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1页
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2页
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3页
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4页
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宁波市慈溪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年6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古代对星官的划分和命名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形成年代比较早的是所谓四象二十八宿命名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让它们分属四方(也叫四陆),与五种动物形象相配。这五种动物形象即为四象,它与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为: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所谓玄武,包含了龟和蛇两种动物,以龟蛇缠绕为一象,与苍龙、朱雀、白虎合称四象。如果说四象的选择,受到先民图腾或原始崇拜的影响,那么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官的命名,则更多地反映了地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二十八宿与四象配合,分为东、南、西、北四官。东官最后一宿为箕,北官最先一宿为斗。箕四星,它们连接起来的形状和古代用于扬米去糠的簸箕相象,由此得名。斗六星,其连接形状相似于古代容量器“斗”,因而得名。箕斗二宿古代经常连称,如《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播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描述得形象且生动。地上之簸箕具有播扬的功能,人们把这引申开来,认为天上的箕宿也与搬弄口舌、播扬是非有关。《史记·天官书》说:“箕为敖客,曰口舌。”《史记索隐》引宋均的话注解说:“敖,调弄也。箕以簸扬,调弄象也。箕又受物,有去去来来,客之象也。”由箕、斗的命名及引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天上星象与地上人世生活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又如二十八宿中的毕宿,其得名缘于它的八颗星组成的图形类似于古代一种捕鸟工具——毕。《诗·小雅·鸳鸯》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云:“鸳鸯……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这里的毕,指的就是捕鸟具。再如井宿的命名,缘于其构图适如汲水之井状;觜宿的命名,是由于它的三星构成的形状与鸟味状相联系;翼宿的得名,则由于它的构形活象鸟张开的双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姑且从略。显然,这些星官的命名与它们构成的图案有关,而这些图案的选择则与地上人们生产、生活器具分不开。如果地上没有箕、斗、毕、井这些东西,天上的星官也绝不会被这样命名。也就是说,其象在天,其名则源于地。古人用地上事物命名星官,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它构成的图形,而是直接以地上之物名之。特别是对星官下面单星的命名,尤其如此。例如,尾宿中有鱼星,斗宿中有农丈人星,井宿中有野鸡星,这些,都是单星。对于单星,它们当然构不成其名字所表示的那种图案,它们的命名,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在天上的直接反映。当然,所有这些,并不仅限于二十八宿的范围,在全天星官的命名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情形。古人用自己周围的人、物、事命名星空,这一命名的结果反过来又作用于人世,对社会产生了它自己独特的影响。例如,牵牛、织女两星遥遥相对,在银河两侧辉耀,引人注目,因而后人围绕这两颗星产生了各种美丽的传说。例如,《古诗十九首》描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由这里进一步发展,就是动人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牛郎织女的形象作为劳动人民追求爱情、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象征,长驻人们心中。试想,如果天空中星官不是被这样命名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还能这样产生吗?即或产生,它还会有像现在这样的魅力吗?围绕这一传说在民间产生的七夕乞巧等各类习俗,还能够存在下去吗?星象世界,绚丽璀璨,文人骚客,常作吟咏。因而星官的命名,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古人提供创作题材,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翻开古书,古人吟咏星空之作几乎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当然要受到星官名称特点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古代星官命名的这一特点,对社会政治生活也会有作用,这是需要特别指出的。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东汉末年,战乱频仍,饥荒严重,统治中国北方的曹操为节约粮食,曾下令禁酒。这一命令遭到希望“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的孔融的激烈反对。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孔融集》记载的《与操书》论道:“天垂酒旗之曜,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者哉!”孔,指的是孔子。