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说明书_第1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说明书_第2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说明书_第3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说明书_第4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桥、高市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SM-00第1页共=numpages2828页说明书1、概述本项目位于开州区文峰街道木桥村、高市村,文峰街道地处重庆市开州区新县城东部,北毗汉丰湖临丰乐街道、厚坝镇,东邻渠口镇,南接赵家街道,西与汉丰街道接壤。开州区为三峡移民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州区是三峡库区淹没大县,淹没耕园地(河滩地折半计入)和鱼塘3313.33h㎡,占重庆市淹没总量的14.75%;淹没人口11.96万人,占重庆市移民总量的16.62%,其中文峰街道是开州区主要移民安置区之一,其移民安置数量位列全区前位,文峰街道移民9529户,人数总计24053人;大量的良田沃土、房屋被淹,对当地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峰街道木桥村、高市村三峡移民问题类型多样、涵盖面广、情况复杂,目前,其生产步道建设、道路改造、照明、房屋维修改造、农产品展示中心、蓄水池、便民服务中心环境整治等方面短板突出,急需解决,以上项目内容符合国家和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方案,符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指标量化工作方案》“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方向,基于以上情况,文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报,将开州区文峰街道木桥、高市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纳入2023年开州区三峡后续项目库。因高市村、木桥村李子园发展的不断扩大,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道路弯多路窄,交通安全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暴露,亟待解决。鉴于上述原因,为改善区内交通状况,缓解交通过于集中的压力,增强各个旅游景点互通性,构建多环线,多网络的路网格局,道路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本项目的实施是重庆市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一环,提升文峰街道在重庆市振兴乡村经济地位,拉动街道及周边乡镇的经济往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李子产业园新建生产步道3165.29米,宽度1.2米;殡仪馆至汉丰寨岔路口道路拓宽长4.34千米,平均拓宽1.5米,南山东路至魁星楼道路油化长2.999千米,魁星楼至汉丰寨岔路口道路油化2.034千米,汉丰寨岔路口至川心小学道路3.537千米,产业园岔路口至王家院子道路0.492千米,现状道路平均宽度4-6米;民宿农家乐改造3栋;房屋维修改造44栋,蓄水池建设350立方米,太阳能路灯安装41盏,新建挡土墙95米,农产品展示中心建设1栋,村口标志标牌1处及其他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三峡后续资金。1.1项目实施的要求由于本项目起、终点相对高差较大,道路线型复杂,导致土石方、等工程数量大,施工难度较大,内容复杂,总体投资额较大。道路扩宽工程及油化起点在施工时留20m顺接交叉口现状路面;终点在施工时留20m顺接现状路面标高。依据路网规划及批复文件,本设计直接利用开州新修高速公路弃土场堆砌挖余土石方量。本项目安全设施应设前严禁车辆通行。1.2上一阶段执行意见1.3设计依据1、本项目的设计委托书。2、拟建项目的现场测量、调查资料。3、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4、现行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相关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勘测规程。5、1.4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D20-201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DGB08-119-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重庆市农村通组公路验收指南》·《关于贯彻《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州交发[2019]416号)。2道路改造工程2.1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为既有道路的改建项目,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主要指标如下:1)公路等级:四级公路(Ⅱ类),本次设计维持旧路的平纵指标不变2)设计时速:15Km/h,本次设计维持现状。3)路基宽度:4.5m~6.0m,本次设计6.0m。4)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5)交通量等级:轻交通。6)车辆类型:本道路主要车辆类型为小型客车、中型载重汽车、轻型载重汽车、四轮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车)、三轮汽车、摩托车、非机动车,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在400辆小客车以下。7)净空高度:4.5m8)抗震设防标准: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相当于基本裂度Ⅵ级),抗震应按6度抗震设防。9)路面设计轴载标准:BZZ-100。10)公路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级。11)设计洪水频率:小桥涵1/25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旧路指标采用指标1路段里程km/2公路等级级四级公路(Ⅱ类)四级公路(Ⅱ类)3设计速度km/h15154路基宽度m4.56.05路面宽度m4.56.06停车视距m15157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158最大超高%449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909010最大纵坡%121211最小坡长m454512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型m75270凹型m752501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151/15小桥及涵洞1/251/25大中桥1/501/5014车辆荷载等级桥涵、路基公路—Ⅱ级2.2原有道路状况调查2.2.1、路线平纵面线型经实地调查,结合测量资料对原有路面中心线进行拟合,原有道路路面宽4.5~6.0m,平面线型复杂,回头弯、连续急弯较多;道路起终点相对高差大,纵坡值大,碎坡较多;道路纵断面沿现状道路标高进行布设,不进行大填大挖,纵坡控制在0.3%~12%之间。2.2.2、原有路路面状况既有道路殡仪馆设计起点既有道路汉丰寨岔路口设计止点平面情况:旧路行车道(行车道宽度与路基同宽(含路肩),路肩为2×0.3m)、路肩均采用1%的单向路拱横坡,平曲线半径较小,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对于挖方路基,两侧设置边沟。