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_第1页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_第2页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_第3页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_第4页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郑丽珍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一、前言在2023年7月17日,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正式推出一个三年期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脱贫实验方案,提供一百名低收入家庭相对配合存款基金的帐户。在规划之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就是建构在MichaelSherraden博士(1991)所提出的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理论(assets-basedwelfaretheory)之思考架构,运用相对存款配合的储蓄诱因机制之设计,鼓励台北市地区的低收入户有计画的累积金融性资产,并提供相关理财教育课程以协助其进行有目的的社会性投资,增进其抗贫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强调「所得维持」(incomemaintenance)的策略,「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是台湾第一个社会救助方案强调「资产累积」(assetsaccumulation)的机制设计,期待协助低收入家庭累积资产来脱离贫穷,逐步地走向经济自立。在台北市政府推出「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后,参与的贫户积极响应当方案的鼓励诱因努力地进行金融性资产的储蓄,有计画地进行使用目的的投资,不仅打破一般民众有关贫户的福利依赖污名,并引起脱贫福利政策的热烈对话。为了还原「台北市家庭发展方案」的发展背景,本论文一方面介绍该方案发展的背景,另一方面罗列参与该方案的贫户之储蓄行为,最后本论文将分享目前有关该方案实行成果所带来的政策启示。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发展背景从4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平均每年7.9%的成长率稳定的往前迈进,国民生产毛额(grossnationalproduct)也在2023年达成13,995美元,每年皆有增长(行政院主计处,2023)。如此傲人的经济发展成果的确提高了大部分人的所得收入,整个社会的财富累积总额也非常亮丽,奠下了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根基。然而,如此富裕的经济发展成果在社会缺少积极的再分派机制下,财富的累积逐渐偏向集中在少数人口的手中,反而导致台湾社会日益恶化的贫富不均问题,形成经济两极化的人口组成(刘玉兰、林至美,1995),使得社会中有一部份的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过着经济贫困的生活。贫穷不只是经济层面的匮乏困窘,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大人和小孩们,贫穷不仅带给他们身心发展上的不良影响,他们未来的教育及就业机会也将受到剥夺而发展有限,最后形成代代贫穷传承之现象;而在一些贫穷人口聚居的社区内,由于集中效果的影响,逐渐形成「贫穷文化」,成为犯罪与失业的温床(蔡勇美,1985)。所以,贫穷不只是人道主义或社会正义的问题,贫穷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漏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所经不起的损失。目前,台湾有关救助贫穷的行动规划,重要是以济贫为目的的社会救助法的规范为主轴,由公部门依法制定与实行相关的生活补贴(in-cash)与福利方案(in-kind)以补充(supplement)业经查核列册「低收入户」的局限性所得,发挥社会救助法的济贫照顾功能。然而,相较于普及式的社会福利概念,台湾的社会救助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selective)、残补式(residual)的福利措施,由政府透过行政制度的设计与服务对象的审查,据以区辨贫穷与非贫穷的申请对象,来管控列册「低收入户」的数量及行为(孙健忠,1999)。根据行政院主计处(2023)的资料显示,2023年9月底台湾地区列册低收入户列册「低收入户」的资格的范定是根据「社会救助法」第四条之规定,该条文为:「本法所称低收入户,系指家庭总收入平均分派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收活费标准以下者。前项所称最低收活标准,由省(市)政府参照中央主计机关所公布本地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百分之六十订定,并报中央机关备查。」除了家户收入的计算外,低收入户的「财力调查」同时涉及申请家户人口数与资产价值的推估。