孔融这是从天、地、人三个方面论述酒对治理国家的好处,认为既然天上有酒旗这一星曜,地上的人就应该允许饮酒①。(摘自关增建《中国古代星官命名与社会》)【注】①当时法天思想盛行,认为地上一切都要取法于天,所以孔融才以此为据与曹操论争。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四象二十八宿命名法是中国古代形成年代最早的对星官进行划分和命名的方法。B.因为它们连接起来的形状和古代用于扬米去糠的簸箕相像,箕、斗由此得名。C.古人用地上事物命名星官,并不一定会考虑星星构成的图形,如鱼星、农丈人星。D.牵牛、织女的故事长驻人们心中,为作纪念,古人以此命名了银河两侧的两颗星。2.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象对应五种动物形象,其选择与先民图腾或原始崇拜有关,而二十八星宿中星官的命名则反映了地上人民的生产生活。B.作者引用《诗·小雅·鸳鸯》中的原文“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是为了说明“毕”在古代可以指一种捕鸟工具。C.在作者看来,星官的命名可以为古人提供创作题材,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古人吟咏星空的作品会受到星官名称特点的影响。D.作者关增建在写作选文与课文《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时,都引用了较多文献资料,这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B.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D.童翰卿在《昆明池织女石》中写道:“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4.孔融认为地上的人应该允许饮酒,理由是天上有名为“酒旗”的星曜。根据选文内容,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为什么?5.请简要分析选文举例论证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我发生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啊。……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口,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要是我能多睡一会儿,把所有这些倒霉的事儿都丢在脑后,那该多好啊。”他想。但他已经无法做到了,因为他习惯于朝右睡眠,而按他现在这种状况,他已经无法侧卧了。不管他如何使劲向右侧身,他总是翻回到仰卧姿势。他尝试着努力了上百次,闭上眼睛,以免看见那些乱蹬的腿脚,直到他开始感到右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沉沉的疼痛,这才罢休。“天啊,”他想,“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感到肚子上面有点儿痒痒。他慢慢地蹭着后背,让身体往床头挪动,以便使头部能更好地抬起来。他发现发痒的地方满是白色小斑点,说不好那是什么。他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发痒的地方,但马上把腿抽了回来,因为一碰到那个地方,他就浑身发冷。他又滑回到原先的姿势。……他飞快地转动脑子,思虑着这一切,而下不了下床的决心,闹钟恰好在六点三刻敲响,这时有人轻轻地敲他靠近床头这边的房门。“格里高尔,”有人喊道,那是母亲的声音,“六点三刻了,你不是要赶火车吗?”多温柔的声音!当格里高尔听到自己回答的声音时,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以致听的人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格里高尔本想详细回答并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说这么一句:“是,是,母亲,谢谢,我这就起床。”由于隔着木板门,外面兴许觉察不出格里高尔声音中的这种变化,因为母亲听了他的这句话就放下心来,拖着脚步走了。可是这段简短的对话却引起了其他家人的注意,他们没想到格里高尔还在家里,于是在一扇侧门上很快听到了父亲的敲门声,敲得很轻,但用的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道,“你怎么啦?”过了片刻,他又压低声音催了一遍:“格里高尔!格里高尔!”……(节选自卡夫卡《变形记》)(乙)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于是那孩子决定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选自朗西斯科·埃斯卡特《一条绳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格里高尔先抱怨起“艰辛的职业”——奔波操劳、受尽压迫、友情淡漠、孤独无助,随后又想到“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体现其反抗意识的觉醒。B.甲文中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身体笨拙,行动极其不便,无法控制自己,象征着其在生活重负下,不能支配、主宰自己的生活状态。C.乙文“姑姑”听了胡安的故事,得出“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的结论,反映了姑姑对胡安想法的不理解,为下文父母反应做了铺垫。D.乙文最后两段安排胡安七十年后寻找绳索的情节,进一步表现其充满好奇的精神和探索的欲望。7.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格里高尔身体情况的担忧和关心。B.甲文格里高尔对母亲“多温柔的声音”的评价,体现其对亲情的重视和渴望。C.乙文通过“我”和胡安的对比,更加突出表现胡安寻找绳索的努力和执着。D.乙文运用心理描写,形象地表现胡安见到绳索时好奇的心理,并付诸行动的情形。8.请结合文本分析两篇选文叙述视角的异同。9.“以荒诞反映真实”是两篇选文的共同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荒诞”和“真实”的体现。