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C.语言是人与动物唯一的区别D.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包括: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详解】AC.结合分析可知,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语言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AC错误。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森林大量消失,而开始下地活动,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有直接的关系,B错误。D.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所以,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正确。故选D。2.“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A.“我”指的是卵细胞 B.“上亿个同伴”指的是受精卵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卵巢【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A.由题意可知,“我”指的是精子,A错误。B.“上亿个同伴”指的是精子,B错误。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C正确。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D错误。故选C。3.男性的下列器官中,与生殖无直接关系的是()A睾丸 B.肾脏 C.阴茎 D.输精管【答案】B【解析】【分析】男性的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详解】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等构成,每一部分各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肾脏属于泌尿系统,不属于生殖系统,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4.青春期是一个人心智发展、生理机能、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有利于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走向绽放持久生命活力的成熟人生,以下态度和做法错误的是()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C.性意识萌动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要正确处理同学关系D.青春期心理发育已经成熟,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答案】D【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意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详解】A.青春期的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B.进入青春期,要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B正确。C.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要努力学习,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C正确。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但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胆囊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B.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C.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D.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详解】A.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A错误。B.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B正确。C.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C错误。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D错误。故选B。6.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答案】A【解析】【详解】在口腔中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对淀粉都具有消化作用。7.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C.维生素、蛋白质 D.维生素、脂肪【答案】B【解析】【分析】从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脂肪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重要作用去分析解答。【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掌握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8.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昏厥,可能是下列哪种营养成分含量急剧减少引起的()A.水分 B.维生素 C.血糖 D.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详解】AB.水、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B错误。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所以,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昏厥,可能是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引起的,原因是血糖含量急剧减少引起的,C正确。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注: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容易患上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详解】人体在长时间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容易患上佝偻病,根据题干图示所示可知,ACD均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和钙,故本题的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维生素的功能。10.“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钙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D.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答案】C【解析】【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详解】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预防坏血病,A正确。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B正确。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容易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C错误。D.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D正确。故选C。11.人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体内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B.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盖住咽,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只有深呼吸时,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

(2)咽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咽介于口腔和食管之间,既属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又属于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与会厌软骨有关。

(3)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比较: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其他吸入的气体%78210.030.070.9呼出的气体%781641.10.9,据此解答。【详解】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内被利用,A正确;

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吞咽时,喉上升,使会厌软骨覆盖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因此,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B错误;

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而不是全部是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有所增加,C错误;

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气体量是呼吸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深呼吸时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人有一定的残气量,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12.游泳是人们在夏天最喜欢的消暑运动之一.但游泳溺水会造成生命危险,当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A.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详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综上所述:溺水者常常会因缺氧而危及生命,这是因为溺水直接影响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B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全过程的了解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详解】A.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A正确。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而温暖吸入空气的是毛细血管,B错误。C.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C正确。D.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D正确。故选B。1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肺 B.鼻腔 C.组织细胞 D.血液【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故选C。考点定位: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来源。1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B.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C.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答案】A【解析】【详解】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可见BCD正确,A错误。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肺的结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6.下图甲、乙是人体呼吸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吸气状态,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B.图甲所示吸气时,肺扩张导致胸腔容积扩大C.图乙是呼气状态,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D.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状态时,对应图丙曲线的bd段【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甲表示吸气,乙表示呼气。丙图中:ab段个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b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详解】AB.图甲是吸气状态。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AB错误。C.图乙是呼气状态。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和肋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C错误。D.乙表示呼气。bd段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D正确。故选D。17.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肺是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C.进入人体内的氧气最终被细胞中的线粒体利用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其交换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详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B.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正确。C.从呼吸的全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界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的四个过程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从外界获取的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利用,C正确。D.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结果及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下列血管和心脏结构中,流静脉血的有()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肺静脉⑤左心房⑥右心房⑦左心室⑧右心室A.②③⑥⑧ B.①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①④⑥【答案】A【解析】【分析】心脏的结构包括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房和左心室里是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是静脉血。【详解】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里充满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充满静脉血。概括为:左动右静。故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静脉血的有右心房和右心室。在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如图:故A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心脏的四个腔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等知识。19.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RBC:3.0(正常值3.5~5.0)×1012个/L,Hb:100(正常值110~150)g/L。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下列哪类食物()A.含铁多的食物 B.含磷多的食物C.含碘多的食物 D.含钙多的食物【答案】A【解析】【分析】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因为供氧不足,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详解】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该血常规化验单中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该同学可能患贫血症。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应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选A。20.如图所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D.若②为胃,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A.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红蛋白把氧运往全身各处,故A错误。B.图中虚线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为肺循环路线,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故B错误。C.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氧气减少,故C错误。D.若②为胃,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流经此处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氧气减少,故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二、非选择题21.图1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图,图2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3是子宫内的胎儿。请据图回答:(1)女生小洁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C______。(2)图1中的C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然后缓慢移动并植入到图2中的5_______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3)俗话说“母子连心”,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图3中的b______,该器官和成熟的胎儿一起从母体中的产出,这个过程叫作______。(4)小洁的母亲想要生第三胎,到医院检查发现输卵管堵塞,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上了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的“试管”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这一结构。【答案】(1)受精卵(2)①.胚泡②.子宫内膜

