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chuzhu)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近(zhezhe)枝,诸

儿童(jingjing)走取之,唯_____(weiwe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阅读文言文,找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3)试着写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的意思。

(4)你一定能说出王戎不取道旁之李的原因吧!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o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虽与之俱学,。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________

②为弈秋之为听:

③诲:__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3)本文选自《》,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不同,所

以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

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

②从而谢焉谢: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其子曰:"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暮

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宋国。②雨(yu):下雨,名词作动词。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

父(fu):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⑥亦云:也这样

说。亦,也。云,说。⑦暮:晚上。⑧亡:丢失。⑨家:指这家人。⑩甚:很,非常。

⑩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

(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

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擅长

B.谓:认为

C.乃:于是

D.绝:告别

(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7.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①去年春,江边曾会君②。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③土,惨然伤我

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

琴为君死!

[注释]①昔:以前,从前。②君:对对方的尊称。③杯(p6u):量词,把,捧。

(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

8.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志在清风,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________

(2)志在明月,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_____O

(3)志在春雨,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_____O

(4)志在_____棒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一

9.课外阅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③。太夫人④以⑤荻⑥画地,教以书⑦字。多诵古

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⑧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

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孤:幼年丧父。③

资:财务,钱财。④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⑤以:用......办法。⑥荻(di):多年生

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⑦书:写。⑧闾(IU)里:街坊,乡里。

(1)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下划线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

B.太夫人幺荻画地,教哒书字。以:用......办法。以:原因。

C.以至昼夜忘寝食,推读书是务。惟:只是。务:致力,从事。

D.及其稍长,面家无书读。及:等到。而:但是。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

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鹫。

10.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F1:“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

来写《》,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好书画。()

A.认为......好。B.喜欢。C.优良。

②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B.然而。C.然后。

(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

图》的珍爱。

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③“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11.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高《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宝贝)

B.拊掌大笑(拍手)

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

D.处士笺而然之(认为……是错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和()。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

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12.阅读与欣赏。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

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此三者,皆务

欲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之有患也。

(1)下列依次对选文中的"其"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园;②蝉;③螳螂;④黄雀;⑤它们自己;⑥它们自己

B.①树;②蝉;③螳螂;④黄雀;⑤它们自己;⑥它们自己

C.①树;②螳螂;③黄雀;④弹丸;⑤它们自己;⑥它们自己

D.①园;②螳螂;③黄雀:④弹丸;⑤它们自己:⑥它们自己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线的句子。

(3)用八字成语给这篇选文拟个题目:。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3.快乐读书吧。

郑人买履

《淮南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

度(dti)。"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

信也。”

【注释】①履:鞋子。②欲:将要,想要。③度(duo):测量。④操:携带。⑤反:通

假字,同"返",

返回。⑥市罢:集市散了。⑦宁(ning):宁可。

(1)根据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之市而忘操之。

②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3)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4.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

一儿曰:“,而。”

一儿以,而。

一儿曰:",及日中,此不为?”

一儿曰:",及其日中,此不为?”

孔子不能。两小儿笑曰:"?"

(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

一儿曰:“,而。“

一儿以>而。

一儿曰:",及日中,此不为?”

一儿曰:",及其日中,此不为?”

孔子不能。两小儿笑曰:"?”

(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

事。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

上的差异。

15.文言文阅读。

王充求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①焉。充少孤②,乡里称孝。后到京

师,受业太学③,师事④扶风⑤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⑥,阅所卖书,一见辄⑦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①徙:迁徙。②孤:小时候父亲去世了。③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④师

事:以师礼相待。⑤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⑥肆:店铺。⑦辄:就。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王充的祖先是会稽上虞人,后迁到魏国的元城郡。

B.王充到了京师后做了班彪的老师。

C.王充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在乡里因孝顺被称颂。

D.王充虽然读了大量的书,但是仍旧不熟悉各家学派。

(2)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法

C.学习目的

D.学习范围

(3)王充家境(a.贫困b.富裕),他是通过的方法来读书的。

(4)王充求学的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5)请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

16.尝试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

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

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o

(2)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②(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请从文中找出符合这句意思的

话语。)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17.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面练习。

郑①人有欲买履者②,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⑤,乃日:"吾忘持度⑥。"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郑:春秋时代的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市。②者:(怎么样)的人。③

度(du6):量长短,动词。④坐:通假字,同"座",座位。⑤履:鞋子。⑥度(du):

量好的尺码。

(1)为文言文中的"度"字选择解释正确的选项。

度:A.尺码;B程度,限度;C.计算,测量;D.气度。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②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底。”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2)下列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宁信度,无自信也。

A.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B.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A.办事情应该严谨谨慎,不能粗心马虎、丢三落四。

B.办事情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规律,搞教条主义。

18.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

之:A.弈秋的教导B.天鹅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D.的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

(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________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19.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3)下面的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0.文言文阅读