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困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乙)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几何A离B其无知C悲D不几E时F而不悲者G无穷H期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蒙矜育”与“不矜名节”中的“矜”意思不同,前者意为怜悯,后者意为推崇。B.“二州牧伯”指太守逵与刺史荣。牧伯,称州郡长官。文中表官职的还有郎中、洗马等。C.“斗斛”指两种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文中“斗斛之禄”意为丰厚的俸禄。D.“辍汝而就”与《陈情表》“辞不就职”中的“就”意思相同,意为就职上任。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祖母年老病重,强调母孙二人相依为命,表明孝比忠重要,希望陛下成全自己尽孝的心愿。B.甲文语言自然真切,少有典故和藻饰,句式上多用短小精悍的四字句,语势连贯,行云流水。C.乙文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连用“邪”“乎”“也”“矣”等助词,情绪激宕。D.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乙文一反传统,采用散文形式,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14.古人云:“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慈。”请结合选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咏贫士(其一)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注】①刑天: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刑天与天帝斗争,被天帝断首后,还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前四句蕴有豪放之气,被鲁迅评为“金刚怒目”式诗句,与《归园田居(其一)》的创作风格有所不同。B.第一首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精卫和刑天的真挚祝福:保有昔日猛志,定能等到实现理想的良机!C.第二首诗第三句的“暧暧”指“昏暗不明的样子”,与“迟迟”等叠词一起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D.第二首诗第五句运用比喻,“朝霞”喻指刘宋新王朝,“宿雾”喻指前朝东晋,这句话可理解为“刘宋代晋”。16.陶渊明的诗里喜欢用飞鸟、松树、菊花等意象。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诗中“鸟”代表的不同形象。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中“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宏大气象。(2)《琵琶行》中“

”表现琵琶女回忆往昔,梦醒感伤。(3)《兰亭集序》中“

”批判了当时士大夫消极的生命观。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家为了一篇文章认真构思、持续修改,画家为了一幅作品精心打磨、不弃微末,歌唱家为了一首歌曲倾注情感、反复练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不辞劳苦、___①___?很多人也许会给出相同的回答:“有意义。”意义意味着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曾经,路遥凭借小说收获巨大成功,很快便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但他对___②___、轻松安逸的生活始终保持着警惕。在给亲人的信中,他写道: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常思生命意义和忧惧之心,使路遥得以远离名利的羁绊,最终创作出《平凡的世界》等佳作。确实,那些不畏劳苦、求解人生真谛的人,能拥有前行的力量。然而,追寻意义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现实中,有的人在浮华中迷失自我,被事物表象遮挡视线;有的人紧盯着物质财富,物质世界相当富有,精神世界却___③___;有的人贪恋权位,除此之外心无所寄、情无所托,只能在患得患失的焦虑中艰难度日。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所扰。长此以往,难免会失去干事的激情,进而陷入空虚的境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即对文学艺术的直觉;(1)______,就是大量读书,读好书,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养。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从事文学批评,还是要回到文本,对文本的感觉才是关键。当下的文学批评太社会化、文化化、心理化,甚至人情化了。表扬起作家或作品,洋洋洒洒,文采飞扬,但都是不及物的批评,空对空,把里面的作品和作家,换一个其他的,(2)______。当然,真正的文学批评,(3)______。我觉得优秀的批评家,需要丰厚的学养,要读很多经典作品,要读很多理论书,但最关键的是要将这些理论化成自己的血肉,化成自己的艺术直觉,化成自己的慧眼。像鲁迅、茅盾、胡风、李健吾、朱自清、沈从文等的批评文字,很少直接征引理论,但通读他们的文字,文字后面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学养的。他们的批评至今依然有那么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仅是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理论,更多的是他们拥有优秀的甚至卓越的艺术直觉和他们对作品的文本细读。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歌德说”后的冒号用法是: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B.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同一修辞手法。C.加点的“化”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D.加点的“等”表示列举未尽,和“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中的“等”用法相同。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综艺节目《歌手2024》采用全开麦、不修音、一遍过的直播模式,引发关注和热议。有人说,消除“声音滤镜”不利于呈现一个完美的舞台;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展现真实的平台,真实可能不够完美,但值得被珍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C2.A

