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种子发芽 B.蜻蜓点水 C.潮起潮落 D.猫捉老鼠2.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不相符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一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3.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要通过捕食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制造氧气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对应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做出反应 D.生长、繁殖5.某小组将调查到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按照生物的形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6.省教育厅想要了解全省中小学的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一下哪种科学方法()A.实验法 B.抽样调查法 C.观察法 D.逐一访问7.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的变量应是()A.温度B.光C.湿度D.鼠妇的数量9.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11.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选项诗句影响因素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分A.A B.B C.C D.D12.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岳麓山上所有树木 B.橘子洲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C.烈士公园池塘中所有的鱼儿 D.一块农田里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13.对于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阳光、温度、水等 B.农田中的其他青蛙C.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D.以上三项都是14.如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代表分解者 B.乙可以构成食物链中的一个营养级C.没有甲的参与,碳循环仍能进行 D.能量可以在大气、甲、乙、丙间循环流动15.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C.土壤→草→羊→狼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16.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如图是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曲线,具体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B.鹿群不能无限增长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D.此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17.在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人”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水草 B.草鱼 C.黑鱼 D.人18.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菌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19.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A.神态系统面积的大小B.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的多少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多少D.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20.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22.美国80年代曾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生物圈Ⅱ号”,一年后实验失败,该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自然生态系统不可以模拟B.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C.地球目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D.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生活2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B.粗准焦螺旋转动时,物镜移动范围小C.镜头较脏时,可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24.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A.10×、4× B.10×、10× C.16×、10× D.16×、40×25.小明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他拿着写着“p”的载玻片观察时,他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26.号称“水果之后”的山竹,果肉含柠檬酸、纤维素和矿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山竹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A.细胞质内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叶绿体内27.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液泡⑦细胞质A.②⑤⑥⑦ 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②④⑥⑦28.画细胞结构图时,细胞中较暗地方应该用什么表示()A.直线涂黑 B.斜线涂黑 C.细密的小点 D.随意涂黑29.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图所示,视野中有较大污点,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镜筒30.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3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32.除细菌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33.“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________34.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35.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36.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37.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38.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39.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物像后,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4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4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____填名称。)(1)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擦完载玻片后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2)在植物细胞中,[]_______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3)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没有_________。(填名称)(4)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4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表是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请据图回答:编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第1组5×10×第2组5×40×第3组10×40×表一(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应选择表一中第_______组的目镜、物镜的组合。(2)若在视野内看到物像偏在右下方(如图三所示),则玻片标本应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3)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图二中的[]________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当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_________(平面镜/凹面镜)来对光。(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要求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_____。43.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步骤①所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操作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观察装片时,想实现由图①到图②的效果,应先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再调节______________(结构名称)使物像清晰。(4)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都要用___________染色,使细胞中的_________(结构名称)染成深色,便于观察。44.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步骤1:在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回答问题:(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原则;(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5次实验平均值的原因是___;(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4)该小组为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次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45.小明周末参加了“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被评为“环滇小勇士”。他尝试将观察到的部分生物绘制成如图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2)绿藻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其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3)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_____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______、水、适宜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3)“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_____。(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种子发芽 B.蜻蜓点水 C.潮起潮落 D.猫捉老鼠【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生物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现象。【详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种子发芽属于生物生长现象;蜻蜓点水属于生物繁殖现象;猫捉老鼠属于动物的捕食现象;潮起潮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现象。故选C。2.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不相符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一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故B符合题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共同特征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3.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要通过捕食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制造氧气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错误。B.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能为其他生物类群提供食物和能源,B错误。C.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氧气,C错误。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正确。故选D。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对应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做出反应 D.生长、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属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按照生物的形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由题目可知,题中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来分的,所以D正确。故选D。6.省教育厅想要了解全省中小学的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一下哪种科学方法()A.实验法 B.抽样调查法 C.观察法 D.逐一访问【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详解】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不符合题意;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了解全省中小学的作业负担情况,应该采用抽样调查,B符合题意;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C不符合题意;了解全省中小学的作业负担情况,逐一访问不现实,D不符合题意。【点睛】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分类法都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7.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答案】A【解析】【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详解】A.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峰、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如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是同伴之间传递信息,招引同伴前去采蜜,因此属于合作关系即种内互助(合作),A符合题意。B.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B不符合题意。C.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C不符合题意。D.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的变量应是()A.温度B.光C.湿度D.鼠妇的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故选B。9.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详解】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林树底下好乘凉,是树木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树木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鸟类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1.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选项诗句影响因素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A.“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光照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了下雨的情景,故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故选C。12.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岳麓山上所有的树木 B.橘子洲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C.烈士公园池塘中所有的鱼儿 D.一块农田里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一块农田里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属于生态系统;而“岳麓山上所有的树木”、“烈士公园池塘中所有的鱼儿”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橘子洲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故选D。13.对于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阳光、温度、水等 B.农田中的其他青蛙C.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对于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包括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即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农田中的其他青蛙”和“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生态因素是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14.如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代表分解者 B.乙可以构成食物链中的一个营养级C.没有甲的参与,碳循环仍能进行 D.能量可以在大气、甲、乙、丙间循环流动【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3.甲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说明甲是生产者;乙、丙都指向大气,同时甲、乙都指向丙,所以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详解】A.由图可知乙是消费者,不是分解者。A错误。B.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因此,可以构成食物链甲→乙,则乙可以构成食物链中的一个营养级,B正确。C.甲是生产者,没有甲的参与,碳循环不能进行,错误。D.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D错误。故选B。15.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C.土壤→草→羊→狼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阳光→植物→鼠→蛇→鹰,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C.土壤→草→羊→狼,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的关系,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16.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如图是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曲线,具体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B.