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

时间:年月日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XXXXXXX学校姓名XXX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大多数学

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

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

索,爱提问和质疑。但仍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比较差,需要老师在新的学期里付

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小数除法,对称轴和平移,倍数和因数,多边

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组合图形的面积和可能性共计7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

“整理和复习”、“数学好玩”2个专题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分数和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为

了学好分数,倍数与因数的学习内容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将稍难的求最大公因

数和最小公倍数部分穿插在分数部分学习,相对于过去教材做出了很大的突破。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掌握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数学概念;正确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够正确地度量和画图,;能

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问题。使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推理、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自主合作获取知识的本领有较大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掌

握2,3,5的倍数、质数与合数的特征;会找倍数与因数;能分辨质数与合数,使知

识进一步系统化.

2、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

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析和面积计算。

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在观察比较中发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

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

转化的方法。

5、认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3、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4、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5、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6、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

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

乐学。

7、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

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8、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

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

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见下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一、小数除法

2一、小数除法

3二、轴对称和平移

4二、轴对称和平移

5国庆节放假

6三、倍数与因数

7三、乘法

8整理与复习

9四、多边形的面积

10四、多边形的面积

11五、分数的意义

12期中考试

13五、分数的意义

14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15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16数学好玩

17七、可能性

18七、可能性

19总复习

20总复习

21复习,迎接期终考试

22评阅试卷、写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处罚的意

义。

2、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

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

是循环小数。

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

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

是循环小数。

单元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

环小数。

单元教学时数12课时

内容教学时数

精打细算......................1课时

打扫卫生.....................1课时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人民币兑换......................1课时

除得尽吗......................1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1课时

练习二2课时

精打细算

一、教学目标

1、从“买牛奶”的情境中知道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

法的意义。

2、能借助“元、角、分”的知识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除

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3、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温故互查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7.1015.201000.0701.012.0

2.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115元买了5箱牛奶,小红在另一家商场用

126元买了6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淘气算一算

吗?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小组合作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新课。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㈢探究新知

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甲商店牛奶的价格: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

法。

(-)乙商店牛奶的价格: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

计算方法。

㈣点拨升华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要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将商的小数

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

继续除。

㈤课堂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

法教师点拨。

㊅达标检测

用竖式计算:

7.42+7=20.74-9=8.2+5=15.94-15=

㈤知识拓展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平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先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交流。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探索教学法,以“激趣一探索一讨论一汇报一总结归纳”

为主线。创设学生购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日常生活的购物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

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完成对小数除法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提高。

通过最后的采访与总结,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

问题,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体会除法的意义。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

养。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的基础,要求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知识点:(1)要按照整数除法计

算;(2)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

添0继续除。在课前就重难点准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情境,结合情景我把除数是整

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

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

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

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

习做好铺垫。

打扫卫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验数学价值。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估算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检查预习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7.424-778.3+95.64-16

请回忆一下,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试着完成课本第63页第4题。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交流。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出示打扫卫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呈现教学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

课。

㈢探究新知

根据打扫卫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2,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⑴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⑵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一般

计算方法。

(三)买16个恐龙玩具花了12元,每个恐龙玩具多少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个位不够商1”的一般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用语言说明用“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的一般计算方法。

㈣点拨升华

讨论“个位不够商1”的一般计算方法。学生试着总结,教师点拨。

㈤课堂总结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2、“个位不够商1”的一般计算方法。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

拨。

㊅达标检测

1、16个小恐龙玩具花了12元,每个多少元?(师点拨:每个不到1元。

个位不够商1,

2、完成63页2、3题,并交流。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闺知识拓展

如果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用15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

段,要用多少分钟?先独立做。最后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要让学生真的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

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学中先

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再与全班交

流,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全过程。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观察、比较、讨论

中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也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本节

课中,学生在转化思想方法的指引下,通过自主探索、主动构建、轻松地掌握了

“整数除于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我们在例题的教学中就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计算

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这方面的培养。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

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温故互查

1、我会填。(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4-1.2=()4-122.384-0.34=()4-34

5.24-0.32=()4-()16.14-0.46=()4-()

15.34-0.125=()4-()2.384-0.34=()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出示打电话的情景图,揭示本课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㈢探究新知

(一)、根据谁打电话时间长,提出数学问题。

(二)、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1.小红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2.小华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根据商的不变性质”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用语言说明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