3.D

4.若答认同,理由是:原文提到,古人用自己周围的人、物、事命名星空,这一命名的结果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世。孔融以天上星的名字来引导地上人的活动,正是在发挥星名对人世的反作用。若答不认同,理由是:孔融观点的依据其实是法天思想。但原文提到,某些星官的命名,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在天上的反映。由此分析,天上有叫做“酒旗”的星曜,是地上人发明了酒的结果,是“人为”,而非可以取法的“天意”。

5.①举例论证均能紧紧围绕论点展开,思维严谨,指向性强。②举例论证常与引用论证相结合,有利于增强文章权威性和趣味性。③举例有详有略,如对箕宿、斗宿命名及引申的介绍较多,对井宿、觜宿、翼宿命名的介绍相对简略,使文章富于变化。④用“又如”“再如”等词连接不同的例子,使文章层次清晰,便于读者把握文段内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形成年代最早的”错误,原文表述为“形成年代比较早的”。B.“斗由此得名”错误,由“箕四星,它们连接起来的形状和古代用于扬米去糠的簸箕相象,由此得名”可知,这是箕星得名的原因,与斗星无关。D.“古人以此命名了银河两侧的两颗星”错误,因果倒置。牵牛、织女两星引起人的注目与联想,后人才围绕这两颗星产生了各种美丽的传说。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二十八星宿中星官的命名则反映了地上人民的生产生活”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是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官”“更多地反映了”地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画线句子观点是:星象世界为古人提供创作题材。A.吟咏星象“翼轸”。B.吟咏星象“月”“斗牛”。C.吟咏星象“参”“井”。D.吟咏“昆明石”,并非吟咏“星象世界”。6.A7.B

8.同:甲乙两文在讲述主要情节时,采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从而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客观、冷静、不动声色地叙述。异:①甲文同时穿插了格里高尔的视角,通过其内心独白,让读者得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②乙文最后“我”的视角出现,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9.荒诞:故事情节荒诞。甲文格里高尔变成“虫”,乙文胡安探索一根“从天垂下来的,最后形成湖”的绳索。真实:①人物形象的真实。甲文塑造了一名不堪生活重负的小职员形象,乙文塑造了一名充满好奇心勇于探索的儿童形象。这两个形象在生活中均具有现实意义。②细节的真实。甲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真实的心理描写,乙文动作、心理、语言等富有真实感的细节描写。③主题的真实。甲文批判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乙文批判大人对儿童想象力扼杀的现象。【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体现其反抗意识的觉醒”错误。格里高尔的抱怨反映社会、工作给他的压力之大,从后文“母亲,谢谢,我这就起床”看出其反抗意识并未觉醒。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表现父亲对格里高尔身体情况的担忧和关心”错误,表现了父亲的冷酷无情。B.正确。C.“通过“我”和胡安的对比”错误。小说没有运用对比。D.“运用心理描写,形象表现……”错误。除了心理描写,还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叙事视角能力。(1)相同点:甲文用的第三人称叙事,向人们叙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是用的全知视角,从而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客观、冷静、不动声色地叙述。乙文一至二十二段用全知视角叙事,向读者全方位叙述了胡安和一条绳索的故事,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感觉胡安的故事具有魔幻性,就是一个魔幻故事。(2)不同点:甲文通过格里高尔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还有不少内心独白,如“‘我发生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啊”“‘要是我能多睡一会儿,把所有这些倒霉的事儿都丢在脑后,那该多好啊。’他想”,这是穿插了格里高尔的视角,通过其内心独白,让读者得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乙文后两段变成由“我”进行讲述自己有一次去那个“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的地方游玩,钓着河鳟,发现“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在这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子。’”他回答道”,显然是在说“我”所遇到的老人就是胡安,而胡安在寻找当年自己拉下的绳子。这是现实发生在“我”眼前事情,用的“我”的视角,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魔幻内容是指神秘而富于变幻的内容,或者说是通过幻想才可能有的事情。现实,是指管管存在的内容。