在家户收支的记录上,官方定义「家庭支出」」为平均每户全年的经常性支出(元/户)。而「经常性支出」涉及非消费性支出及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涉及食品费、饮料费、烟草费、衣着类、房租及水费、燃料及灯光费、家具及家庭设备支出、家事管理费、保健及医疗费、运送交通及通讯费、娱乐消遣及教育文化支出、杂项消费。共有81,461户,计有200,771人,占总户口数的1.14%,占总人口数的0.89%。其中,台北市政府的列册低收入户户数在2023年11月有9,723户,计有列册「低收入户」的资格的范定是根据「社会救助法」第四条之规定,该条文为:「本法所称低收入户,系指家庭总收入平均分派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收活费标准以下者。前项所称最低收活标准,由省(市)政府参照中央主计机关所公布本地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百分之六十订定,并报中央机关备查。」除了家户收入的计算外,低收入户的「财力调查」同时涉及申请家户人口数与资产价值的推估。在家户收支的记录上,官方定义「家庭支出」」为平均每户全年的经常性支出(元/户)。而「经常性支出」涉及非消费性支出及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涉及食品费、饮料费、烟草费、衣着类、房租及水费、燃料及灯光费、家具及家庭设备支出、家事管理费、保健及医疗费、运送交通及通讯费、娱乐消遣及教育文化支出、杂项消费。在一个靠「拼经济」以挤身于富有国家之列的台湾,长期以来有关社会福利与经济安全制度的建构历来采用相称有限的介入,大幅压低政府社会福利支出到国内生产毛额(grossdomesticproduct)的5%比例左右,远远的低于欧美已发展国家的福利支出,任由家庭与邻里网络支持系统承担大部分的福利照顾功能(Haggard,2023;Hort&Kuhnle,2023)。因此。台北市政府所推行的社会救助工作一直位于市政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边陲地位,悲观的提供列册低收入户最低生活所需,对于协助低收入户脱离经济匮乏并不积极。在1996年时,联合国提出「国际拒绝贫穷年」,台北市政府社会局主责社会救助业务的第二科也推动「首都扫贫计画」以呼应联合国此项行动,宣示台北市政府在扫除贫穷的目的上将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当时,「首都扫贫计画」的构想是以台北市现有的社会救助福利体系为基础,依据扶助低收入户不同的需求层次与家户资源建构出「安贫、抗贫、脱贫」三层次的政策目的,由保障台北市经济弱势者的基本生活水准「安贫」,进而提高其人力资本增进其「抗贫」能耐,最后提供其所需的生活机会得以「脱贫」,但在本质上这项计画仍是以提高低收入户的人力资本为扫贫的主轴,并无突破。在1998年时,民选的马英九市长入主台北市政府,就依据其当时竞选时所提出的「福利白皮书」之主张责成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社会救助业务科,就「储蓄互助社」或「个人发展帐户」的社会救助策略进行评估,提出改革台北市政府社会救助制度的方案。基于「储蓄互助社」的法令限制与济贫成效考量,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决定采行Sherraden博士所倡议的「个人发展帐户」概念,作为改革台北市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之参考,强调协助有「脱贫」潜力的「低收入户」作有目的、有计画的累积财产及投资运用,促其缩短接受社会救助的时间,并得以真正脱离贫穷或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谢宜容,2023)。三、「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理论基础与方案结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这个实验方案重要是依据Sherraden(1991)在其专书「theAssetsandthePoor」中有关「个人发展帐户」的论述,主张协助低收入户「资产累积」将提高个人的生活福祉与抗贫能力,进一步并可以缓冲贫户家庭下一代子女的贫穷风险。根据Sherraden(1991)的说法,传统的社会救助政策设计原则上是以「所得」(income)为基础的补贴方式来协助老弱残疾的贫户,重要的目的在透过政府、家庭及就业三项经济来源所衍生的钞票所得来维持贫户家庭的最低生活所需,其所形成的福利效果仅能在短期内提高贫户家庭的消费水准达基本生活所需,但在长期的福利效果上却无法继续提高其消费水准以协助他们脱离贫穷,逐渐走向长期性的经济自立,参阅图一(Sherraden,1991)。图一以所得为基础的福利模式长期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支持模式财务来源长期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支持模式财务来源就业收入低消费低消费家庭政府(资料来源:Sherraden,1991:179)Sherraden(1991)则指出一个家庭的经济所得来源相称多元,所得收入只是其中的一种,指的是钞票资源的流动,家庭尚有其它资产累积,例如房地产、有价证券、存款、投资等资产,一旦累积足够多后可以进一步衍生更多的所得收入。