般计算方法

㈣点拨升华

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主要利有商不变规律,把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陈除法。

㈤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先达标检测

1、完成64的“试一试”,并交流。

2、完成65页的第1题

(七)知识拓展

王奶奶买了4.5千克黄瓜,交给售货员10元钱后,找回1.9元。你能帮王

奶奶算出每千克黄瓜多少钱吗?小组内交流完成。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小数点移位、商不变的规律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

法计算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做好充分的铺垫。

在新课部分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把元转化成角、有的把元转化成分进行计算,而有的

则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

想法说出来,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总结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得用商不

变的性质把除数化成整数再进行计算。

练习一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㈠温故互查

1、我会填。(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4-0.12=()4-1223.8+0.34=()+34

15.24-3.2=()4-()16.784-0.46=()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㈡课堂练习

1.完成10页的第1,2题

2.完成10页的第3.4题

3.集体订正。

㈢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㈣达标检测

填一填

(1)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扩大到原来的()倍。

(2)0.38扩大到原来的()倍变成整数。0o1368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成整数。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关注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课

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民币兑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2、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温故互查:查找资料(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元

1美元兑换人民币()元

1欧元兑换人民币()元

100泰铢兑换人民币()元

1()兑换人民币()元

1()兑换人民币()元

2、试着完成课本第67页试一试。小组内交流。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根据人民币兑换情景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课题,出示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㈢探究新知

1.根据人民币兑换,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如何求积的近似值。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己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展示,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㈣点拨升华

提示: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

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㈤课堂总结

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闲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68页第1题。

2、完成课本第68页第4题。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出知识拓展、

填一填:保留整数精确到0.1精确到百分之一

0.9999()())

12.009()())

小组内交流完成。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用具体的教学情境,美国小朋友寄来的画册引入,尽可能调动起

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展示货币兑换表时,让学生充分体验一美元等于8.28元人

民币是什么意思,这样可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货币间的兑换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兑

换货币可分为两类,一是外币换人民币,用乘法,另一个是人民币换外币,用的

是除法,在教学时,我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最后总结各种题型的解决方法。

当学生体会到外币换人民币用乘法,人民币换外币用除法时,学生错误率大大减

少。

除得尽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

是循环小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检查预习

1、请你往下除,会发现什么规律?

204-618.84-22

学生独立做,小组合作完成。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根据谁爬得快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㈢探究新知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1、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⑴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⑵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小组合

作,引导学生展示,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㈣点拨升华

一个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

小数可以只写一循环节,并在首位和末位上点上两个点。

㈤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独立思索

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闲达标检测

1、完成70页第1题,并交流。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①0.026026026是循环小数。

②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③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④无限小数都比有限小数大。

⑤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⑥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上的数是3。

3、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8.538.5372-8.533…

8.5353538.555…8.5353…8.503503-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㈤知识拓展

1、算算看,你发现了什么?

1・11=2・11=3+11=

4+11=54-11=6+11=

7・11=8・11=9+11=

小组内交流完成。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课始,我出示了这样几个小数0.666…1.251.4343…2.3636,让学生

观察,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会发现在两个小数的后面有省略号,

经过回忆,他们会说出''循环小数”这个数学名词,这时师提问:那么什么样的

小数是循环小数呢?引发大家思考,经过再次观察,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加深

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这时就要用到“四舍五入”

法,我首先让生说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再结合例子看看该怎样取舍,然后解决问

题。本环节学生轻松完成任务。

调查“生活垃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生活垃圾”,学习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

是和整数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㈠检查预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64-3+1212X3+20

24X(304-6)964-34-2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㈡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出示五(1)班和五(2)班调查汇报情景图,揭示本课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㈢探究新知

五(1)班调查汇报

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kg生活垃圾。

五(2)班调查汇报

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to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2、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说说计算时你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㈣点拨升华

1、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2、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

㈤课堂总结

对照学习目标,想一想你的目标达到了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吗?先小组

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闲达标检测

完成P18页“练一练”1、3、4题。

出知识拓展

每小时上网费是2.4元,小明家6月份的上网费是180元,算一算,小明家6月

份平均每天上网多长时间?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巩固练习时,先说出运算顺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二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小数解决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现实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㈠检查预习

