方:破损的小桥;有危险的行为:在桥上玩耍,并在桥栏杆边

探身取物。第四幅画中有危险的地方:公路;危险的行为:不注意往

来车辆,强行过马路。

本故事设计的几名小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农村,步行至镇中心校,

上学路途涵盖了一般农村和城镇的情况。有红绿灯的路口,孩子一般

容易受到提示,红灯停,绿灯行。本课设计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该如

何观察路途交通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过马路,这也比较符合广大农村

和乡镇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连环画下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问

题、交流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来分享观点、完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以丰富其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对诱发危险的因素能

够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二:

教师引导学生由课文中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故事联系到自

己的上学经历,反思自己的上学路上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没有类似

的行为,或者有没有其他的诱发危险的因素,扩大学生对危险因素的

样本积累,激发学生对危险状况的警觉。

♦安全小博士

学习简单的规避危险的方法,并渗透预测危险的意识。

活动一:

排险智囊团。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个活动有针对性

地了解、认识、学习和初步掌握规避危险的简单方法。

根据连环画中小男孩的经历,教师引发学生讨论“如何排险一,

带领学生对照危险的分类,依托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对各

种场所和个体行为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学习正确的避险方法。

教材上给出了部分正确的行为建议,例如,“有危险的地方,要离得远

远的’:“走人行道,别在车道上玩耍“有些东西不能碰,比如断了的电

线3

活动二:

我的上学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更多的

规避危险的方法和行为。

此环节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逐一汇报来抽取有用的信息;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比赛中激发学生"排险’的热情;还可以鼓励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或制作安全标志牌。

♦安全小卫士

检验评估学生对行路过程中潜伏危险的预见性和应对策略,运

用对危险的认识和避险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习惯。

活动一:

“火眼金睛’3教师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行路安全的案例,让学生

通过生动有趣的群体表演,呈现所认识到的危险瞪和应对危险的方

法。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危险的存在.疏

理危险的类别,明确避险的方法,并发现学生对认识危险和正确避险

学习的不足与错漏,及时加以评价指导。

活动二:

“说说我的上学路”,是将学牛对行路安全的学习与讨论从课内延伸

到课外,与“小小情报员”形成前后呼应。通过学生对自己上学路上存

在的危险和规避危险方法的描述,进一步加强“危险意识”和完善学生

的生活行为。此环节的教学,还可以将学生的家人或学校所在片区的

民警对孩子提出的危险警告包含在内,让我们的安全教育有机地与学

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板书设计:

5.安全游戏才快乐

设计意图

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孩了间的游戏活动中。尤

其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到游戏活动可能引发的危险和学会安

全地进行游戏非常重要。和“上学上”一样,“安全游戏才快乐”的设计,

旨在帮助孩子对校园游戏中的危险因索有所认识,通过辨别危险、预

测伤害后果,建立安全游戏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感知校园游戏中可能引发危险的各种因素。

2)借助分类,认识和辨别游戏过程中的各种危险。

3)能对危险作简单的预测和学会安全游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校园游戏中的不同危险进行辨别。

(2)学会安全游戏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体会校园游戏中存在着许多的危险,帮助学牛初步建立游戏中的

"危险意识

活动一:

学生讨论“你喜欢玩什么游戏?”引人话题,呈现出学生熟悉的各

种游戏,以此作为本课学习材料的储备;同时也唤起学生对游戏情景

的回忆.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学生所提供的游戏中有安全的游戏.也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游

戏,教师在此不必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和引导,只作素材的收集。

活动二:

发现游戏中存在的危险。教师可以在收集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观察教材上所呈现的游戏,并提出“这样做游戏安全吗”的问题来引发

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材呈现了四个游戏的场景,分别是“跳楼梯“捉迷藏’:“叠罗汉”

和“打仗”,其中渗透了我们想传递给孩子关于“游戏中的危险’的简单分

类,即危险的游戏地点如楼梯间,危险的游戏如“叠罗汉”,危险的游

戏工具如尖锐的笔和游戏中危险的行为如给蒙住双眼的同学制造行

进障碍等。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游戏中的危险,并结合上一环

节大家提出的其他游戏,尝试对危险进行分类。同时,教师也应引导

学生仔细体会小博上所说的话;如果在游戏中给自己或小伙伴造成

了伤害,游戏就不再快乐了。”通过“伤害”与“快乐”的对比,加强学生

对危险的重视,通过列“快乐游戏”的向往,巩固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小博士

了解、学习简单的安全游戏的方法,渗透、培养学生游戏中预测危

险的意识。

活动一:

“友情提示大征集:学生通过对游戏中危险的初步认识,应结合自

身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安全游戏提出自已的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时

时对照前期对危险的分类,有针对性地了解、认识、学习和初步掌握

安全游戏的简单方法;在学生充分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带领大家梳理、

归类和总结,继而形成对如何安全游戏的较为完整的认识。

教材上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给出了四句提提示性的话,分别指出

危险的游戏地点、危险的游戏方式、危险的游戏工具和游戏中危险的

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大家的建议和举例中对每类危险补充具体事

物或事例,让每一类危险都能在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同

时也让学生对开课之初所提出的各种游戏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学习

的成果作用于实际生活,改变游戏方式,开展更安全的娱乐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也不应该排除学生对游戏中的危险或如何安全游

戏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来进行讨

论。教材中小博士的话:'你还想到了什么?”便是为此设计。

此活动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逐一发言来抽取有用的信息;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引导、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收集、整理与完善信

o

活动二:

说一说。以讨论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游戏中危险的了解和掌握情

况,通过辨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如何安全游戏的认识。

教材第18页呈现的六个情景中,有比较简单的辨析如“唱歌'和

“滑楼梯扶手”;也有需要学生进一步认识的行为如“玩呼啦圈”,本来安

全的游戏因为不安全的行为也让游戏中存在了危险。

教师在此环节教学时,不应只停留在简单地判断游戏的安全与

否,应该让学生明确不安全的游戏中存在哪一类或哪几类危险,该如

何改进。在六个情景辨析结束后,还应鼓励学生继续在身边,在校园

内寻找有危险的游戏,通过寻找、发现、讨论和改进,将安全意识和

规范行为进行内化。

♦安全小卫士

运用对游戏中危险的认识和安全游戏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

步内化意识和行为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小小设计师’3要求学生设计或改造一个好玩又安全的游戏,并

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玩。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设计中自觉地运用对危

险的认识和如何安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规范学生的

校园行为。

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捕捉

学生在设计中的想法、困惑和解决的思路并抽取出来与大家分享;还

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对其中有创意或有争议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与完

善,在讨论中融汇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设计思路和

生动有趣的游戏将安全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案例两则

(1)某校三年级的一个女生与其他三个同班同学在课间玩“背人踢

人”的危险游戏(“背人踢人”游戏是学生自创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

人背着另一人,被背的人相互用脚踢对方,被背的人谁先落地就算

输),被班主任老师制止后,继续偷偷地玩耍。不料,一个背人的女

生摔倒,被背的同学随即倒下压在了先倒地女生的身上,先倒地女生

立即发出了惨叫。教师立即赶到,马上通知了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和就

近医院的医生。监护人随车到达医院,该女生经诊断为“右股骨骨折

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2)2006年,南方某小学两名学生发生“打斗”事件,其中一名学生

被对方刺中左胸,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知情者李先生告诉记者,

当天9时15分左右,正是课间时间,由于户外下雨,各班老师组织

学生在教室附近活动休息。小彭与肇事学生小龚,加上同班另外IO

多个男同学,一起在教学楼四、五楼的楼梯间,模仿网络对打游戏,

分两派拿凳子玩起了真人的“打架游戏死者小彭与肇事者小龚分在

“敌对”的两边,在推打过程中,小彭被小龚用弹簧小刀刺中左胸部。

参与送小彭去医院的一位青年男老师介绍,当时他正在教学楼二楼准

备去班上上课,听报说四楼有学生出事,马上冲了上去。看到学生受

伤流血严重,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和其他两位老师和校工

一起,把伤者送往医院。据了解,送到医院时,伤者小彭还能回答医

生问话,没想到最后还是抢救失败。

小学生课间趣味游戏

1.小猴捞月

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选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当

