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2小题,每小题1.5分,共7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下图中的()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A项正确;磨制石器,指表面磨光的石器,先将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在砥石上研磨加工而成,北京人是使用打制石器,B项排除;铁农具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C项排除;骨耜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D项排除。故选A项。2.“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A.青铜工艺高超 B.用耒耜耕种C.制作彩陶 D.使用铁制农具【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大有提高,粮食的储备增多,农业有了很大发展,B项正确;商周时期青铜工艺高超,排除A项;半坡人会制作彩陶,排除C项;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排除D项。故选B项。3.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干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半坡人;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4.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古部落名,相传禹乃其领袖)之苗裔也。”曾专制西魏朝政的鲜卑人宇文泰认为:“其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脱脱在《辽史》中认为契丹出于“炎帝之裔自葛菟者”。上述说法的共同意义主要在于()A.指出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起源B.证明了中华民族起源于同一个祖先C.说明了各少数民族都崇尚汉民族的文化D.强调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的观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古部落名,相传禹乃其领袖)之苗裔也——鲜卑人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契丹出于炎帝之裔”可知,匈奴、鲜卑、契丹,这些少数民族的起源均可以追溯到炎帝、大禹,这是在强调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D项正确;只指出了三个少数民族,排除A项;材料陈述的是三个少数民族而不是说中华民族,排除B项;材料是说三个少数民族的起源问题,没有说都崇尚汉民族的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5.“姜子牙和申公豹是《封神演义》中交战双方的统帅人物,他们率领各自的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最后,姜子牙打败申公豹,随后姜子牙举行封神大典来庆贺胜利。”与这一传说相关历史事件是()A.夏朝的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黄帝大战蚩尤【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神演义》反映的是武王伐纣的史实,C项正确;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与题干“在牧野展开决战”无关,排除AB项;黄帝大战蚩尤的是涿鹿之战,排除D项。故选C项。6.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证”的是()A.殷墟甲骨文卜辞与《史记·殷本纪》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C.远古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D.利簋及铭文与电视剧《封神演义》【答案】A【解析】【详解】“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殷墟甲骨文卜辞是考古发现,《史记•殷本纪》是文献记载,最符合“二重证据法”,A项正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都是考古,排除B项;远古炎黄传说不是文献记载,只是传说,排除C项;电视剧《封神演义》也不是文献记载,排除D项。故选A项。7.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这样,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它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C项正确;禅让制是传贤,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8.“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图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代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B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A.宗亲 B.殷商贵族后代 C.功臣 D.周王母系亲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叔虞、康叔受封,是因为他们属于宗亲,所以A项符合题意;殷商贵族后代属于先代贵族,叔虞、康叔不属于先代贵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叔虞、康叔不属于功臣,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叔虞、康叔不属于周王母系亲戚,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A.原因 B.内容 C.依据 D.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因为周初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所以要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A项正确;综上所述,BCD项均不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所以排除BCD项。故选A项。11.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A.维护了贵族利益 B.实现了土地分封C.稳定了社会秩序 D.扩大了国人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对贵族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不同的礼器或乐器,通过这一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西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起兵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覆灭,汤建立商朝;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大败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王朝被犬戎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因此,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西周、东周,故C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3.《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逐步瓦解 B.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C.周王室衰微 D.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并起,呈现了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诸侯争霸的状态。因此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周王室衰微。C项正确;分封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是结果,不是根源,排除AB项;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C是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ABD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故答案选C。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知,这是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C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以德治国,韩非主张中央集权,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6.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变革事情。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争斗,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中取胜。各国在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办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使用是青铜器,排除A项;分封制的是实施是西周时期,排除B项;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17.今藏上海博物馆商鞅铜方量(见下图)。左壁刻:“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右壁有一“临”字。说明秦始皇沿用了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标准统一全国的()A.货币 B.文字 C.车轨 D.度量衡【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材料说明秦始皇沿用了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D项正确;货币、文字、车轨,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8.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②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③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④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印封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因此图片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④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周朝实行分封制度,与题干内容不符;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9.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刑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选项B符合题意。刑部是隋唐时期才出现的,由此可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如下表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今甘肃临洮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由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权机构,A排除;材料内容体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没有消除地域差异,D排除。故选择C。21.唐代诗人章碣有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有()A.秦统一全国的历程和刘邦、项羽起兵反秦B.秦朝“焚书坑儡”和刘邦、项羽起兵反秦C.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D.秦朝派兵进攻匈奴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可知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据“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可知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选项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22.《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安定。后来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了。”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