对于填方路基,一般路段填前开沟晾晒地基土,在排水不畅的软弱地基路段设置盲沟,填方边坡坡脚位置在一般情况下设置排水沟将汇水引出。纵断面,原有的纵坡较大,最大纵坡不超过12%。横断面:全段路面宽度为4.5米~6米不等,路基宽度同路面宽度一致。路面情况:经调查全段既有加宽路段路面完好,沿线暂未发现滑坡等地质灾害,后期如发现,应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整治,本次设计主要对路基路面及安保进行拓宽和完善,不包含对沿线地质灾害的处治。目前道路均宽为4.5m,路面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现状较好,但受地形地质、建设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现状道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道路宽度较窄,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困难,急需对道路进行扩宽,解决运输难问题。构筑情况:经调查全段既有涵洞无病害,无破损的涵洞,仅个别涵洞堵塞,疏通后仍可利用,既有涵洞多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全段无桥梁。排水设施:旧路边沟内沟壁(硬路肩)采用为30cm厚C20片石砼硬,边沟尺寸40cm×40cm,沟底采用5cm厚C15水泥混凝土,外沟壁采用20cm厚M7.5浆砌片石,对既加宽路段重新设计边沟。部分边沟堵塞,杂草丛生,疏通后仍可利用。2.3建设总体方案项目区域位于开州区文峰街道木桥村,因李子园发展的不断扩大,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道路弯多路窄,交通安全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暴露,亟待解决。鉴于上述原因,为改善区内交通状况,缓解交通过于集中的压力,增强各个旅游景点互通性,构建多环线,多网络的路网格局,道路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本次道路改造工程总长约4.340km,殡仪馆至汉丰寨岔路口起点K0+000通过Y字形平面交叉与南山东路连接,施工终点汉丰寨岔路口K4+340.000,现状路基均宽4.5m,现状路基均宽4.5m。现状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Ⅱ级,设计速度15Km/h。本次设计在现状道路两侧地势平坦的地段将道路扩宽1.5m,保持原公路平面线性、纵坡不变,根据业主要求对路基加宽至6.0m(除特殊受限路段外),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挖除后恢复。路基拓宽后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直径14钢筋连接,拉杆钢筋长70cm,间距90cm,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需钻孔植筋胶植入。项目沿老路线平面形设计并加宽,纵断面设计贴合老路面,减少填挖方量,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本项目设弃土场1处,暂定与附近的开城公路弃土场共用,施工方进场前应与建设单位确认弃土场能否使用,若不能使用,则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另选弃土场,并按实计量。设计内容3.1路线设计3.1.1布线原则本项目为四级公路(Ⅱ类),利用原有路基维持既有平纵面不作改变,局部有条件段做改善,改建路段以遵循相关规范为原则。3.1.2平面技术指标道路扩宽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在道路两侧平坦地段进行扩宽。平面沿现状道路线型进行布设,不进行大改动,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15m。3.1.3纵面技术指标本工程地处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主要受沿线地形,居民区等因素控制。道路纵断面沿现状道路标高进行布设,不进行大填大挖,纵坡控制在0.3%~12%之间。3.2路基设计3.2.1一般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根据项目区特点,充分收集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基础资料,并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结合自然条件、路基填挖高度、环境景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型式及组成设计参数,充分考虑路基排水、防护、取(弃)土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1)设计遵循现行规范的要求,根据路基的填筑高度,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填料性质划分本工程路基的干湿类型,确定路基设计方案和路面结构组合等。2)路基设计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及周围的社会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从而提出合理的路基防护、处理和排水措施。3)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路基要与路面成为一体,应严格掌握路基填筑材料的材性,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填挖方案,确保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4)路基设计要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并加强沿线绿化,改善变化后的地形景观。5)动态设计将贯穿于本项目路基设计的始终,设计及施工中需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及时调整挖方边坡细部的坡形与坡率,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宜采用单一坡度,边坡外形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6)路基设计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并做好现场核对。3.2.2路基横断面布设及超高方式1)路基横断面布置改造后扩宽位置道路路基宽6.0m,路面宽度6.0m,两侧0.3m宽路肩布置于混凝土面板以下,加宽改建段采用单侧拼宽,新旧路基搭接处,开挖台阶交错结合,分层整体压实。2)路面横坡行车道单向横坡为1.0%,与原道路横坡一致。3)设计标高路面设计高程为原路线中心线路面顶高程。3.2.3路基填料强度、压实度要求的说明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注意不同填料的填筑顺序。路基压实度采用强夯技术,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要求。表3.2-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路床上路床0~0.35≥94下路床0.3~0.83≥94路堤上路堤0.8~1.53≥93下路堤1.5以下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5≥940.3~0.83≥94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1)地基表层处理a)地基表层处理,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树根、腐殖土及淤泥等,然后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按低填浅挖路基设计。