“小月亮”,另外再选两个小朋友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大家

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转圈走一边唱儿歌“小月亮,晃悠悠,乐得小猴翻

跟头;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儿歌,两个“小猴’钻进"水

井',手拉着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逃跑躲闪,一旦被捉

住就要说出一个带“月”字的成语、诗句或表现一个小节目。接着由这

个同学指定别人担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2.三打白骨精

游戏有两个同学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两步远。游戏开始后

两人一块唱r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原地双足并拢跳三下,注意唱

到最后一个“精’字时,必须同时做180。跳转,同时落地前还要做一个

造型动作。造型动作有三种: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额前做搭凉棚

状,同时左臂微屈勾拳为孙悟空;双手叉腰,两腿叉开为白骨精;双

手合掌于胸前为唐僧。这三个童话人物的制约关系是:孙悟空胜白骨

精,白骨精胜唐僧,唐僧胜孙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么重来一

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负者就要给胜者恭敬

地鞠一个躬。

.3.炒股票

游戏者5人为宜,选一人当股民,面对墙壁而站,其他4人分散

站在后面当股票,股票名称可事先自定,例如,新锦江、二纺机、大

众出租、豫园商城等。游戏开始,股民把一枚硬币朝头后高高地抛出,

说r炒股票喽!’当股票者其中一人就近拾起藏在手内,与此同时股票

要同声对股民说r什么股票最看好?‘股民要马上猜出是何种,对了就

算发,继续炒,错了由拾者当股民,重新再玩。

4.搜捕逃犯

一人当逃犯,另一人当公安干警,用手帕蒙住他们的双眼,分别

带到乒乓球台的两个对角上。主持人发令后,两人手摸着乒乓球台一

逃一追,逃犯想要躲开公安干警的搜寻,而公安干警则竭力想要找到

逃犯,两人都蹑手蹑脚地走动,以免发出声响,使对方发现自己在哪

里,但最终也许会糊里糊涂地撞到一起,公安干警便捉到了逃犯。接

着可再换两人上场游戏。

规则:围观者只能笑,不得暗示。

5.欢乐猜拳

女生们围成一个圆圈,面朝圆心,人数必须是双数,游戏开始,

大家拍大麦(自己击一下掌;侧开与两侧同伴合掌;翻掌,用掌背与

两侧同伴相碰)并齐说r赛、赛、赛,阿拉马克赛,一个接一个,阿

拉马克赛,这么好的天气飘雪花,这么好的鞋子漏脚丫,这么好的孩

子小傻瓜!’接着,各自旋转小臂并说:骨碌骨碌锤(此时每二人面对面

“石头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则再转小臂重猜,直至决出胜负)!负者退

下,胜者重新组成圆圈,再拍再唱,最后剩下者为胜。

6.翘板接键

准备学生尺一把,大橡皮一块,键子一只。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

子搭成一个小翘板,一端放键子,另一端翘起。游戏者依次进行,用

手去拍翘起的一端,使犍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

按5次,积分多者为胜。熟练后,还可以用脚、肘部、面额部接键等。

也可以选一人拍翘,让另外的抢接,接到者可得1分并当拍翘者。

6.校园避震有办法

设计意图

小学生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自我保护意识、方法的培养与学习需

要及早开始。特别对于我们四川的孩子而言,在经历了“5・12’大地震

以后,培养学生在灾难中的自我保护,学习常用的、有效的保护自身

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地方,采取的避震方

法各有不同,考虑到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我们设计了“校园

避震有办法"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校园内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了解、认识发生地震时校园内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危险,初步了解在

地震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材提供了六幅图,分别呈现了当地震发生时教室内、楼道上和

楼梯间的情景。从第一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震发生时教室内的摇

晃、水泥块的掉落、学生的慌张和教师“不要慌!’的提醒;第二幅图中

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室里用正确的姿势,在正确的地点进行自我保护;

第三幅图中慌乱跑出教室的学生因站立不稳跌倒,教师过去帮助他;

第四幅图中教师和学生躲在墙壁的拐角处,老师尽力护住孩子的头;

第五、六幅图中教师在地震稍停后组织学生有序、迅速地离开教学楼。

对这六幅图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二幅图,结合图上教师的话与熊猫

宝宝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受地震发生时,教室里可能出现的状

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室里就地进行自我保护。在这两幅图观察、

讨论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画或学生在2008年5月12

日的亲身经历让孩子充分感受地震发生时的情景,理解为什么“不要

慌”,再通过对图画的观察与模仿,学习就地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二步,观察、理解第三、四幅图,学习、模仿在过道中如何选

择地点和姿势进行自我保护。在这两幅图观察、讨论和理解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教师对学生忘我的保护,感受老师对学生的

爱。

第三步,观察、理解第五、六幅图,学习、模仿当震动停止后如

何有序、迅速地离开教学楼。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教室

的门口和楼梯间这两个地点,充分理解和掌握从这两个地点撤离时,

如何才能做到有序和迅速。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教师应借助各种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充分感受地震时的情景,可以是图画的观察,也可以是亲身经

历的描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重现当时的情景;②教师应采

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可以是教师

的示范,也可以是学生的演练等。

♦安全小博士

回顾、总结地震发生时,在校园内正确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教材第20页“说一说’的问话,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忆、梳理、总结地震发生时,在校园内正确

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对方法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以地点为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教室内、