)A.刘邦的实力一直比项羽强 B.刘邦个人战斗力强于项羽C.刘邦重视民心、任用人才 D.项羽的人才储备多于刘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了”可知,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这是项羽败给了刘邦的原因。C项正确;AB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A.休养生息 B.选任贤能 C.增加徭役 D.对外征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描述了西汉初期经济萧条,物价飞涨,人口锐减的景象,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A项正确;选任贤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增加徭役与汉初的轻徭薄赋政策不符,排除C项;汉初国力衰弱,对外征战不是汉初的统治政策,汉高祖采取了罢兵归家以增加劳动力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2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够作为“前贤”例证的是()A.焚书坑儒 B.楚汉之争 C.文景之治 D.宦官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成由勤俭败由奢”可得出,“前贤”的主要特点是勤俭。依据所学学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故C项正确;焚书坑儒体现的是秦的暴政,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战争,排除B项;宦官专权是东汉末年的局面,并没有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25.下图漫画反映了西汉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影响是()A.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 B.动摇了中央的统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形成了统一的君臣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与“推恩令”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C项正确;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动摇了中央的统治、形成了统一的君臣思想,都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6.《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盐铁专卖和中央铸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A正确;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的是儒家思想,B错误;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的重点是社会安定,与题意不符,C错误;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是经济大一统措施的间接结果,不是直接影响。D错误。综上故选A。27.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人物措施秦始皇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A.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B.有利于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C.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D.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答案】A【解析】【详解】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措施有利于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汉武帝采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措施有利于大一统格局的巩固。故A符合题意;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建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思想建议,促使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确立,排除C项;D中彻底消除说法绝对,排除。故选A。28.“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口昌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台湾府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可以直接排除A、C两项,因为这两项跟新疆没关系,接下来可以排除B选项,因为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是在清朝时期设置的。故答案选D。29.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广西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近年来,在合浦汉墓群出土的大批文物成为这一记载的有力物证。以下为合浦汉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据此可知()A.欧亚国家传入中国的物产主要是陶瓷制品B.合浦因海外贸易发达成为汉代最重要商港C.汉代海外贸易所得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很大D.中国与欧亚一些国家在汉代有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合浦的汉墓中出土了来自印度、波斯和罗马的器物,说明汉代时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和往来,即中国与欧亚一下国家在汉代有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根据“印度六棱柱性玻璃饰”、“罗马玻璃碗”可知A错误,排除;根据汉代合浦汉墓出土的文物无法证明合浦是汉代最重要的商港,也不能说明海外贸易在汉代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很大,排除BC。30.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塑像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假设他说唱的内容是歌颂当时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他赞美的应该是()A.“文景之治” B.汉武帝的大一统 C.光武中兴 D.秦灭六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赞美的应该与东汉有关,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因此,他赞美的应该是光武中兴,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出现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治世局面,排除A项;汉武帝的大一统出现在西汉,排除B项;秦灭六国发生在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与东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1.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B.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太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企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宠,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国家陷入混乱、政治十分黑暗的统治之中。D正确;ABC不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的表现,排除;故选D。32.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①《伤寒杂病论》的撰写②《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④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关键词“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结合课本所学,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东汉末年的另一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33.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造纸术是利用树皮等废物制造而成,同时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BCD项的发明与主旨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34.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B项正确;AC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35.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这说明()A.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B.