b)地面横坡缓于1:5时,经过地基表层处理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c)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向内倾斜2~4%;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d)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地段的陡坡路堤,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稳定系数不小于1.30,否则应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e)清除的表层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应结合附近地形进行集中堆放,以备后期绿化用。2)填方边坡填土路堤边坡高度H≤8.0m时,其边坡坡率采用1∶1.5;当路基边坡高度8.0m<H≤20.0m时,其8m以上边坡坡率1:1.5,8.0m以下部分边坡坡率采用1∶1.75折线边坡;当路基边坡高度H>20m时,20m以下边坡坡率为1:2,在20m处设置2m宽边坡平台。防护工程设计本着合理利用地形、保证路基稳定、安全、经济的一般原则进行设计。对于填方路基位于荒山且横坡不陡的地段,按填土边坡考虑,但作特殊设计的路段例外;对于外侧高填方或横坡陡峻或为减少占地拆迁的路段,均采用挡土墙收敛坡脚。挡土墙采用C25混凝土路肩墙,要注意施工规范,墙背填方应采用透水性好的开山石渣填筑。各种形式挡土墙在施工应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基础开挖后,若基底土质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记录和取样实际情况,及时提请变更设计。在松散软弱土质地段,基坑不宜全墙段连通开挖,而应采用跳槽开挖。3)路基最小填筑高度控制当路基填筑高度不大于1.40m,地下水较丰富的过湿路段,路基强度不高且土基E0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存在软弹的路基病害,需作换填处理,换填厚度一般为上路床厚度80cm,并在换填层下设置碎石盲沟。即当路基填筑高度H≤60cm时,换填厚度为80cm;当路基填筑高度60cm<H≤140m时,换填厚度为(140-h)cm(h:路基中线填高)。4)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填料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直接用作路基填筑的填料,其液限应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泥炭、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结构物台背回填、特殊路段换填处理,均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5)路堑边坡方案路堑边坡按土质、岩性及岩石风化破碎程度进行分级,边坡分级高度原则上为8m。一般土质类边坡坡率为1∶0.75~1∶1.5。岩质边坡:稳定的硬质岩石边坡,坡率为1:0.3~1:0.5;软质岩石边坡,弱风化、微风化岩层坡率1:0.3~1:0.5,强风化岩层坡率为1∶0.5~1∶0.75,全风化岩层及覆盖层坡率为1:0.75~1:1.5。软质岩层变坡处设1m宽平台。坡脚设外倾横坡3%,0.5m宽碎落台。6)半填半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一般路基的填方路基的要求,挖方区应符合一般路基的挖方路基的要求;施工时严禁直接利用爆破崩塌填筑路基,应开挖台阶分层碾压,做到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密实无拼痕,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进行增强补压,以消除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上下路床面上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在土质路槽底部作超挖处理,超挖长度10m,厚度0.8m,超挖部分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并在填挖交界处上下路床面上铺设土工格栅。7)超高超高是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上应是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应的全超高,而在缓和曲线上则是逐渐变化的超高。因此,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上的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缓和段或超高过渡段。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规定,本项目最大超高值不大于4%。本项目平曲线路基超高在缓和曲线段内完成,超高旋转方式为绕路基边线旋转。8)新建路基和老路基加宽结合部位的处理在路基填筑时新老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为防止新老路基结合处路面产生反射裂缝,采取以下措施:1)新旧路基搭接处,开挖台阶交错结合,分层整体压实。路基拓宽后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直径14钢筋连接,拉杆钢筋长70cm,间距90cm,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需钻孔植筋胶植入。2)为了减少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应灵活选择压路机和夯机加强碾压:对于加宽宽度能满足大型振动压路机(YZ18型)宽度的段落,应用大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对于加宽宽度在只能满足小型振动压路机宽度的段落,应用小型压路机碾压;对于压路机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振动夯机碾压。3)新建部位与老路部位要挖台阶施工,路床部位要将老路路肩部分拆除以形成台阶;底基层部分要将老路基层和面层边部压实度稍差的部分挖出以形成台阶。4)在路基拓宽路段,为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要求,新老路基结合部分原路肩、挡墙及排水设施必须拆除。5)其他未尽事宜,遵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DB11/T1614-2019、《公路改(扩)建旧路路基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DB41/T1287-2016)《重庆市农村通组公路验收指南》执行。3.3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1)根据开州区的建设经验和本项目沿线的降雨量,路拱横坡采用1.0%,填方路基通过横坡自然漫流排水至自然沟渠,挖方路段路基靠山侧设置边沟,边沟纵坡一般按大于0.3%控制,以满足纵向排水要求。2)路面水和坡面水汇于边沟,由边沟引至桥涵进出口,排入较深的大沟渠,或通过涵洞直接引至路基外或河道中。3)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为5cm厚C25砼铺底U型边沟。4)沿线涵洞除满足自然排水外还考虑了部分灌溉涵洞,以满足整条道路的排水需求。3.4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及施工要求结合当地经验,本项目原路面面层结构采用:混凝土面层: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建路面结构面层: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基层:18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层设计工作年限:10年。

