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研究对象_第1页
1-教育学研究对象_第2页
1-教育学研究对象_第3页
1-教育学研究对象_第4页
1-教育学研究对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概论主讲人:罗志佳1589909113385819503@qq.com基本要求:

1、上课必须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老师讲课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讲,同时听课和笔记状况直接影响平时成绩)2、上课必须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绝不允许不良习惯的出现,如:迟到、上课玩手机、逃课等。如确有实事,无法按时上课,必须事先请假(短信请假概不批准)。

第一讲教育学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意义和方法

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实事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的内在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复习思考题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杨.夸美纽斯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的《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含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教”、“育”的言论荀子《荀子·修身篇》:“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中国古代文献中对“教育”一词使用的情况“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西方1)英语中,教育

“education”;在法语中,教育

“education”;在德语中,教育

“erziehung”三者均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西方教育思想家有关教育的言论:卢梭(法国):“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1、以上言论,有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则是从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的含义,有的则着重表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他们各持各的观点,各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的某些特点。2、观点的相同之处:都把教育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二)“教育”概念的界定1.教育是动物的生存活动还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2.教育这种人类的社会活动有何特点?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广义的教育:

凡是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活动。

2)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在学校中,教育者(教师)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能力和体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揭

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1.教育现象

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各种教育情景、事实、实践活动等。2.教育问题

各种教育情景、事实、实践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被人们议论、评说,企图去分析原因、解决其中的矛盾和疑难时,就产生了教育问题。3.教育规律

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实践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12年。

实行13年义务教育的国家:荷兰

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国家:比利時、德国、

实行11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以色列、英国

实行10年义务教育的国家:加拿大、美国、法国等

实行9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中国大陆、韩国、俄罗斯等教育现象(之一):义务教育的年限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002年~2003年度数据的130个国家(地区)统计,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31.3%,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芬兰、韩国、俄罗斯等,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超过了80%。

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为15%,2004年达19%,2005年达21%,年达2006年达22%(在学人数为2500万人)

教育现象(之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为什么我们不办10年或11、12、13年的义务教育?

为什么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比较低?

教育规律

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问题

“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

“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教育现象(之三):灰色童谣

教育问题

为什么学生对学校生活这么不满和厌倦?

教育规律

教育促进适应并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我衣衣不舍地看着小猫被抱走……”前不久,徐女士在检查孩子作业时发现,女儿错将成语“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可当徐女士指出错误时,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立马反驳道:“街上的广告牌都这样写的,怎么会错呢?”

衣衣不舍`````服装店

鳖无所求`````口服液

见伊思迁`````房地产

有杯无患`````磁化怀

默默无蚊`````驱蚊器

咳不容缓`````咳嗽药

码到成功`````发动机

净如人意`````去污剂

骑乐无穷`````摩托车

码到成功`````发动机

无所胃惧`````胃药

一气喝成`````可乐

随心所浴`````浴霸

饮以为荣`````饮料

终身无汗`````空调

无读不丈夫```书店

教育现象(之四):都是乱改成语惹的祸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在菜市里买菜,小明看见一个小偷把手伸进旁边一位阿姨的口袋想偷阿姨的钱。小明正想上前制止的时候,小明妈妈也发现了小偷的行为,妈妈赶紧把小明拉到一边来,及时制止了小明的行为。回到家里,妈妈教育小明说:“小明,你这么小,在街上遇见坏人做坏事千万不能讲,他们会打死你的,千万要记住啊!”

小明若有所思¨¨¨,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呀,为什么妈妈不让我说?

教育现象(之五):“妈妈,我不敢说”

又一个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乘公共汽车去外婆家,车上人很多,非常拥挤。这时,小明发现有位叔叔把手伸进了妈妈的手提包,从包里拿走了妈妈的钱包。等那位偷走钱包的叔叔下车后,小明这才告诉妈妈:“妈妈,刚才那位叔叔偷走了你的钱包。”

妈妈很气愤,说“你这孩子,你为什么不早说?”然后用力狠狠地打了小明一记耳光。

小明很疑惑地说:“妈妈,你不

是说小孩子见到坏人做坏事不能说

的吗¨¨¨”

教育问题

为什么学生会学生言行不一?

为什么学生会写错成语?

为什么孩子不敢说真话?

