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不寐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不寐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不寐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不寐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不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寐目录1概述病因病机3诊断和鉴别诊断4辩证论治壹贰叁肆壹概述12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睡眠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人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临床常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心神不安等症。古代文献中亦有称为“目不瞑”“不得眠”等称谓。定义23西医学范围西医学中的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不寐的病名,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卧而不寐,是因为“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灵枢·大惑论》认为阳不人阴是“目不瞑”的病机,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历史沿革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曰“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提出少阴病热化伤阴后的阴虚火旺所致不寐的治法。其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提出肝血不足,虚热烦躁的不寐证的治法,该治法及方剂仍为今日临床所常用。

《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将不寐分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

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了“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说明不寐与肾阴盛衰及阳虚有关。

历史沿革贰病因病机病因1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或肝气郁结,木郁土壅,淡浊内生,肝火夹痰,上扰心神;或思虑过度,伤及于心,心血暗耗,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心失所养;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2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厚味,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停滞,酿生痰热,壅滞中焦,胃气失和而夹痰热上冲,扰动心神,此即“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致的不寐。

饮用浓茶、咖啡、酒之类的饮料也是引起不寐的重要因素。

3久病年老

或素体阴虚,或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独亢,久病血虚,或产后失血,或年老体虚,营血亏乏,以致血不养心,而致心神不宁。病因4心虚胆怯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常可导致不寐。亦有因暴受惊骇,终日惕惕,渐至胆怯心虚而不寐者。病机1基本病机:主要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人阴,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23病位在心,并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3病性有虚有实,虚证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等引起阴不纳阳,以致心神失养;实证常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引起阳不入阴,以致心神不安。病久多虚中夹实。

病机(续)4病机转化

不寐虽有虚实不同的证候,但各证候之间常互相转化。如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火盛伤阴,可致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痰郁化热,可致痰热上扰等。此类证候多属虚实夹杂,临床应仔细辨证。

叁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1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过早觉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彻夜难寐,常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多梦等。23诊断12病史多数患者有不寐病史,常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

3辅助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有妨碍睡眠的器质性病变。鉴别诊断1暂时性失眠

因一时情志刺激,如惊恐、悲伤、兴奋过度等引起;或生活环境改变,如过冷、过热、噪声、强光干扰、卧具不适等引起,不属病态。鉴别诊断(续)122.生理性少寐

睡眠时间较少,常在清晨4到5点即醒,不能再睡,但白天精神体力正常,亦无其他不适感觉者,不视为病态。如老年人少寐早醒等。

肆辩证论治121.辨脏腑不寐的病位在心,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可扰动心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浊内盛;多梦易惊,胆怯心悸而不寐,多为心胆气虚等。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为脾虚不运;虚。辩证要点1

2122.辨虚实不寐的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证的病程长,起病缓慢,其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或因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而致多梦易醒,心悸健忘;或因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虚热扰神,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或因心胆气虚,心神不宁,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实证的起病急,病程短,其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或因郁怒伤肝,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急躁易怒,不寐多梦;或因宿食停滞,痰湿化热,痰火上扰,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辩证要点2

223治疗原则治疗上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同时佐以安神之品。大抵虚证多由于阴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治宜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实证泻其有余,如清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实夹杂者,应先去其实,后补其虚,或补泻兼顾为治。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不同选用安神定志之法。一般虚证宜选养心安神,实证宜配合重镇安神,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23分证论治

证候:不寐,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寐,胸闷胁痛,口渴喜饮,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苔黄燥,脉弦数,或弦滑数。

本证的主要病机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以不寐,急躁易怒及肝火表现为审证要点。治法:清肝泻火,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1.肝郁化火23分证论治

证候:心烦不寐,头重目眩,痰多胸闷,呕恶嗳气,口苦,或大便秘结,彻夜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的主要病机

痰热内阻,上扰心神。以不寐头重,痰多胸闷,苔黄腻为审证要点。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2.痰热内扰23分证论治

证候: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本证的主要病机

心火炽盛,扰动心神。以心烦不寐,躁扰不宁,舌尖红,脉数为审证要点。

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味。

3.心火炽盛

23分证论治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多梦,头晕耳,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津少,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本证的主要病机

心肾阴虚,心肾不交,虚火扰神。以心烦不寐,心悸及阴虚火旺的现象为审证要点。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4.阴虚火旺23分证论治

证候:不寐多梦,时寐时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肢倦神疲,饮食无味,或脘闷纳呆。舌质淡,苔薄白,或苔滑腻,脉细弱,或濡滑。

证的主要病机

心脾两虚,心失所养。以多梦易醒及气血两虚的表现为审证要点。治法:补养心脾,养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