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2.0×106次

路面设计抗压强度(以28天的龄期)标准值为30Mpa,抗弯拉强度不低于4.0MPa。路拱横坡:单向横坡1.0%。3.5桥梁、涵洞本项目全线无桥梁,全线设置涵洞共15道,共长83米,拟采用成品管节;部分既有涵洞被泥砂堵塞者,要在路面硬化前加以疏通,确保排水系统畅通,疏通涵洞的工程数量由业主和监理现场核实。1、设计说明涵洞结构类型和孔径的选择主要依据汇水面积、水文性能、水文计算、地质情况、涵顶添土高度、沿线筑路材料分布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结合沿线现有涵洞的调查分析确定。从结构安全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洪、泄洪的需要,尽量减小冲刷的角度出发,所有涵洞均采用无压力式水流图式。2、主要材料(1)混凝土C30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圆管。(2)浆砌片石要求石料标号:采用Mu30以上(含Mu30)。M7.5浆砌片石:涵洞的基础(D=50cm)及涵洞进出口。(3)普通钢筋直径≥12mm采用HBR400钢筋,其技术标准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有关规定;直径<12mm采用HPR300钢筋,其技术标准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有关规定。材料及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15114289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要求。3、施工注意事项(1)钢筋砼圆管涵:1)管节采用离心法施转成型的工艺,要求集中预制或水泥制管厂定制。管节长度分1.0m和0.5m(t调整涵长用)的正管节及斜管节(按斜交角10°、20°、30°、40°、50°划分)等品种。2)涵洞全长范围内每隔4~6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其位置以设在路基中部及行车道外侧为宜,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沉降缝位置。3)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浇筑。钢筋砼圆管涵基础砼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管节座浆砼2-3cm,混凝土初凝前拉毛养生,保证与管座砼紧密结合,待达到要求强度后,准备安装管节。接缝完成后进行护管砼的第二次浇筑。4)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要求压实度达到94%以上。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大型施工机械和重型车辆通行。5)浆砌用石料强度不得小于Mu30。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清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6)涵洞出口为挡土墙,且高差较低,洞口用浆砌片石砌成1:1斜坡,再用急流槽引出,以消能。急流槽浆砌量己计入路基路面排水数量表中。其他未尽事宜,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执行。3.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现行的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等作为基本依据。(2)安全性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安全设施设计的成败,以能否保证安全性作为第一检验标准。经济实用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力求降低造价。安全设施是公路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它对发挥公路的效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本次涉及扩宽位置为道路内侧,原有道路波形护栏保持不动,所以本次只对标志标牌进行设计。标志全线共设置26块标志牌。布设原则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效能,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交通标志板中的汉字、警告、禁令、和限制标志的规格大小均应符合国标GB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的要求。结构及反光材料本路所有标志均采用3mm厚铝合金板制成。其中圆形及三角形标志采用卷边加固,其它标志边缘均采用角铝加固;角铝和滑动槽铝用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铆钉头就打磨平滑。为了提高夜间的视认效果,并使所有反光膜的使用年限得以统一,标志版面所有反光膜均采用三级(高强级)反光膜。①、公路临河流、居民点和悬岸一侧的地段按照交通部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安全设施。②、公路起点、陡坡、急弯、桥梁地段设置标志牌。3.7平面交叉在不破坏现有道路体系,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路网规划,以现有道路为基础,并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质,排水及路线纵坡及接线工程等因素布设平面交叉。本项目平交为低等级公路和等外路平交,采用加铺转角法设计。交叉道路路面横坡2%,连接端纵坡与主道路面横坡保持一致。路基顶层施工完毕后,路面结构层铺装、导向标线、标志标牌等设施在路面工程项目里设计实施。道路油化工程南山东路至魁星楼道路全长2.999km,现状宽度约6.0m;魁星楼至汉丰寨岔路口道路全长约2.034Km,现状宽度约5.0m;汉丰寨岔路口至川心小学道路全长约3.537Km,现状宽度约4.0m;产业园岔路口至王家院子道路全长约0.492Km,现状宽度约4.0m。本次设计对4条道路进行油化处理,油化沿现状道路进行布设,不对原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进行调整。4.1平面设计道路油化宽度基本与原宽度一致,魁星楼至汉丰寨岔路口道路、汉丰寨岔路口至川心小学道路、产业园岔路口至王家院子道路车行道为单向路拱排水,南山东路至魁星楼道路车行道为双向路拱排水。4.2纵断面设计本工程为在原路面上及加铺沥青混凝土,纵坡设计基本上以老路和周边建筑物的标高为控制标高,纵坡本次不作调整。