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师培训》课件-眩晕_第1页
《中医刮痧师培训》课件-眩晕_第2页
《中医刮痧师培训》课件-眩晕_第3页
《中医刮痧师培训》课件-眩晕_第4页
《中医刮痧师培训》课件-眩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眩晕中医刮痧师资源库一、学习目标1.掌握眩晕刮痧保健的程序、步骤、手法2.熟悉眩晕的主要表现、常见原因3.了解眩晕注意事项和综合调理方法

二、工作程序

根据眩晕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检查,判断患者的证型,制订刮痧治疗方案;选择适宜的刮痧体位,确定刮痧部位;采取相应的刮痧手法,刮拭相应经脉及重点穴位。(一)选择体位

眩晕刮痧治疗需要变换体位:首先采用坐位,让患者取下所有头部饰品,暴露头部进行刮痧;其次取俯卧位,让患者暴露背部进行刮痧;之后采取仰卧位,让患者暴露腹部和四肢进行刮痧。(二)相关检查

首先进行必要的头部检查,检查头部有无疮疹、皮损、包块、疖肿等;其次检查背部、腹部及四肢皮胱,有无皮损、疮疹等。(三)涂刮痧介质

头部刮痧原则上不用涂抹刮痧介质。背部刮痧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所刮拭的部位,用消毒热毛巾温熨热敷,擦拭清洁,均匀涂抹刮痧介质。背部刮痧后,采取仰卧位,在腹部和四肢刮痧部位涂抹刮痧介质。(四)刮拭步骤

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①刮拭前额,用轻手法从印堂穴刮至神庭穴,从下往上,刮拭10~20次。

(四)刮拭步骤

1.刮头部

②头部两侧刮痧,从太阳穴附近开始,绕耳上,经过率谷穴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穴方向刮拭,先轻刮,然后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最后再逐渐减力轻刮。每部位刮拭10~20次,使患者头部放松,有舒适的感觉。(四)刮拭步骤

③头顶部向前刮痧,沿督脉循行线,从百会穴向神庭穴方向刮拭,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循行线,从通天穴向曲差穴方向刮拭,每部位刮拭10~20次为宜。

④头顶部向后刮痧,从百会穴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府穴方向刮拭,每部位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后部双侧,从头顶部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池穴向天柱方向刮拭,其刮拭力量和次数同头后部正中部位刮拭。(四)刮拭步骤

⑤用点压法、按揉法,以刮痧板的一个角点压揉按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每穴位各刮10~20次。注意,头部刮拭,不强求出痧。(四)刮拭步骤

2.刮颈背部患者取俯卧位:

①用直线刮法刮拭颈部正中督脉循行线,从风府到大椎、陶道一线,刮拭10~20次为宜。

②用直线刮法刮拭颈部两侧膀胱经循行线,即天柱到大杼一线,每侧各刮10~20次。(四)刮拭步骤

2.刮颈背部

③用弧线刮法刮拭项肩风池到肩井、肩峰一线,每侧各刮20~30次。

(四)刮拭步骤

2.刮颈背部

④用直线补刮法刮拭脊柱两侧膀胱经第l侧线,主要从大杼刮至肾俞穴,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重点刮拭脾俞、肾俞,身体消瘦、椎体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四)刮拭步骤

3.刮四肢患者采用仰卧位:

①用直线刮法刮拭前臂外侧大肠经和内侧肺经循行区域,每侧刮拭20~30次,重点刮拭合谷穴和内关穴,可用点压法、按揉法。

(四)刮拭步骤

3.刮四肢②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到丰隆一线,重点刮拭足三里穴,也可点压按揉,两侧刮拭10余次为宜。三、相关知识

(一)眩晕的原因、表现和证型1.原因和表现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其中,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之“眩晕”。其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高血压病、颈椎病、贫血、内耳性眩晕、贫血、神经衰弱以及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眩晕均属本证范畴。三、相关知识

2.常见证型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虚证居多,即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而致眩晕。实证主要是风阳上扰、痰浊上蒙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其证候分类有:(l)风阳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三、相关知识

(2)痰浊上蒙证眩晕,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3)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淡白,唇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少寐,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4)肝肾阴虚证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三、相关知识

(二)眩晕的综合调理1.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及顾虑。2.饮食有节,宜清淡易消化,少吃盐,多吃蔬菜、水果,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3.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相关知识

(二)中暑的综合调理4.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少做或不做旋转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同时室内宜安静,空气要流通,光线尽量柔和。5.发作间歇期尽量不外出,以防事故发生。重症患者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6.对于中年以上之人,及时防治眩晕尤为重要,以防发展为中风。四、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如属眩晕综合征应查明原因;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通过刮痧眩晕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2.如果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可加刮足厥阴肝经太冲至行间部位;如果痰湿内盛引起的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