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家庭和社会要联合起来,对学生统一要求、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

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的马加爵

(23岁)用钝器将4名男同学杀死者。

女版马加爵事件2007年12月19日云南大学旅游文

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女学

生张超(19岁)伙同其男友,将包养

她的情人木鸿章杀害,并用DV把分尸

(260余块)的过程全程拍摄了下来。教育现象(之六):“马加爵事件”和“女版马加爵事件”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个悲剧?作为天之骄子,有着大好前程的大学生,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冷酷无情和丧心病狂的恶行?

教育规律

对学生施行的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不能偏废。

教育问题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萌芽期的时间范围1.欧洲:公元前5世纪----公元16世纪2.我国:公元前6世纪----公元19世纪末(二)萌芽期教育学的特点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对教育事实的描述,研究问题还不完整,教育学还包含在哲学体系之中,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哲学体系教育学(三)萌芽期中西方出现的有关教育的著作

西

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毕达哥拉斯:《金言》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孔子:《论语》

孟子

:《孟子》

老子

:《老子》

庄子

:《庄子》

无名氏《中庸》

熹:《四书集注》

王守仁:《传习录》

乐正克:《学记》

《雄辩术原理》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约公元前328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一)独立形态阶段的时间范围

公元16世纪----公元19世纪50(二)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出版了著作《大教学论》。(三)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特点

教育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理论体系,出版了许多出现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教育著作。

哲学体系教育学夸美纽斯(1592—1670)

《普通教育学》(德国)赫尔巴特《教育漫话》(英国)洛克

《爱弥尔》(法国)卢梭《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裴斯泰洛齐《人的教育》(德国)福禄培尔《教育论》(英国)斯宾塞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

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赫尔巴特(1776-1841)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一)时间范围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40年代(二)特点

教育学研究引入实证方法和实验方法,涌现了多种教育流派。

实验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新传统教育学派

人本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流派(1)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伊《实验教育学》(2)主要观点:

反对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

教育实验三阶段:提假设—定计划—结果运用

教育实验在学校实践中进行

定量研究(3)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实用主义教育学流派(1)代表人物: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2)基本观点:(与传统教育学相比较)

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

学校即社会

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

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

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3)缺点: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杜威(1859—1952)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1)代表人物:

我国的杨贤江(1895-1931)著有《新教育大纲》(1930年)

前苏联的凯洛夫(1893-1978)著有《教育学》(1948年)

(2)基本观点: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式与性质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方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3)缺点: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凯洛夫(1893-197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夫人和战友,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年出版),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加里宁,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对共产主义教育问题发表过许多演讲和论述,汇编成《论共产主义教育》。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杨贤江,笔名李浩吾,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家。早年他同李大钊、恽代英等人被选为中国学会评议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时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他著有《新教育大纲》(1930),这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拟定的教育著作,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批判了“教育清高说”、“神圣说”、“教育独立说”等观点。他认为要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只有进行革命,在革命中,教育应当作为革命的武器之一;革命胜利后,教育便应当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根本观点对教育理论发展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7.25)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在批判旧传统教育中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又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是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由“教育救国”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光辉典范。他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要求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和劳动,其教育思想汇集在《陶行知教育文集》中。

南京陶行知纪念馆中

陶行知全身铜像及毛泽东题词、陶行知教育名言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4.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6.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7.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科学的形成阶段1.概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应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各国的教育科学理论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在理论上都深化了一步。2.主要成就(1)苏联的教育科学:1975年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1972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B·A·Сухомицнскнц

,1918年9月—1970年9月)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身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8岁上学、初中毕业后进师范学校读书,17岁开始从教。他一生共著有41部著作、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文艺作品。他前后从教时间34年

。主要著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反映了他的教育目的论;由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美育组成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计划,反映了他的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关于学校管理的观点,是实现其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实施和谐发展教育的基本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2.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3.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4.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5.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2)其它教育家的著作: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3.现代教育科学的形成阶段

19世纪50年代以来,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人们开始普遍使用“教育科学”scienceofeducation这一术语。

教育科学,按照G·米阿拉雷在《教育科学导论》一书中的分类方法,除了构成基本和古老核心的教育学(pedagogicalscience)外,还有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教育生理学等。其中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总结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而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着。也可以说,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婴幼儿教育

青少年教育学

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学(盲、哑、低能儿童

)家庭教育学前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教育史(古今中外)

教育原理

教学论

思想品德教育学校行政管理

各科教学法

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

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工程学

对象场所

内容

其它教育科学体系组成

结构图

托儿所

幼儿园

初等教育学

中等教育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

文化宫俱乐部业余教育回归教育

函授教育

电视教育

远程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