道路平纵横线性组合经透视检验,符合要求,视线连续,走向明确,视线诱导良好,满足行车安全要求。4.3路面处理措施路面清扫铣刨后,在现状水泥路面板缝铺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宽0.5米)。4.4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功能需要,路面交通等级为重级,设计年限为10年。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路面设计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确定道路结构层如下:适用于原路面完好或仅有裂缝类病害的路段上面层:5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0.3~0.5kg/m2板缝处防水卷材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洗刨)(2)原路面出现部分块裂、松散、坑槽等病害的路段上面层:5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0.3~0.5kg/m2板缝处防水卷材挖除原有破坏面层后补C30水泥混凝土20cm5、产业便道工程5.1工程概况文峰街道盛产脆李、油桃、枇杷及草莓等水果,大多数移民均以种植水果为生计。因水果大多种植在山地里,水果种植区域坡度较大,道路网密度较稀疏,导致水果种植生产管理、采摘运输极为不便,生产成本较高,急需硬化一些田间产业便道,本次共硬化生产步道37条,总长3165.29m,宽度均为1.2m。5.2建设方案(1)平面设计产业便道共计37条,全长3165.29m,宽度为1.2m。(2)纵断面设计1)产业便道坡度大于等于10%时,人行道为阶梯式台阶。坡度大于0.3%小于10%时直接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厚度为8cm。2)产业便道为阶梯式台阶时,每级台阶高度为15cm,台阶踏面宽度为30cm;每隔12-18步台阶设置休息平台,休息平台根据现场实际地形设置,但休息平台的长度不小于1.0m。3)台阶地基有松散土壤要夯实松散土层(夯实层压实系数为Υc≥0.94),基槽地面应进入持力层不低于30cm,开挖成台阶状,高宽比为1:1,严禁基底成斜坡状。基槽开挖后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槽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4)台阶沿长度方向每隔15-20m处应设置变形缝,缝宽2cm,变形缝中应填设沥青麻丝,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3)横断面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宽1.2m(产业便道)2)道路横坡的确定道路横坡是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根据规范规定,考虑到地形气候因素,改建生产便道硬化工程采用0.3%的横坡,向内侧坡。(4)路面结构设计结构层设置如下:彩色透水砼路面。8cm厚C25彩色透水砼,透水系数不小于0.5mm/s面层+5cm厚级配碎石+0.5mm厚TPO复合防渗膜6、房屋立面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6.1地面及梯道铺装设计铺装范围为原人行步道经过多年使用后,部分地面已损坏,坑凼较多,排水不畅,影响居民出行安全。局部道路、院坝现状为土路,为保证道路通道行驶的连通,现经过场坪处理后,在施工中后期进行硬化。地面硬化结构为: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200mm厚C25水泥混凝土面层。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5cm厚碎石垫层+8cm厚C20混凝土垫层+5cm厚仿古压模混凝土地面原混凝土路面凿毛+5cm厚仿古压模混凝土地面梯道铺装结构:原混凝土踏步凿毛+密封保护剂。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3cm厚1:3水泥砂浆粘结层+60厚碎石碎拼(水泥砂浆勾缝)。青石板铺装结构: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3cm厚1:3水泥砂浆粘结层+600x300x30mm青石板铺装(人工凿毛)。原混凝土地面凿毛+3cm厚1:3水泥砂浆粘结层+600x300x30mm青石板铺装(人工凿毛)。铺装应表面平整、粗糙,色泽、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不宜小于30Mpa,防滑等级为R3。台阶、人行坡道铺装面层采取防滑措施;室外场地内广场、人行道面层防滑;车行道路满足载重要求,满足平整、防滑、耐磨;《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全文强条)第4.4.1,4.4.2,5.2.4条。铺装面层材料应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地面伸缩缝每5米设置一道或颜色变化处设置一道。原地面混凝土如完好,本次地面铺装将进行利用,如破损严重,将原地面混凝土拆除后,应对原基层进行压实整平。若铺装标高与周围建筑物标高有冲突,则需开挖、填筑,填筑时应采用泥结碎石填平,不得采用素土回填。中砂用于找平和铺砌地面砖,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要求是捏起来能成团,便于铺设上层的面层。面层铺砌时要求表面湿润,有利于砂浆与面砖的结合。铺砌地面砖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板底应紧贴砂浆层,砂浆应饱满密实,不得有“虚空”现象。要用3米直尺纵横和斜角方向靠量面层平整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修。美观是人行地面砖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砖底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平整、密实,地面砖完全坐实,上下层结成整体,相邻块紧贴,表面平整,线条挺刮,图案拼装正确。6.2栏杆本次设计安装栏杆(详平面图)。本工程安全护栏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20年,水平推力满足1.5KN/M,满足《建筑护栏技术标准》DBJ50/T-123-2020要求。临空面设置栏杆的要求场地地坪高差>0.7m(人流活动频繁处,地面高差>0.4m)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公共场所的台阶≥5级时应设置栏杆;人流密集场所的台阶高度>0.6m且侧面临空时,悬空部位边缘应设挡边,公共场所不得设置带尖刺的栏杆和围墙。