他认为个人之所以会贫穷而接受社会救助,是由于美国社会中潜存某种公共制度的机制(institutionalmechanism),故意无意的阻碍低收入家庭累积财产,剥夺这些家庭的生活机会(lifechances),反而使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减少其跳脱贫穷的机会。他主张一个家庭所累积的财产,有些来自世代亲人的传递、有些来自家人的投资、有些来自家人的工作所得,这些长期所累积的资产,在家庭遭遇危机或困境时,常能发挥缓冲及救急的效应,对家庭长期的经济稳定性相称重要。他因此倡议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机制则强调透过政府、家庭及就业三项经济来源来鼓励贫户家庭累积金融性的资产,并提高其理财知能,其所形成的福利效果在短期内不仅可以提高贫户家庭的基本消费水准,在长期的福利效果上还可以藉由累积的资产衍生更多的所得收入继续提高其消费水准或累积更多的资产,参考图二。图二以财产为基础的福利模式长期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支持模式财务来源长期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支持模式财务来源就业收入低消费略高消费家庭政府财产少量财产略多财产(资料来源:Sherraden,1991:180)在1998年时,当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社会救助业务科决定采行「个人发展帐户」的脱贫策略后,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在1998年1月成立一个规划小组进行设计,这个小组涉及了经济扶助科的科长黄春长先生、该科的几位科员,并引进三位社会福利学者参与这个方案结构的规划,分别是东吴大学的卢正春专家(社会学家)、文化大学的蔡宏招专家(经济学家)与作者本人(社会工作学家)。一方面,规划小组在构思这个脱贫方案时就舍弃Sherraden博士所使用的「个人发展帐户」名称,改选「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来称呼这项方案,其重要的目的是在彰显华人社会重视家庭资源共同分享的文化价值,有助于社会大众接纳这项方案的推动。接着,规划小组一方面搜集及阅读Sherraden博士所着的专书「theAssetsandthePoor」及相关著作报告,并组成访问团前往美国参观三个地区的「美国之梦实验计画」(AmericanDreamDemonstration),分别为SanFrancisco,Kansas,andChicago等三城市,以了解方案实际操作的状况及方案结构的设计。在规划「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相对配合存款结构时,规划小组本来是希望能筹募1:1:1的配比,一份来自政府、一份来自民间、一份来自参与人,但却无法取得台北市议会的认同,因而改采1:1的相对配合款架构。最后,终于促成这个方案得以正式的实践,则是归功于「宝来集团」与「白陈惜慈善基金会」在2023年2月批准联合赞助该方案的相对配合存款共计100个储蓄帐户,每月每个帐户最高配合的存款金额为NT$4,000(US$1=NT$33),为期三年(36个月),总金额NT$14,400,000元,这也是台湾社会救助史上政府第一次与公司基金会合作一起协助贫民的工作模式。终于,在2023年7月17日,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正式宣布进行三年期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实验方案,提供低收入户一百个相对配合存款帐户,鼓励台北市政府列册的低收入户进行定期储蓄,参与理财课程教育,有计画的使用存款于创业、教育及购屋等指定目的,协助他们累积财产,增进其长期的抗贫能力,期待他们最终得以脱离贫穷。表一罗列的就是有关「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方案结构,该方案的实行期间为2023年7月到2023年7月,参与方案的资格必须市政府列册的低收入户,参与人在最近的三个月内有就业经验(需提出工作证明),在参与方案期间失业不得超过三个月等三个条件。在台湾,经济匮乏的家户必须向地方政府提出其全家的所得收入及资产资料,要成为官方列册的低收入户,则其家户平均所得收入不得超过本地家户平均消费性支出的60%,随逐年消费水准而修正,同时其资产(房地产、存款、红利等)价值不得超过本地政府所设定的标准。当方案参与人不幸在方案进行过程中失业,他们必须接受个案辅导员的就业征询与资源转介,只要失业不超过三个月,仍能取得相对配合存款。在本方案进行的三年中,总计有八位参与人曾经有失业的经验,但他们都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没有退出方案。此外,本方案中也有两位参与人曾经换工作,薪水略有增长;有十位参与人表达增长另一个兼职工作,增长家庭收入。在方案的执行面,主办单位是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的经济扶助科,负责方案管理与个案征询工作的本来有配置两位社工人员来辅导100户的参与家庭,半年后这两个社工员离职,经济扶助科改指定一位社工人员同时负责方案管理与个案辅导的工作。「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相对配合款则是由宝来集团与白陈惜慈善基金会所赞助,总计金额为NT$14,400,000元,提供参与的低收入户100个相对配合存款帐户。有关本方案的帐户存提业务则由台北银行来办理,为了让存户只能储存不可提拨的功能,该银行是以定期存款的方式设定本方案的储蓄帐户。