走廊里和楼梯间等;也可以以时间为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开始地震、

震动间歇和震动结束等。

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内的不同地点进行

分析,看看哪些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可以用于避震;哪些地方不能用

于避震。同时教师也可以举出一些在地震中其他人所采用的避震方

法,和学生一起判断这些方法的对与错。总之,可以借助反例、故事

等其他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明确在地震

中具有保护作用的地方。

♦安全小卫士

安全避震演练,将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此环节的活动是进行一次避震演习,地点的具体要求是在教室和楼

道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演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明确各种口

令、安排观察记录员、确定避震方法和

逃生路线等。在第一次演习结束后,教师要和学生一道总结演习中的

经验和不足,通过观察记录员的描述和大家的讨论,完善避震方法和

逃生路线。然后进行第二次避震演习。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学生能将校园内避震的简单方法内化为自己

的技能,同时,各个班集体也应该从活动中产生自己班内避震的“应

急方案’0

三、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地震时,在校园内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

片,此刻,要动作机灵地躲避。

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当震动发生时,靠近教室

门的同学要第一时间打开教室门。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

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迅

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

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

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

楼,不要站在窗边,不要到阳台上去。

7.坐、立、行、卧

设计意图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骨骼比较柔软,骨头里

的胶质较多,而钙质较少。如果不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姿

势,脊柱很容易变形,造成驼背、斜肩、各种各样的脊柱弯曲和压迫

心肺等后果。同时,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还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本课的

设计便是为了让学生及早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养

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不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对自身的危害。

(2)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健康小问号

认识、了解不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讨论其危害,初步探究

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活动一:

观察三幅画。画中分别呈现了一个小男孩不正确的坐、立、卧姿

势。趴在桌上看书、趴着睡觉和扭动身子、歪着肩膀站立都是小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喜欢采用的不正确姿势。

银杏宝宝问r应该怎么做?'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这个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不正确的姿

势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通过对伤害的体验了解,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错误姿势的了解和排斥。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始

探究正确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里,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的姿势,

教师不必过早进行评价,而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活动二:

照镜子。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坐、立、行、

卧姿势。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对日常行为习惯的了解、学习与

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学生所谈到的不正确的姿势,教师要注意收集,作为下

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素材;同时,对学生提出的不正确姿势,教师也

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改一改。

♦健康小博士

认识、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在此环节中,教术才通过四幅画和两个口诀将正确的坐、立、行、

卧姿势作了一个形象的演示。其中传统的口诀是每幅图下面的较小的

文字:坐如钟,站如松,形如风,睡如弓。另外一首口诀是对坐、立、

行、卧正确姿势的进一步刻画。两首口诀应分别诵读。教师在教学此

环节的时候,要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口诀,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

间进行模仿和纠正。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

卧姿势。

♦健康小卫士

掌握、运用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活动一:’

“说一说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关于坐、立、行、

卧姿势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进

一步明确不正确的姿势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同时也让学

生了解关于坐、立、行、卧的其他相关常识。

通过这个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常识,也促进学生自主地纠正自

身不正确的日常行为。

活动二:

“评一评通过学生对四个小朋友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

已学知识的掌握。

在这四幅图中,第一幅图中小女孩的睡姿是正确的,第二幅图中

小男孩的坐姿有问题,第三幅图中小男孩背没有挺直,最后一幅图中

小女孩的站姿是正确的。

三、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为什么小学生要特别注意坐~立的姿势

有些小学生喜欢趴在桌子上看书或歪着身子写字,或者站在那里

扭动身子,歪着肩膀……这些姿势都是不正确的,有损于身体健康。

正确的坐的姿势是:躯干保持挺直,两肩摆平,抬头挺胸,两眼平

视,两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平放在地上。如果需要伏在桌子上工作,

弯屈的部位应该在臂部,而不要在腰部或背部。有些小学生在读书或

写字时,喜欢弯着腰、歪着头伏在桌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使脊椎

弯曲,形成畸形。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全身呈直立状态,抬头,

两眼向箭平视,胸稍向前挺,腹微后收,两手下垂,足跟靠拢,足尖

分开;从侧面看,耳、肩、大粗隆(大腿上端突出的地方)三点在一条

直线上;从后面看,两肩平衡,两肩胛骨在脊柱两侧相对称。

无论是站或坐,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身体重心位于最适当的地方,

也就是可以使维持全身平衡的前后左右的肌肉处于最小的紧张度。在

这种情况下,肌肉既不易产生疲劳,又能得剑均衡的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姿势正确与否,对他们的骨骼影响