6.3设计要求(一)场地平整1)按照总图,进行场地平整,硬铺场地应扣除构造层厚度,回填土场地应考虑二次夯实厚度。2)种植区的场地,应按土壤塑造地形图平整。(二)场地放线1)本设计采用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单位以米计算,其余尺寸以毫米为单位计算。2)按照设计图定位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进行放线;若定位尺寸与现场有出入时,以现场实际为准,对未注明尺寸的场地,可按图纸比例测量放线,对现场场地平整场内外高差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3)水电施工图预留、预埋的井、坑、管线线路等应同时放线。4)对主要场地放线完成后,应经设计师验线确认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三)饰面及铺地1)材料品种、颜色、表面处理方式可按经设计师认可的实物样板选用。2)主要景观的饰面、铺地,应做样板,经参建单位现场确认。3)弧形结构的立面饰面未注明的均为直板拼弧。4)饰面下接铺地时,与地面间留缝10mm,勾深4mm半圆形凹缝,饰面下接绿地时,饰面应做至种植土壤面层下50mm。(四)伸缩缝铺装混凝土每隔5--6m设缩缝一道,每25--30m设伸缝一道,具体做法详标准大样。(五)钢构件1)钢材优先选用防腐能力强的耐侯钢,预埋件优先选用热镀锌处理。2)构件安装前应对照施工图检查,应满足施工图的形状及尺寸要求。3)构件的垂直度,水平度及焊接质量,外观质量要严格控制,达到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规定。4)本工程钢构件(包括预埋钢构件),未特殊说明其它防腐处理方式时,必须刷红丹防锈漆(或其它品种防锈漆)两遍,然后按设计施工面漆。(六)排水1)未注明排水坡度、排水方向的铺装地面排水均为散排,排入邻近的排水沟或集水口;排水坡度一般场地为0.3--5%;2)道路横坡,设计无特殊说明的,坡向路沿坡度1.5%。(七)石材饰面泛碱处理凡与水体直接接触的石材板饰面均应做防石材饰面泛碱处理:1)在找平层与粘贴层之间刷具有防水功能的封闭涂料一道。2)石材板的粘贴结合层用与封闭涂料相匹配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聚合物粘结砂浆。3)石材板拼缝用石材专用胶封缝。4)石材板粘结完工后,表面进行清理,刷无色透明石材防水防污剂二道。(八)结构部分1).地基①.景观场地回填土,应按回填土地基进行施工,回填土内不得夹杂易腐物、淤泥、生活垃圾等。②.回填土场地的压实系数:铺地大于或等于0.93。③.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为不良地质构造时,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④.本工程景观建筑物、小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150KPa.⑤.挡墙基础开挖完成后需设计师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2).混凝土结构①.未注明的基础垫层,为100mm厚C20砼;未注明的混凝土构件均为C25砼。②.钢筋:Φ表示为HPB300,ψ表示为HRB400.③.钢筋弯勾长度、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绑扎或焊接必须满足11G101-1图集的要求。钢筋排布必须满足09G901图集的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3).砌体结构①.未注明的砖砌体,均为M5水泥砂浆,MU10烧结页岩标准砖。②.未注明的石砌体,均为M7.5水泥砂浆,MU30天然石材。③.砌体要错缝砌筑,砂浆要饱满,不允许通缝和包心砌法。④.砖砌体表面无抹灰层的,均需原浆勾凹缝;石砌体表面无抹灰层的,均需原浆勾平缝。(九)安全措施:1).安全保护①.本工程设计的安全护栏采用防腐木结构。②.施工图设计未标注的,施工时用砂石填至以上规定的范围内。③.有人行通过处临空高度大于0.7M均应设防护栏杆。④.室外普通地面防滑等级为Dw,人行道防滑等级为Bw,坡道、无障碍步道防滑等级为Aw。(十)施工1).所有施工图中涉及到的内容施工前均需甲方认可后方可实施。2).施工应严格按现行的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施工图及说明施工。3).本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木材必须具有质量保证书,其它所有材料具有产品合格证。4).成品坐椅、围栏、垃圾箱、健身设备及其他定型产品等,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与整个景观区域的风格,征求建设单位同意后选用。5).景观工程的给排水与建筑室外管网相接,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经甲方确认。7).改变设计、植物及材料设备代换必须经甲方和设计师确认。8).场地平整应做好施工现场排水工作,确保回填土的工程质量。9).所有地下埋设的管线应在铺地、绿化施工前完成。10).总图设计与施工详图有微小差别时,以施工详图为准。11).所有曲线铺装需按方格网放线,保证曲线顺接、自然流畅。12).硬地铺装中两种不同厚度材质相接时,其砼垫层需分别施工,并根据材质厚度差调整垫层完成面标高;在同厚度材质铺装面中,用不同厚度材质作装饰带时,需预留大于带宽尺寸的砼垫层,以保证平面标高一致。13).本说明中未述及的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共同协商解决。(十一)其他1.土建施工中时,应仔细核对各专业图纸后,按有关专业施工图事先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管道,不得随意打洞。2.为保证施工质量及使用,施工中务必按施工及验收等有关规范严格执行。3.工程施工时如须变更设计或图中表达不清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单位或者与设计人员联系。4.设计图中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执行,施工时若遇与设计不符或不可预见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及时与建设方、监理及设计方协商解决。5.涉及到主体外观形象的建筑材料、色彩、划分等问题,请与设计人员、建设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主体外观形象的建筑材料、色彩、划分等问题,请与设计人员、建设单位共同协商确定。7、农产品展示中心本工程设计说明单独进行编制,详图纸。

