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丙是化合物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1:5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2.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符号为Cn,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高层起火时,应坐电梯迅速下楼到达安全区域B.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用铁丝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D.空气污染物有NO2、SO2、CO2、O3、烟尘等5.铁粉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亚铁B.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和硝酸铜C.滤渣里只有铜和银D.滤渣里只有有铜和铁6.我市盛产绿茶,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C22H18O11)活性物质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下列有关茶多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多酚属于氧化物B.茶多酚中含有51个原子C.茶多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茶多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9.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B.点燃甲烷气体前先验纯C.蒸发时为防止液体飞溅,用盖子盖住蒸发皿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能更好保暖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陶瓷花瓶

B.纯棉帽子

C.黄金首饰

D.塑料油瓶1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a中再加少量二氧化锰,b中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相对正确的是()A. B. C. D.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B.C.D.1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白磷与氧气 B.碳与二氧化碳C.生石灰与水 D.镁与稀盐酸15.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打开汽水瓶有气泡冒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50g稀盐酸时,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147.8g。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请计算:(1)生成物中水的化学式量。(2)下图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则图中纵坐标上a点数值为多少?(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18.(8分)如图为“XX”高钙片商品标签图,小茗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取出10片钙片,研碎后放人小烧杯中,再加入50g稀盐,最终,烧杯中无固体剩余。在T0至T3时间段,测得小烧杯中反应剩余物的质量变化如下:时间T0T1T2T3反应剩余物质量(g)706563.463.4(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2)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的主要流程如下:(1)过程I得到氮气的原理是_____。(2)过程II中,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工业生产中的CO2主要来源于石灰石(CaCO3)煅烧生成生石灰(CaO)时的副产品,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在过程III中,氨水、水及CO2在反应塔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铵),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理论上若有17t氨气参加反应时生成的NH4HCO3的质量是_____t.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所以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2、D【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故A错误;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2;故B错误;C、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12=165;故C错误;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3、A【详解】A、高层起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以防因火灾停电被困在电梯里,故A错误;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底下身子,故D正确;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C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以免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D正确。故选A.4、A【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符合题意;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不符合题意;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5、A【分析】将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详解】A、铁粉有剩余,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符合题意;B、铁粉有剩余,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不符合题意;C、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粉有剩余,说明铁已经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置换为银和铜,故滤渣中含有铁、铜、银,不符合题意;D、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粉有剩余,说明铁已经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置换为银和铜,故滤渣中含有铁、铜、银,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6、C【详解】A、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22H18O11可知,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的规定,故A不正确;B、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22H18O11,1个茶多酚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故B不正确;C、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茶多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不正确。故选C。7、C【解析】根据木炭、磷、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不符合题意;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B不符合题意;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正确。故选B。9、B【详解】A、电线老化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小心触电;故选项错误;B、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甲烷气体前先验纯,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C、蒸发时为防止液体飞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局部温度过高;故选项错误;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应当适当通风,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故选:B。10、C【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详解】陶瓷花瓶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纯棉帽子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黄金首饰属于金属材料,塑料油瓶属于合成材料。故选C。11、D【分析】(1)a、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其中a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b中高锰酸钾加热的条件下也会生成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对b中氯酸钾起到催化作用,a中二氧化锰只起催化作用,不会产生氧气,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少;(2)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加热先得到氧气,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后得到氧气,据此思路进行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a和b产生的氧气相同,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a和b产生的氧气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a产生的氧气比b多,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a产生的氧气比b少,a先得到氧气,b后得到氧气,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该题为图像题,解题关键是:首先,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其次,认真审题,把握图像的变化趋势,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起点、转折的位置,横纵坐标数值。12、B【详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13、D【详解】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故选D。14、B【详解】A、白磷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B、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多数需要持续高温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特殊的反应(生石灰和水等)是放热,符合题意;C、CaO与H2O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D、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15、D【详解】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是因为使铁和氧气、水隔离,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不符合题意;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因为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着火点没有降低,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C、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不溶性杂质,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明矾不可以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不符合题意;D、打开汽水瓶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使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软塑料瓶变瘪【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铁和氧气燃烧生成高温的熔化物,所以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8;2.2;7.3%【详解】(1)水的化学式量=12+16=18;(2)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