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45_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45_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45_第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45_第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识。2.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3.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4.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素养目标六国论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作者简介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主要作品有《嘉祐集》。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文学常识论“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写作背景北宋建立以后,重文轻武,派遣文臣做地方官,且经常轮换,这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却造成军事上的衰颓。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给辽和西夏大量钱财,这反而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看到北宋王朝的“为国者”被辽、西夏等强敌积威所劫,以物赂敌,以财资敌,换取一时苟安,苏洵内心郁结,忧思不尽,于是借六国旧事针砭当下,写下了这篇名文。

课文探究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以问答的形式加以申说,指出“不赂者”因“赂者”而亡。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多许多,六国行贿所失的土地比战败所失的要多许多,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打下基础。接下来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和后人“如弃草芥”割地之轻率相对比,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这些国君。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者是怎样“奉之弥繁”;“秦兵又至矣”,写出秦步步紧逼、必欲亡之而后快的状态。2.第2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厌”、“弥繁”与“愈急”,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并明确提出赂秦的最终结果是亡国。最后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既对上文的论证进行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上文,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良将还活着。用假设推理的方式,将“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说明只有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图存。3.第三段怎样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结论;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4.谈谈结尾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内容小结主题归纳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深入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作者是文学家而不是史学家,分析史事也偶有失误之处,如文中说燕、赵“义不赂秦”,实际上两国割让给秦国的土地也不少;又如文章说秦之所得主要来自六国割让而非秦国攻占,实际上秦国直接攻取的土地并不比割地所得少。且文章仅仅着眼于土地的得失,对六国败亡和秦国兴盛的原因缺乏更全面的分析。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根本意图在于借古讽今,指明现实弊端,提出具体对策。文章写的是秦和六国,实际隐喻的是辽、西夏和北宋王朝;既是理性的分析、论说,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沉痛激切的情绪。文章之所以凸显赂秦的问题,其原因正在于此。“贤者识其大”,文章体现了古人的理性智慧和心系天下的品格。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这一段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分析论证。包含了三组对比。①首先从数量上对比,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要比以攻取所得的土地多很多,六国因赂秦所亡的土地要比因战败而丢失的土地也多很多,两相对比,观点自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原因不在战,而在赂。②其次从态度、效果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率对比,从侧面证明不能赂秦的道理;用“得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对比,说明赂秦的灾难性后果。对三国割让行为的描写,简洁而生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依靠贿赂苟且偷生的做法的强烈蔑视,从而有力地证明割地之不可取。③最后是事理的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正是赂秦导致“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文章第2段是如何运用对比来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本段深刻分析了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第一层谈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亲近秦国而不帮助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必然也要被暴秦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守土抗秦,但燕太子丹“以荆卿为计”,这才加速了灭亡;同样,由于赵国用武不终,良将李牧被诛,这才国家灭亡,“邯郸为郡”。作者还特别指出,燕赵两国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没有援助,“智力孤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情有可原。作者层层推进,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剖析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3.章第3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的?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③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作者运用对比论证,说明北宋如果赂敌而求安,实在是下策。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5.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对于同一史实,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比较《六国论》与《阿房宫赋》的论述思路,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两篇文章立论的针对性。①论述思路:《六国论》是史论,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前面四段主要运用分析说理的方式,从“赂秦”与“不赂秦”两个角度来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并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阿房宫赋》是辞赋,前面三段用铺陈手法,渲染阿房宫的雄伟及宫内生活的奢侈,最后一段是议论,指出秦王朝因骄奢暴敛而亡国。②相关历史背景:对于同一史实,两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苏洵针对的是边患严重,宋王朝无力抵抗,只能贿赂以求苟安的现实,因此最后一段警示宋朝勿蹈六国破灭的覆辙;而杜牧针对的是唐敬宗在藩镇割据、国力衰敝的形势下大兴宫殿这个事实,着眼于秦王朝的骄奢,来讽谏唐王朝勿蹈秦朝灭亡的覆辙。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①赂()秦

②城邑(

③思厥()先祖父④暴()霜露

⑤荆()棘(

⑥草芥(

)⑦殆()尽

⑧与()嬴(

)⑨洎()牧以谗()诛lùyìYíngpùjuéchándàijīngjìjièjíyǔ2.通假释义。①当与秦相较()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同“毋”,不要“当”同“倘”,如果3.古今异义。①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可谓智力孤危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⑤后秦击赵者再⑥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两次,表示行为重复。今义:第二次。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兵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武力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得动词,得到,获得形容词,适宜、得当助动词,能够助动词,应当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与动词,亲附、结交介词,跟连词,和,同动词,等待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犹动词,如同副词,还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始名词,起初副词,才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于介词,和,同至丹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介词,对介词,向介词,比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介词,因为,由于介词,用、凭连词,才连词,来介词,用连词,表结果,以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强弱胜负已判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思厥先祖父()名词,弊病动词,断定动词,胁迫,挟持动词,跟随代词,相当于“其”率赂秦耶()固不在战矣()五国既丧()终继五国迁灭()诚不得已()苟以天下之大()副词,全都,一概副词,本来副词,已经副词,终于副词,实在连词,如果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理固宜然()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2)动词的活用李牧连却之()(3)形容词的活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保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最终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7.文言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被动句洎牧以谗诛()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省略句暴霜露()“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表被动“非”表示否定判断“也”表示判断省略介词“于”,应为“暴于霜露”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5)定语后置句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举”后省略代词“之”,代指土地“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与”前省略主语“齐”正常语序应为“赵尝于秦五战”正常语序应为“其势于秦弱”“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8.文化知识。(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2)邑

①国都。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赏邑万家,金百镒。”④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又指人聚居的地方。如《荀子·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3)卿

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如《汉书·孟喜传》:“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

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暴秦之欲无厌

厌:_____________

(4)奉之弥繁

弥:_____________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其”满足更加断定(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____________

(8)始速祸焉

速:_____________

(9)洎牧以谗诛

洎:_____________

(10)胜负之数

数:_____________

适宜,正确亲附、亲近招致及,等到天数、命运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子孙视之不甚惜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C

解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的土地;C项,用在动词性结构前,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名词,起初/副词,才。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思厥先祖父

子孙视之不甚惜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答案:B

解析:A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B项,子孙,古今义都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C项,颠覆,古义:指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B.苟以天下之大(宾语前置句)C.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答案:B

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文章见解精辟,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B.“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义。C.“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死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答案:B

解析:B项,《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的意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