8、施工组织、施工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案

应严格按照交通部部颁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为提高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投资,应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施工环境条件,按照交通部部颁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组织进行。1)为满足施工作业机具的通行和雨(洪)水的排留,应提前安排便道、临时水渠的施工,以利与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要求。2)采用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方法,选择场地开阔、材料来源和运输方便的加工场地。3)施工期间注意合理调配施工工艺及工期,保证交通畅通和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保证沿线的风景及设施的完整性。4)建议采用专业化、正规化的施工队伍,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5)施工单位务必文明施工,确保维护良好的形象。6)施工期间应注意保通措施,由于本项目位于山区,老路施工时可保留单边通行车道,辅以临时便道保障车辆通行,另需要做好引导标志,提醒来往车辆,且护栏应优先施工,确保行车安全。8.1水泥路面主要材料技术要求①水泥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抗折强度不低于6.5Mpa。②水可用饮用水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a.酸盐含量(按S042计)小于2.7mg/mlb.含盐量不得超过5mg/mlc.PH值不得小于4d.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质③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干净的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并应不低于表9.1-1的II级规定。粗集料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的公称最大粒径分为2~4个单粒级的集料,并掺配使用,粗集料的合成级配及单粒级级配范围宜符合表9.1-2的要求。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表9.1-1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质量标准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Ⅰ级Ⅱ级Ⅲ级碎石压碎值(%)≤18.025.030.0JTGE42T0316卵石压碎值(%)≤21.023.026.0JTGE42T031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5.08.012.0JTGE4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8.015.020.0JTGE42T0311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2.0JTGE42T031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0.50.7JTGE42T0307吸水率(按质量计)(%)≤1.02.03.0JTGE42T0307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SO3质量计)(%)≤0.51.01.0GB/T14685洛杉矶磨耗损失(%)≤28.032.035.0JTGE42T0317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JTGE42T0313岩浆岩抗压强度(MPa)≥100JTGE41T0221变质岩抗压强度(MPa)≥80沉积岩抗压强度(MPa)≥60表观密度(kg/m³)≥2500JTGE42T0308松散堆积密度(kg/m³)≥1350JTGE42T0309空隙率(%)≤47JTGE42T0309磨光值(%)≥35.0JTGE42T0321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JTGE42T0325表9.1-2粗集料的级配范围方孔筛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级配类型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095~10085~10040~600~104.75~19.0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单粒级级配4.75~9.595~10080~1000~1509.5~16.0-95~10080~1000~1509.5~19.0-95~10085~10040~600~150--16.0~26.5--95~10055~7025~400~100-16.0~31.5--95~10085~10055~7022~400~100④细集料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的质量标准不应低于表9.1-3规定的II级。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宜符合表9.1-4的规定。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的机制砂细度模数宜在2.3~3.1之间。细度模数差值超过0.3的砂应分别堆放,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机制砂时,外加剂宜采用引气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表9.1-3细集料的质量标准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Ⅰ级Ⅱ级Ⅲ级机制砂母岩的抗压强度(MPa)≥80.060.030.0JTGE41T0221机制砂母岩的磨光值≥38.035.030.0JTGE41T0221机制砂单位级最大压碎指标(%)≤20.025.030.0JTGE42T0335天然砂/机制砂氯离子含量(按质量计)(%)≤0.02/0.010.03/0.020.06GB/T14684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6.08.010.0JTGE42T0340天然砂/机制砂云母含量(按质量计)(%)≤1.01.0/2.02.0JTGE42T0337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1.02.03.0JTGE42T0341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0.51.0JTGE42T0335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3.05.07.0JTGE42T0349机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1.03.0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0.50.5JTGE42T0341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JTGE42T0338吸水率(%)≤2.0JTGE42T0330表观密度(kg/m³)≥2500JTGE42T0328松散堆积密度(kg/m³)≥1400JTGE42T0331空隙率(%)≤45JTGE42T0331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JTGE42T0325天然砂结晶态二氧化硅含量(%)≥25.0JTGE42T0324表9.1-4机制砂的级配范围机制砂分级细度模数方孔筛尺寸(mm)9.54.752.361.180.600.300.15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I级砂2.3~3.110090~10080~9550~8530~6010~200~10II、III级砂2.8~3.910090~10050~9530~6515~295~200~108.2沥青混合料(1)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1)质量标准压实度:≥98%平整度:σ≤1.8mm,IRI≤3.0m/Km厚度容许偏差:总厚度-5%,上面层-5mm中线高程:±15mm横坡度:±0.3%宽度:0,+20mm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0.55mm弯沉值:≤28(0.01mm)2)材料①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用)和A级90号沥青(上面层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用)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试验项目A级70号A级9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80~10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不小于100T0605软化点(R&B)℃4645T0606闪点℃不小于260不小于245T0611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大大于2.2T0615密度g/cm3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不小于99.5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0.8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不小于57T0604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AC-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EVA、PE类改性剂时,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3%。改性剂采用SBS类改性剂时,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5%。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技术指标EVA、PE类SBS类实验方式针入度25℃,100g,5s~0.1mm30~40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40T0604软化点TR&B,不小于℃60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03.0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2.5T066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1.0±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065T0604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CH5)<5T0655粘度C25,3(秒)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50T06517②石料根据重庆市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0312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吸水率,不大于%2.03.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0616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0361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AC-1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AC-13沥青砼中,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对应于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③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④纤维路面表层AC-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木质素纤维应满足以下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度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不大于%5105度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⑤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SMA沥青砼路面中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混合料类型AC-13AC-20筛孔(mm)通过率%31.526.510019.090~10016.010078~9213.290~10062~809.550~7550~724.7520~3426~562.3615~2614~441.1814~2412~330.612~208~240.310~165~170.159~154~130.0758~123~7②混合料性能要求沥青砼路面中,上面层AC-13、下面层AC-20的混合料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AC-13AC-20试验方法马歇尔稳定度,KN≥6≥8T0709流值,mm-1.5~4T0709空隙率(VV),%3~44~6T0708矿料间隙率(VMA),%≥1712.5T0708沥青饱和度(VFA),%75~8565~75T0708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80T079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75T072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25002000T0728动稳定度,次/mm30001000T0719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两面各75T0702(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①路面基层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②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④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⑤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⑥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⑦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⑧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⑨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8.3透层在进行沥青面层施工之间必须在原路面上喷洒透层油,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也可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煤沥青做透层油,透层油的稠度和用量通过试洒确定,透层沥青的规格和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透层油宜采用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沥青洒布车喷洒不均匀时宜改用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撒布石屑或砂吸油。浇洒沥青透层油后严禁车辆人、行人通过。8.4稀浆封层1)材料①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粘度C25,3

(秒)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40~10040~100T0604不小于205℃cm不小于20T0605不小于53不小于53T0606②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2)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 <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3)施工技术要求①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②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③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④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⑤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⑥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⑦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8.5路基施工1)路基路面施工全过程应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前认真仔细查阅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和目的,编制详细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现场应首先解决排水问题,完善临时排水系统,严禁出现积水现象。3)路基土石方施工应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土石路堤分层厚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后一层填土,其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4)路基两侧超填部分应与路基一起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贴坡现象。5)路基分层填筑的各层面间不得出现积水,以免影响填筑及碾压质量。6)分段填筑时,先填地段在接头处预留1∶1的坡度,并且在各填筑层面上预留不小于2.0m宽的平台,便于接头段的衔接。7)排水工程施工,在排水设计原则不变前提下,对局部排水设计与实际地形不吻合的情况,施工时应适当调整,特别是各式路基排水沟与急流槽的设置,必需确保其排水出口水流的畅通。挖方边沟施工顾及渗沟、路面结构层边缘排水系统的施工。8)挡墙台背填料内摩擦角需满足35°设计要求,台背1.5m内不能用重型机具碾压,需用小型机具夯实至规定压实度。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避免基础开挖长时间积水而造成边坡失稳。9)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地质环境,避免工程施工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在切坡、开挖等工序实施前应查明作业面附近山体情况,必要时,做好预加固、防排水等辅助施工措施和施工过程监测预警等工作。10)同一级边坡坡率变化处应设置20~40m的圆顺过渡段。对于开挖实际揭露地层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代表确认是否调整或变更防护加固工程措施。11)工程完工后,注意清理施工场地,恢复原有地貌景观。12)路堑高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应严格按照具体有关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开挖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对于石质边坡凸出于设计边坡的石块,其凸出尺寸不应大于20cm,超爆凹进部分尺寸也不应大于20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10cm,否则应进行坡面处理。对超挖坑槽应采用浆砌片石嵌补超挖。13对于设有锚固工程的高边坡工程开挖,要求严格按照从上至下的开挖施工顺序逐级开挖,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临时加固或预加固工程措施)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土石方开挖作业,逐级开挖,逐级加固,直至全部防护工程结束,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14)其他未尽事项应遵照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办理。15)自开工之日起,所有单位或部门均应按照最新标准或规范执行。