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都说明了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佛教的传播情况,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佛教的创立人,排除B项;佛教不是本土宗教,排除D项。故选C项。36.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结合所学知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主力军发生于200年,是东汉末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而三国开始于220年,A项符合题意;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东汉灭亡,开始进入三国时期,排除B项;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排除C项;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37.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可知与赤壁之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军队决战,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选项B符合题意;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是官渡之战;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280年,西晋灭掉吴国,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8.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淝水之战40.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政权分立 B.江南开发 C.中外交往 D.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汉人胡食图说明汉族人民借鉴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胡人牛耕图说明少数民族学习了汉族的农耕技术,这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D项正确;魏晋时期的确是处于政权分立的状态,江南地区也得到了开发,但材料墓砖画的内容与之无关,排除AB两项;中外交往指的是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但胡人属于少数民族,不是外国,所以材料内容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1.苻坚即位以来,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了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这些举措()A.体现了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苻坚是氐族人,他所在的国家前秦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苻坚即位以后,“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说明前秦的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苻坚在位时期,前秦统治的区域在北方,这些政策并不能直接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在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因此,C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影响,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并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这些措施使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42.某电视剧场景:颁令天下,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材料中的皇帝是指()A.秦孝公 B.北魏孝文帝 C.汉武帝 D.齐桓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指的是孝文帝改革中采取的改说汉话的措施,所以,材料中的皇帝是指北魏孝文帝改革,B项正确;与秦孝公有关的改革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中没有说汉语的措施,排除A项;汉武帝是西汉皇帝,题干内容与汉武帝不符,排除C项;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不是皇帝,且从时间上和他任用管仲进行的改革内容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此诗最能说明()A.南朝的寺庙最多 B.南朝时期佛教盛行C.南朝的雨水最大 D.南朝建筑技术最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宣扬了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因此诗句充分体现了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局面。B项正确;题干材料都没有涉及寺庙的数量、雨水量、建筑技术,排除ACD项。故选B项。44.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所以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④②③,故选D。45.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钱被奉为神物,‘……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可知,题干反复强调和讽刺的是钱,反映了西进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A正确;BCD与题干描述不符,不合题意。故选A。46.《二十四史》中有十一部都是关于一段历史的,即一志二史八书:《三国志》《南史》《北史》《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这段历史的明显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D.中国文明起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一志二史八书记载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先后出现多个政权,体现了政权分立的特点,而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特别是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现象,因此,这段历史的明显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朝与汉朝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中国文明起源指的是远古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47.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D.民族融合趋势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东晋政府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这为江南地区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状况表明南方政权重视农业,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自然条件优越和民族融合趋势,排除BD项。故选C项。【点睛】4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强调“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强调“贵五谷而贱金玉”;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强调“凡农本三卷,皆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这些记录主要反映了()A.农业为本的思想 B.农业科技思想C.农商并重思想 D.以德化民的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贵五谷而贱金玉”;“凡农本三卷,皆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记录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为本的思想。A项正确;农业科技、农商并重、以德化民,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49.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的作品、《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作品,排除BCD项。故选A项。50.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东周初期的政治格局B.黄巾起义—加速了西汉王朝的瓦解C.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汉转衰【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晋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大败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C项正确;“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司马氏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排除A项;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排除B项;西晋初期大封诸侯王,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民宿课程设计思路
- 2024年搪玻璃放料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塑胶空调外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化妆品塑料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避障碍传感器课程设计
- 路由器wifi课程设计
- 中国高纯过氧化氢行业现状规模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风扇直流无刷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醋丙乳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医院透析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 《BIM技术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GB/T 40997-2021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GB/T 22796-2021床上用品
- 中国联通LAN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二年级上册连续加减括号混合竖式计算180题
- 中间表模式接口相关-住院与his-adt方案
- 临床PCR检验的室内质控方法课件
- 拉曼光谱简介课件
-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优质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