1、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独立回顾,然后再与同学习小组的

同学交流。

2、给下面的试题添上括号,使计算正确。

1-0.25X44-0.814-8.05-7.8X0.4

=0.75X4+0.8=14-0.25X0.4

=0.75X5=14-0.1

=3.75=10

学生独立做,小组内交流

㈡探究新知

1、算一算,比一比,谁的正确率高些。

54+(3.94+6.86)(3.2+0.12)4-0.8

0.1754-0.25X40.1754-0.254-0.4

2、做课本第20页的第7题。

3、做课本第20页的第8题。做完后,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

流一下。

4、做课本第20页的第10题。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具体的解题思路,最后动笔

做一做。)学生独立做,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㈢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㈣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练习四。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㈤知识拓展

小明家离学校11.25千米,他每天骑车上学,往返一次共需1.5时。小明平

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小组内交流完成。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

动性,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一)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

情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教学难点: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三、教学过程

㈠游戏导入,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你们会玩纸吗?怎么玩?看老师怎么玩?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来玩一玩。

(设计意图: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

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㈡感知图形,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1、结合附页1中的图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出这类平面图

形的特点。

师:既然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轴对

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

认识对称轴,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课本21页图形的对称轴并画一画。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并且画出对称轴,你发现可

以画几条?

(3)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4.完成练一练,并交流判断的理由。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想象:根据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

图案。

㈢动手实践,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

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㈣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安排了撕一撕、认一认、折一折、看一看、画一画、练一练、赏一

赏7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简单的折一折,撕一撕,创造出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让

学生回忆形成轴对称图形的表象,然后在深入的去讨论和认识轴对称图形。

第二个“认一认”环节,因为学生手中有一个轴对称图形,所以孩子可以很

直观的看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沿折痕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教师

实时指出:像这样对折后,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在数学里,我们叫它

们轴对称图形。

第三个“折一折”环节,学生从以前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找轴对称图形,通过

学生的动手实践,对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就比较准确了。

第四、五个“看一看、画一画”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多数学生找的比较全面,个别学生认识理解还不是很到位。

最后“练一练”环节学生进行判断并作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的完

成情况也较好。

轴对称再认识(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

情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三、教学过程

㈠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淘气画的房子,他画的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折痕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2、轴对称图形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其他特点吗?

今天我们就来接着研究有关轴对称的其他知识。

㈡画图形的对称轴

课件出示教材22页上面情境图。

淘气的房子是轴对称图形吗?

㈢精讲

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不仅能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还能通过有几

种完全重合的折法得知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㈣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23页,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完成课本24页“练一练”第1、2题。

㈤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在课堂上,我想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让课

堂教学民主和谐。一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思、,学习兴趣浓厚。

使学生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还有待改进、调整的地方,比如:

1、教师放手不够,有干预的嫌疑。在画对称轴时,有的学生因没能正确找

到表格误时较长,教师有点心急部分学生没能完成。

2、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一些环节过度时语言有些生硬,对学生的评

价、激励不多。

平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

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

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

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过程:

㈠复习铺垫

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那些运动都是平移?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

我们就可以知道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

了多少格。

㈡新知探究

1.出示问题,提问:课本25页淘气和笑笑移动小旗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画出课本25页中小旗向上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图形吗?

3.画出课本25页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吗?

4.小组交流,并画一画。

5.反馈汇报。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

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

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

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㈢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

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

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

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画平移后的图形。(“练一练”第2、3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

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

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㈣课堂小结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平移,从知识结构与前后衔接来说,可以说是相对比较独立。在我的教学过

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解释平移这一概念,只是略微让学生了解知道平移这一生活现

象,然后就是放手让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和操作过程中学到平移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课堂上要信任学生,老师不要过多的代替学生的思考。

老师要让学生多练习、多操作,使学生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获取知识。但是,

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的学习模式上还是有待去摸索。

我想接下来要做的是,寻找有效的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展现的勇气,同

时要多尝试让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欣赏与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经历运用平移、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

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能力: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

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三、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8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让学生回答问题。

导入新课:欣赏与设计

㈡自主探究新知(8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教科书第27页中的内容。

2、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用多种方法进行变换。

4、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二)检测

做教科书第28页的练一练第2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汇报。学生回答时,

教师要进行追问。

㈢反馈交流(10分钟)