8.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8.6.1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1)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②钢模板的高度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为±1mm;③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2)混凝土拌和物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板一次摊铺;②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③采用人工摊铺,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离析。(3)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板靠边部和板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cm~20cm,然后用振捣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②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并不宜过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③当采用插入式震动器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而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④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8.6.2浇筑混凝土面板浇筑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应按下列要求操作:(1)采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拌和物,按设计配合比适当增大用水量,水灰比可为0.48~0.55之间,其他材料用量维持原设计不变;(2)混凝土拌和物经振捣、整平后进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时间(min)宜为板厚(cm)的1.5倍,并应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真空吸水效果;(3)真空吸水的作业深度不宜超过30cm;(4)开机后真空度应逐渐增加,当达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开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匀;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应逐渐减弱,防止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出水通路,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5)混凝土板完成真空吸水作业后,用抹光机抹面养生,并进行拉毛或压槽等工作。8.6.3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混凝土整平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补找平板面,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2)混凝土拌和物,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滚筒进一步整平;(3)设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形板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板面平整。8.6.4混凝土板做面水泥混凝土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做面时,应设置移动式遮阳棚,防止烈日暴晒;(2)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3)做面宜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抹平,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8.6.5三辊轴工艺工艺流程基层验收→测量放样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混凝土运输→卸料及布料→密集排振→拉杆安装→人工补料→三辊轴整平→精平饰面→拉毛(压纹)→切缝→养生→硬刻槽(如已压纹就不硬刻槽)→填缝→成品检测及交工验收。

(2)操作方法

1)测量放样及模板安装

①测量放样:支立模板前在基层上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每10m布设中桩和边桩;每100m布设临时水准点;核对路面高程、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测量放样的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符合相应测量规范的规定,并不能超出规范对模板安装精确度的规定。

②模板的要求:模板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制成:模板的高度应为面板设一计厚度:长度以两人能够搬动为准,一般为3-5m,在小半径弯道可使用小于3m的模板:模板的加工精度要满足规范要求;模板侧面按设计要求预留拉杆孔;模板数量不少于3d的摊铺需要。

③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高度通过拉线绳进行控制;模板垂直度通过垫木模方法调整;底部的空隙用砂浆封堵;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的固定采用背部焊接钢筋固定支架,支架间距在Im以内,用钢钎固定;模板内侧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涂脱模剂。模板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紧密平顺,模板底部不得有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模板能承受摊铺、振捣、整平等设备的冲击和振动而不变形、不位移。

④模板的安装精度: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平面位置、高程、宽度、项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特别要检查板厚是

否满足要求,如果偏厚点可以直接铺筑:如若略薄,

则按1500纵坡调整来保证面层厚度要求,如偏差过大,则先处理基层,确保面层厚度。

⑤模板的拆除:当混凝上抗压强度不小于8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允许采用大锋强击拆模,可使用专用的工具,不能损坏板边、板角和传力杆、拉杆周围的混凝土,同时不能损坏模板;拆下的模板及时清除砂浆等物,并矫正变形和修护局部损坏。

(3)混凝土拌和

①搅拌楼的设备和容量要满足三辊轴摊铺机的需要,对于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单车道要求达到50m2/h,双车道要求达到100m2/h以上。

②拌和楼需经过标定,并配备和采用有计算机自动称料和砂含水率自动反馈控制系统的拌和楼进行生产,每大打印出混凝土配料的统计数据和误差。如发现配料误差大于精度要求,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保证拌和精度。定期测定集料含水率,并进行混凝上的配合比调整。最短拌和时间:根据拌和物的整聚性、均匀性及强度稳定性由试拌确定最短拌和时间。

③外加剂以溶液掺加:溶液于施工前ld配制好,施工中连续不断地拌和均匀,并每隔一段时间清除池底沉淀。④拌和质量检验和控制:按规范要求检验混凝土的各项指标,预留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试件,控制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0~35"C之间。混凝土拌和物均匀一致,每盘料之间的坍落度允许误差为10mm。(4)混凝土运输①车辆选择:通常选用10~15t

的自卸卡车,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确定车型及车辆总数。

②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运到现场适宜摊铺,并宜短于拌和物的初凝时间Ih,同时也短于摊铺允许最长时间0.5h。

③运输技术要求: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在装卸料时防止混凝土离析。驾驶员要了解混凝土的运输、摊铺、振实、成型完成的允许最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漏浆、漏料,避免污染路面,避免水分散失应遮盖混合物表面。装车前,要冲洗干净车厢并酒水湿润,但不允许积水。自卸卡车运输的最大距离为20km,超过时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卸料及布料

①布料前应将其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

②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在摊铺宽度范围内,宜分多堆卸料。可用人工进行布料,在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装载机或挖掘机布料。采用人工布料时,尽量防止布料整平过的混凝土表面留下踩踏的脚印,还要防止将泥土踩踏人路面中。布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并不宜低于30~40m/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