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_第1页
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_第2页
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_第3页
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_第4页
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崇尚生活返蹼归真——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一、架设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生活服务于课堂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1、把学生的生活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语文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游戏激趣活动激趣展示激趣竞赛激趣2、把学生的生活情态引入课堂教学,使语文学习由书面化向形象化转变。观图明境绘图现境赏乐显境演剧入境3、把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入课堂教学,使语文学习由知识型向体验型转变。移位体验实验体验再现体验调查体验二、架设生活与语文实践联系的桥梁,使课内学习服务于现实生活,实现语文实践的生活化。1、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演说口语交际,提高表述能力;收集查阅信息,提高匹配能力;采辑编创操作,提高整合能力。2、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参与校园生活,体验生活内涵;参与家庭生活,提升生活情趣;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理解。3、实践中升华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行为尝试,激荡学生情感;引导持之以恒,形成自觉行为。关键词:生活生活化体验实践崇尚生活返蹼归真——新课程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行动与思考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又要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而积极的实践,“使教材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打破教材的一统渠道,走出课堂的狭小空间,引导学生“在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引领语文课程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是语文课程的返醭归真。一、架设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生活服务于课堂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否定“课堂为中心”,改变教学内容单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状况,要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引导学生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语文教学只有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生活服务于课堂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在丰富而感性的生活经验的引领下,触发思维与情感,加深理解和体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一)把学生的生活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语文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才会调动全部感官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去。教学中,教师唯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学生喜欢的生活方式入手,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能主动参与、积极投入的方式方法,如:游戏、活动、竞赛、展示等,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富有童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1、游戏激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入学前,儿童就是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前期经验”的。因此,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轻松有趣的游戏:摘果子、抢字卡、打字牌、读句接力……能拉近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方式的距离,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热情与兴趣。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采用游戏教学易于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广泛的参与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习。在教学声母“j”时,我先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然后请学生模仿小动物叫,并进行竞赛。最后告诉学生,如果把小鸡的叫声发得轻点短点,就是我们新学的声母朋友“j”。活泼有趣的游戏、宽松和谐的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中,掌握了知识,激发了学习拼音的兴趣。2、活动激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好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指导的,他们都会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语文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使儿童感到亲近、亲切,活动是最佳的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兴趣,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素养。之相似的已有体验,或易于体验的事情,引导学生把彼体验移位到此体验中,“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人生;或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自己去吧》是一篇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读,更要感悟理解小鸭和小鹰的妈妈让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并不是不爱它们,而是要锻炼它们的深沉情感,以及明了不能事事依赖他人,只有自己做,才能学到本领的道理,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但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他们觉得“鸭妈妈让小鸭自己学游泳”“鹰妈妈让小鹰自己学飞行”就是不应该,是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就结合自己家访中了解到的许多家长把孩子的作业擦了又擦,直到写得端正漂亮了为止,请学生说说家长这样做是不是想让孩子吃苦,不爱孩子。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与思考中感悟到家长这样做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希望自己的字写得漂亮,也正是在家长这样的举措下,自己的字才越写越漂亮。学生再把自己的这种生活体验移位到鸭妈妈与鹰妈妈身上,明白了鸭妈妈和鹰妈妈是要让小鸭、小鹰自己去学会生活本领的道理,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2、实验体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语文教学中依据内容的需要,通过做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在实验中发现、在实验中感悟,能够有效克服学生体验途径相对贫乏的弊端,增加学生体验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把学问性知识转化为体验性知识,促进学生对课文形象而生动的理解。影子虽然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但影子的产生、影子长短的变化、影子与物体之间位置的变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是模糊的。因此,教学《影子》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做一个找影子的小实验:学习小组一人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桌子上的小玩具,其余几人观察影子与玩具之间位置的变化、影子长短的变化,并交流讨论:从实验中你发现了影子朋友的哪些小秘密。小实验一方面帮助学生生动认识了一些影子的有趣现象,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遇事自己观察自己解决,与同伴合作探究的能力。3、再现体验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只有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越紧密的学习内容,学生理解、领悟得才会越深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模拟演示文中内容,引导学生在融入了自身的体验、感受后理解课文内容,能一改学生被动阅读、抽象理解的弊端,克服理解的表面化、肤浅化、抽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而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教学时,我抓住“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这句话让学生想象:要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要吃哪些苦头,会遇到什么困难?原本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卡壳了。的确,现代生活中的孩子很难有苦的体验,缺乏吃苦的精神,他们对“刻苦”一词的理解,也是很表面的、肤浅的。因此,我马上改变原来的预设,带学生来到操场上模拟小狮子滚、扑三分钟。模拟体验后,学生都觉得有话想说了,“他会扭伤胳膊和腿”,“他会累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他会撞到地上的石子,把头都撞破了”……学生通过模拟体验,不仅明白了“刻苦”不是一个挂在嘴边的词,而是需要付出行动与努力的,还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调查体验语文教学融知识性、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于一体。低段语文教材除了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动物朋友、与学生当前的生活相似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相对枯燥或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的内容,为了达成对这类教材准确而形象的理解,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调查访问、搜集材料等准备工作,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描写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英雄故事,对于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苦涩的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来说,要感悟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感悟小英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行为,培养学生对他们的钦佩、崇敬之情,是比较困难的、空洞的,因为毕竟当代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与教材情感有着遥远的距离。为了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认识,拉近学生与教材情感的距离,我在课前积极引导学生或个人,或和家长合作,调查、收集、了解有关毛主席、王二小等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感人故事、图片资料等,学唱歌曲。学生在认真、充分的调查体验中增进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了解,情感上受到了熏陶感染,课堂上再学习时,朗读、感悟、认识都能比较到位,有效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二、架设生活与语文实践联系的桥梁,使课内学习服务于现实生活,实现语文实践的生活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意为只有亲身实践、致用,才能知道“天高地厚”。而且,从人的终身教育看语文学习,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语文学习的一个大系统,课堂学习只是其微小的一部分。