在相对存款的配合方面,本方案一开始就设定参与人的相对配合存款金额为NT$2,000、NT$3,000和NT$4,000三个额度,即每位参与人在进入方案时就决定相对配合存款的额度,并在往后的三年内连续每月或每半年存入相称的储蓄金额,假如半年内的存款金额局限性,就必需解约。此外,方案参与人在三年内必须定期参与教育理财课程135小时,缺席不得超过十分之一的时数。根据参与人所填写的报名单调查,参与人盼望存款最后的使用目的为首度购屋、高等教育、小本创业等三个目的,本方案因此也订定这三个目的为本方案的指定用途。表一:「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方案结构特色状况描述计画起迄期间2023年7月至2023年7月方案参与资格列册低收入户,至少就业三个月,参与是自愿的执行单位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经济救助科方案赞助人宝来集团与白陈惜慈善基金会存款银行台北银行存款配合比1:1存款额度NT$2,000,NT$3,000,和NT$4,000三个额度教育理财课程方案参与人必须定期参与教育理财课程135小时,缺席不得超过十分之一.使用目的首度购屋、高等教育、小本创业四、「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储蓄行为本节将描述评估资料的搜集方法、方案结构安排的特色及有关参与人储蓄行为的初步发现,但本论文的资料分析将不涉及未参与者。(一)资料搜集方法从「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在2023年7月开始时,本方案的规划小组就同步进行一项三年的追踪评估计画,聚焦于方案的储蓄机制对参与人的储蓄行为之影响。一方面,每位参与人每年都需填写一份结构式的访问问卷,搜集的资料内容涉及参与人与其家人的基本资料、参与方案的经验、家庭生活事件陈述、就业状况、投资计画、使用目的达成情形等。在存款资料方面,台北市银行每半年都会提供方案参与人的存款金额,以便追踪参与人的储蓄进度。在2023年10月间,规划小组并深度访谈方案参与人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方案经验,其中涉及每个使用目的组的参与人各两位及半途退出方案者两位,总计八位。至于有关理财教育方面的资料,则根据台北市政府方案管理人的上课出席记录、团队讨论的资料,来理解方案参与人的上课经验。(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基本资料表二是根据参与人的自填问卷资料,呈现的是「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三年来的参与人之基本资料。在2023年7月,有184位列册低收入户报名参与「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为了公平起见,台北市政府以乐透的方式随机抽得其中的一百名参与者,并协助他们到台北银行办理开户手续。方案在开始后的第一个半年,本方案接受任何退出的参与人皆由候补人选递补其储蓄帐户,直到2023年12月为止,而最初登记的184人中,有68位参与人随后放弃参与,最后仅剩89位参与人。到了2023年的6月,总计有75位参与人连续储蓄一年,到了2023年的6月又有3位因家庭发生危机在2023年6月时而退出,只剩72位参与人连续储蓄两年。在2023年6月时,又有4位参与人因故退出,最后总计有69位完毕三年的储蓄计画与理财教育。从逐年「放弃者」的状况来看,第一年的方案执行变动最大,从一百人的帐户名额留到剩75位参与人连续参与,根据深度访谈这些「放弃者」的资料显示,他们虽然认为这个方案所提供的相对配合款(1:1)相称的吸引人,但仍不乐意继续参与,理由大体如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参与资格条件过于严格、存款只进不出、规定使用目的、上课时间不方便等,大多是和方案的结构有关,可见「放弃者」并不进一步理解资产累积的概念。在方案执行后两年退出的参与人,根据后续的深度访谈显示,这七位参与人之所以会退出,大多都和家庭临时发生危机有关,例如家人死亡、孩子未婚生子、家人生病等不得已的理由。根据表二的资料,在2023年6月止,历年来参与「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参与人,以女性居多(88.4%),年龄集中在41-50岁之间(65%),教育限度以国高中的人居多(64%)。而参与人的婚姻状况以单亲家庭居多,其中离婚(35%)与鳏寡(33%)居多。表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参与人基本资料变项变项值2023.9.302023.6.30.2023.6.30.2023.6.30.性别男女18(18%)82(82%)8(11%)67(89%)8(11%)64(89%)8(11.6%)61(88.4%)年龄30以下31-4041-5050以上7(7%)29(29%)49(49%)15(15%)2(3%)18(24%)46(61%)9(12%)2(3%)15(21%)46(64%)9(12%)2(4%)14(19%)45(65%)8(12%)教育限度小学以下国中毕高中职专校以上19(19%)25(25%)46(46%)10(10%)12(16%)18(24%)31(41%)14(19%)12(17%)18(25%)29(40%)13(18%)12(17%)16(23%)28(41%)13(19%)婚姻状况单身已婚离婚寡居分居8(8%)30(30%)39(39%)19(19%)4(4%)6(8%)18(24%)23(31%)24(32%)4(5%)4(6%)17(24%)24(33%)24(33%)3(4%)3(4%)16(23%)24(35%)23(33%)3(4%)参与总数100757269(三)「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存款型态根据台北银行所提供的存款资料,表三呈现的是三年来方案参与人的存款额度变动状况。