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麻章区麻章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湛江市麻章区麻章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湛江市麻章区麻章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湛江市麻章区麻章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湛江市麻章区麻章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答题表题号对应的空格内。)1.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队员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此时一位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下图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A.半坡居民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距今约20万年到7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已经会使用天然火,B项正确;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使用人工火,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A.原始农业 B.青铜铸造 C.纺织业 D.冶铁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稻谷炭化物,是实物遗存,是第一手资料,证明了河姆渡居民从事原始农业,A项正确;稻谷和农业工具,只能证明是农业,不是青铜铸造、纺织业、冶铁业,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3.“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C.孔子和孟子 D.周文王和周武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黄联盟形成了日后华夏族主体,炎帝和黄帝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A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奴隶制社会,与题不符。排除BD项;孔子和孟子不是部落首领,排除C项。故选A项。【点睛】4.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A.禅让 B.世袭 C.分封 D.专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做法称为禅让,故A符合题意;启创立世袭制,分封制是周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专制和民主相对,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5.考古学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发现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居民们()A.过着定居生活 B.使用磨制石器 C.学会制作陶器 D.饲养家禽家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发现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可知,定居的地方才会有木结构水井、公共墓地,有这两样东西,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定居,A项正确;材料是在说定居还是迁居,不是说使用的工具和家畜,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6.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育图标,以汉字雕刻技艺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这一艺术形式起源于()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现代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A项正确;小篆、楷书、行书均受甲骨文的影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7.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A.华佗 B.岳飞 C.孔子 D.司马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习态度是孔子的学习态度,C项正确;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排除A项;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排除B项;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作是《史记》,排除D项。故选C项。8.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学术界已普遍将二里头文化作为考查夏文华的首选对象,铜爵是古代一种酒器,故二里头出土的铜爵可能佐证“夏代人造酒的说法”,B项正确;“河姆渡出土的陶体”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时期的用具,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属于礼器,排除C项;商鞅铜方量是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排除D项。故选B项。9.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鼎属于礼器,代表权力大小和等级高低,用鼎制度体现了等级差异,说明分封制形成了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A项正确;用鼎制度与腐败无关,排除B项;鼎的材质是青铜,且用鼎数量多少与技术是否落后无关,排除C项;用鼎的等级差别体现不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0.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夏朝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全国推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举制度在隋朝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1.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答案】A【解析】【详解】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A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通济渠、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部分,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点评】12.七年级的小彬同学在搜索网站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关键词,出现的搜索结果最有可能是A.三家分晋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八王之乱【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可知,出现的网页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三家分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运动,开始时间是公元184年,排除B;八王之乱的时间是公元291年~公元306年,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排除D。故选C。13.下图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清朝【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中国银行的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就源自于这种圆形方孔铜钱。故选A;BCD不是最早使用的,排除。14.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A.沿用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C.建立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天下后,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C项正确;秦朝实行世袭制而非禅让制,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ABD项。故选C项。15.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后来还将儒生五十人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汉武帝的这一做法与以下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A.“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强化监察制度 D.扩充国学规模【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所以B项符合题意;“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监察制度在汉武帝时期还没有强化,扩充国学规模是在唐代。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A.任升创作的长篇小说《丝绸之路》 B.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C.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碗 D.电视刚《汉武大帝》张赛出使西域片段【答案】C【解析】【详解】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碗”是考古发现,可作为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C项正确;ABD项都是后人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17.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使得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A.推行休养生息 B.实施盐铁专卖 C.确立正统思想 D.削弱诸侯实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推恩令,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削弱王国实力的建议,汉武帝接收其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D符合题意;ABC项与材料反映的推恩令无关,排除。故选择D。18.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活动内容查阅文献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观看视频《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搜集图片《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考察遗址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五铢钱”“独尊儒术”等可知,题干研究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在经济上统一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符合题意;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表格中没有涉及,A排除;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在表格内容中没有涉及,B排除;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没有体现“五铢钱”等内容,D排除。故选择C。19.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府C.伊犁将军D.北庭都护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和标★号的区域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20.下面两幅图的主人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A.平定七国之乱 B.镇压农民起义 C.率军击败匈奴 D.打压地方豪强【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因为有了较强大的国力基础,对匈奴展开反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率领骑兵二十四万,步兵十万,分两路出击。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北越大漠,大败单于(漠北战役)。从此,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C项正确;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在位时期,排除A项;霍去病和卫青没有镇压农民起义和打压地方豪强,排除BD项。故选C项。21某同学搜集了“数典忘祖、管鲍之交、老马识途、秦晋之好、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答案】A【解析】【详解】“数典忘祖、管鲍之交、老马识途、秦晋之好、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故事,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战国,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秦灭六国,排除C项;材料与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中国名著《西游记》里经常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你知道这些称谓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经常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A符合题意;BCD项宗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择A。23.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列时间轴的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是()A.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 B.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C.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D.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时间轴上“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司马迁编著《史记》”“佛教传入”“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等信息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医学家及发明家的成就以及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它们反映的主题是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C项正确;商周、战国、魏晋时期均与时间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显示的两汉时期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分别是洛阳、成都和建业,从方位上看,魏国在北方,蜀国位于西南方向,吴国位于东南方向,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25.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图中的坐具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内地,为内地人民所喜爱。这说明该时期()A.政治动荡造成了人民生活困苦 B.南北对立造成了阶级矛盾激化C.南方开发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D.民族交融丰富了各民族的生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中的坐具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内地,为内地人民所喜爱”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坐具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反映了民族交融丰富了各民族的生活,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动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6.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可知是赤壁之战,曹操的20余万大军与约5万的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最终曹军败北,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A是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的战役,排除;B是秦末起义军与秦军在巨鹿进行的战役,排除;D是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在淝水进行的战役,排除。27.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返回地球,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他是()A.郦道元 B.祖冲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并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因此他是祖冲之,B项正确;郦道元写出了《水经注》一书,排除A项;司马迁写成了《史记》,排除C项;贾思勰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排除D项。故选B项。28.中国书法于2009年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 B.钟繇 C.胡昭 D.王羲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故D符合题意。顾恺之以绘画见长,钟繇、胡昭是曹魏时书法家,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29.下列事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A.孔子创立私学 B.长平之战C.卫青北击匈奴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所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0.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等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秦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C.《兰亭集序》 D.《水经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谷类、豆、麦、麻、稻、瓜、瓠、等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秦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因此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齐民要术》,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排除B项;《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C项;《水经注》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3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译自《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热,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哪些变法措施使“秦国无敌于天下”。(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使其整体汉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化措施所起的历史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上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共同作用。【答案】(1)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任意2点得)(2)原因: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任意2点)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3)勇于改革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使“秦国无敌于天下”。【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表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辨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概括可知,孝文帝“使其整体汉化”的原因是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孝文帝仰慕汉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可知,上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共同作用是杰出人物勇于改革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关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考古发现。材料二材料三汉兴之初,反秦之敝(弊政),与民休息,凡事简易......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汉书》完成下列要求:(1)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史前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请你模仿范例,对材料一中的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图片B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复原图,可以见证_____图片C骨耜,可以见证_____(2)材料二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为扭转秦朝弊政推行了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效果?(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社会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图片B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可以见证半坡居民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图片C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居民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从事农业生产(2)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及使用。影响: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任1点)(3)政策:休养生息的政策。效果: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4)生产工具的革新;制定有效的政治经济政策;社会安定;人民的努力劳动。(任意1点)【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所以图片B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复原图,可以见证半坡居民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骨耜是河姆渡人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所以图片C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居民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从事农业生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铁农具和牛耕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