一个人学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也决非离开学校就结束了,而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只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破学科中心,沟通课堂内外,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拘一格学语文、用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实现语文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语文学习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规范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但要使学生对课堂所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感悟,形成语文能力,现有的课堂活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丰富的课外实践。据研究,学生一天生活中的说话量抵得上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量;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超过课堂阅读量10倍以上。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还应尽量安排学生学一学、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实在的生活化的语言运用环境,在运用中自主习得言语活动的规律。1、演说口语交际,提高表述能力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生活中必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交往。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已成为现代人的必要能力,是实现更好生活的基础。但课堂教学只能晓以学生与人交往、交流的方法、技巧,课堂参与也只是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要真正形成能力,还必须依赖于生活中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我该怎么办》是针对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连孩子自己的事情也代替包办的现象设计的一堂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时,虽然也能创设情境师生、生生合作扮演父母和孩子,指导学生劝说的方法,注意自己的表情与语气,做到大方、有礼貌、有说服力等,但那毕竟是模拟的情境。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父母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由,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实践,根据父母的理由随时调整自己的观点与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2、收集查阅信息,提高匹配能力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发展新知识能力并重,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核心而予以重视和强调。的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收集查阅信息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增加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个性化,更是学生终身学习之必备能力。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组教材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识字8》以琅琅上口的谚语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地球爷爷的手》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介绍了有关地球引力的知识,《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是两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介绍了火车的发展、新型桥梁的特点……学生在对这一组教材的学习中发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是深奥难懂的东西,引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发现自己身边科学的兴趣。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仔细观察自然、留心生活,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向长辈征询、收集与科学知识有关的民间谚语、俗语,从图书、网上查阅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故事,从报纸、新闻中获悉科技信息等。学生在兴致勃然地收集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从中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无穷魅力,感受到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3、采辑编创操作,提高整合能力新课程要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新教材所选取的内容涉及到语文、自然、劳动、数学、音乐和美术多个领域,而不再将语文学科孤立起来。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创作、剪贴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画,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黑板报,依据课文描述进行实验、考证,采集材料制作相关标本、手工等,在深化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在第八组教材的学习中,当学生收集、查阅资料,对科学知识、科技信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我继续延伸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一做“地心引力”的实验;用五彩笔把简练的谚语变成形象的图画;对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编辑成科技小报;利用班队课讲一讲科学故事,通过黑板报展示自己的科技小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眼睛在发现,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实践,通过自己的嘴巴在谈论,通过自己的大脑在思考,不仅进一步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整合能力,更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人类的一切交往、生活都与语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语言的外延——语文,更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在现实生活中用,积极投身于语文实践,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1、参与校园生活,体验生活内涵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时代的重要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校园生活越丰富多彩,越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和学习热情。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动物、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等,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就适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请教长辈、求助书籍,或去动物园实地观察等方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研究。然后,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举办“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向大家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所得。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丰富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初步体验了生活的内涵。2、参与家庭生活,提升生活情趣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生活场所,也是孩子个性发展的主阵地。但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高负的生活压力,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外,较忽视学生的业余生活。借助课堂学习中激起的兴趣点设计实践活动,既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又可丰富家庭生活,密切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提升生活情趣。学完声母后,我发动学生或个人,或找父母合作,到生活中去寻找“声母”、发现“声母”、创造“声母”,让声母“超级变变变”;学了《在家里》一课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或和父母合作,给家里的物品写标签、贴标签、读标签。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堂所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又密切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倍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3、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理解社会是最广阔的生活天地,蕴集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学了《美丽的小路》后,我指导学生走出家门,了解自己社区的卫生状况,调查“病因”,开出“诊治”方案并积极实施;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同音字、同义字乱用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我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街道、商场等一些公共场所去纠正……学生在走入社会、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生活;在感受成为社会一员、体验被人需要的快乐中,强化了学生的生命感和责任感,丰富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三)实践中升华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类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言是文化传播、传承和积淀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道德和追求,把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学习中,就好比糖溶解在水里,人喝了水,也就吸收了糖份。但品德的形成有一个由思想认识到行为习惯的过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懂得善恶,并且在课堂里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但他未必能够把它转化为行为,这其中,还有实践这一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充分注意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形成的思想认识通过在生活中化以具体的行为,反复实践,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真正形成为品德,实现学生品德休养的升华。1、引导行为尝试,激荡学生情感古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在思想上形成正确认识,如通过一下语文第三组教材的学习,学生逐渐明白了环境与人的生活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初步有了环保意识,懂得要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但这时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是非常粗浅的,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尝试:找一找校园、社区、家里的“失物”,让它们“物归原主”;开展一次植树、护树活动;进行一个“护蛋”实验;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学生在一次次的行为尝试中,明白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挂在嘴边的话,并不是一种毫无情趣的、枯燥乏味的义务,其中有艰辛,也有乐趣,荡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