根据方案的原始设计,参与人在参与方案时就要决定一个存款额度作为储蓄的开始,且不能改变。但在参与半年后,许多参与人表达存款额度应当要有弹性,请求让参与人每半年可以自行调整一次额度,通过个案辅导员带领两位参与人前往参与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的局务会议,提倡这项方案结构规定的松绑。基于存款额度的松绑可以增进参与人的储蓄诱因与储蓄额度,台北市政府社会局陈皎梅局长立即通过更改此项规定,允许方案参与人可以半年调整一次存款而度。根据这个规则的变更,许多的参与人在后来的两年半中(总计五期存款)得以在NT$2,000、NT$3,000和NT$4,000三个存款额度中浮动。由表三的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个半年的75位参与人中有21位选择NT$2,000元作为每月的存款额度,47位则选择NT$4,000元开始该半年的储蓄,但到了2023年6月时,有60位参与人选择NT$4,000元作为半年储蓄的额度,明显提高存款额度,到了第三年更增长至62位选择NT$4,000的存款额度,显示参与人的储蓄诱因随着存款额度的松绑有增长存款额度的现象。表三:「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参与人历年来储蓄金额的变动半年储蓄金额2023.12.312023.6.302023.6.302023.6.30NT$2,00021864NT$3,0007723NT$4,00047606462参与人数75757269(四)「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存款累积表四呈现了69位「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整体存款金额。过去三年来,他们总共累积了超过九百九十多万元左右的金融资本,并引进宝来集团的相对配合款九千八百多万元,两者的总数更高达一千九百七十多万元,对于历来被视为福利依赖的低收入户而言,这个储蓄总额诚属难能可贵,甚至是令人刮目相看。根据台北银行所提供的帐户资料显示,69位存款人每位的平均净存款额从最低的NT$72,000到最高的NT$244,610之间,每位平均获得的净相对配合存款从最低的NT$72,000到最高的NT$144,000之间,每个帐户的平均存款为NT$286,019。由于但因过去三年台湾正好经历银行的低利率时代,他们只得到外加利息总数NT$300,163元,而宝来集团透过基金投资的概念将相对配合存款的红利足足外加了NT$603,026元,对于参与人的存款总额不无小埔。表五: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总体储蓄状况净存款额利息总额总存款额配合款额配合红利总配合款最后总额最低72,1002,00874,10872,0004,70576,705150,813最高244,6107,488251,629144,0009,410153,410405,039平均数139,2044,350143,540133,7398,740142,479286,019总金额9,605,104300,1639,904,2859,222,800603,0269,831,02619,735,311比例48.71.550.246.73.149.8100(五)「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投资计画在整个方案的进行中,他们在参与时必须在三个指定的使用目的中决定一个存款目的作为加入的要件,在方案进行至一年半时,他们必须提出一个拟定的存款目的,并提出使用存款的书面计画,表六呈现的就是三年来参与人的存款目的变迁状况。就参与人所决定的使用目的来看,最初参与方案时选择「购买房屋」目的者的高达52%,但随着理财课程的进修,这些参与人对其使用目的逐渐变得比较务实,「购买房屋」的比例后来下降到18%。相对之下,在选择「高等教育」这组中的参与人,从最出参与时的33%就一直维持40%以上的比例,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而选择「小本创业」的存款使用目的,最初的的参与人人数并不高,仅占15%,后来维持在36%以上。从69位连续参与人的使用目的变动来看,29位曾经变更使用目的,其中20位是由「首度购屋」的目的转为其它的使用目的者,可见台北地区地价高涨的情况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成员体认这个事实,尽也许选择「高等教育」与「小本创业」两个比较容易达成的目的,作为自己一生中最有规划的资产累积计画,相信对其后来目的的完毕是有助益的。表四:存款使用目的之改变类别2023.9.302023.6.30.2023.6.30.2023.6.30高等教育小本创业购买房屋33(33%)15(15%)52(52%)32(43%)28(37%)15(20%)31(43%)26(37%)15(20%)31(45%)25(36%)13(18%)参与人数100757269(六)「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主观评估由于完毕方案的人数仅69位,不宜以量化资料呈现理财教育课程的效果,仅以深度访谈的资料呈现,详见表六。在2023年10月时,规划小组曾经访问八位方案参与人和两位放弃参与人,询问其吸引他们连续参与的理由、储蓄策略与理财教育的感受,以及放弃参与的理由。