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共20张)_第1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共20张)_第2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共20张)_第3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共20张)_第4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共2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分期:夏商西周前2070年—前771年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秦汉前221年---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隋唐581年---906年宋元960年---1368年明清1368年---1840---1912年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发展繁荣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中华文明发展:奠基—形成、初步发展—曲折发展—繁荣—继续发展—迟滞和彷徨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板块一中国古代史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先秦至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哪些成就?1.商周的政治制度(1)商周实行

,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

,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局面。(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

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点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高频考点三高频考点四考向1考向2考向3考点深化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考法提示】(1)题干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2)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

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

;地方推行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

,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

”,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东汉时演变为州一级行政区划.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颁布《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垄断教育,文化专制。汉朝: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学、国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1)权力高度集中。(2)皇权至上:皇帝大权独揽,皇位世袭制。(3)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垂直管理地方。(4)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度,彼此分工、相互配合、互不统属、互相牵制。(5)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误区警示】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轻巧识记】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二个内容:土地和人民。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四大义务:镇守疆土、军赋、力役、定期朝觐。【误区警示】

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2.商鞅变法:(1)改革措施。①经济: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②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③政治:建立户籍制度,普遍推行县制。④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⑤社会习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2)历史影响。①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短板1对史料信息提取理解不到位高考短板突破例1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析选项铭文沿袭商代,不是新文字体系,排除A项;“追颂祖先,保用子孙”正是维护宗法制的体现而非挑战宗法制,由此排除C项;青铜器功用由材料可知与商代无异,故D项错。针对练1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解析√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以及礼乐制度无法维系人心,充分说明其社会变化的剧烈程度,故A项正确;B、C项中的礼乐制度和风俗的变化只是当时社会变化的其中一方面,故B、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化,看不出有关统一的信息,故D项错误。短板2史料信息解读错误例2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析选项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针对练2《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解析√返回解析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题干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故A项正确;君父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着特殊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种家长制作风体现的实质,故C项错误;皇帝与官吏之间是君臣关系,而非宗法关系,故D项错误。押题7

(考向: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沿革)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解析答案答案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解析答案答案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考点二】先秦及秦汉时期的经济1.农业:(1)先秦时期,由__

_____________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西周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土地私有制)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兴修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_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耒耜及少量青铜农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都江堰【误区警示】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轻巧识记】“工官”制度的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行各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2.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_________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_________。

称“工商食官”制.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_________。两汉时期开始用

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2)民间手工业: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青铜铸造官府垄断收归官办煤

青瓷3.商业:(1)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抑商政策开始出现.(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两汉时期,专供贸易的_________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4.土地制度及经济政策:(1)由商周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确立。(2)战国首倡“_________”,限制工商业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管理,并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官府控制商业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市【考法提示】(1)题干中凡涉及“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铁犁牛耕”“土地兼并”等词语的,大多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相关联。(2)题干中凡涉及“工商食官”“官营”“民间手工业”等词语,大多与古代手工业相关联。【数字助记】

古代商业的三“先”与三“后”的变化商业场所: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交易媒介: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最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商人组织:先亲缘组织,后地缘组织、业缘组织。1.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10大特点(1)世界地位:长期领先,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2)经济重心:由北而南,区域特色明显。(3)生产力标志:铁器和牛耕。(4)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5)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6)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经验积累、工具改进、水利工程、个体组织等)。热考重点深化(7)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8)社会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9)从属部分:手工业和商业一直是农耕经济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10)指导思想:重农抑商政策。针对练3(2016·浙江文综)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解析解析

材料中对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的描述“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针对练4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解析√解析

题目中显示了“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表明个体的小农经济兴起,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成为生产单位,故A项正确;“自我意识和家庭的观念”不是说家长制受到了挑战,故B项错误;题目中是说个体小农经济,不是说公民意识增强,故C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提到中央集权的削弱,故D项错误。返回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______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春秋末期的______开创儒家学派,经过______的发展,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______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汉初推崇黄老之学,“

______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考点二】先秦及秦汉时期的文化2.科技文化(1)科技:战国时期出现指南仪器_____天文学家石申辑成______西汉发明______,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了______,______总结了先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张仲景的______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剂—______。(2)汉字:商代______出现,标志中国文字走向成熟。(3)文学:春秋时期出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______盛行;汉代______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4)教育:商周时期______即官府垄断教育。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出现______,两汉:官方儒学教育体系化、制度化。秦朝:严控教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人讲学(1)都谈论了“人性”:即人性是什么,孔子的“仁”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荀子提出“性恶论”。(2)都主张以德、礼治国: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要求统治者“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3)先秦儒家思想用人性论论证统治的合理性,即以“德”“礼”治国,主张人应该先“仁义”后“礼”,达到这个境界才有“德”。热考重点深化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针对练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解析解析

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因此答案选B。针对练6《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解析√返回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123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