1、做教科书第28页的练一练第1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再根据条件进行变换。

(2)教师要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㈣精讲点拔(8分钟)

重点讲解美丽的图案是根据平移、轴对称得到的。

㈤当堂训练:课本28页第3、4题

闲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还有什么疑惑吗?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1、用平移的方法设计图案。

2、用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3、用平移、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七、教学反思:

1、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富有

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

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练习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力:经历运用平移、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

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情感: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梳理轴对称和平移相关内容。

2、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本29,30页练习。

三、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四、教学过程:

㈠知识整理

1、轴对称的概念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平移概念及平移的方法

㈡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29、30页的1、2、3、4、5、6、题。

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

(1)先独立做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4)教师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在图上找出几个关键点或线段,再确定各

关键点或线段变换以后的对应位置。

㈢课堂小结:

(1)根据整理的知识,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知识,请提出来。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练习课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在一次次思维火花的碰撞后,学生再

一次加深对轴对称和平移的认识,不仅增强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更发挥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少的收获。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一、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

和因数;

2、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

3、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

道奇数和偶数;

4、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数的奇偶性;

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

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

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能正确区分;在活动中,

了解数的奇偶性,会判断奇偶数。

倍数与因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能力目标: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而提升团体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自然数与整数的范畴及区别,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

2、教学难点: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性

三、教法、学法:引导自学,精讲疑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㈠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

有的数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知识来认识倍数与因数。

B、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C、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异同。

3、自学指导

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L32页的内容,重点看试一试的(1)、(2)和找

一找,思考:1、数可以分成几类?2、笑笑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判断倍数

和因数的方法是什么?注意两个数是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是怎样表述的。5分钟后

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

问老师。)

㈡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

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继续深入复看)

㈢自学检测

1、出示检测题:第31页的“认一认”的25X3=7514X6=8420X5=100

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㈣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在正整数范

围内研究因数倍数的原因)。

㈤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引导学生补

充完整。

㊅巩固练习

第32页“练一练”第2题、第3题。作业自定(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

要点,做到再次巩固。)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5X4=20

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20是4和5的倍数。

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4和5是20的因数。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概念很多的课。教学中我发现仅就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学生

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在运用填空时学生的概念中还是表现出了一些模糊的地方。

建议还是要用集合圈的形式帮助学生搞清楚大、小概念之间的关系。关于倍数和

因数的概念,还是要先给学生介绍整除的概念。学生对什么是整除还是能分的清

的,但除尽和整除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这其中还渗透了倍数的相

关知识,可以提前让学生感悟。

2、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

还是偶数。

3、情感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2、5倍数的特征及奇偶数的判别

2、教学难点:奇偶数的特征

三、教法、学法:引导自学;动手实践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铺垫

1、提问学生来说说自然数和整数的范围及异同

2、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说法:4乘5等于20,说出因数和倍数

3、寻找四个2的倍数

由学困生完成,错误时提问其他学生帮助更正。

㈡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师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自学目标

A、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B、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33页的内容。按照要求动手做一做,然后思考:(1)、

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2)、2的倍数有

什么特征吗?(3)、什么是偶数和奇数?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师:如有疑

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㈢学生自学

过渡语:依师自定激励语。

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

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㈣自学检测

1、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检测题:

第34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㈤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㊅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

有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时,部分学生发现2,5的倍

数的特征有点困难,大部分学生根据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对

奇数和偶数的含义较容易理解,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这节课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

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

学的积极情感。学生的非常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兴趣很浓厚。今后,上这节课打

算在练习上增加比赛或游戏增加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3的倍数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总结

2、教学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三、教法、学法:引导自学;自学探究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旧知:

1、2和5的倍数特征

2、2和5共同倍数的特征

3、说一些数,提问学生来判断奇偶

通过提问一些学困生来完成,让其他学生来评断,达到全员参与复习。

㈡板书课题并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你们想研究一下3的倍数

有什么特征吗?

1、出示自学目标

理解并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能独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35页的内容,重点看第35页中间的表格和对话框,思

考: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5分钟后汇报

学习成果。

㈢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3的倍数特征总结较抽象,

学生可能一时无法总结,老师要做以适当引导。

㈣自学检测

1、学生先自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第36页的练一练第1、2题

通过提问或让学困生板演来完成检测。

®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