最显著。他们的骨骼正在钙化,经常保持什么姿势就长成什么样子。

如果经常弯腰(向前弯或左右倾斜),天长日久,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

脊柱畸形变屈(后凸或向左右凸)。如果坐立姿势正确,胸廓发育正常,

就可以使肺部自由呼吸,心脏不受压迫,才能保证内脏器官都处于正

常位置,全身生理过程得以正常进行。由此可见,小学生养成正确的

姿势是很重要的。

8.趣是个好老师

设计意图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和探索知识并克服困难的内动力,它能有效

地形成并强化学习动机。小学一年间的学生兴趣还不是很稳定,容易

对事物发生兴趣,也容易动摇。因此,在此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兴趣的

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坚持自己的兴趣就能够取得进步、取得成功。

(2)让学生感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自己的兴趣,才有收获。

教学准备

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有哪些。

课时建议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谁的耳朵灵

教师说两句话(下面例句供参考,可自行更换),看谁能准确无误地

选择其中的一句记下来。

(1)我们班星期五举行讲故事比赛,将评选出“故事大王",有

精美礼品等着你哦。

⑵在量子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红、绿、

蓝三种“色”的特性。

J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句话写下来。学生讨论:哪句话更好记?

你对哪句话感兴趣?小组内作好统计。

二、主题活动

♦心理聚焦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及结合自身的体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对“兴

趣’的认识。

⑴阅读教材中的情景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兴趣’有简

单的认识。

(2)想一想:小组讨论,全班分享。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常发现的一

些奇妙的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兴趣’3教师可在小结中适当强

化“多问、多想是激发我们兴趣产生的原因”的观点。

♦心灵视窗

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过渡到自身,帮助学生认识并体验做自己

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的心情是快乐的。

(1)阅读教材中的情景图片,结合图中的人物表情及语言,组织

学生讨论:“他们在说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请个别学生

发言,随即进行小结: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的心情是快乐

的。

(2)说一说: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重点引发学生积极表

达自己的感受及尽量多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心灵氧吧

通过教材中两个案例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自己的兴趣持之以

恒,才会进步、走向成功。

阅读教材中的故事。请学生个别回答对张衡和篮球小明星经历的

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坚持做自己感

兴趣的事情之后进步了,成功了)

小结:“兴趣让我开心,给我热情;兴趣让我进步,给我成

功。1)•

♦心海起航

结合“兴趣之船’的经历,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兴趣。

阅读“兴趣之船”的经历,重点激发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要

坚持。教师组织进行“我的兴趣之船”活动,让学生体会坚持才能走向

成功。

三、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

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

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

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

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过程就很乏味、枯燥;

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

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取得成功。

兴趣还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等品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

个体对什么感兴趣。如有的同学喜欢数学,有的同学喜欢英语,他们

的兴趣倾向就不一样。兴趣的广阔性主要指兴趣的范围。一般来说,

兴趣广泛的人知识面也就越宽,在事业上会更有作为。兴趣的持久性

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兴趣的稳定性,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很重

要,只有稳定的兴趣,才能促使人系统地学习某一门知识,把某一项

工作坚持到底。

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

1.学习兴趣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小学低年级学生常易受新颖、具体、生动有趣的对象所吸引,总

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

是由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引起的。例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

故事、教师的表扬等。到了中、高年级时,随着对掌握某种知识的必

要性与重要性的逐渐认识,他们对活动的目的性有了认识,能主动关

注所学内容。这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事物新颖的吸引力而逐渐转移

到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方面,间接兴趣就发展起来了。此时学生能

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地学习,即使面对不感兴趣的某种活动,也能积

极参加,这都是间接兴趣作用的表现。不过,由于小学生理想还未形

成,他们的学习目标还是比较具体、短近的。

2.学习兴趣从笼统逐渐到分化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兴趣的范围逐渐扩大,从课内扩大到课外,

从游戏扩大到科技方面等。此时,他们还未形成中心兴趣,表现为兴

趣广泛而不够集中。随着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对学科内容的了解以及

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取得成功,教师、家长、同伴的影响等,学

生的学习兴趣才逐渐分化、集中到某些学科或某些方面。

3.学习兴趣由易变逐渐趋于稳定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稳定、不持久、易变,往往热烈而短暂、既

易发生又易消失。学习兴趣的这种特点与他们所学学科中的个别事实

有关。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知识的积累和成功的体验,到高年级以

后,学生开始不仅对事实和事件本身感兴趣,而且对这些事件的联系

也感兴趣,即由对事实的兴趣逐渐转变为对规律内容的兴趣。此时,

学生才逐渐建立起一些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需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①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

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例如,学生对学习成绩好的功课容易发生

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