有关方案参与人连续留在方案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提及一比一的相对配合存款是最吸引他们留在方案内的重要诱因,可以储蓄一笔钱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询问他们的储蓄策略时,每位受访者都各有策略,例如重新管控家中的消费项目、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此外找个兼任工作、青少年子女提供部分打工收入等,几乎全家总动员。根据深度访谈资料,表六呈现的是方案参与人参与教育课程的主观经验。受访者表达本方案的教育课程涉及了共同科目外,尚有为特定使用目的所设计的课程、情绪管理与潜能开发课程,总计有135小时。他们觉得已经很久没有上课了,可以重新在上课学习的感觉很好。他们从特定的课程中学到和自己使用目的相关的学习,觉得很有帮助,例如「购买房屋」组的受访者就提到购屋课程的内容非常实际,教导他们上网找资料、各种贷款信息、实地勘查房屋的注意事项、不同屋龄或种类房屋的议价、购买契约注意事项等。在三年的上课期间,这些同学在互相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互相支持的网络,例如分享失业的参与人工作机会、相约一起上学、信息分享等,感觉不再孤独。由于本方案的课程中安排了一个投资计画书写的活动,为了完毕这项任务,家人必须互相讨论有关计画执行的环节与期程,受访者提及家人一起合作完毕作业有住感情的凝聚,例如「小本创业」组的参与人表达全家汇聚在一起讨论筹资、地点、值班等事项。最后,受访者也提到自己在参与的课程中更能谈论自己的生命经验,特别是参与人中有不少单亲家长,受访者表达经由互相分享而发现自己并不孤独。表六:参与教育课程经验的质化深度访问结果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上课,可以重新上课学习的感觉很正向。依据使用目的的课程学习,可以逐渐调整目的达成的务实限度。与上课的同学发展支持性的社会网络,例如找工作、情感支持、信息分享。家庭关系的课程内容与投资计画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增进。觉得自己比以前更有自信,比较可以对外说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五、「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启示根据这次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实验成果显示,方案参与人的基本资料非常相似于近年来申请低收入户的经济弱势族群,即中高龄者、单亲家庭者、国高中教育限度者。而一比一的相对配合存款这个诱因,的确吸引了台北市这69位列册的低收入户运用各种存款策略努力储蓄,甚至不敢失业超过三个月,不敢缺课太多时数。为了完毕存款的使用目的,这69位方案参与人可以善用理财课程中的知识务实的调整自己所预定的使用目的,并在方案的架构下有目的、有计画的进行投资规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参与人在连续三年的上课中与其它参与人发展支持性的社会网络,不仅扩展其本来较为稀疏的人际网络,更实质的建立信任的朋友关系,互相勉励,感受到被增权的经验。整体来说,方案参与人主观上感受到这个方案对其生活影响是正面的,而相对配合存款与理财教育的提供相得益彰的提高个人的储蓄行为和心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总共累积了超过九百九十多万元左右的金融资本,并引进宝来集团的相对配合款九千八百多万元,两者的资产累积总数高达一千九百七十多万元,突破一般人认为低收入户的福利依赖形象,低收入户不也许储蓄的印象。总而言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推动在有关济贫的社会政策上具有相称多的意涵。一方面,在理论建构的层次上,「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建构起缘于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观点,方案结构的设计强调储蓄机制与理财教育机制来协助低收入户累积金融性资产以提高其消费力、抗贫力,就理论的建构而言提供了一个相称好的实际案例可以检测资产累积与其福利效果间的因果关系。在政策目的的追求上,「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在社会救助的目的上突破过去悲观的保障贫民的基本所得水准,进而协助他们积极追求资产累积的目的,以「积极福利」代替「悲观救助」的取向,「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设立正可以验证「资产累积」的抗贫策略之效果与运作,对于未来制订与规划相关政策时提供了具体而有指导性的参考价值。在社会工作实务运作面上,台湾的社会工作发展在政府低度重视社会福利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干预活动大多集中在边沿性、补救性、悲观性的助人活动上,较难从事发展性、投资性的积极性行动建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强调参与人的自愿性、计画性、教育性的特色,正好提供一个机会来检视社会工作人员扮演发展性角色的功能的内涵。「台北市家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