(3)①.胎盘②.分娩(4)2输卵管【解析】【分析】图1中:A是卵细胞、B是精子、C是受精卵、D是胚泡、E是胚胎。图2中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阴道、5子宫内膜;图3中a子宫,b胎盘,c脐带,d胎儿,e羊水。【小问1详解】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小问2详解】图1中的C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然后缓慢移动并植入到图2中的5子宫内膜上,这代表怀孕的开始。【小问3详解】胎儿生活在3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b胎盘、c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中的产出,这个过程叫作分娩。【小问4详解】正常情况下精子与卵细胞是在输卵管部位结合,试管婴儿是指让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即“试管”内结合,因此“试管”相当于2输卵管。2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两部分组成。(2)豆浆和鸡蛋等食物中富含______,该营养物质开始在胃里被消化,对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同学们的生长发育特别有帮助。当食物行进到⑥_______这个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时,其可以被彻底分解成______被吸收进入血液。(3)明明的奶奶因患肝炎,医生建议在明明的奶奶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影响了③______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______(选填“淀粉、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答案】(1)消化腺(2)①.蛋白质②.小肠③.氨基酸(3)①.肝脏②.脂肪【解析】【分析】观图可知:图示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肝脏、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小问1详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等。【小问2详解】豆浆和鸡蛋等食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⑥小肠,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小问3详解】③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胆汁分泌受到影响,因此肝脏有病的人不宜吃油腻食物。23.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新冠病毒检测的取样部位是______,该结构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同的通道。(2)图中⑤______的壁上有C形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3)图中气体交换场所是②______。(4)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其原因主要是______。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佩戴N95口罩。(5)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时,肺会扩大导致吸气,此时胸腔容积______(选填“扩大”或“缩小”)。【答案】(1)咽(2)气管(3)②肺(4)痰液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呼吸系统疾病(意思对即可)(5)①.收缩②.扩大【解析】【分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中①是鼻,②是肺,③是咽,④是喉,⑤是气管。【小问1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因此标号③咽既是呼吸道的器官,也是消化道的器官,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经过的通道。【小问2详解】图中⑤气管的壁上有C形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小问3详解】②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小问4详解】气管和支气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上的纤毛向喉部不停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喉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液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呼吸系统疾病,不能随地吐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小问5详解】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完成吸气动作的一瞬间,肺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24.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的器官,其中壁最厚的是______。(2)血液从______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最后由肺静脉回到______,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3)当血液流经B处时,血液中的氧气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血液变为______血。(4)题图中①与②、③与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答案】(1)④左心室(2)①.②右心室②.③左心房(3)①.增加②.动脉(4)房室瓣【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主动脉、D是肺静脉,E是主动脉的分支血管,G是下腔静脉、H是上腔静脉、J是主动脉的分支血管.I和F是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小问1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的器官,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