方鼓琴而,锚子期曰:“善哉乎鼓琴,。"II少选之间而

,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语段用"II"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并列

B.转折

C.因果

D.递进

(3)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知音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两句。

21.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语。

辩斗:以:

日中:及:

盘盂:________

沧沧凉凉:

孰: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22.文言文阅读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

何也?"对曰:"夫唯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皆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

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

之自为也。

(1)对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将在于法枉:白白地

B.则里嗜鱼虽:虽然

C.我又不能自给鱼给:供给

D.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懂也恃:依靠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②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能常自给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3.小古文阅读。

①一猫伏缸上,②急跃起,全身皆湿。③缸中有金鱼,④欲捕食之。

(1)在横线上写出小古文的正确顺序(用序号表示)

(2)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欲捕食之"中的"之"指的是「全身皆湿"中喈"的意思是。

2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

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伯牙/破琴绝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②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用""比喻知音难觅或

乐曲高妙。

(6)伯牙善鼓琴,锤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

诗句:________

名言:________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

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

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

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

B.其父名/在军书

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6.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縻食以数百

人等⑤。宣王死,愍王⑥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竽(丫⑴:古代的一种乐器。③南郭处士:南郭先

生。④说:通"悦”,喜欢、高兴。⑤縻(而)食⑸)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

样。廉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⑥愍(min)王:齐国

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

(1)请结合注释解释字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使好一一听之。好

(2)请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翻译下面句子。

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

(3)现在人们常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

27.文言文阅读.

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

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

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

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

(1)下面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谨运之识:记住

B,已失之矣失:丢失

c.伯鲁不能举其词举:拿出

D.而果昌赵果:果然

(2)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B.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C.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D.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3)结合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赵简子要选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儿子为好,就写了训诫在竹简上考察他们。

B.赵简子最终选立了小儿子,因为他时刻谨记父亲的训诫。

C.赵简子通过观察小儿子"诵其词甚习固"、"出诸袖中而奏之"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

D.这个故事表现了赵简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爱心的父亲。

(4)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渴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对牧童的性格特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B.勤于思考,知错能改。

C.善于观察,率真活泼。

D.勇敢果断,活泼可爱。

(2)对选文蕴含的道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B.知错能改,才能获得真知。

C.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D.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3)下列诗文名句与选文表达的道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雅量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

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日:

"《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

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口①初:当初。②入相:当了宰相。③僚属:下属的官。④及:到了.的时候。

⑤罢还:免去官来。罢,被免官,停职。⑥严:这里作尊敬解。⑦大为具待:盛情款

待。具,备办。待,接待。⑧《霍光传》:载于班固(汉书3)《霍光传》中有"然光不学

亡术,监子大理”之语福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之",⑨莫谕:不明白。

谕,了解,明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谓其僚属曰谓:

咏适自成都罢还适:

淮送之郊之:

咏徐曰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②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3)本文表现了寇准的什么品质?

30.先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此不为?”

一儿日:"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孔子不能决也。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字词。

及:探汤:

(3)用现代汉语替第一个小孩儿说明他的理由。

(4)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

儿是从的角度判断的。

A.触觉B.视觉C.嗅觉D.听觉

(5)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

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1)zhu|zhe|jing|wei

(2)C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解析】

【分析】(1)

解析:(1)zhu|zhe|jing|wei

(2)C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解析】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

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

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

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3)句子的翻译要

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zhu,zh爸、jing、wei(2)C(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

们一起玩耍(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

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此题考

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3)翻译

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

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

通句子。(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1)善弈者也;专心致志;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

(2)全国;只听弈秋(的教导);教导;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

(3)孟子•告子;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解

解析:(1)善弈者也;专心致志: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

(2)全国;只听弈秋(的教导);教导;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

(3)孟子•告子;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解析】【分析】(1)背诵默写课文内容,注意字形的书写正确和内容的记忆准确。

(2)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这些字词都出自课文下面的注释,需要在学习中注意背诵。

(3)本文出处是文学常识需要记忆积累,后面的三个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

课文内容可以理解两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不同,进而明白道理是学习要专心致志。

故答案为:(1)善弈者也、专心致志、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

(2)全国、只听弈秋(的教导)、教导、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

(3)孟子,告子;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点评】(1)平时多加背诵和积累。

(2)对关键的文言字词的翻译的背诵和积累,特别是课文下面的注释的字词。

(3)文学常识需要记忆和积累,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文章和要说明的道理。

3.(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

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

的理解

解析:(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

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

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1)D

(2)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

容(参见注释及译文),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

解析:(1)D

(2)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参见注

释及译文),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

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

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5.(1)止匕/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形状;温度

(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

解析:(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形状;温度

(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意思是: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

吗?。正确划分节奏应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

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

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形状、温度

(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6.(1)D

(2)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

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

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

解析:(1)D

(2)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

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A、B、C正确。D:绝:停止弹琴。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