结合文本分析“荒诞”和“真实”的体现,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1)故事情节是荒诞的。甲文魔幻的内容有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乙文魔幻的内容有:一条从天而降的绳子;绳子落下将胡安埋在里面;绳子落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湖泊。(2)人物形象是真实的。甲文“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可见,甲文里的格里高尔是一个不堪生活重负的小职员形象。乙文“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可见,乙文塑造了一名充满好奇心勇于探索的儿童形象。(3)细节是真实的。甲文写“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而按他现在这种状况,他已经无法侧卧了。不管他如何使劲向右侧身,他总是翻回到仰卧姿势。他尝试着努力了上百次,闭上眼睛,以免看见那些乱蹬的腿脚”,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真实的心理描写。乙文,“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对看到绳子后、攀爬绳子和绳子落下的情景的描写形象生动,动作、心理和语言都有着真实感。(4)主题是真实的。甲文集中展现了格里高尔在的遭遇,写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现实生活中,人自然异化成了“非人”,成了身不由己的物(如甲虫等物),人成了物的“奴隶”,批判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乙文通过讲述一个魔幻故事——爱幻想的胡安发现一条从天垂下的绳索,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胡安。最后胡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艰难爬上绳索,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后来绳索开始下降,胡安落在地上,绳子也似乎从固定它的地方落下,绳子落下将胡安埋在里面……最后绳子落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湖泊,表达了对孩童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珍视与推崇,以及对成人世界扼杀孩童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控诉。BCF11.C12.A

13.(1)恳请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应许臣卑微的志愿,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得以)终其余年。(2)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能把它当作真的啊!

14.①两篇文章都抒写了人间至真之情,悲恻动人,读后令人坠泪,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②甲文极写李密对祖母的特殊孝情,由陈孝情到求尽孝,真切动人。③乙文极写韩愈对侄儿的骨肉亲情,叔侄情深,感人肺腑。【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我死后无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前句“死而有知”,意为“如果死了以后知道”,后文是知道的内容“其几何离”,“几何”是修饰“离”的状语的,结构完整,B处断开;前句“死而有知”与后面“其无知”是对称的结构,C处断开;“悲”与“不悲”也是对称的句子,“悲不几时”与“而不悲……”对称,F处断开。故选BCF。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C.“‘斗斛之禄’意为丰厚的俸禄”错,“斗斛之禄”是指微薄的俸禄。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表明孝比忠重要”错,由原文“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可知,祖母年纪已大,从时间和紧迫性上,自己要先尽孝再尽忠。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矜愍”,怜悯、体恤;“听”,听任、准许;“庶”,希望。(2)“殁”,死;“存全”,存活于世;“信”,真。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李密在《陈情表》中,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感人肺腑。综上所述,因为这两篇文章都讲述了人间至真之情,所以苏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参考译文:材料一: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材料二: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我死后无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15.B16.①《读山海经(其十)》中的精卫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含着微小的木块,决心用它填平沧海,喻指心怀猛志的反抗者形象。②《咏贫士(其一)》中的众鸟在朝霞驱散宿雾后结伴而飞,喻指改朝换代后趋炎附势(依附新政权)、庸庸碌碌的众人。③《咏贫士(其一)》中迟出早归、独守故辙、不与众鸟同飞的鸟,喻指安守贫贱、不慕名利、守志不阿的贫士形象。【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真挚祝福:……”错误,结尾两句的意思是,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的!诗人并不是在祝福,而是将精卫和刑天的反抗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读山海经(其十)》中的精卫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