鹿群不能无限增长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D.此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详解】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植物→鹿→狼。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的动物的增多而减少。即鹿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这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A项的说法错误。故选A。17.在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人”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水草 B.草鱼 C.黑鱼 D.人【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含能量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含能量少。【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人”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水草,最少的是人。故选A。18.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菌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2)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3)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详解】菌类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属于分解者。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分解者的特点。19.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A.神态系统面积的大小B.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的多少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多少D.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D【解析】【详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可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所以D正确。故选D。20.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A错误。B.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C错误。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D正确。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不是截然分开的,D符合题意。故选D。22.美国80年代曾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生物圈Ⅱ号”,一年后实验失败,该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自然生态系统不可以模拟B.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C.地球目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D.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生活【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详解】美国80年代曾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生物圈Ⅱ号”,一年后实验失败。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Ⅱ号”。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即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模拟但不会成功,人类不可以离开生物圈生活。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故C符合题意。故选C。2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B.粗准焦螺旋转动时,物镜移动范围小C.镜头较脏时,可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答案】D【解析】【分析】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移动范围大;显微镜的镜头应该用擦镜纸擦拭;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详解】A.显微镜放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A错误。B.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移动范围大,B错误。C.镜头较脏时,可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C错误。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防止玻片被压坏,D正确。故选D。24.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A.10×、4× B.10×、10× C.16×、10× D.16×、40×【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详解】A中,10×4=4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40×;B中,10×10=1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100×;C中,16×10=16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160×;D中,16×40=64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640×。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D正确。【点睛】解本题时,要注意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视野窄,二是视野暗,三是细胞数目少;四是细胞体积大。25.小明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他拿着写着“p”的载玻片观察时,他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详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26.号称“水果之后”的山竹,果肉含柠檬酸、纤维素和矿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山竹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A.细胞质内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叶绿体内【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是对细胞膜及其以内结构起支持、保护的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等功能;细胞质,存在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物质;细胞核功能主要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详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山竹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C符合题意。故选C。27.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液泡⑦细胞质A.②⑤⑥⑦ 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②④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详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⑦细胞质。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28.画细胞结构图时,细胞中较暗的地方应该用什么表示()A.直线涂黑 B.斜线涂黑 C.细密的小点 D.随意涂黑【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详解】画细胞结构图时,一般用3H的铅笔,较暗的地方用密点来表示,不能用铅笔或钢笔涂抹,更不能用斜线表示,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29.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图所示,视野中有较大污点,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镜筒【答案】A【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详解】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这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故选A。30.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详解】显微镜的操作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图中①为安放标本、②为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③为对光,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④为镜筒上升寻找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故选C。【点睛】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二、非选择题3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故题干观点错误。32.除细菌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病毒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但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题干观点错误。33.“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________【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变异现象,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详解】“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题干说法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概念。34.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故题干说法错误。35.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某些细胞中,如根部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点睛】正确理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36.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答案】√【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过程,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其中一只眼(一般是左眼)观察目镜,另一只眼(一般是右眼)看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37.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答案】错【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38.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答案】错误【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材料要薄而透明有利于观察。【详解】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临时做成的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要薄而透明有利于观察到细胞,故题干说法错误。【点睛】理解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及正确的使用显微镜。39.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物像后,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故题干说法错误。4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最大生态系统”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来切入。【详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正确。4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____填名称。)(1)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擦完载玻片后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2)在植物细胞中,[]_______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3)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没有_________。(填名称)(4)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答案】(1)清水(2)①细胞壁(3)叶绿体(4)⑦线粒体(5)④细胞核【解析】【分析】图示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左图是植物细胞,右图是动物细胞。【小问1详解】在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动物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小问2详解】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小问3详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没有③叶绿体。【小问4详解】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小问5详解】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4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表是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请据图回答:编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第1组5×10×第2组5×40×第3组10×40×表一(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应选择表一中第_______组的目镜、物镜的组合。(2)若在视野内看到物像偏在右下方(如图三所示),则玻片标本应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3)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图二中的[]________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当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_________(平面镜/凹面镜)来对光。(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要求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_____。【答案】(1)1(2)右下方(3)④转换器(4)凹面镜(5)薄而透明【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目镜、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小问1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在第1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第2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40=200(倍);第3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只有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才最多。第1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小问2详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若目标在视野的右下方角时则需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小问3详解】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小问4详解】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对光。【小问5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43.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步骤①所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操作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观察装片时,想实现由图①到图②的效果,应先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再调节______________(结构名称)使物像清晰。(4)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都要用___________染色,使细胞中的_________(结构名称)染成深色,便于观察。【答案】(1)生理盐水(2)防止产生气泡(3)细准焦螺旋(4)①.碘液②.细胞核【解析】【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①滴”“②刮”“③涂”“④盖”“⑤染”。【小问1详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取→盖→染→吸等;①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小问2详解】步骤④操作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小问3详解】观察装片时,想实现由图①到图②的效果,应先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小问4详解】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染色”时滴加的液体是碘液,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把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44.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步骤1:在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回答问题:(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原则;(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5次实验平均值的原因是___;(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4)该小组为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次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答案】①.光②.单一变量③.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④.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⑤.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详解】(1)根据题文可知,设置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因此本实验是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唯一变量而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验证唯一变量的原则。本实验是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则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2)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