B、C正确。D: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因为再无知音。

故答案为:(1)D;(2)D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

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7.(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

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理解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

解析:(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理解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

的诗句即可。

(2)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

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点评】(1)要求学生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1)徐徐乎若清风

(2)皎皎乎若明月

(3)潇潇乎若春雨

(4)波光;粼粼乎若波光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

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

解析:(1)徐徐乎若清风

(2)皎皎乎若明月

(3)潇潇乎若春雨

(4)波光;粼粼乎若波光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

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徐徐乎若清风

(2)皎皎乎若明月

(3)潇潇乎若春南

(4)波光、粼粼乎若波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9.(1)B

(2)画荻教子;废寝忘食

(3)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

接着进行抄写。

(4)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

解析:(1)B

(2)画荻教子;废寝忘食

(3)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

写。

(4)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此题是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

及意思。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

(2)画荻教子;废寝忘食

(3)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

抄写。

(4)D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

义。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0.(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

尾巴争斗,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

解析:(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斗,

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

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

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

合具体语境。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②、正确③错误,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5)考查对段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段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

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

斗,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

现。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1.(1)B

(2)牛争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

动着尾巴在斗,错了。

(3)A,C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

词语

解析:(1)B

(2)牛争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

斗,错了。

(3)A,C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A:所宝以百数:为求得一件宝贝花了数百的钱(宝贝改珍藏

的画)B:正确。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改摇着尾巴。改大笑)D:处士笑而然之

(认为......是错的)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

(2)牛争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

在斗,错了。

(3)AC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2.(1)B

(2)它们三者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隐伏的祸患。

【解析】【分析】(1

解析:(1)B

(2)它们三者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隐伏的祸患。

【解析】【分析】(1)、本道题考查了重点字的含义。考查"其"字用法,在这里全部作代

词,指"它",具体内容就是前面提到的事物,作答时要联系上下文。

①园中有树,其上有蝉。提到了树,所以"其"就指树;

②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是接前一句"蝉高居悲鸣饮露",所以"其"指的是蝉;

③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是接前一句"螳螂委身曲附",所以"其"指的是螳螂;

④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是接前一句“黄雀延颈,欲啄螳螂",所以"其"指的是黄雀。故本

道题选Bo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中重点喻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的词语。即这三种小

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他们身后隐伏的后患啊!

(3)、考查对文章大意的掌握,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很容易能够想到螳螂捕蝉,黄雀

在后。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根据我们的理解,文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

要全面衡量,周全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忘却身后祸患的道理。

故答案为:

⑴、B

(2)、它们三者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隐伏的祸患。

【点评】文段选自《螳螂捕蝉》,说明凡事要全面衡量,周全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

忘却身后祸患的道理。要在理解语段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分析主旨,抓住重点词句掌握。

古文阅读重在积累,在理解语段大意的基础上掌握文章主旨,积累重点词语。

译文: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的歌唱,饮着露水,不知

道有只螳螂就在自己的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

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

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他们身后隐伏的祸患。

13.(1)①等到到了集市,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量好的尺码。②有人间:"为什

么不用你的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

的脚。

(2)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而不相信自己的

解析:(1)①等到到了集市,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量好的尺码。②有人间:"为什么不用

你的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后没买到鞋子。

(3)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解析】【分析】(1)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儿个部分,明确

写了哪儿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3)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

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

情。

故答案为:(1)①等到到了集市,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量好的尺码。②有人间:"为什么

不用你的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

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后没买到鞋子。(3)做事要懂得变

通,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点评】(1)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

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

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

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己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

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

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

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4.(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

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

探汤;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

解析:(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探汤;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看到的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感受到太阳的温度。

(3)①两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

的精神。②他们只是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

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4)说明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

的差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文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

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

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探汤、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看到的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感受到太阳的温度。

(3)①两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

的精神。②他们只是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

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4)说明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

的差异。

【点评】(1)针对古文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开放性试题。

15.(1)C

(2)B

(3)a;到洛阳店铺里看别人卖的书

(4)珍惜时光,学习王充好学的精神和灵活的学习方法。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解析】【分析】(1)A:错误。他的祖先从魏国

解析:(1)C

(2)B

(3)a;到洛阳店铺里看别人卖的书

(4)珍惜时光,学习王充好学的精神和灵活的学习方法。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解析】【分析】(1)A:错误。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B:错误。后来到京

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班彪的扶风师学习。C:正确。D:错误。王充虽然读了大量的

书,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2)"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意思是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

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这句话是指王充的学习方法。(3)"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

肆"可知王充家境贫困,他是通过2的方法来读书的。(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

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5)考查对读书名言背诵积

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名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

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C(2)B(3)a、到洛阳店铺里看别人卖的书(4)珍惜时光,学习王充好

学的精神和灵活的学习方法。(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

理,文通句顺即可。(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言的意思,要根据句

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译文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是孤儿,在乡

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班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